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數學學科10.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第3課時)(教學設計)一、內容和內容解析1.內容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七年級下冊(以下統稱“教材”)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組”10.3.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3),內容包括:能夠根據題目較復雜的背景信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綜合性的實際問題;掌握構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綜合性的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2.內容解析本節課設置了復雜的實際探究問題,讓學生在探究如何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分析問題中的各種數量關系,找出其中的相等關系,引進適當的未知數,列出相應的方程組,檢驗方程組的解是否符合實際意義等,從而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探究三,問題情境的背景信息比較復雜,學生需要對問題背景,包含的等量關系和要求的量進行描述,通過間接設未知數,構建方程組從而解決問題.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能夠根據題目較復雜的背景信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綜合性的實際問題.二、目標和目標解析1.目標(1)能夠根據題目較復雜的背景信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綜合性的實際問題.(2)掌握構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綜合性的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3)通過探究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方程組是刻畫現實世界數量關系的有效模型、發展模型觀念.2.目標解析(1)在紡織廠運輸問題中,學生需從繁雜的背景信息里梳理出關鍵元素. 同時,還需挖掘隱藏信息,如運輸貨物量與費用之間的關系. 這要求學生對費用、運輸量等數量關系有清晰理解,能從復雜背景中提取關鍵信息并轉化為數學表達. 解決綜合性實際問題的步驟:全面審題,合理設未知數,準確列方程組,正確解方程組,嚴謹檢驗,完整作答.(2)從紡織廠復雜的運輸實際場景構建數學模型,學生要聚焦于運輸費用、運輸量、運輸方式等關鍵因素,將實際的運輸過程簡化為數學語言,用方程來描述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理解數學模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有力工具. 通過解決本題,學生學會將構建的運輸費用數學模型應用到其他類似運輸情境中,并且在面對不同的運輸問題時,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對模型進行調整和優化,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3)面對復雜的運輸背景信息,學生要整合各種信息,將其抽象為數學模型中的各個要素. 如把不同運輸方式的費用、運輸量等信息整合起來,用方程組進行抽象表達,提升學生對多元信息的整合和抽象概括能力,進一步發展數學抽象的核心素養.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1.信息提取與整理困難:運輸問題背景復雜,學生難以從大量文字中精準提取關鍵信息. 如在探究三中,面對公路、鐵路運輸費用及可能存在的運輸量關系等信息,部分學生可能會遺漏重要數據,或者混淆不同運輸方式對應的費用和運輸量,導致后續設未知數和列方程受阻. 這反映出學生在面對復雜情境時,信息篩選和整理能力不足,缺乏系統分析問題的經驗.2.方程組求解與結果應用失誤:當成功列出方程組后,學生在運用代入消元法或加減消元法求解時,容易出現運算錯誤. 特別是當方程中系數較為復雜,涉及分數、小數運算時,錯誤率會顯著增加. 這反映出學生對計算準確性和結果合理性的重視程度不夠.3.單位換算概念模糊:運輸問題往往涉及多種單位,學生可能對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理解不清晰,導致計算出錯.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模型、準確找到等量關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四、教學過程設計(一)情景引入視頻播放:五種交通運輸方式差異(二)合作探究探究3 如圖,絲路紡織廠與 A,B兩地由公路、鐵路相連.