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 十幾減9學習內容 教科書P9例1,完成教科書P9“做一做”和P10“練一練”第1~3題。素養目標 1. 情境與問題: 通過創設生活中氣球買賣的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 “十幾減 9” 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2.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多種計算十幾減 9 的方法,如 “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減法”,并能準確運用這些方法進行計算,提高運算能力。 3. 思維與表達: 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抽象思維能力,學會用數學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計算思路和算理。 4. 交流與反思: 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和全班交流中分享自己的算法,傾聽他人的想法,反思自己的計算過程,增強合作交流意識和自我反思能力。學習重點 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探索并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學習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課前準備 課件、小棒。學習過程學習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 復習舊知識,做好鋪墊 同學們,看這個算式 “15 - 4”,大家直接說出得數是多少?(待學生回答后)那誰能結合屏幕上的小棒圖,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呢? 思考后說出得數,部分學生結合小棒圖闡述計算過程,把 15 分成 10 和 5,5 減 4 等于 1,10 加 1 等于 11。【設計意圖】復習十幾減幾的知識,借助直觀圖為理解十幾減 9 的算理做準備。二、 引入問題,初步探討算法 1. (出示教科書 P9 例 1)同學們,看這幅圖,誰能把題目中的信息和問題完整地讀出來?那根據這些信息,我們該怎么列式呢?又該怎么計算呢?2. 這節課我們就專門來學習 “十幾減 9” 的計算。(板書課題:十幾減 9)3. 大家想一想,能算出 15 - 9 的得數嗎?現在請拿出手中的小棒,用小棒代替氣球,動手擺一擺、算一算,然后把算法寫下來,和同桌說一說。 1. 讀題后回答列式為 15 - 9,部分學生可能不會計算。3. 用小棒擺一擺、算一算,記錄算法并和同桌交流。【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究欲望,讓學生借助學具嘗試計算,了解學生已有經驗。三、 展示交流,理解算理 1. 好啦,大家都交流得差不多了吧!現在來和老師、同學們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重點理解 “破十法”)15 - 9,個位的 5 不夠減 9 該怎么辦呢?(1)“破十法”:(演示)大家看,把 1 捆小棒拆開是 10 根,從 10 根里拿走 9 根,剩下 1 根,再把剩下的 1 根和 5 根合起來就是 6 根。大家再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這個過程,然后結合操作過程,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平十法”:我們還可以用 “平十法” 來計算。誰來說說怎么用 “平十法” 計算 15 - 9 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理,配合演示)(3)“想加算減法”:還有一種方法是 “想加算減法”,誰能說一說?(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理,配合演示)2. 大家真厲害,想出了這么多方法!那你們比較喜歡哪種方法呢?老師重點推薦 “破十法” 哦,它可是很重要的計算方法。 1. (1)用小棒擺 “破十法” 過程,總結計算步驟,先算 10 - 9 = 1,再算 1 + 5 = 6。(2)思考并回答 “平十法” 計算過程。(3)思考并回答 “想加算減法” 計算過程。2. 思考并說出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交流平臺,重點教學 “破十法”,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算理,體現算法多樣化。四、 實踐應用,鞏固算法 1. 完成教科書 P9 “做一做” 第 1 題。(1)請大家用小棒擺一擺,算出結果。(2)擺完后和同學交流一下結果和算法。2. 完成教科書 P9 “做一做” 第 2 題。(1)請大家獨立完成。(2)結合算式和圖形,想一想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之間有什么聯系呢?3. 完成教科書 P9 “做一做” 第 3 題。請大家獨立完成,然后匯報交流。4. 完成教科書 P10 “練一練” 第 1 題。(1)請大家圈一圈,算一算。(2)完成后集體匯報交流。5. 完成教科書 P10 “練一練” 第 2 題。(1)獨立完成。(2)匯報交流。 1. (1)用小棒擺并計算。(2)交流結果和算法。2. (1)獨立完成。(2)思考并交流加減法算式聯系。3. 獨立完成并匯報。4. (1)圈一圈、算一算。(2)集體匯報交流。5. (1)獨立完成。(2)匯報交流。【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從直觀到抽象,逐步提高學生運算能力。五、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就要結束啦!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新的收獲呢?可以和老師、同學們分享一下哦!板書設計作業設計 完成對應課時練習。教學反思 本節課屬于計算教學,教學時力求算理與算法并重。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擺小棒來感受“破十法”時,學生對算理的了解較為清晰,但是在學生自主計算后,有部分學生雖然能很快地說出得數,但說不出自己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這是教學的一個難點,也是課堂上需要關注的地方,在教學時要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利用學具以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破十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呈現較為良好的課堂氛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