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2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練習(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2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練習(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

資源簡介

1.2 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 練習
一、單選題
1.2024年7月4日,英國舉行議會下院選舉,工黨在議會下院選舉中贏得超過半數席位,獲得選舉勝利。新首相斯塔默在白金漢宮與國王查爾斯三世會面,并獲國王任命,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并負責組閣。由此可以推知( )
①英國國家結構形式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②英國國王有形式上任命政府首腦的權力
③英國首相作為國家元首,有權組織內閣
④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并對議會負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某校高二學生搜集到一些國際社會的新聞內容( )
韓國總統尹錫悅12月3日晚發布緊急或嚴令,軍隊接管公共事務。戒嚴令經歷了6小時后終被解除,尹錫悅要求內閣集體辭職。 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以共和黨人的身份當選為美國第47任總統,共和黨拿下了國會兩院的控制權。
由此可推出兩國政體的共同點( )
①兩國政體都是遵循民主基本原則建立起的一種政體 ②從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看,都是民主共和制
③都是資產階級專政,本質上為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④總統都是國家元首,都由選舉產生,擁有行政權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年11月初,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打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在總統選舉中獲勝。有媒體分析稱,特朗普很有可能延續其保守主義的執政風格。2017年時任總統的他公布了《美國增強就業移民改革法案》,意圖控制移民數量,但遭到國會反對,目前該法案處于擱置狀態。由此可見,美國( )
①行政機關必須在立法機關批準下行動 ②實行兩黨制,政黨參加選舉謀求執政
③總統由選民選舉產生:只對選民負責 ④兼有總統制和議會制兩種政體的特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70年風雨兼程,70年摶心揖志,站在70年的歷史節點回望,作為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順應時代潮流、回應民眾呼聲,為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①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
②決定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③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
④在我國政治制度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體現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多國大選將于2025年舉行,課堂上,教師展示了下列兩組情境讓同學們討論:
情境一 情境二
甲國:保守黨、工黨、自由民主黨等黨派參與角逐選舉,最終工黨在議會下院選舉中贏得超過半數席位,獲得選舉勝利。在獲得國王任命后,工黨黨首出任新一任首相并組建政府。 乙國:由選民投票選舉,現任總統以得票率領先其他政黨候選人而連任總統、當選當天講話強調將不辜負人民信任,努力確保其在國情咨文中闡述的大型國家項目和計劃得到落實。
由此可推斷出( )
A.甲國首相和乙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掌管最高行政權力
B.甲國實行民主共和制,總統由民主選舉產生對議會負責
C.乙國實行君主立憲制,政權實際運行與民主共和制不同
D.甲國和乙國管理形式不同,但都堅持民主與專政的統一
6.每年德國議會暑期休會前,作為政府首腦的德國總理都會對內政外交等熱點問題接受議員問詢。2023年7月5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接受了聯邦議會暑期休會前的例行問詢。朔爾茨重點回應了2024年德國聯邦政府預算問題。由此可知在德國( )
①總理作為國家元首統領國家的內政和外交
②總理和議會在各自權限范圍內直接行使權力于民
③總理在議會選舉的基礎上產生并對其負責
④議會作為國家權力運行的核心能夠監督政府運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G國總理宣布辭去執政黨自由黨領袖職務。G國總督應總理請求,同意國會休會延期,但眾議院最大反對黨保守黨揚言,將在國會復會時繼續提出不信任動議,對處于“少數政府”地位的自由黨發動倒閣,以爭取提前大選。據此判斷,G國( )
①總督作為國家元首,擁有決定總理選舉的權力
②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政府總攬國家行政權力
③黨派間根本利益的分歧,可以通過重新大選解決
④議會是國家權力中心,政府由議會產生并對其負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年8月,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辭職,10月在日本眾議院選舉中,首相石破茂所在的執政聯盟未能達成多數席位,恐成二戰后任職時間最短的首相,石破茂提前進行選舉,是想帶領自民黨走出“黑金”丑聞的陰霾。而作為在野黨的立憲民主黨獲得148個議席,難以撼動石破茂所領導的政治聯盟。由此可見,日本( )
