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 AAACB 6-10 BCCBD 11-15 CBAAD16-20 DBDCC21、(1)①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②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③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④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續(xù)的。⑤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5分)(2)①在歷史的長河中,雖然個人的生命很短暫,但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xiàn)了人類生命的接續(xù)。②在生命的接續(xù)中,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4分)22、判斷:錯誤(2分)理由:①該觀點沒有認識到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2分)②我們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規(guī)律,是對我們的生命最好的珍視和善待。(2分)23、判斷:錯誤(2分)理由:①該觀點沒有認識到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事情不僅影響到自己,也影響著他人(2分)②我們用心對待和做好事關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負責。(2分)24、(1)①只有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氣。②身體是生命存在的根本。身體健康既關系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也關系家庭的生活質(zhì)量,還關系國家的人口素質(zhì)和社會的發(fā)展。③愛護自己的身體,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tài)度,我們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9分)(2)①愛護身體,應當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②愛護身體,應當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愛護身體,應當積極、主動、科學地鍛煉身體,強健體魄。④滋養(yǎng)心靈,需要我們保持心理健康。⑤滋養(yǎng)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10分)六年級3月份道德與法治學科階段性測試(開卷)班 組 號 姓名 時間50分鐘一、選擇題(下列各題4個選項中,只有1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1.2024年4月2日,中央政法委在京發(fā)布2024年第一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共有55位勇士光榮上榜。上榜勇士中,有舍棄價值幾十萬元蟹籠海中救人的沈華忠;有在深水中連救兩人的花甲老人程國利;有阻止兇犯持刀行兇的醫(yī)生單國際、韋仲謀....勇士們的事跡體現(xiàn)了( )A.敬畏生命,關愛他人的生命 B.遠離危險,方能平安生活C.對自己生命的關切 D.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2.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地震發(fā)生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并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要全力開展搜救工作,及時救治受傷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用好“黃金救援72小時”里的每一秒,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災各項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是因為( )①天地之間人為貴,要堅持生命至上 ②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生命一去不復返③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④我們需要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3年12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甘肅6.2級地震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開展搜救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指示表明( )A.敬畏生命,就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B.綻放生命,應積極追求榮C.關愛生命,只守護身體健康 D.生命脆弱,需要順其自然4.寶藏秘境、絕美之地,沒門票、好出片。近年來,借助網(wǎng)絡,一些未經(jīng)開發(fā)、游離于正常監(jiān)管外的“野景點”不斷吸引游人探險打卡。近日,河南安陽一塊伸出懸崖的“試膽石”由于已出現(xiàn)裂痕,當?shù)卣诟浇O置安全提示牌,嚴禁游客靠近觀賞。但仍有不少游站在上面打卡拍照。因擔心游客出現(xiàn)意外,當?shù)貙⑵湓业?引發(fā)熱議。對此,你贊同的觀點是( )①對于當?shù)卣O置的安全提示,游客應自覺遵守②嚴禁游客靠近“試膽石”限制了游客人身自由③生命是脆弱的,游客應增強安全意識④應該加強對“野景點”的監(jiān)管,“一禁了之”非上策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5.無錫錢氏家族秉承《錢氏家訓》:讀書為善,濟世經(jīng)邦;立品敦厚,有道有藝....