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參考答案課時分層作業(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 B D C B D D B C A B D C D9.(1)⑤⑥ (2)④⑦ (3)⑧⑨ (4)①②③14.(1)B (2)D15.(1)+5價 (2)吸附性 物理 (3)CH3COOH(或醋酸) (4)CH4 CH4+2O2CO2+2H2O1.A [使用火是人類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2.B [造紙、火藥、煉銅煉鐵、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都屬于化學史上中國對世界作出的重大貢獻。]3.D [制陶技術的成熟屬于古代化學的成就,D項符合題意。]4.C [火藥使用過程中涉及化學反應;糧食釀酒過程中涉及化學反應;轉輪排字過程中不涉及化學反應;鐵的冶煉是由鐵的化合物制備鐵單質的過程,涉及化學反應。]5.B [化學變化物理變化:鐵杵磨成針。]6.D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在自然界中以游離態形式存在,打撈起河里或湖里的泥沙后,用淘盤將淤泥洗去,可以得到金,沒有發生化學變化,D項符合題意。]7.D [減少氟氯烴化物的排放可以減少臭氧層的破壞,但不能減少CO2的排放,A項不符合題意;用脫硫煤代替原料煤做燃料可以減少SO2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但不能減少CO2的排放,B項不符合題意;大規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會增大甲烷的使用,增大CO2的排放,C項不符合題意;加強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再利用可以減少CO2的排放,D項符合題意。]8.B [地下水資源是有限的,并且大量開采會破壞地質結構,引起災難,B項錯誤。]9.研制開發超導材料可以減少能耗,屬于能源問題。10.C [疫苗的研制是物質的制備,屬于化學研究范疇,A項不符合題意;霧霾出現的原因探究是物質組成和性質的研究,屬于化學研究范疇,B項不符合題意;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原子彈的爆炸涉及原子核的變化,原子種類發生了變化,屬于核物理研究范疇,C項符合題意;冶煉特種鋼是物質的制備,屬于化學研究范疇,D項不符合題意。]11.AB [C項,青蒿素的分子式為C15H22O5,不含水分子;D項,青蒿素中C、H、O的質量比為(15×12)∶(22×1)∶(5×16)=90∶11∶40。]12.D [“搗碎”可以增大接觸面積,提升發酵速率,也能促進混合完全,A項正確;“曲”中含有多種酶、細菌和真菌,具有催化作用,含有復雜的催化劑,B項正確;“斗”和“升”都是容量單位,C項正確;“浸曲三日,如魚眼湯沸……”是讓酒曲充分發酵,生成CO2氣體,產生如魚眼大小的氣泡,不是水蒸氣氣泡,D項錯誤。]13.CD [A項,指碳酸鈣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正確;B項,指金屬銅和錫自身都較柔軟,銅和錫形成合金,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屬高,體現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正確;C項,指的是碳酸鈣受熱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描述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錯誤;D項,是利用了萃取的原理,該提取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14.(1)綠色化學要求從源頭消除污染,則在化學生產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質,只有選項B符合。(2)A項,潑上汽油焚燒,浪費能源,并造成大氣污染;B項,倒入江河中,會造成水體污染;C項,深埋于土壤中,會造成土壤污染。15.(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鉀和氧的化合價分別是+1和-2價,故碘的化合價為+5價。(2)活性炭具有強吸附性,能吸附色素使紅糖脫色。(3)食醋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4)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課時分層作業(一) 走進化學科學(選擇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人類的化學實踐活動是從下列哪項活動開始的( )A.使用火 B.制陶瓷C.釀酒 D.煉丹2.科學史上,中國有許多重要的發明和發現,為現代物質文明奠定了基礎。下列各項中屬于化學史上中國對世界作出的重大貢獻的是( )①造紙 ②火藥 ③煉銅煉鐵 ④發現元素周期律 ⑤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⑥提出分子學說 ⑦提出化學元素的概念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②③⑤⑦ D.④⑤⑥⑦3.進入20世紀后,化學科學的發展更為迅速,取得了若干項重大成就。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這個時期重大化學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發現B.現代量子化學理論的建立C.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D.制陶技術的成熟4.下列我國古代的技術應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A.火藥使用 B.糧食釀酒C.轉輪排字 D.鐵的冶煉5.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下列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B.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C.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D.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6.中華民族有著燦爛的文化積淀,在下列古代發明和工藝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孔明燈 B.用樹皮、棉、麻造紙C.燒制彩陶 D.淘黃金7.我國提出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對于改善環境,實現綠色發展至關重要。下列措施中能促進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減少氟氯烴化物的排放B.用脫硫煤代替原料煤做燃料C.大規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D.加強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再利用8.“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是我們的共同愿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PM2.5是指粒徑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懸浮顆粒物B.大量開采地下水,以滿足人們對水的需求C.