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政黨與利益集團 練習一、單選題1.當地時間2024年10月20日,73歲的普拉博沃正式接替執政十年的佐科,成為印度尼西亞的第八任總統。自今年2月以壓倒性優勢贏得總統選舉之后,普拉博沃通過談判,組建了一個空前龐大的政治聯盟。為了容納政治盟友,他的內閣比佐科時代擴大了約三分之一,人數超過100人,成為20世紀60年代以來印度尼西亞規模最大的內閣。由材料可知( )①印度尼西亞內閣成員由總統任命產生 ②印度尼西亞結構形式是代議制③總統對國會負責 ④印度尼西亞是多黨制國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A國于2024年9月舉行國民議會選舉,自由黨高票勝出,但議席未過半數,其他進入議會的4個政黨中有3個政黨完全排除與其聯合執政的可能,另一個黨則拒絕在現任自由黨黨魁的領導下聯合執政,這導致新一屆政府難產。總統分別與進入議會的各政黨領導人會談,并要求得票最多的三個黨派相互會談,以尋求破解組閣僵局的途徑。據此分析,A國( )①總統擁有實權,總攬國家的行政權力 ②政府首腦由議會產生,向議會負責③總統會談旨在平衡各政黨的利益關系 ④黨派之爭導致國家機關運轉效率低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年,美國迎來了第60屆總統選舉,在本屆美國總統選舉中,競選總開銷達到歷史最高,不同群體之間的觀點更加對立,美國的社會撕裂和政治極化愈加凸顯,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據此,對下列漫畫分析正確的是( )①各抒已見看似民主,實則只是一場金錢政治游戲②兩黨爭斗只為選票,民眾真正的關切卻無人在意③揭露了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相互制衡的政治機制④政治理性不斷消解的美國給世界帶來了不確定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利益集團政治是西方民主制的突出特點。利益集團代表組織成員利益、反映公眾意愿,起到公民和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用。利益集團動員其成員,引導甚至是塑造輿論,以游說和施壓官員等方式,謀求自身的政治經濟利益。由此可見( )①自利型利益集團是西方利益集團重要形式②利益集團是影響政府決策的重要社會團體③西方利益集團在一定程度上緩和社會矛盾④利益集團是以執掌國家政權為政治目標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共和黨拜登和民主黨特朗普在對烏軍援、全球氣候變暖、未來國際秩序等問題上“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其背后是華爾街金融財團和傳統的產業工會的較量。所以,在美國( )A.利益集團以取得政權為目標B.兩黨利益是根本對立的,美式民主“正在解體”C.兩黨的對抗能給美國民眾帶來積極的改變D.總統選舉是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相互對抗6.截至彭博社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日,美國1.1萬個政治團體已為美國2024年大選花費了147億美元,這是一場“億萬富翁之戰”。社會學家表示,在政治系統中投入大筆資金的人會期待得到回報,這種用金錢換取的回報會對正常的政治辯論形成抑制,導致普通選民的利益不再是重點。材料表明( )①利益集團通過助選等活動決定政府決策 ②美國政黨制度實質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③美國的金錢政治難以真正表達民意 ④金錢政治加劇了美國社會兩極分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1日上午,日本自民黨總裁石破茂領導的剛組建一個多月的內閣集體辭職。下午,石破茂經國會眾參兩院首相指名選舉兩輪投票后,再次當選日本首相。但自民黨和公明黨執政聯盟此前在眾議院選舉中丟掉了過半數席位。新一屆內閣成立之后,將面對自1999年組成執政聯盟以來,首次出現的少數派執政的局面。由此可以推斷出( )①日本實施議會制,執政黨的內部穩定對政府持續性至關重要②日本實施多黨制,黨派斗爭會影響政府決策的一致性③日本執政黨需要與在野黨達成協作,推動決策有效實施④公眾對政府的期望與政治現實的矛盾容易影響政府的穩定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民主共和制是資本主義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殼,所以資本一掌握……這個最好的外殼,就能十分鞏固十分可靠地確立自己的權力,以致在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無論人員、無論機構、無論政黨的任何更換,都不會使這個權力動搖。”