①是一個多黨制國家,國家政局容易發生動蕩
②當議會對政府不信任時,政府只有選擇集體辭職
③民主具有虛偽性特征,欺騙人民大眾是其根本性質
④首相作為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是國家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年8月,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辭職,10月在日本眾議院選舉中,首相石破茂所在的執政聯盟未能達成多數席位,恐成二戰后任職時間最短的首相,石破茂提前進行選舉,是想帶領自民黨走出“黑金”丑聞的陰霾。而作為在野黨的立憲民主黨獲得148個議席,難以撼動石破茂所領導的政治聯盟。由此可見,日本( )
①是一個多黨制國家,國家政局容易發生動蕩
②當議會對政府不信任時,政府只有選擇集體辭職
③民主具有虛偽性特征,欺騙人民大眾是其根本性質
④首相作為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是國家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A國為英聯邦國家,英國國王系A國的國家元首。A國的總督為國王代表,代表英國國王行使國家元首的職務。A國總督在就職演講中呼吁該國要以關懷的方式應對當前眾多家庭正在面臨的困難,希望人們保持善良、關愛和尊重。由此可以推斷出( )
①A國的民主是形式上的民主,是具有階級性的民主
②A國總督的呼吁,旨在維護A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A國總督具有實質上的權力,可以決定國家重大事項
④A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在運行中與民主共和制大體相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4年9月5日,米歇爾·巴尼耶被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為新總理。9月21日,新總理巴尼耶正式組閣,法國總統府公布了最新的內閣成員名單。法國總理需要向議會而不是向總統負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并對議會負責
②法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但不是政府首腦
③法國總統是國家元首,總理總攬行政權力
④法國政體既有總統制特征,又有議會制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自2024年4月19日開啟投票的印度大選結果終于在當地時間6月5日凌晨揭曉。印度現任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繼續保持印度人民院第一大黨地位,連任印度總理。但其獲得的240席沒有達到半數,需要與盟友攜手組閣。根據上述信息可知,在印度( )
①總理總攬行政權力對選民負責
②國家元首是由議會選舉產生的
③政黨上臺執政的關鍵在于議會選舉
④資產階級政黨之間既有斗爭性又有一致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年12月4日,法國國民議會投票表決通過一項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法國總理巴尼耶代表政府向總統遞交辭呈。2024年12月13日,法國總統府發布公告,總統馬克龍當日任命民主運動黨主席弗朗索瓦·貝魯為新總理。據此,可以推斷( )
①法國總理向議會而不是向總統負責
②法國總統有行政權力,是政府首腦
③法國總統對議會負責,由議會產生
④法國總統和總理各自分擔行政權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M國國會以234票贊成、56票反對通過總統彈劾案。該國總統隨即被停止執行職務,由國務總理替代其主政。下列關于該國政體特點說法正確的有( )
①世襲的君主始終擔任國家元首
②政府總攬行政權力并向議會負責
③總統擔任國家元首并掌握實權
④總統由選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經過激烈的辯論和投票,韓國國會最終以壓倒性多數通過逮捕尹錫悅的決議案,隨即首爾西部地方法院以涉嫌發動內亂和濫用職權為由對尹錫悅發布逮捕令,公調處于1月3日對尹錫悅執行逮捕令,但遭到總統警衛處阻攔而宣告行動失敗,暫停執行逮捕令。由此可知( )
①韓國國會作為韓國最高立法機關,行使最高立法權
②韓國現行政治制度使得政治矛盾極化、社會問題凸顯
③總統的特權使得韓國司法獨立性和民主制度遭遇挑戰
④韓國公調處獨立行使執法權,獨立簽發并執行逮捕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4年被國際輿論稱為“超級選舉年”。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全球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一年舉行重要選舉。以下為其中兩國選舉的新聞(節選):
6月9日,比利時舉行聯邦、地區、歐洲議會“三合一”選舉,這一天被稱為“超級星期日”。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領導的執政聯盟失去了在議會中形成多數派的能力,比利時在大選后即將組建新政府。當天,時任比科時首相德克羅宣布他將辭職。 10月7日上午8時,烏拉圭全國各地的投票站開放,選民可以在當天19時30分之前投票,包括“廣泛陣線”聯盟、民族黨、紅黨等在內的11個政黨的候選人角逐總統職位。
由此可推出( )
①比利時與烏拉圭的政府首腦同時也擔任該國的國家元首
②烏拉圭總統是政府首腦,直接行使該國的最高行政權力
