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二節 細 菌欄目導航自主學習 預習新知情境探究 拓展思維達標訓練 鞏固提升自主學習 預習新知一、細菌的形態結構1.形態: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以 細胞個體存在。根據形態的不同,大致分為三類: 菌、球菌、 菌。 2.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雖有 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 ,屬于 。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面有 ,有些細菌還有鞭毛。 單桿螺旋遺傳物質細胞核原核生物莢膜細菌結構示意圖遺傳物質細胞膜鞭毛3.營養:細菌細胞內沒有 ,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 生活。 二、細菌的生殖1.細菌是靠 進行生殖的,也就是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 2. 是細菌的休眠體(不是生殖細胞),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葉綠體有機物分裂芽孢三、細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有益方面:腸道益生菌;制作發酵產品,如利用 制作酸奶,利用 制醋,利用棒狀桿菌生產味精;利用 生產沼氣;利用 生產胰島素;利用 凈化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 2.有害方面:引起食物腐爛變質,引起傳染病等。乳酸菌醋酸菌甲烷菌大腸桿菌細菌情境探究 拓展思維超級細菌是一種耐藥性細菌,這種細菌能在人身上造成膿瘡和毒皰,甚至逐漸讓人的肌肉壞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藥物對它不起作用,病人會因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癥、高燒、痙攣、昏迷,直到最后死亡。這種細菌的可怕之處并不在于它對人的殺傷力,而是它對普通殺菌藥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對這種細菌,人們幾乎無藥可用。[問題1]細菌的細胞有哪些結構特點 細菌的結構和生命活動提示: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個體微小、易被攜帶,有些細菌還有莢膜和鞭毛,莢膜對細菌有保護作用,鞭毛有助于細菌運動。[問題2]細菌大量增殖是通過什么方式完成的 提示:細菌通過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問題3]通過超級細菌可引起人體患病的特點分析,細菌和綠色植物的營養方式有什么區別 兩者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提示:細菌不具有葉綠體,一般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大多數細菌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是異養;而綠色植物一般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營養方式是自養。兩者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細菌細胞中不具有成形的細胞核,而綠色植物細胞中具有成形的細胞核。達標訓練 鞏固提升1. 如圖是三種不同形態的細菌,圖中a、b、c依次是( )A.球菌、螺旋菌、桿菌B.桿菌、球菌、螺旋菌C.球菌、桿菌、螺旋菌D.螺旋菌、球菌、桿菌細菌的形態和結構C2.(2024牡丹江)細菌是比植物更古老的生命形態。與植物細胞相比,細菌沒有的結構是( )A.細胞核 B.細胞壁C.細胞膜 D細胞質3.破傷風桿菌存在于泥土中,也經常寄居在人和動物的腸道內,但一般不會致病,當破傷風桿菌進入深而狹窄的傷口內部時,則會大量繁殖并致病。由此可推測破傷風桿菌的營養方式、生活條件是( )A.自養、不需要氧 B.異養、需要氧C.異養、不需要氧 D.自養、需要氧AC4.(2024鄄城期末)下列有關細菌形成的芽孢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萌發成一個細菌B.是細菌用來繁殖的結構C.是細菌的休眠體D.可以在不良環境下生存細菌的生殖B5.細菌幾乎無處不在,科學家在寒冷的極地和滾燙的熱泉中都發現有細菌存在,原因是( )A.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個體微小B.細菌通過孢子繁殖,孢子很小很輕C.細菌都有莢膜,能徹底抵擋外來的侵害D.細菌的個體微小,繁殖能力強,某些細菌可以形成芽孢D6.假如手部皮膚上有100個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按每20分鐘繁殖一代,那么1小時后,手上的細菌數目為( )A.300個 B.600個C.800個 D.1 200個C7.在自然界中,動植物的遺體不會永遠保留著,主要原因是( )A.