聲望源遠流長,歷朝歷代皆有俊杰,后裔更是人才輩出:“導彈之父”錢學森、力學奠基人錢偉長、“原子彈之父”錢三強、作家錢鍾書、外交家錢其琛等,遍布全球,僅當代國內(nèi)外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對此你認為( )①錢氏后裔傳承精神生命,實現(xiàn)生命的代代接續(xù) ②所有錢氏后裔都擁有同樣的人生道路③錢氏后裔發(fā)揚了錢氏家訓,更易于名聲遠揚④錢氏后裔秉承家訓,傳承精神,弘揚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教育部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強調(diào),要保障學生充是睡眠時間。教育部印發(fā)此通知,是因為( )①保持身心健康是中學時代的唯一任務②身體是生命存在的根本③身體健康關系國家的人口素質(zhì)和社會的發(fā)展④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質(zhì)量的關鍵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7.每年暑假,都有“花兒”在意外中凋零,而溺水墜樓往往是“罪魁禍首”。一項調(diào)查顯示,意外傷害是我國0-14歲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兒童意外傷害可能發(fā)生在家庭、學校或公路等地。事故原因有游泳溺水窒息 、高空跌落、食物中毒、觸電、機動車交通事收、燒傷、燙傷等加強安全教育勢在必行。這警示我們( )①意外事故不可避免 ②強化安全意識就能避免未成年人意外事故的發(fā)生③必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④要尊重、愛護他人生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2023年11月12日,敖女士5歲的女兒騎車時不慎落水。危急時刻,52歲的高先生奮不顧身跳人冰冷的河水中,將孩子救起,事后又默默離開。經(jīng)過數(shù)日的尋找,敖女士一家終于找到了這位見義勇為的好心人。下列對于高先生奮不顧身救人行為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他的行為讓他人的生命得以接續(xù) ②救人應講究方法,自己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③生命的意義在于滿足自我需求 ④充分體現(xiàn)高先生對他人的生命高度地尊重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國家倡導公民樹立和踐行科學健身理念,主動學習健身知識,積極參加健身活動。這樣做有利于( )①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體育鍛煉氛圍 ②提高人們身體的免疫力③提高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杜絕疾病的發(fā)生 ④磨煉堅強意志,健全人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濰坊市教育局印發(fā)了關于《2022年濰坊市教育惠民八項行動》的通知,其中一項行動是開展“陽光潤心”行動,護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配齊配強中小學心理輔導專業(yè)教師和心理輔導室,加大中小學生成長導航站專業(yè)力量配備和市級心理服務熱線宣傳推介。分年級分學段高質(zhì)量開展全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普查,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成長檔案。對學業(yè)困難和親子關系困難的學生,開展“點對點、面對面”心理幫扶。這樣做( )①有利于養(yǎng)護學生的精神生活,確保每個學生健康成長②有利于養(yǎng)護學生的身體,關心學生的身體狀況③有利于指導學生學會接納和飲賞自己,做更好的自己④有利于學生改善心理狀況,促進心理健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小雞孵化出殼時,需要自己吃力地一點一點啄破蛋殼,才能爬出來。有人覺得小雞可憐,便可人們很快發(fā)現(xiàn),這些幫小雞把蛋殼掰開“被”順利出殼的小雞過后多是病懨懨的,而那些自己啄破蛋殼艱難出殼的小雞,卻個個強壯。根據(jù)這則故事,小劉準備寫一篇學習報告,下列四個立意中符合要求的是( )A.一個人只有擁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才能實現(xiàn)人生目標 B.世界上任何事情,只要執(zhí)著追求,就一定能成功C.逆境和困難未必就是壞事情,它可以磨煉一個人的意志 D.在生活中要做到順境不驕,逆境不餒12.2024年鄭州市將心肺復蘇實踐操作作為選考項目納入中招體育考試。此舉( )A.必將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不符合國家“雙減”政策B.能夠讓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C.是重視公眾健康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能避免學生發(fā)生意外D.說明目前中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缺失,沒有安全意識13.2024年3月3日,某野生動物園內(nèi),一名駕駛私家車入園的游客經(jīng)過狼園時,不顧他人勸阻抱著孩子下車,絲毫沒有注意到狼正在悄悄靠近。幸虧后面的小車司機看到及時提醒,才避免了一場危險。該動物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呼吁游客遵守園區(qū)的安全規(guī)定,嚴禁在猛獸區(qū)開窗下車。該事件對我們的警示有( )①自覺遵守規(guī)則,有效地保護自己的生命 ②在日常生活中,要牢固樹立規(guī)則意識③生活中的諸多“禁令”是對自由的限制 ④動物園工作人員應增強生命安全意識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小明和他的家人都非常喜歡運動,他們每周都會安排幾次戶外活動,如慢跑、騎自行車或徒步旅行等。此外,他們還會定期進行體檢,關注并了解相關健康知識。