開展植樹造林、增加植被面積,可吸收大量CO2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9.當前,從全球范圍來看,人類所面臨的挑戰有健康問題、能源問題、糧食問題、環境問題等。化學家們希望從化學角度,通過化學方法解決這些問題,為人類的發展與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化學家們所研究的課題很多,其中包括:①消除汽車尾氣中的有害物質②開發新型制冷劑取代氟利昂③在無污染的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④研制開發超導材料⑤合成人造皮膚和血管⑥開發新型、高效藥品⑦尋找高效催化劑在低能耗下分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⑧合成高效化肥⑨研制植物營養液進行無土栽培(1)屬于健康問題的有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2)屬于能源問題的有________。(3)屬于糧食問題的有________。(4)屬于環境問題的有________。(選擇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0.隨著科學的發展,學科間的交叉和融合越來越多,界限越來越不明顯,但目前的科學研究,學科間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領域仍有不同。下列敘述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A.疫苗的研制B.霧霾出現的原因探究C.原子彈爆炸實驗D.冶煉特種鋼11.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抗瘧新藥青蒿素(C15H22O5)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項發現屬于醫藥方面的應用B.青蒿素由三種元素組成C.青蒿素由C原子和H2O分子構成D.青蒿素中C、H、O的質量比為15∶22∶512.(2023·海南高考)《齊民要術》中記載了酒曲的處理,“乃平量曲一斗,臼中搗令碎。若浸曲一斗,與五升水。浸曲三日,如魚眼湯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搗碎”目的是促進混合完全B.“曲”中含有復雜的催化劑C.“斗”和“升”都是容量單位D.“魚眼”是水蒸氣氣泡的擬像化13.(素養題)下列關于古籍中的記載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天工開物》中“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涉及的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B.《呂氏春秋別類》中“金(即銅)柔錫柔,合兩柔則鋼”體現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C.詩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描述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D.《肘后備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該過程屬于化學變化14.綠色化學要求從源頭消除污染,是一門能徹底阻止污染產生的科學。它包括“綠色生產”和“綠色銷毀”等內容。(1)在化學工業生產中,綠色化學是指________(填字母,下同)。A.對廢水、廢氣、廢渣進行嚴格處理B.在化學工業生產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質C.在化工廠周圍種草、種花、種樹,使化工廠成為花園式工廠D.以綠色植物為原料,用生物催化劑實現化工生產(2)下列對音像市場廢舊光盤的做法中,屬于“綠色銷毀”的是________。A.潑上汽油焚燒B.倒入江河中C.深埋于土壤中D.碾壓粉碎后再回收利用15.家庭廚房實際上就是一個化學世界,柴、米、油、鹽、醬、醋、糖等都屬于化學物質。請回答。(1)加碘食鹽所含的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2)白糖與紅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__,可將紅糖脫色變成白糖,此變化為________變化。(3)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臺面上,會使其表面變得粗糙而失去光澤。這是因為食醋中的________與大理石發生了化學反應。(4)東部城市部分家庭廚房中的“柴”已被“西氣東輸”工程送來的“天然氣”所替代,請寫出天然氣主要成分的化學式:______,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54張PPT)第1節 走進化學科學(基礎課)第1章 認識化學科學素養目標 1.了解化學科學的主要特征和發展歷程,熟知化學科學發展中的重大發現或成就。2.了解化學科學的探索空間和現代化學的“中心科學”地位,對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初高銜接 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中記載:“同一海鹵傳神,而取法則異。……一法潮波淺被地,……候潮一過,明日天晴,半日曬出鹽霜,疾趨掃起煎煉。”(1)“半日曬出鹽霜”涉及的分離提純方法是蒸發結晶。(2)“海鹵”的主要成分為NaCl。必備知識 自主預習一、化學科學的形成與發展1.化學科學的發展簡史波義耳拉瓦錫道爾頓阿伏加德羅門捷列夫2.我國化學家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成果(1)1965年,我國科學家成功地合成了____________,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蛋白質的人工合成。(2)2015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抗瘧新藥______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結晶牛胰島素青蒿素判一判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提出了氧化學說。 ( )(2)提出分子學說是英國科學家對世界作出的重大貢獻。 ( )(3)現代化學科學研究,經歷了從宏觀向微觀、由定性向定量、由靜態向動態的不斷深入。 ( )××√二、化學科學的主要特征1.化學科學的含義化學是在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____、____、轉化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2.化學科學的主要特征(1)從__________________認識物質。(2)以________表征物質。(3)在__________創造物質。原子、分子結構性質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符號形式不同層面上3.現代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1)實驗化學手段有波譜、色譜、__________、飛秒化學、原子示蹤等。(2)理論化學以理論計算為主要手段,輔以計算機模擬。X射線衍射4.青蒿素的發現、研究與應用練一練 閱讀教材,了解青蒿素的提取過程,青蒿素具有受熱易________,在乙醚中的溶解性________在水中的溶解性等性質。分解大于三、化學科學的探索空間1.微觀層面上:操縱____和____,組裝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機器等。2.