綠色植物能夠分解植物遺體B.細菌分布十分廣泛C.腐生細菌能夠分解動植物遺體D.動植物的遺體自身會分解細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C8. 酸菜是一種傳統的美味食品,一般情況下是用壇子制作。制作酸菜的壇子必須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 )A.防止營養流失B.營造缺氧環境,有利于乳酸菌發酵C.阻止塵埃進入D.防止空氣對流,抑制細菌的繁殖B9.(2024槐蔭期末)抗生素的濫用,會導致細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強,從而出現具有多重耐藥性的細菌,即超級細菌。如圖所示為“超級細菌”照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超級細菌根據形態判斷屬于螺旋菌B.超級細菌依靠芽孢進行繁殖C.細菌一般要依賴有機物生活D.[F]是其鞭毛,是超級細菌的運動器官C10.(2024青島期中)牛奶變質主要是由于大腸桿菌等雜菌大量繁殖,如果飲用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如圖為大腸桿菌結構示意圖,下列關于大腸桿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其基本結構包括①③④⑤B.圖中⑥為鞭毛,可使大腸桿菌在液體環境中游動C.遇到不良環境時,③細胞壁會增厚,形成芽孢D.大腸桿菌通過分裂產生新個體,其⑤細胞核中所含的遺傳物質不變D11.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含有集光綠色體的喜氧罕見細菌,每個集光綠色體含有大量的葉綠素,使得細菌能夠同其他生物爭奪陽光,維持生存。下列有關該細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細菌有完整的細胞核B.該細菌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C.該細菌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D.該細菌是自養細菌,其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C12.下列關于細菌生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菌生殖產生的新細菌,與原細菌所含的遺傳物質是不同的B.細菌在環境適宜時,生殖速度很快C.芽孢是細菌生殖時產生的一種結構D.莢膜和細菌生殖有直接的關系B13.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類致癌物。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幾乎會100%引起慢性胃炎,它是大多數胃潰瘍的元兇,而且還有1%~2%的概率導致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請回答下列問題。(1)幽門螺桿菌借助其結構中的 在胃液中游動,從而到達胃的上皮。 (2)從細胞結構看,與人體細胞相比,幽門螺桿菌不具有 。鞭毛成形的細胞核(3)13C呼氣試驗檢測系統是國際上公認的幽門螺桿菌檢查的“金標準”。患者口服13C標記的尿素(尿素中的碳原子是13C)膠囊,如果胃部存在幽門螺桿菌,則尿素會被水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就會含13C。若檢測患者呼出的氣體中具有 ,則代表胃部存在幽門螺桿菌。 (4)幽門螺桿菌通過 進行生殖,如果人體內檢測有幽門螺桿菌存在,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類的藥物來抑制或殺死這些病菌。在相應的藥物處理后,幽門螺桿菌會變成球形,以休眠體的形態度過不良環境。因此,患者需要遵醫囑用藥,以徹底殺死病菌。 含13C的二氧化碳分裂抗生素謝謝觀賞!(共29張PPT)第三節 真 菌欄目導航自主學習 預習新知情境探究 拓展思維達標訓練 鞏固提升自主學習 預習新知一、各種各樣的真菌單細胞真菌: ;多細胞真菌: 、曲霉等;大型真菌:蘑菇、 等。 二、真菌的結構和生殖1.觀察酵母菌和霉菌(1)觀察酵母菌酵母菌青霉木耳細胞核細胞膜①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一個個 的細胞,有的細胞上長出大小不一的突起,這是酵母菌在進行 。 ②用碘液對酵母菌進行染色,就能看到染上顏色的 。 (2)觀察青霉橢圓形出芽生殖細胞核孢子氣生菌絲細胞核營養菌絲①用放大鏡觀察時,可以看到一條條直立的白色絨毛,這是青霉的 。 ②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可以看到氣生菌絲頂端掃帚狀的結構和 的孢子。 2.蘑菇的結構蘑菇的菌體也是由 構成,地下部分的菌絲能夠吸收外界的 ;地上部分叫作子實體,由 和 組成。 氣生菌絲青綠色菌絲水和有機物菌柄菌蓋孢子菌絲子實體3.共同特征: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細胞內都有 、細胞膜、細胞質和 ,它們屬于 生物。 4.營養:與細菌一樣,真菌細胞內沒有 ,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 。 