對該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①民主共和制以民主的假象掩蓋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性質②民主共和制政體是資產階級控制和管理國家的有效工具③民主共和制是資本主義國家通用的政權組織形式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和利益集團都維護資產階級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4年6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國民議會,但在隨后多輪國民議會選舉中,沒有任何政黨獲得絕對多數席位,最終馬克龍拒絕了左翼聯盟推舉的總理人選,任命右翼共和黨人巴尼耶出任總理。12月,國民議會表決通過一項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總理巴尼耶被迫向總統遞交辭呈。由此可見( )①法國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的權力中心在總統②法國實行多黨制,可以通過議會實現左右共治③法國總理作為政府首腦,同時對議會和總統負責④法國議會作為最高國家立法機關,可以限制行政權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政治行動委員會是美國的一種由企業或獨立政治團體組成的政治籌款機構,與大公司和特定利益集團關系密切。政治行動委員會從許多個人手中收集資金,然后決定為哪些參選人捐款,參選人贏得大選后以政策優惠作為回報。由此可見( )①美國選舉表面上是政黨參加選舉,實質是資本在左右選舉②美國資本為政治提供資源支持,政治為資本增值營造環境③一國的國體決定了其政體,一國政體是該國國體的反映④利益集團以改變政權為目標,深刻影響著美國的國家政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在韓國總統兼政府首腦尹錫悅遭國會彈劾、國務總理韓德洙代行總統職權僅13天后,韓國國會(在野黨陣營擁有192個議席)以192票贊成通過了共同民主黨(韓國最大在野黨)提請的針對韓德洙的彈劾動議案,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作為下一順位代行總統職權。幾天后崔相穆因被市民團體指控涉嫌謀劃、參與和協助實施內亂等:被警方立案調查。據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韓國實行總統制,司法機構擁有對政府官員的彈劾權②韓國國會對行政權力具有較大的制衡能力③黨派斗爭消耗國家政治資源,致韓國政局混亂加劇①韓國政體的運行強調立法與行政的嚴格分開,互不相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公司一項民調顯示,持續維持高位的價格和長期存在的供應缺口,讓住房難成為高通脹之外,美國家庭當前最關注的又個熱點問題。2024年美國大選期間,民主、共和兩黨都為解決住房難題開出不少“藥方”。但分析人士認為,美國住房問題是系統性的,與美聯儲貨幣政策負面影響、美破壞全球產供鏈穩定以及地方政府政策缺失等因素密切相關。兩黨總統候選人提出的對策治標不治本且自相矛盾,實難奏效。由此可見( )①美國大選變成了透視美式民主的虛偽性的“窗口”②兩黨輪流執政無法緩和資本主義社會面臨的矛盾③兩大政黨只是將住房問題異化為撈取選票的工具④美國兩大政黨保障的是不同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某國大選中社民黨積極回應選民的訴求,獲得了26%的工人群體和23%的失業群體的支持。但因所獲議席未過半數,社民黨最終與綠黨、自民黨組成新一屆聯合政府,該黨候選人出任總理。由此可見( )①選舉結果凸顯了該國碎片化的政黨格局 ②聯合執政旨在平衡政黨之間的利益關系③該國政府要接受議會監督并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 ④社民黨能執政是其代表了工人和失業群體的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4年7月,某國時任首相領導的B黨在議會選舉中未獲得過半數席位,該黨長達14年的執政被終結。隨后,該國國王正式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勝的G黨黨首為新一任首相。由此可以推斷出,該國( )①實行議會制共和制,議會是權力中心 ②政黨執政的主要手段是參加議會選舉③國王是國家權力中心,有權任命首相 ④政府總攬國家行政權力,向議會負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田納西州校園槍擊案、德州購物中心槍擊案……與槍支有關的傷亡人數激增,引發美國民眾強烈不滿,禁槍呼聲高漲。然而,在黨爭極化與利益集團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州政府卻主動推動立法擴大“持槍自由”。材料表明( )A.利益集團以取得或改變政權為目標實現群體利益B.禁槍難折射出美國政治制度痼疾和人權的虛偽性C.民主共和制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最好的政治外殼D.美國的政體無法解決禁槍問題以保障人民的安全16.在2024年美國大選中,共和黨和民主黨競爭異常激烈,背后更是各大利益集團的激烈斗爭。2024年1月30日,民主黨控制的州否決了某公司給其創始人的一份高達560億美元的薪酬方案。之后,該公司創始人在大選中花費約2.9億美元支持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并利用自己控制的社交媒體大力助選。