資源簡介 我是少年阿凡提執教人教學內容:人音版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二課《我是少年阿凡提》教材分析:這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族音樂風格特點的兒童歌曲,曲調詼諧活潑。歌曲為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敘述了阿凡提對破壞環境的行為的憤恨,并運用“#”記號表現新疆風格。第二樂段以密集的節奏出現,并從舒展、歌唱性的旋律中表現阿凡提的活潑與自豪。教學目標:1、初步感知歌曲的民族音樂風格。2、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掌握音樂記號的唱法,體會在歌曲表現中的作用。3、能正確、自信、有感情地表現歌曲。4、能即興創編與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和節奏,并參與表演。教學重點:感受新疆民族音樂風格教學維點:唱準音樂記號和休止符。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指出: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這是本科基本立足點。在本科課堂上注重創造一個審美的音樂學習環境,立足音樂本身,運用多種途徑,挖掘歌曲中新疆民族音樂風格,學生感受到新疆音樂風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聽中熟悉旋律,在活動中變換方式讓學生多次聆聽旋律,并隨音樂拍擊具有新疆歌曲特點的節奏。將歌曲的學習置于新疆民族文化背景下進行,使學生通過唱一唱、奏一奏、跳一跳感知新疆音樂文化。教學過程:一、導入1、觀看阿凡提的動畫視頻。引導學生說一說阿凡提,并向同學們介紹阿凡提。2、節奏游戲引導學生用拍一拍、說一說、唱一唱的方式學習這條節奏。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唱這首具有新疆風格的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二、新歌教學1、初次聆聽歌曲。師設問:歌曲里唱了什么?2、再次聆聽:教師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兩段的不同情緒。師設問:阿凡提在做這些事時心情怎樣?根據歌曲情緒來分為幾段?3、學唱第二樂段。過渡語:你想先學哪一樂段?為什么?因為第二樂段里有我們前面學過的一句,我們就以第二段開始學。①師生用接唱的方式學唱第二樂段。師:前面學過的一句由你們唱,老師唱后面一句。②師生交換樂句,再唱第二樂段。③引導學生唱好有“八分休止符”的樂句。用聲勢動作解決休止符,學生跟琴唱一唱。4、學唱第一樂段過渡語:阿凡提為什么是好孩子?用心聽,在歌聲中找答案。①學唱有“重音記號”和“八分休止符”樂句a生按節奏讀出歌詞b、加入聲勢動作唱好休止符的樂句討論:阻止別人破壞環境,要用什么樣的語氣?還可以加入什么動作?c、加入力度,聲勢動作唱這一樂句。②學唱有“ ”“#”的樂句。設問:哪一句具有新疆民族音樂的特點?a、用“向下摸驢毛”解決“ ”b、用聽唱法解決“#”c、學生跟琴唱好這一樂句。③連起來唱第一樂段。5、完整演唱歌曲。6、用手鼓為故去伴奏,表現歌曲情緒。師:新疆人民熱情開朗,他們喜歡用民族樂器手鼓來和著歌曲邊唱邊拍。我們也將手鼓加入歌曲中。三、合唱拓展1、用手鼓的“大”與“小”體會聲部的高與低的旋律。師:阿凡提就是智者的意思。老師手里的手鼓小,表示孩子阿凡提,唱的聲音高。2、學生跟琴學唱高聲部。3、在手鼓的引領下,唱好二聲部。四、采用多種形式表現歌曲1、師:還可以加入什么更好地表現歌曲?2、小組討論3、小組匯報討論結果。4、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歌曲。五、結束語我們在歌聲中、動作中感受新疆的阿凡提帶來的音樂,期待大家有更多的方式更好的表現音樂,體驗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x 1xxxx.xxxxxxxxxxxxxxx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