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筆酣墨飽山丘山水抒懷第二單元“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國古代的畫家很早就發現藝術創作其實是對自然的觀照與轉化的過程。他們將獨特的文人氣質與山水畫相融,在筆墨間流露出內心感悟。他們通過對山川地貌的觀察,創造出山水畫技法,以游目騁懷之姿走進自然,又走回自己的內心。我們在欣賞這些優秀的山水畫作品的同時,如何從中汲取營養并運用到藝術創作中,又如何在繪制山水畫作品時,融入自己的精神追求呢 在本單元,我們將學習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章法與布局、畫山石的筆墨技法,了解畫家在創作時不只畫出一時一景,還要畫出所思和所想,從而對中國畫產生較為深刻的理解,并嘗試使用不同的材料與媒介,讓千年山水精神發出時代新聲。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第二單元目錄CONTENTS了解山水畫的布局特點畫家運用不同筆墨技法來表達不同山石學習并掌握三種皴法繪制簡單的山水畫1觀照自然觀看視頻,聯想到什么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前人通過各種形式表達著對自然山水的觀照與情感,畫家又是如何觀察和描繪自然之景呢?筆酣墨飽走進經典“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壟上踏歌行。”這是馬遠的畫作《踏歌圖》上的題詩。此畫描繪了雨后山腳下的鄉間道上幾人踏歌而行的歡樂情景。畫家馬遠下筆痛快果斷,長線爽利而下,用形同刀砍斧劈的“斧劈皴”表現出壁立千仞的山峰那粗礪堅硬的石質,而柳枝、人物等又刻畫得非常細膩精巧,形成了簡與繁、剛與柔的鮮明對比。踏歌圖(中國畫) 宋 馬遠 故宮博物院知識窗斧劈皴斧劈皴是傳統山水畫中表現山勢常用的一種皴法,運筆多頓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它要求以渾厚的墨氣和雄壯的筆力表現質地堅硬、棱角分明的山石,以顯示山石的磅礴氣勢。斧劈皴有大斧劈、小斧劈之分。感知發現1任務一 了解山水畫的布局特點。雖然古代山水畫家以自然為師,但絕不是簡單地照搬景物,而是根據需要自由地布置景物。這樣既可以形成獨特的布局,又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充分表現主題。三種不同布局點擊此處添加文本信息。標題數字等都可以通過點擊和重新輸入進行更改,菜單設置中功能區可以對字體、字號、顏色、行距等進行修改。建議正文12號字,1.3倍字間距。古云山圖(中國畫) 清 石濤 故宮博物院黃山白岳(中國畫)1954 黃賓虹 中國美術館黃山圖(中國畫)1933 張大千 北京畫院下圖是一張真實的黃山照片,對比上面三幅創作于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山水畫,你能從中找到一些相似的元素嗎?感知發現2任務二 思考畫家是如何運用不同的筆墨技法來表現不同山石的。中國畫中的“石分三面”指的是哪三面 復雜的山石僅此三面嗎 中國畫是用怎樣的方法來概括和表現石頭的形體結構的 試著給右面的文圖連連線吧!疏石頭的形體結構古畫中形態各異的石頭探索實踐1任務三學習并掌握三種皴法仔細觀察下面三種石頭的外形特征,想一想,為什么畫山石要使用不同的皴法?不同的皴法可以表現出怎樣不同的山石質感?披麻皴斧劈皴米點皴中鋒運筆彎曲遒勁柔韌無棱線似散麻側鋒成面頓挫曲折粗重勢猛形如斧劈飽墨橫點積破并用密而不堵雨霧變幻探索實踐2我們的祖國江山錦繡、疆域遼闊,北方風景雄奇壯美,南方則蔥蘢毓秀。你的家鄉在哪里,具有怎樣的地貌特點 任務四 觀察身邊的自然環境,運用本節課所學的皴法和中國畫的布局方式,繪制一幅簡單的山水畫,表達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