③雖然兩國政權組織形式不同,但都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④比利時是議會共和制國家,其國家元首掌握行政權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性質、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尋,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西方政治制度和模式都沒有改變國家一盤散沙、人民苦難深重的局面。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進行了不懈探索和奮斗,為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進行了罷工工人大會、農民協會、蘇維埃代表大會、以“三三制”為原則的參議會、人民代表會議等一系列探索。1954年9月,1200多位全國人大代表齊聚北京,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國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起來。
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結合材料,運用國家政權組織形式的知識,分析我們為什么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烏沖突爆發后,英國議會迅速組織討論并決定緊隨美國的腳步,對俄羅斯展開制裁。基于此,英國首相在議會宣布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面對俄烏沖突下油價飆升,英國首相應保守黨議員要求,前往阿聯酋等石油輸出國,敦促其提高石油產量。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外承諾“打造歐洲地區更為獨立的法國”,不盲目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但隨著事態發展及大選需要,馬克龍提出針對俄羅斯的單獨制裁,隨后法國政府下令凍結俄央行在法國的資產。面對油價飆升,法國總理斥資20億|歐元補貼油價,推出燃油降價政策。
結合英法兩國政體的相關知識,評析英法兩國的行政行為。
19.議題 感受: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
情境分析
戰后的日本,其政體是君主立憲制。日本的政府是議會內閣制的代議民主制,實行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分立原則,由國會、內閣、法院行使相應權力,國家主權屬于國民,天皇作為國家象征被保留。2019年4月30日是日本平成時代最后一天,85歲的明仁天皇在下午舉行了正式退位儀式,明仁對國民發表了最后的講話,“對于接納、支持作為(國家)象征的我的國民,由衷表示感謝”。5月1日,新天皇德仁即位,年號“令和”。分析家認為,日本政府不會因天皇更迭而改變國家體制,內閣還將按照原來的路線執政下去。
思維碰撞
(1)在民主共和制國家和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家元首有什么區別?
(2)日本天皇的更迭為什么不會改變其國家體制?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D D C B B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B D C C
1.D
【詳解】①:英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不是國家結構形式,①排除。
②:新首相斯塔默在白金漢宮與國王查爾斯三世會面,并獲國王任命,體現了英國國王有形式上任命政府首腦的權力,②正確。
③:英國國王才是國家元首,③排除。
④:從工黨在議會下院選舉中贏得超過半數席位,獲得選舉勝利等材料可以推知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并對議會負責,④正確。
故本題選D。
2.B
【詳解】①④:韓國總統尹錫悅要求內閣集體辭職。美國共和黨拿下了國會兩院的控制權。由此可推出兩國政體的共同點是兩國政體都是遵循民主基本原則建立起的一種政體,總統都是國家元首,都由選舉產生,擁有行政權力,①④正確。
②:從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及其職權范圍看,現代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大致有兩種,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從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看,政體分為總統制、議會制、半總統制。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以共和黨人的身份當選為美國第47任總統,體現了美國是總統制共和制;尹錫悅要求內閣集體辭職,體現了韓國是議會制共和制,②排除。
③:材料強調的是兩國政體的共同點,“都是資產階級專政”是兩國的國體,材料未涉及兩國的國體,③排除。
故本題選B。
3.C
【詳解】②: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打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在總統選舉中獲勝,由此可見,美國實行兩黨政黨參加選舉謀求執政,②正確。
③:時任總統的他公布了《美國增強就業移民改革法案》,意圖控制移民數量,但遭到國會反對,說明總統由選民選舉產生,只對選民負責,③正確。
①:材料強調的是美國總統行使行政權會在一定程度上受立法機關制約,但這并不是說行政機關必須在立法機關批準下行動,美國實行三權分立,行政權屬于總統,①不選。
④:美國是總統制國家,不兼有總統制和議會制兩種政體的特點,④不選。
故本題選C。
4.C
【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
①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決定著國家的其他具體制度,它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在我國政治制度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體現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要求,①④是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正確理解,不選。