由此可見,在美國( )①利益集團通過操縱選舉以爭取自身利益②利益集團以取得政權、統治國家為目標③金錢政治游戲是“美式民主”的重要特征④共和黨和民主黨代表美國不同階級的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要求。近年來,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引起美國部分行業的不滿。美國制造零售業紛紛表示增稅的負擔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美國大豆協會宣稱將根據居民利益,向國會議員、政府官員陳述觀點以施加壓力,以期影響美國政府的決策。闡述美國利益集團干預政治的方式及其造成的影響。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美國大選成為最燒錢的選舉。從街頭小巷到電視媒體上出現的那些鋪天蓋地的競選口號和廣告,早已證明了美國總統選舉是一場“燒錢”游戲——觀察一位候選人是否有希望入主白宮的標準之一,就是看他能籌集到多少競選資金。在本屆美國總統大選中,特朗普背后有億萬富翁馬斯克的支持。馬斯克表示已經為特朗普“壓上了全部身家”,如果特朗普失敗,他將會坐牢。雖然美國國會出臺限制利益集團捐贈額度的法案,但根本管不住兩黨金主的手,甚至國會里制定法案的議員,就是這種金錢政治的既得利益者。結合材料,運用“利益集團”的知識,說明為何美國國會出臺的限制利益集團捐贈額度的法案難以奏效。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A國的軍工復合體是由軍方、軍火制造商、國會議員、國防科研機構、智庫、輿論界等組成的利益集團,其基本運作方式是:軍工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以各種理由游說國會議員或政府官員,確保政府在軍事上增加或維持龐大開支,鼓動政府制造地緣政治沖突甚至發動戰爭,以擴大軍火貿易和訂單合同。據A國媒體統計,自烏克蘭危機2022年2月升級以來,A國對烏軍事支持總額超過560億美元,援烏武器的先進程度、破壞力逐漸提升。從A國國防部的最新文件可以看出,A國軍援烏克蘭的真實意圖是售賣武器發戰爭財,達成軍工復合體最大限度獲利的目標。軍工復合體一直是A國各類選舉的主要捐款者,兩黨總統候選人近半數競選經費來自這些集團,雖然A國三大國家機關互相制約,但通過雇傭說客游說、組織學者發表報告等活動,軍工復合體總能協調各機關為戰爭開綠燈,對A國政治決策尤其是外交政策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在A國眾多利益集團中,是兩黨和政府都“惹不起的存在”。結合材料,運用“國體與政體”的知識,說明A國的軍工復合體為什么是兩黨和政府都“惹不起的存在”。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根據2024年7月5日公布的英國議會下院選舉正式計票結果,英國工黨取得壓倒性勝利,時隔14年再次成為執政黨。當天,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正式就任英國首相。2024年7月底,英國財政大臣向下議院就政府公共財政狀況的審計結果發表聲明稱,英國工黨新政府面臨的財政狀況比大選前預期的還要糟糕,財政資金缺口約220億芵鎊。首相辦公室隨后發表聲明稱,審計結果顯示英國政府已經“破產且支離破碎”,指責保守黨為了贏得公眾支持而作出“無資金支持的支出承諾”。保守黨則對造成公共財政“黑洞”予以否認,反擊稱工黨是為了推動其在競選期間隱瞞公眾的“增稅政策”制造借口。結合材料,運用“政黨”的有關知識,談談對英國工黨和保守黨相互抨擊的認識。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A C D C C A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A C B A1.B【詳解】①:印度尼西亞總統普拉博沃通過談判組建內閣,并為了容納政治盟友擴大內閣規模,這表明內閣成員由總統任命產生,①正確。②:代議制是政體的特點,不是國家結構形式,②排除。③:材料中沒有涉及總統和國會的關系。而且印度尼西亞是總統制國家,總統不對國會負責,③排除。④:材料中普拉博沃組建了一個空前龐大的政治聯盟,表明印度尼西亞是多黨制國家,④正確。故本題選B。2.D【詳解】①:材料顯示總統要求議會各主要政黨通過會談,打破組閣僵局,由此可以推出總統擁有一定實權,但根據“舉行國民議會選舉”“組閣”“現任自由黨黨魁的領導”等信息可推斷A國具有議會制的特點,總統與政府首腦不是同一個人,總統不可能總攬國家行政權力,①不選。②:由上述分析可知,A國具有議會制的特點,政府首腦由議會產生,向議會負責,②正確。③:總統會談旨在破解組閣僵局,過程中可能會伴隨著平衡各政黨的利益關系,但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③不選。④:由材料可知,A國黨爭導致政府難產,國家機關運轉效率低下,國家管理受限,④正確。故本題選D。3.A【詳解】①:美國總統競選花費巨大,參加競選就需要爭取“金主們”的支持,看似民主的總統選舉不過是一場金錢政治游戲,①正確。②:兩黨爭斗是美國民主黨、共和黨的競選政治工具,他們的目的是獲得選票,民眾面對的生命財產安全等問題無人關心,②正確。③:材料體現的是美國的民主是一種金錢民主,并未體現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相互制衡,③不選。