能源和資源方面:更加科學合理地開發與利用能源和資源。3.材料科學方面:使各種____材料的制造成為可能,進一步豐富人類的物質世界。分子原子新型4.環境方面: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有力保障,實現對環境污染的科學防治。5.生命科學方面:在分子層次上了解生命問題的本質、揭示生命運動的規律,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尋求新方法,研制新藥物。6.信息科學方面:研制功能各異的信息材料。判一判 (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利用化學反應將水變成石油,可以解決能源危機。 ( )(2)化學是科學家研究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沒有多大關系。 ( )(3)化學研究只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最終人類將毀滅在化學物質中。 ( )×××關鍵能力 情境探究[問題1] 化學科學是一門研究什么的科學?正確認識化學科學提示:化學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轉化及其應用。[問題2]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與化學有關的產品?提示:黏結劑、發膠、啫喱水、修正液等都是我們經常用到的與化學有關的產品。正確認識化學科學的特征(1)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物質。(2)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而分子種類發生變化。(3)創造新物質是指創造新分子,而不是指創造新原子或新元素。(4)化學實驗是化學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5)利用化學反應不僅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質,還能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因此化學是一門具有實用性和創造性的自然科學。[教材 交流·研討]屠呦呦研究小組發現中藥青蒿具有抗瘧效果,受到古代文獻《肘后備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絞取方法的啟發,經過努力,最終獲得抗瘧新藥“青蒿素”(C15H22O5)。(1)古代文獻《肘后備急方》中使用的藥物提取方法是________。(2)“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字)。提示:(1)溶解、過濾 (2)63.8%1.下列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化學科學的特征就是認識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門具有創造性和實用性的科學B.人們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通過化學變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C.制陶、冶金及釀酒過程中,肯定發生了化學變化D.化學家可以在微觀層面上操縱分子和原子,組裝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機器等√B [化學科學的特征是認識分子和制造分子,是一門具有創造性和實用性的科學,故A正確;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制造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新的原子,故B錯誤;制陶、冶金及釀酒過程中均生成了新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故C正確;科學家可以在微觀層面上操縱分子和原子,組裝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機器等,故D正確。]2.下列不屬于化學科學研究范疇的是( )A.合成高分子材料B.煅燒石灰石制得氧化鈣C.研制抵抗病毒的疫苗D.分析嫦娥一號的運動軌跡D [物質的運動軌跡不屬于化學科學研究的范疇。]√3.下列我國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質的應用中,發生的不是化學變化的是( )A.甲醇低溫所制氫氣用于新能源汽車B.氘、氚用作“人造太陽”核聚變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發射天宮二號的火箭燃料D.開采可燃冰,將其作為能源使用√B [由甲醇制備氫氣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顯然屬于化學變化,A項不符合題意;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核聚變過程中原子發生了變化,所以核聚變屬于核反應,而不是化學反應,B項符合題意;偏二甲肼用作發射火箭的燃料,涉及燃燒,燃燒屬于化學變化,C項不符合題意;可燃冰作為能源是由于其主要成分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燃燒屬于化學變化,D項不符合題意。]易錯警示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核反應(包括核聚變、核裂變)不是化學反應。學習效果 隨堂評估1.下列我國古代科技成果中,與化學工藝聯系最不密切的是( )A.銅的冶煉 B.指南針的發明C.瓷器的燒制 D.火藥的發明√243題號15B [古代指南針由青銅盤與磁勺組成,利用地磁場作用來指明方向,B項符合題意。]23題號1452.科學家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下列研究成果與科學家的對應關系不符合事實的是( )A.屠呦呦因發現抗瘧藥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B.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推動了我國制堿工業的發展C.道爾頓發現的元素周期律推動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D.拉瓦錫提出的氧化學說使近代化學取得了革命性的進展√23題號145C [2015年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因發現抗瘧藥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A項正確;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為我國制堿工業作出了卓越貢獻,推動了我國制堿工業的發展,B項正確;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原子論,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把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納入一個統一的理論體系,C項錯誤;1777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提出氧化學說,使近代化學取得了革命性的進展,D項正確。]23題號4153.青霉素、青蒿素的發現屬于( )A.環境問題 B.能源問題C.健康問題 D.材料問題C [青霉素、青蒿素的發現為人類的健康做出巨大貢獻。]√4.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制備和應用的基礎自然科學。