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只小鵝》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教學目標】1、能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八只小鵝》,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特點。2、感受歌曲各樂句間旋律和節奏間的聯系與變化,能初步嘗試二聲部的合作演唱。3、感受斯洛伐克民歌的音樂特點,通過合唱練習體會合作的樂趣,培養集體主義精神。【教學重難點】1、能用有彈性的、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能有強弱的表現歌曲,體會歌曲情緒的變化。2、二聲部的合作與演唱。【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聽賞導入1、走進斯洛伐克歌曲導入,感受歌曲情緒,關注歌曲的演唱形式。(播放斯洛伐克民歌《牧童》)師:同學們,今天在開始新課之前,老師要先帶你們去遙遠的斯洛伐克看一看,感受他們那兒獨特的風土人情。仔細邊聽邊看,在那兒與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們平時都在干什么?他們是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心情的呢?2、模唱旋律,感受特點師:這樣愉快熱烈的氣氛感染了整個牧場。此時,有一群小動物正學著他們的樣子在唱歌呢。聽,它們發出了怎樣的聲音呢?讓我們一起用輕快的聲音來模仿一下。呷呷呷呷 呷呷呷呷 :||(用響板為歌曲伴奏,感受恒拍)。(2)加上音高,做科爾文手勢演唱55 55 | 55 55 | 55 55 | 55 55 |(3)用響板為一起樂句伴奏,感受恒拍。師:聽,老師用什么樂器在為你們伴奏?你們也一起試一試。55 55 | 55 55 | 55 55 | 55 55 |呷呷呷呷 呷呷呷呷 呷呷呷呷 呷呷呷呷(4)感受歌曲強弱的變化。師:仔細聽,它們的叫聲在力度上有沒有發生變化?【設計意圖】師生合作,用響板在每一小節的開頭為生模仿小鵝的叫聲伴奏,充分感受四二拍的強弱規律與恒拍。二、歌曲新授,培養合作意識初聽歌曲師:看,它們向我們游來了。它們是誰?在干什么?師:仔細聽,小鵝叫聲出現在歌曲哪些部分?2、二聲部的初步合作師范唱第一聲部,生模仿小鵝的叫聲與師合作進行二聲部。師:下面請你們跟我也來像它們一樣合作試一試,你們模仿小鵝的叫聲,我來演唱上面的旋律。【設計意圖】尋找聲音,讓孩子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又初步培養了二聲部的意識。學唱歌曲二聲部的另一條旋律。師:你們想和我交換角色來試一試嗎?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唱一唱吧。3、師范唱歌譜,發現旋律特點。跟琴學唱,師生接龍。師:請同學們聽老師唱這一段的歌譜,能發現這兩句旋律的特點嗎?我們把這樣前后兩句用相同旋律的作曲手法叫“重復”。下面老師來唱前一句,請你們來接唱后面重復的半句。4、再聽歌曲,解決難點樂句(1)、師范唱,生模仿小鵝的姿態并模唱,分小組表現。(2)、畫旋律線,學唱歌譜,發現相似樂句的不同之處。5、完整聆聽,分段學唱其他樂句。師:現在請你們這群小鵝休息一下。仔細聽,有沒有聽到熟悉的樂句?師:注意小鵝的聲音是輕快有彈性的,讓我們一起來合作唱一唱。(2)聽辨對比,發現與所學相似的樂句,歌曲末尾樂句的節奏變化。師:小鵝們玩的比較疲憊了,聲音也變得緩慢、悠長了。【設計意圖】仔細對比聆聽與演唱,找到與所學相同的樂句,能結合情境發現節奏的變化。6、完整演唱歌曲。(1)跟琴不加入小鵝的叫聲演唱歌曲。加入二聲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反復練習。7、完整演唱歌曲,關注歌譜在合適的地方加入打擊樂器創造其他聲部。師:接下來我們就完整的一邊演唱,一邊加入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剛剛分配好的部分你們記得嗎?模仿小鵝叫聲的同學們請你們后半部分合作演唱的同時加入響板伴奏,其他同學繼續唱剛剛演唱的部分。現在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用好聽、有彈性的聲音來分工合作唱一唱吧!三、拓展與思考設計情景,創編角色,體會同一首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四、小結走走逛逛,今天的斯洛伐克之旅就要接近尾聲,聽了唱了小鵝們的歌曲,體驗了同一首歌曲的不同演唱方式,發現了其實好聽的音樂來源于生活中的萬般事物。希望同學們以后能用心去聆聽和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音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