5.真菌的生殖真菌可以通過產生大量的 來繁殖后代(酵母菌還可以進行 生殖)。 細胞壁細胞核真核葉綠體異養孢子出芽三、真菌與人類的關系1.有益方面:食用或藥用;制作 食品(面包、果酒、腐乳等);生產抗生素(青霉素)。 2.有害方面:引起人類皮膚病( 、足癬);引起糧食作物的疾病(玉米瘤黑粉病);毒蘑菇。 3.細菌和真菌能夠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 、水和 ,這些物質又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 發酵手癬二氧化碳無機鹽情境探究 拓展思維某校的同學去泰山風景區開展研學游活動,在樹林內潮濕的土地上,發現了一個個傘狀的蘑菇,有的同學還采集到了泰山靈芝。[問題1]蘑菇是植物嗎 如果把蘑菇移栽到光下,能否使它長得快些 真菌的特征提示:蘑菇不是植物,如果把蘑菇移栽到光下,不能使它長得快些。[問題2]蘑菇適宜生長在什么樣的環境中 提示:蘑菇適宜生長在溫暖、潮濕、富含有機質的環境中。達標訓練 鞏固提升1.科研人員從錦斑蛾幼蟲(害蟲)身上分離出一種生物。該生物在實驗室培養過程中早期呈白色,隨后呈綠色。用顯微鏡觀察發現白色部分為菌絲,綠色部分為孢子。由此推測,該生物最可能是( )A.細菌 B.真菌C.動物 D.植物各種各樣的真菌B2.下列生物全部屬于真菌的一項是( )A.酵母菌、結核桿菌、乳酸菌、牛肝菌B.青霉、曲霉、靈芝、酵母菌C.青霉、曲霉、痢疾桿菌、木耳D.青霉、酵母菌、大腸桿菌、金針菇B3.(2024云南)關于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內有細胞核B.依靠現成有機物生活C.是多細胞真菌D.可進行出芽生殖真菌的結構和生殖C4.(2024上海)觀察青霉實驗中能看到的物像是( )A BC DC5.(2024高青期末)下列關于香菇和青霉的敘述,錯誤的是( )A.都具有真正的細胞核B.都通過孢子來繁殖后代C.香菇的菌體由菌絲構成D.青霉菌因含葉綠體而顯綠色D6. 下列是對“觀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實驗的相關描述,其中錯誤的是( )A.青霉有綠色的芽孢B.酵母菌能進行出芽生殖C.青霉有白色的氣生菌絲D.酵母菌有明顯的液泡A7.酵母菌和青霉都屬于真菌,以下屬于它們共同特征的是( )A.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都是單細胞動物C.細胞沒有細胞壁D.細胞內沒有葉綠體8.如圖為酵母菌繁殖過程示意圖,該生殖方式屬于(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C.孢子生殖 D.復制DB9.蘑菇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下列有關蘑菇的說法正確的是( )A.蘑菇是原核生物B.蘑菇靠營養菌絲吸收有機物C.蘑菇能產生芽孢,靠芽孢繁殖后代D.蘑菇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植物B10.(2024黑龍江)青霉素可以殺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細菌。青霉素是由 產生的( ) A.青霉 B.大腸桿菌C.病毒 D.酵母菌11.(2024淄博期末)下列疾病中,由真菌引起的是( )A.手癬 B.猩紅熱C.扁桃體炎 D.丹毒真菌與人類的關系AA12.(2024萊西期末)生活中人們往往“談菌色變”,其實細菌、真菌有其重要的價值。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A.腐生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參與了物質循環B.人們能利用細菌、真菌制作出獨特風味的食品C.致病菌危害人類健康,應該將它們徹底消滅D.人體腸道內菌群結構穩定,有利于人體健康C13.科學家在貴州發現了6.3億年前的真菌類生物化石。這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陸生真菌類化石,說明在6億多年前,蘑菇、酵母菌、青霉等真菌生物的祖先已經從海洋“爬”上了陸地。關于圖中真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③都有菌絲B.①②③都是由多個細胞構成的C.②中的a為氣生菌絲D.①②③都營腐生生活D① ② ③14.(2024東平期末)下列關于光合細菌、酵母菌的分析和說法中,正確的是( )光合細菌 酵母菌A.二者都是單細胞的,能獨立完成各種生理功能B.二者都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C.二者營養方式都是異養,均通過孢子進行生殖D.二者都是分解者,均能產生芽孢抵抗不良環境A15.(2024濱州期末)如圖是某同學做“觀察酵母菌和霉菌”實驗時繪制的酵母菌(甲)和青霉(乙)形態結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 乙BA.圖甲所示的酵母菌正在進行自我復制B.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圖中1是酵母菌的細胞核C.圖乙是用放大鏡觀察到的圖像,青霉由菌絲構成D.青霉屬于原核生物,圖中的5是青霉的孢子囊16. 