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氫氣、硫黃在氧氣中燃燒B.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呈現美麗的綠色,將其加熱變為黑色C.原子彈的爆炸D.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243題號15√243題號155.我國科學家的科技創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獲得諾貝爾獎的是( )A.侯德榜聯合制堿法B.鈕經義等在1965年合成結晶牛胰島素C.屠呦呦發現抗瘧新藥青蒿素D.徐光憲建立稀土串級萃取理論243題號15C [屠呦呦發現抗瘧新藥青蒿素的成果獲得諾貝爾獎,C項符合題意。]√課時分層作業(一) 走進化學科學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選擇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人類的化學實踐活動是從下列哪項活動開始的( )A.使用火 B.制陶瓷C.釀酒 D.煉丹A [使用火是人類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2.科學史上,中國有許多重要的發明和發現,為現代物質文明奠定了基礎。下列各項中屬于化學史上中國對世界作出的重大貢獻的是( )①造紙 ②火藥 ③煉銅煉鐵 ④發現元素周期律 ⑤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⑥提出分子學說 ⑦提出化學元素的概念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②③⑤⑦ D.④⑤⑥⑦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B [造紙、火藥、煉銅煉鐵、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都屬于化學史上中國對世界作出的重大貢獻。]√3.進入20世紀后,化學科學的發展更為迅速,取得了若干項重大成就。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這個時期重大化學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發現B.現代量子化學理論的建立C.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D.制陶技術的成熟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D [制陶技術的成熟屬于古代化學的成就,D項符合題意。]√4.下列我國古代的技術應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A.火藥使用 B.糧食釀酒C.轉輪排字 D.鐵的冶煉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C [火藥使用過程中涉及化學反應;糧食釀酒過程中涉及化學反應;轉輪排字過程中不涉及化學反應;鐵的冶煉是由鐵的化合物制備鐵單質的過程,涉及化學反應。]√5.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下列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B.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C.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D.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6.中華民族有著燦爛的文化積淀,在下列古代發明和工藝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孔明燈 B.用樹皮、棉、麻造紙C.燒制彩陶 D.淘黃金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D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在自然界中以游離態形式存在,打撈起河里或湖里的泥沙后,用淘盤將淤泥洗去,可以得到金,沒有發生化學變化,D項符合題意。]√7.我國提出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對于改善環境,實現綠色發展至關重要。下列措施中能促進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減少氟氯烴化物的排放B.用脫硫煤代替原料煤做燃料C.大規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D.加強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再利用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D [減少氟氯烴化物的排放可以減少臭氧層的破壞,但不能減少CO2的排放,A項不符合題意;用脫硫煤代替原料煤做燃料可以減少SO2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但不能減少CO2的排放,B項不符合題意;大規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會增大甲烷的使用,增大CO2的排放,C項不符合題意;加強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再利用可以減少CO2的排放,D項符合題意。]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8.“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是我們的共同愿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PM2.5是指粒徑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懸浮顆粒物B.大量開采地下水,以滿足人們對水的需求C.開展植樹造林、增加植被面積,可吸收大量CO2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B [地下水資源是有限的,并且大量開采會破壞地質結構,引起災難,B項錯誤。]√9.當前,從全球范圍來看,人類所面臨的挑戰有健康問題、能源問題、糧食問題、環境問題等。化學家們希望從化學角度,通過化學方法解決這些問題,為人類的發展與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化學家們所研究的課題很多,其中包括:①消除汽車尾氣中的有害物質②開發新型制冷劑取代氟利昂③在無污染的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④研制開發超導材料⑤合成人造皮膚和血管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⑥開發新型、高效藥品⑦尋找高效催化劑在低能耗下分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⑧合成高效化肥⑨研制植物營養液進行無土栽培(1)屬于健康問題的有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2)屬于能源問題的有________。(3)屬于糧食問題的有________。(4)屬于環境問題的有________。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解析] 研制開發超導材料可以減少能耗,屬于能源問題。⑤⑥④⑦⑧⑨①②③(選擇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0.