②:國體決定政體,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錯誤,入選。
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③錯誤,入選。
故本題選C。
5.D
【詳解】D:甲國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乙國是總統制民主共和制,兩國的政體不同,但是都是民主制政體,都堅持民主與專政的統一,D符合題意。
A:甲國的國家元首是國王,不是首相,國家元首不掌管最高行政權力,A不符合題意。
B:甲國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不是總統制民主共和制,B不符合題意。
C:君主立憲制國家政權的實際運行與民主共和制國家大體相同,但乙國是民主共和制,C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6.D
【詳解】①:在德國,總統是國家元首,總理是政府首腦,①錯誤。
②:總理和議會屬于分權制衡的關系,②錯誤。
③④:德國屬于議會制民主共和制國家,議會能夠監督政府,政府對議會負責,③④正確。
故本題選D。
7.C
【詳解】②: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核心特征是政府(內閣)總攬行政權,對議會負責。題目中總理辭職、反對黨威脅倒閣等行為均體現了政府對議會的依賴關系,說明G國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政府總攬國家行政權力,②正確。
④:在議會制國家,議會是權力中心,政府由議會產生并對其負責。題目中反對黨提出不信任動議的行為,正是議會制下議會監督政府的典型表現,④正確。
①:在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下,國家元首是象征性角色,不掌握實權,總理的選舉由議會決定,而非元首直接決定,①錯誤。
③:資本主義國家各黨派的根本利益一致(維護資產階級統治),分歧僅體現在具體政策層面,而非根本利益的對立,因此“根本利益分歧”表述不準確,③錯誤。
故本題選C。
8.B
【詳解】①:從材料中自民黨、立憲民主黨等不同政黨參與政治角逐,且執政聯盟面臨席位等問題,體現出日本是多黨制國家,不同政黨競爭容易使國家政局出現動蕩變化,①正確。
②:在議會制國家中,當議會對政府不信任時,政府可以選擇集體辭職,也可以選擇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等方式應對,該項說法太絕對,②不選。
③:日本不同政黨競爭,但其選舉等民主形式并不能真正代表廣大人民利益,像自民黨有“黑金”丑聞等體現出其民主具有虛偽性,是為資產階級服務、欺騙大眾的,③正確。
④:在日本,天皇是國家元首,是國家的象征,首相是政府首腦,④不選。
故本題選B。
9.B
【詳解】①:前首相剛辭職,現任首相面臨下臺風險,說明日本是一個多黨制國家,國家政局容易發生動蕩,①正確。
③:日本的“黑金”丑聞表明日本民主的虛偽性,③正確。
②:當議會對政府不信任時,也可以由政府首腦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②錯誤。
④:日本首相不是國家元首,是政府首腦④錯誤。
故本題選B。
10.B
【詳解】①④:A國為英聯邦國家,英國國王系A國的國家元首,由此可知,A國屬于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但其在運行中與民主共和制大體相同,A國的民主是形式上的民主,是具有階級性的民主,①④入選。
②:A國總督的呼吁,可以緩解階級矛盾,但其本質在于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②不選。
③:A國總督是英國國王的代表,其只是擁有形式上的權力,③不選。
故本題選B。
11.D
【詳解】①:法國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不對議會負責,而是對選民負責,①錯誤。
②:法國總統是國家元首,而政府首腦是總理,該說法正確,②正確。
③:法國總統和總理都有行政權,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擁有一定的行政權力,并非總理總攬行政權力,③錯誤。
④:法國的政體被稱為“半總統制”,既有總統制的特征(如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又有議會制的特征(如總理對議會負責),④正確。
故本題選D。
12.D
【詳解】③:印度現任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繼續保持印度人民院第一大黨地位,連任印度總理,表明政黨上臺執政的關鍵在于議會選舉,③正確。
④:因其獲得的席位沒有達到半數,需要與盟友攜手組閣,表明資產階級政黨之間既有斗爭性又有一致性,④正確。
①:印度總理要對議會負責,①錯誤。
②:總理是政府首腦,由議會選舉產生,②錯誤。
故本題選D。
13.B
【詳解】①: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一項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法國總理代表政府向總統遞交辭呈,可以推測,法國總理向議會而不向總統負責,①符合題意。
②:法國實行半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但不是政府首腦,政府首腦是總理,②錯誤。
③:法國實行半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一定的行政權力,但要對選民負責,③錯誤。
④:法國總統府發布公告,總統重新任命民新總理,可以推測出,法國總統有權任命總理、組織政府,總統和總理各自分擔行政權力,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14.D
【詳解】①:題干中提到的是總統彈劾案等情況,說明該國是民主共和制國家,并非君主制國家,不存在世襲君主擔任國家元首的情況,①不選。
②:總統隨即被停止執行職務,由國務總理替代其主政,說明總統擔任國家元首并掌握實權,總統對選民負責,②不選。