④:材料體現本次大選中社會撕裂更加凸顯,但漫畫并未體現美國大選亂象給世界帶來不確定影響,④不選。故本題選A。4.C【詳解】①:材料中未涉及利益集團的政治地位,沒有體現自利型利益集團是西方利益集團重要形式,①排除。②:“利益集團以游說和施壓官員等方式,謀求自身的政治經濟利益”,這表明利益集團能夠對政府決策產生影響,是影響政府決策的重要社會團體,②正確。③:“利益集團代表組織成員利益、反映公眾意愿,起到公民和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用”,說明利益集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協調公民與政府的關系,緩和社會矛盾,③正確。④:利益集團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影響政府決策來實現自身利益,而非執掌國家政權,④排除。故本題選C。5.D【詳解】A:利益集團不同于政黨,它們不以取得政權或改變政權為目標,而是在既有政治體制內進行完全合法的活動,A錯誤。B:美國兩黨都是資產階級政黨,在根本利益上不是對立的,B錯誤。C: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政治,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形式,都無法改變其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欺騙人民大眾的根本性質。兩黨的對抗不能給美國民眾帶來積極的改變,C錯誤。D:共和黨候選人拜登和民主黨候選人特朗普在對烏軍援、全球氣候變暖、未來國際秩序等問題上“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們代表的是不同資產階級利益集團的利益。所以,在美國總統選舉是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相互對抗,D正確。故本題選D。6.C【詳解】②③:美國2024年大選是一場“億萬富翁之戰”,普通選民的利益不再是重點,這表明美國政黨制度實質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美國的金錢政治難以真正表達民意,②③正確。①:美國的利益集團通過助選、宣傳和游說等活動影響政府的決策,“決定政府決策”說法錯誤,①排除。④:材料表明美國大選是一場金錢游戲,但沒有體現金錢政治加劇了美國社會兩極分化,④排除。故本題選C。7.C【詳解】①:日本首相由國會眾參兩院選舉產生,說明日本實施議會制,但材料強調新一屆內閣將面對少數派執政的局面,沒有涉及執政黨的內部斗爭或是否穩定,①排除。②③:自民黨和公明黨執政聯盟未能獲得眾議院過半數席位,說明日本實施多黨制,其組織體系存在不少于三個的政黨,少數派執政缺乏穩定的支持,將面對來自在野黨的挑戰,黨派斗爭可能導致政府決策效率低下,難以形成統一的政策方向,如何與在野黨達成協作,推動政策實施、平衡各方意見,將是執政黨執政面臨的主要挑戰,②③正確。④:材料未涉及公眾對政府的期望,④排除。故本題選C。8.A【詳解】①:“民主共和制是資本主義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殼,所以資本一掌握……這個最好的外殼,就能千分鞏固千分可靠地確立自己的權力”說明民主共和制以民主的假象掩蓋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性質,①正確。②:“以致在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無論人員、無論機構、無論政黨的任何更換,都不會使這個權力動搖。”說明民主共和制政體是資產階級控制和管理國家的有效工具,②正確。③:資本主義國家也有采用君主立憲制政體的,“通用”說法錯誤,③排除。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和利益集團也有不同的階級性質,不一定都維護資產階級利益,④排除。故本題選A。9.B【詳解】①: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國民議會,又拒絕左翼聯盟推舉的總理人選,任命右翼共和黨人巴尼耶出任總理,這說明法國實行半總統制,法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是國家權力中心,有權任命總理,①正確。④:國民議會表決通過一項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總理巴尼耶被迫向總統遞交辭呈,這說明法國總理對議會負責,法國議會作為最高國家立法機關,可以限制行政權力,④正確。②:材料雖然強調了法國實行多黨制,但并未涉及左右共治問題,②排除。③:法國總理以議會為基礎產生,對議會負責,不對總統負責,③錯誤。故本題選B。10.A【詳解】①②:政治行動委員會與大公司和利益集團關系密切,從許多個人手中收集資金,然后決定為哪些參選人捐款,當選者上臺后,以政策優惠作為回報,這說明美國選舉表面上是政黨參加選舉,實質是資本在左右選舉,美國資本為政治提供資源支持,政治為資本增值營造環境,①②符合題意。③:材料涉及的是資本與美國政治的關系,沒有體現國體與政體之間的關系,③不符合題意。