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一調考試4.3高一政治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圖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如4.本卷命題范圍:必修3第一課至第三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斟符合題目要求的。製長1.《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一書中寫道:“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鴉片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的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說“這場戰爭”是中國“趕區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基本依據是A中國市場大門被打開B.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都C.中國基本國情發生了變化D.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杯2.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這一狀況決定了中國人民要完成的歷史任務是相①凈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②消滅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③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④清除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曾長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但近代中國卻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原因在于①清政府實行封建專制統治和閉關鎖國政策,社會發展幾乎陷入停滯狀態②西方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損害了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③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④封建勢力不允許中國通過走資本主義道路強大起來,阻礙著資本主義的發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高一一調考試·政治第1頁(共6頁)】25-L-562A4.鄧小平指出:“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作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才使我們這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在世界上站起來,而且站住了。”這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思想條件③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糧油布票到電商狂歡,從撥號上網到萬物互聯,從第一輛合資轎車出廠到新能源汽車的潮流…這些現象折射出改革開放①改變了舊社會面貌并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②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偉大貢獻③促進社會生產力的解放以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④促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建黨一百周年,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根本變化②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方位上③進入新時代,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④完成脫貧攻堅,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近年來,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角杯鎮全面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行“黨支部十合作社十農戶”的運營模式,建立起村集體與群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增長。該鎮的發展①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堅持了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③發揮了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④發揮了黨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與人民同甘共苦,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下列古語中蘊含的道理與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相一致的有①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②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③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④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在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性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高一一調考試·政治第2頁(共6頁)】25-L-562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