這家紡織廠從A地購進一批長絨棉運回工廠, 制成紡織面料運往B地.已知長絨棉的進價為3.08萬元/t, 紡織面料的出廠價為4.25萬元/t,公路運價為0.5元/(t·km) ,鐵路運價為0.2元/(t·km),且這兩次運輸共支出公路運費5 200元,鐵路運費16 640.那么這批紡織面料的銷售額比原料費 (原料費只計長絨棉的價格)與運輸費的和多多少元?分析 設購買x t長絨棉, 制成y t紡織面料.根據題中數量關系填表.題目所求的是 42500y-(30800x+5200+16640) ,為此需先解出 x 與 y . 由上表,列得方程組解這個方程組,得因此,這批紡織面料的銷售額比原料費與運輸費的和多 1 258 160 元.(三)典例分析例1 某運輸公司有大小兩種型號的貨車,2輛大貨車與3輛小貨車一次可以運貨15.5 t,5輛大貨車與6輛小貨車一次可以運貨35 t.3輛大貨車與5輛小貨車一次可以運貨多少噸?解:設1輛大貨車一次可以運貨x t,1輛小貨車一次可以運貨y t.根據題意,列得方程組解得所以3x+5y=24.5.答:3輛大貨車與5輛小貨車一次可以運貨24.5噸.例2 七年級的地質興趣小組到一座山頂進行田野調查.上山之前,20名成員各買了一張纜車票,共花費1180元.纜車票價如右表所示,他們購買了往返票和單程票各多少張?解:設他們購買的往返票和單程票分別為x張,y張.根據題意,列得方程組解得答:他們購買的往返票和單程票分別為8張,12張.例3 甲地到乙地由一段上坡路與一段平路組成,一位自行車越野賽運動員在兩地之間進行騎行訓練.如果他保持上坡的速度為30 km/h,平路的速度為40 km/h,下坡的速度為50 km/h,那么他從甲地騎到乙地需54 min,從乙地騎到甲地需42 min. 甲地到乙地全程是多少千米?解:設甲地到乙地上坡路為x km,平路為y km,則乙地到甲地下坡路為x km,平路為y km.根據題意,列得方程組解得所以x+y=31.答:甲地到乙地全程是31千米.設計意圖:不同類型的實際問題能促使學生從多元角度思考,鍛煉邏輯思維,全面提升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四)鞏固練習1. 甲乙兩人在相距18千米的兩地,若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經2小時相遇;若同向而行,且甲比乙先出發1小時,那么在乙出發后經4小時甲追上乙,求甲、乙兩人的速度.設甲的速度為x千米/小時,乙的速度為y千米/小時,則可列方程組為(A)A. B.C. D.2. 某中學七年級(1)班去體育用品商店買一些籃球和排球,供班上同學進行體育鍛煉時使用,共買了2個籃球和6個排球,花570元,并且每個排球比籃球便宜25元.求籃球和排球的單價各是多少;解:設籃球單價為每個x元,排球單價為每個y元,由題意可得,解方程組得,答:籃球每個90元,排球每個65元.設計意圖:學完新知識后及時進行課堂鞏固練習,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新知的記憶,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還可以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歸納總結感受中考1.(2024 山西)當下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廢舊智能手機數量不斷增加.科學處理廢舊智能手機,既可減少環境污染,還可回收其中的可利用資源.據研究,從每噸廢舊智能手機中能提煉出的白銀比黃金多760克.已知從2.5噸廢舊智能手機中提煉出的黃金,與從0.6噸廢舊智能手機中提煉出的白銀克數相等.求從每噸廢舊智能手機中能提煉出黃金與白銀各多少克.解:設從每噸廢舊智能手機中能提煉出黃金x克,白銀y克,根據題意得:,解得:,答:從每噸廢舊智能手機中能提煉出黃金240克,白銀1000克.2.(2022 安徽)某地區2020年進出口總額為520億元,2021年進出口總額比2020年有所增加,其中進口額增加了25%,出口額增加了30%.注:進出口總額=進口額+出口額.(1)設2020年進口額為x億元,出口額為y億元,請用含x,y的代數式填表:年份 進口額/億元 出口額/億元 進出口總額/億元2020 x y 5202021 1.25x 1.3y 1.25x+1.3y (2)已知2021年進出口總額比2020年增加了140億元,求2021年進口額和出口額分別是多少億元?解:(1)由表格可得,2021年進出口總額為:1.25x+1.3y,(2)由題意可得,,解得,∴1.25x=400,1.3y=260,答:2021年進口額是400億元,出口額是260億元.設計意圖:在學習完知識后加入中考真題練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考試方向,熟悉考試題型,檢驗學習成果,提升應考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七)小結梳理(八)布置作業1.必做題:習題10.3 第7題.2.探究性作業:本章數學活動2 輪胎換位問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