隨著科學的發展,學科間的交叉和融合越來越多,界限越來越不明顯,但目前的科學研究,學科間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領域仍有不同。下列敘述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A.疫苗的研制B.霧霾出現的原因探究C.原子彈爆炸實驗D.冶煉特種鋼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C [疫苗的研制是物質的制備,屬于化學研究范疇,A項不符合題意;霧霾出現的原因探究是物質組成和性質的研究,屬于化學研究范疇,B項不符合題意;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原子彈的爆炸涉及原子核的變化,原子種類發生了變化,屬于核物理研究范疇,C項符合題意;冶煉特種鋼是物質的制備,屬于化學研究范疇,D項不符合題意。]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1.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抗瘧新藥青蒿素(C15H22O5)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項發現屬于醫藥方面的應用B.青蒿素由三種元素組成C.青蒿素由C原子和H2O分子構成D.青蒿素中C、H、O的質量比為15∶22∶5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AB [C項,青蒿素的分子式為C15H22O5,不含水分子;D項,青蒿素中C、H、O的質量比為(15×12)∶(22×1)∶(5×16)=90∶11∶40。]√√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2.(2023·海南高考)《齊民要術》中記載了酒曲的處理,“乃平量曲一斗,臼中搗令碎。若浸曲一斗,與五升水。浸曲三日,如魚眼湯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搗碎”目的是促進混合完全B.“曲”中含有復雜的催化劑C.“斗”和“升”都是容量單位D.“魚眼”是水蒸氣氣泡的擬像化√D [“搗碎”可以增大接觸面積,提升發酵速率,也能促進混合完全,A項正確;“曲”中含有多種酶、細菌和真菌,具有催化作用,含有復雜的催化劑,B項正確;“斗”和“升”都是容量單位,C項正確;“浸曲三日,如魚眼湯沸……”是讓酒曲充分發酵,生成CO2氣體,產生如魚眼大小的氣泡,不是水蒸氣氣泡,D項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3.(素養題)下列關于古籍中的記載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天工開物》中“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涉及的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B.《呂氏春秋別類》中“金(即銅)柔錫柔,合兩柔則鋼”體現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C.詩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描述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D.《肘后備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該過程屬于化學變化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CD [A項,指碳酸鈣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正確;B項,指金屬銅和錫自身都較柔軟,銅和錫形成合金,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屬高,體現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正確;C項,指的是碳酸鈣受熱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描述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錯誤;D項,是利用了萃取的原理,該提取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4.綠色化學要求從源頭消除污染,是一門能徹底阻止污染產生的科學。它包括“綠色生產”和“綠色銷毀”等內容。(1)在化學工業生產中,綠色化學是指________(填字母,下同)。A.對廢水、廢氣、廢渣進行嚴格處理B.在化學工業生產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質C.在化工廠周圍種草、種花、種樹,使化工廠成為花園式工廠D.以綠色植物為原料,用生物催化劑實現化工生產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B(2)下列對音像市場廢舊光盤的做法中,屬于“綠色銷毀”的是________。A.潑上汽油焚燒B.倒入江河中C.深埋于土壤中D.碾壓粉碎后再回收利用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D[解析] (1)綠色化學要求從源頭消除污染,則在化學生產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質,只有選項B符合。(2)A項,潑上汽油焚燒,浪費能源,并造成大氣污染;B項,倒入江河中,會造成水體污染;C項,深埋于土壤中,會造成土壤污染。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15.家庭廚房實際上就是一個化學世界,柴、米、油、鹽、醬、醋、糖等都屬于化學物質。請回答。(1)加碘食鹽所含的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2)白糖與紅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可將紅糖脫色變成白糖,此變化為________變化。(3)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臺面上,會使其表面變得粗糙而失去光澤。這是因為食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大理石發生了化學反應。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5價吸附性物理CH3COOH(或醋酸)(4)東部城市部分家庭廚房中的“柴”已被“西氣東輸”工程送來的“天然氣”所替代,請寫出天然氣主要成分的化學式:______,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CH4[解析] (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鉀和氧的化合價分別是+1和-2價,故碘的化合價為+5價。(2)活性炭具有強吸附性,能吸附色素使紅糖脫色。(3)食醋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4)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時分層作業1答案.docx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時分層作業1走進化學科學.docx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第1章第1節走進化學科學基礎課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