③④:總統已被彈劾停止執行職務,說明總統擔任國家元首并掌握實權,該國為總統制民主共和制,總統由選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③④正確。
故本題選D。
15.C
【詳解】①:韓國國會最終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要求迅速逮捕尹錫悅的決議案不是立法行為,故①不符合題意。
②③:經過激烈的辯論和投票,韓國國會通過要求迅速逮捕尹錫悅的決議案。公調處對尹錫悅執行逮捕令,但遭到總統警衛處阻攔,宣告行動失敗,暫停執行逮捕令,說明韓國現行政治制度使得政治矛盾極化、社會問題凸顯以及總統的特權使得韓國司法獨立性和民主制度遭遇挑戰,故②③符合題意。
④:韓國是總統制共和制,采用三權分立制度,逮捕令由法院簽發,公調處不能既簽發又執行逮捕令,故④表述錯誤。
故本題選C。
16.C
【詳解】①:比利時的政府首腦是首相,它的國家元首是國王,①說法錯誤。
②:烏拉圭全國各地的投票站開放,選民可以在當天19時30分之前投票,包括“廣泛陣線”聯盟、民族黨、紅黨等在內的11個政黨的候選人角逐總統職位,說明烏拉圭是總統制國家,烏拉圭總統是政府首腦,直接行使該國的最高行政權力,②符合題意。
③:烏拉圭和比利時都是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兩國政權組織形式不同,但都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③說法正確。
④:比利時屬于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不是民主共和制國家,首相掌握行政大權,國家元首沒有實權,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17.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
③實踐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
【分析】背景素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70周年
考點考查: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為原因類主觀題,主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要求運用“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的知識,從為什么的角度來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國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起來→可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的角度分析作答。
有效信息②: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進行了不懈探索和奮斗→可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產生的角度分析作答。
有效信息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可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18.①英國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內閣是最高行政機關,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首相由議會中多數黨領袖擔任,是權力重心。在俄烏沖突中,英國首相宣布對俄的經濟制裁,前往石油輸出國以穩定國內石油價格等行為,行使了首相擁有的內政外交權。
②法國實行半總統制民主共和制政體,總統是國家行政權力的中心,法國總理權力較英國首相要小。面對俄烏戰爭,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對外承諾及針對俄羅斯的制裁體現了他掌握國家大政方針、國防外交,占主導地位;法國總理采取政府補貼方式解決油價問題,體現其負責具體行政,施政重點是內政經濟。
③由于政體的不同,兩國的行政行為有所差異,但兩國都是資產階級政權,各自所采取的行政行為都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為本國資產階級服務。
【分析】背景素材:俄烏沖突
考點考查:英國的議會和政府、英國國王與君主立憲制主、法國的民主共和制和半總統制、英法兩國政體的異同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評析類主觀題。問題限定為運用“英法兩國政體的異同”的相關知識,評析英法兩國的行政行為。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評析英法兩國的行政行為→可進行判斷:政體的不同,兩國的行政行為有所差異,但兩國都是資產階級政權,各自所采取的行政行為都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為本國資產階級服務。
關鍵詞②:在俄烏沖突中,首相約翰遜宣布對俄的經濟制裁,前往石油國以穩定國內石油價格等行為→可聯系英國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內閣是最高行政機關,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首相由議會中多數黨領袖擔任,是權力重心。
關鍵詞③:面對俄烏戰爭,總統馬克龍對外承諾及針對俄羅斯的制裁→可聯系總統是國家行政權力的中心,法國總理權力較英國首相要小。
第三步: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相關知識與材料相結合。