④:利益集團不同于政黨,它們不以取得政權或改變政權為目標,而是在既有政治體制內進行活動,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1.C【詳解】①:由材料可知,韓國是總統制國家,在總統制國家,國會屬于立法機構而不是司法機構,①排除。②:韓國國會屬于立法機構,有權對政府官員(包括總統)進行彈劾,這是其制衡行政權力的重要途徑,②正確。③:材料反映了韓國頻繁的政治斗爭和彈劾動議導致政治資源消耗,政局混亂加劇,③正確。④:韓國實行總統制,行政和立法相互獨立又相互制衡,④排除。故本題選C。12.B【詳解】①③:2024年美國大選期間,民主、共和兩黨都為解決住房難題開出不少“藥方”,但治標不治本且自相矛盾,實難奏效,這說明兩大政黨只是將住房問題異化為撈取選票的工具,美國大選變成了透視美式民主的虛偽性的“窗口”,①③符合題意。②:兩黨輪流執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緩和資本主義社會面臨的矛盾的作用,②說法錯誤。④:美國兩大政黨保障的是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3.A【詳解】①:從材料給出的選舉結果看,任何單一政黨都無法獲得絕對多數席位,說明該國呈現出多黨林立、議席分散的“碎片化”政黨格局,①符合題意。②:聯合執政旨在執掌國家政權,而不是平衡政黨之間的利益關系,②說法錯誤。③:因所獲議席未過半數,社民黨最終與綠黨、自民黨組成新一屆聯合政府,該黨候選人出任總理,說明該國是議會制國家,該國政府要接受議會監督并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③符合題意。④:社民黨積極回應選民社保訴求,獲得相當數量的工人群體和失業群體的支持,但這并不意味著社民黨執政代表了工人和失業群體的利益,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4.C【詳解】①:由材料知該國國王任命首相,國家元首是國王,實行君主立憲制,不是民主共和制,①排除。②:B黨在議會選舉中未獲得過半數席位,該黨長達14年的執政被終結,G黨通過選舉獲勝并組閣,表明該國政黨執政的主要手段是參加議會選舉,②正確。③④:G黨通過議會選舉獲勝并組閣,表明該國政府在議會的基礎上產生,政府向議會負責,權力中心在議會。國王任命首相,并不意味著國王是國家權力中心,③排除,④正確。故本題選C。15.B【詳解】A:利益集團不以取得政權或者改變政權為目標 ,而是在既有政治體制內進行完全合法的活動,A說法錯誤。B:在黨爭極化與利益集團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州政府卻主動推動立法擴大“持槍自由”,禁槍難表明美國政治制度痼疾和人權的虛偽性,B符合題意。C:材料強調美國政治制度的弊端,沒有強調民主共和制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最好的政治外殼,C不符合題意。D:材料強調政府主動推動立法擴大“持槍自由”,沒有強調美國的政體無法解決禁槍問題,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6.A【詳解】①:該公司創始人在公司薪酬方案被民主黨控制的州否決后,花費巨資支持共和黨候選人并利用社交媒體助力,體現了利益集團通過操縱選舉來爭取自身利益,①正確。②:政黨以取得政權、統治國家為目標,利益集團不以取得政權為目標,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影響政府決策,②錯誤。③:該公司創始人花費約 2.9 億美元支持候選人,顯示出金錢在美國選舉中發揮重要作用,金錢政治游戲是 “美式民主” 的重要特征,③正確。④:共和黨和民主黨都代表美國資產階級的利益,只是分別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④錯誤。故本題選A。17.①在美國政治舞臺上,美國利益集團主要依靠金錢,通過游說干預政治,影響決策。②美國利益集團在政治中充當著公民與政府間橋梁的作用,壟斷了公眾接近政府權力的途徑。③美國利益集團具有相當強的隱蔽性和欺騙性,實質上是資產階級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權力。所謂根據居民利益向政府施加壓力,實際是維護資產階級自身利益。【分析】背景材料:美國利益集團考點考查:利益集團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試題,需要調用“利益集團”的有關知識,結合材料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隨著中美經貿摩擦升級,美國制造零售業、大豆協會等紛紛向國會議員、政府官員陳述觀點以施加壓力,以期影響美國政府的決策→可從美國利益集團如何影響國會和政府的決策、美國利益集團壟斷了公眾接近政府權力的途徑、美國利益集團的實質等方面加以闡述。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結合。18.①利益集團是以爭取其團體利益及其成員利益為目的的社會團體。龐大的經濟利益瓜葛使美國國會出臺的限制利益集團捐贈額度的法案難以奏效。②利益集團通過游說、宣傳、金錢等影響政府決策,維護自身的利益。國會議員多靠利益集團資金當選,是既得利益者,為保自身利益,不會嚴格執行限制法案,使得法案流于形式。