小明一家人( )①做到了關注并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②做到了塑造完美體型,提升生活質(zhì)量③一系列的行為可以預防并減少疾病的發(fā)生 ④是在通過高強度運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國家統(tǒng)計局2024年9月25日發(fā)布的新中國75年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5歲提升到2023年的78.6歲,人民總體健康水平位居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下列行為不利于提高我國居民健康指標的是( )A.飲食有節(jié) B.起居有常 C.動靜結合 D.暴飲暴食16.某中學規(guī)定:每周要上一節(jié)安全教育課,每學期要進行一次緊急疏散演習。對此,有同學認為實在沒必要。假如你要對以上同學進行規(guī)勸,下列說法有助于說服這些同學的有( )①參加活動可以消除生活中的潛在危險 ②我們需要樹立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③生活中我們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 ④生命至上,守護生命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tài)度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指紋認證具有方便、快速、精確等特點。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智能家居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選擇指紋鎖。指紋是識別身份的重要依據(jù),被廣泛應用于公安刑偵及司法領域。指紋認證技術的廣泛應用體現(xiàn)了( )A.人的生命是寶貴的 B.生命具有獨特性 C.生命來之不易 D.生命的不可逆性18.有一首詩這樣寫道:“一天很短,短得來不及擁抱清晨,就已經(jīng)手握黃昏!一年很短,短得來不及細品初春殷紅宴綠,就要打點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得來不及享用美好年華,就已經(jīng)身處遲暮!”據(jù)此,你想告誡同學們的有( )①讀懂生命的短暫,及時享樂不悔恨 ②延長生命的時間,追求生命的永恒③生命一去不復返,珍惜生命每一天 ④感悟生命的意義,探索生命的價值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遠離危險,方能平安生活,我們要增強風險意識。下列句子中體現(xiàn)了這一觀點的是( )仁者愛人,推己及人 B.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C.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D.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20.近些年來,部分中小學學生課間十分鐘被“約束”,究其原因,大多是學校為了防止出現(xiàn)意外事故的無奈之舉。為了讓學生更“自由”地度過課間十分鐘,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①學生課間自覺規(guī)范行為,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②班級以小組為單位,課間隨意開展各種游戲,充分釋放天性③學校積極完善課間管理制度,讓學生在學校保護中享受課間時光④教育部門給出相應的政策引導,規(guī)范學生的課間活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情境分析(第21小題9分,共9分)21.【品讀經(jīng)典 感悟生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 古人云:“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本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材料二 落葉飄向冥冥世界,歸于沉寂。沒有什么力量可以挽回一片落葉,讓它重回枝頭,鮮綠如初。這是一種流逝,一段自然的過程。它最后將深入泥土,化為淤肥,滋養(yǎng)另一個新的生命,這是它自身的延續(xù)和超越,也是落葉美麗的瞬間的永恒。(1)“最為天下貴”的人的生命有哪些特點 (5分)(2)落葉有生命延續(xù)的美麗與永恒。那么如何理解人的生命的接續(xù)?(4分)三、價值判斷(每小題6分,共12分)22.抗拒生命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是對我們的生命最好的珍視和善待。 判斷:理由:23.做好安全工作是個人的私事,與他人無關。 判斷:理由:四、生活實踐(共19分)24.【愛護身體健康成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9分)材料一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放眼未來,祖國下一代的健康狀況在很大意義上預示著未來我國的競爭潛力,青少年只有鍛煉和塑造強健的體魄,才能為個人成長和實現(xiàn)幸福生活提供堅強支撐,為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堅實基礎。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要有針對性地實施貧國地區(qū)學生營養(yǎng)餐或營養(yǎng)包行動,保障生長發(fā)育”“既勤學書本知識,又多學課外知識,還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問問,這樣就能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既要把學習搞得好好的,又要把身體搞得棒棒的”,殷切希望全國廣大青少年“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做體魄強健、人格健全、品學兼優(yōu)、充滿朝氣的時代接班人。結合材料一,請你談談為什么要重視青少年體質(zhì)健康。(9分)(2)依據(jù)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概括分析青少年如何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10分)我的考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年級3月份道德與法治學科階段性測試.docx 道德與法治月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