19.(1)①在實行民主共和制的議會制國家,國家元首(總統)由選舉產生。②在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議會制國家,國家元首由世襲的君主擔任,但在憲法框架內,君主的權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①政體具有相對獨立性,受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人口素質、發展程度、外來勢力等因素的影響。日本國家體制也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②日本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議會不僅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而且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議會選舉產生的政府首腦組織政府,是真正的國家權力中心。君主是象征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實權掌握在首相手中。③日本政治體制三權分立:立法權歸兩院制國會;司法權歸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權歸內閣、地方公共團體及中央省廳。
【分析】背景素材:戰后日本的政權組織形式
考點考查: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需要調用“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有關知識,在民主共和制國家和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家元首的區別。
第二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得分點①:在民主共和制的議會制國家中,國家元首(總統)由選舉產生。
得分點②:在君主立憲制的議會制國家中,國家元首由世襲的君主擔任,但在憲法框架內,君主的權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日本天皇”,需要調用“君主立憲制”的有關知識,分析日本天皇的更迭不會改變其國家體制的原因。回答原因類主觀題,一般需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日本的政府是議會內閣制的代議民主制,實行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分立原則,由國會、內閣、法院行使相應權力,國家主權屬于國民,天皇作為國家象征被保留→可聯系君主立憲制。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得分點①:政體具有相對獨立性,受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人口素質、發展程度、外來勢力等因素的影響。日本國家體制也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得分點②:日本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議會不僅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而且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議會選舉產生的政府首腦組織政府,是真正的國家權力中心。君主是象征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實權掌握在首相手中。
得分點③:日本政治體制三權分立:立法權歸兩院制國會;司法權歸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權歸內閣、地方公共團體及中央省廳。
【點睛】原因、依據類主觀題
1、題型特點
(1)從考查的方式看,主要是結合國家時政中的重大舉措或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分析這些舉措采取的依據或問題產生的原因。設問以“分析……的原因、分析……的必要性、分析……的依據、分析……的正確性、分析……的合理性”等形式呈現。
(2)從考查的知識看,既可能從經濟、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為什么”系列的知識角度切入,又可能結合相關哲學道理進行考查。
(3)從考查的能力看,突出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去論證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邏輯分析和推理能力要求較高。
2、解答技巧
(1)認真分析材料與設問,明確知識、主體和指向。①注意知識范圍,主要是弄清是經濟原因、政治原因,還是文化原因,甚至是哲學原因(理論依據等)。②注意行為主體,主要是弄清從國家、機構或組織、公民、企業等主體中的哪一個或哪幾個角度分析原因和依據,還是沒有限定。③注意原因指向,即弄清圍繞著什么問題來分析原因和依據。
(2)對于經濟、政治、文化原因的分析,注意知識調動的全面性。如將重要性、必要性、優越性等結合起來,將地位、作用、意義、影響因素等結合起來,將自身內因與其他外因結合起來,將教材理論體系與時政觀點結合起來等。對于哲學原因或依據的分析,關鍵是把握題干材料信息所蘊含的哲學道理。
(3)要注意仔細梳理材料信息,根據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來調動相關知識,而不是簡單地羅列背誦過的知識體系。并非知識體系中的所有知識都是題目所需要的答案要點,材料中的某些信息可以在知識體系之外補充答案要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通辽市| 德安县| 白河县| 台湾省| 岳西县| 大邑县| 察雅县| 德清县| 昔阳县| 濉溪县| 吉林市| 秦安县| 黄大仙区| 西城区| 嘉禾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东山县| 江口县| 西乡县| 民勤县| 康定县| 新竹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上饶县| 桐城市| 修水县| 台安县| 靖边县| 咸丰县| 肥西县| 虹口区| 金川县| 抚顺县| 中牟县| 咸阳市| 甘洛县| 津市市| 永定县| 莫力|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