【分析】背景素材:最燒錢的選舉—— 2024年美國大選 考點考查:利益集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原因類主觀題,運用利益集團的知識,說明美國國會出臺的限制利益集團捐贈額度的法案難以奏效的原因。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早已證明了美國總統選舉是一場“燒錢”游戲——觀察一位候選人是否有希望入主白宮的標準之一,就是看他能籌集到多少競選資金→可聯系利益集團的的含義,說明龐大的經濟利益瓜葛使美國國會出臺的限制利益集團捐贈額度的法案難以奏效。有效信息②:雖然美國國會出臺限制利益集團捐贈額度的法案,但根本管不住兩黨金主的手,甚至國會里制定法案的議員,就是這種金錢政治的既得利益者→可聯系利益集團特點的知識,說明利益集團通過游說、宣傳、金錢等影響政府決策,維護自身的利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9.①國體即國家性質,政體即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A國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這就決定了其政策是服從并服務于資產階級利益的。為此,通過軍工復合體這一利益集團,以捐款影響選舉,通過雇傭說客游說,組織學者發表研究報告等方式影響A國戰爭政策,為軍工復合體服務。②A國的政黨政治,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形式,都無法改變其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欺騙人民大眾的根本性質。發動戰爭是以軍工復合體等利益集團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在國內外攫取利益的有效途徑,因此,軍工復合體驅使A國各機關為戰爭開綠燈,使A國政治為其利益服務,是兩黨和政府都“惹不起的存在”。【分析】背景素材:A國的軍工復合體影響該國政治考點考查:國體與政體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原因類主觀試題,要求考生運用“國體與政體”的知識,說明A國的軍工復合體為什么是兩黨和政府都“惹不起的存在”,考生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從國家性質、政體、利益集團等知識加以分析即可。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軍工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以各種理由游說國會議員或政府官員、兩黨總統候選人等關鍵信息→可知該國為資本主義國家,所以考生從國體與政體的關系、利益集團等知識分析A國的軍工復合體與該國國體和政體的關系,從而分析其原因。有效信息②:軍工復合體通過雇傭說客游說、組織學者發表報告等活動,軍工復合體總能協調各機關為戰爭開綠燈,對A國政治決策尤其是外交政策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可聯系利益集團的性質和作用分析A國的政黨政治本質,從軍工復合體驅使A國各機關為戰爭開綠燈的角度分析其原因。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0.①英國兩黨代表資產階級內部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以掌握政權、統治國家為目標。因此,英國工黨和保守黨相互抨擊是基于大選的需要,同時也凸顯了英國各政黨在政策綱領上的區別。②英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工黨和保守黨在財政問題上的互相指責,反映了兩黨制下的政治斗爭,但無論哪個政黨執政,其根本目標都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的利益,并不會改變其欺騙人民大眾的性質。(原卷無答案,此答案僅供參考)【分析】背景素材:英國工黨和保守黨相互抨擊考點考查:政黨制度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認識類主觀題,考查的范圍是政黨的有關知識,要求談談應如何看待英國工黨和保守黨相互抨擊。要堅持理論與材料的對接。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首相辦公室隨后發表聲明稱,審計結果顯示英國政府已經“破產且支離破碎”,指責保守黨為了贏得公眾支持而作出“無資金支持的支出承諾”。保守黨則對造成公共財政“黑洞”予以否認,反擊稱工黨是為了推動其在競選期間隱瞞公眾的“增稅政策”制造借口→可聯系教材知識英國實行兩黨制,政黨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是參加選舉,兩黨的政策和主張有差別。關鍵詞②:兩黨為了贏得公眾支持而作出空頭承諾→可聯系教材知識兩黨制實質上是為資本主義服務的政黨制度,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欺騙人民大眾是其根本性質。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相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