小明網購了蘑菇菌包,培養蘑菇,其內部長滿了白色的絲狀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蘑菇的細胞內有細胞核,是真核生物B.白色絲狀物是蘑菇的菌絲C.玉米芯可以為蘑菇生長提供有機物D.蘑菇的培養過程需要光照條件D17.如圖是四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乙靠芽孢進行生殖B.乙、丁是原核生物,甲、丙是真核生物C.甲、丙的孢子分別著生在結構①和b中D.丙屬于大型真菌,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C18.在1928年的一天,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發現一個培養葡萄球菌的培養皿中長了一團青霉。在青霉的周圍,有一小圈空白的區域——原來生長的葡萄球菌消失了。弗萊明推測青霉的分泌物能殺滅葡萄球菌。他把青霉培養液加水稀釋,先是一倍、兩倍……最后稀釋八百倍,結果它對葡萄球菌的殺滅能力仍然存在。弗萊明把青霉分泌的殺菌物質命名為青霉素。(1)與植物細胞相比,青霉細胞中無 。 (2)弗萊明培養葡萄球菌的過程中,由于青霉的 (填一種生殖細胞的名稱)落入培養皿而造成污染,長出了青霉。 葉綠體孢子(3)科研人員最新發現一種抗生素甲。為研究抗生素甲對葡萄球菌、假單胞菌和大腸桿菌的作用效果,他們先分別統計了每毫升培養液中這三種菌的數量,然后將適宜濃度的抗生素甲分別與三種菌液混合,培養1小時后統計每毫升培養液中三種菌的 ,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抗生素甲對 的殺滅效果最好。 數量假單胞菌圖1(4)科研人員還希望比較相同濃度的抗生素甲和青霉素的殺菌作用的效果。他們將浸有抗生素甲的濾紙片A和浸有青霉素的濾紙片B放在已經接種了葡萄球菌的培養基上(如圖2),在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若 ,則說明青霉素抑制葡萄球菌生長的效果更好。 濾紙片周圍空白的區域面積A圖2謝謝觀賞!(共27張PPT)第四節 病 毒欄目導航自主學習 預習新知情境探究 拓展思維達標訓練 鞏固提升自主學習 預習新知一、病毒的發現和種類1.病毒的發現1892年,俄國科學家 發現了病毒。 是最早被發現的病毒。 2.病毒的種類(1)生活方式:病毒不能 生活,必須生活在其他生物的 內。伊萬諾夫斯基煙草花葉病毒獨立細胞(2)根據寄生的細胞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三大類:植物人和動物細菌種類 寄生細胞 舉例植物病毒 細胞 煙草花葉病毒動物病毒 細胞 流感病毒細菌病毒 (噬菌體) 細胞 大腸桿菌噬菌體二、病毒的形態、結構和增殖1.大小:病毒比細胞 得多,一般用納米來表示它們的大小,只有用 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2.形態結構:病毒的形態多種多樣,結構簡單,一般由 外殼和內部的 組成,沒有 結構。 3.增殖:病毒寄生在 內,依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 ,利用 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 4.生活:病毒離開了活細胞,通常以 的形式存在。一旦有機會侵入活細胞,病毒的生命活動就會重新開始。 小電子蛋白質遺傳物質細胞活細胞遺傳信息細胞病毒顆粒三、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害處:引起動植物和人 。 2.益處:①制備 預防傳染病。 ②在燒傷患者患處涂抹綠膿桿菌 稀釋液,能有效控制綠膿桿菌感染。 ③利用專門寄生在昆蟲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制成的殺蟲劑可防治棉鈴蟲等農業害蟲。④通過病毒攜帶特定的基因進入動植物細胞內,以達到 或基因治療的目的。 患病疫苗噬菌體轉基因情境探究 拓展思維噬菌體是侵襲細菌的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通常在一些充滿細菌群落的地方,如泥土、動物的腸道里,都可以找到噬菌體。[問題1]噬菌體與宿主細胞相比,有什么不同 病毒的主要特征提示:噬菌體寄生在細菌細胞里,屬于細菌病毒。與宿主細胞相比,噬菌體不具有細胞結構。[問題2]有人說病毒能引起人或動植物患病,對人類都是有害的,你認同這種觀點嗎 為什么 提示:不認同。因為人們可以利用病毒做一些對人類有益的事情,如將人工處理的減毒或無毒的病毒制成疫苗,預防傳染病;利用病毒制成殺蟲劑,防治有害生物;將病毒應用于基因工程;噬菌體療法控制綠膿桿菌感染等。達標訓練 鞏固提升1. 科學家將患花葉病的煙草榨出汁液滴到健康煙草葉片上,會引起健康的煙草葉片患花葉病;將榨出的汁液通過細菌過濾器后,再滴到健康的煙草葉片上,依然會引起健康的煙草葉片患花葉病。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A.細菌具有致病性B.煙草花葉病毒是桿狀的C.煙草花葉病毒是植物病毒D.煙草花葉病是由比細菌小的病原體引起的病毒的發現和種類D2.(2024濟南期末)“猴痘”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根據寄生的細胞不同,與猴痘病毒分類不一樣的是( )A.艾滋病病毒 B.狂犬病毒C.煙草花葉病毒 D.流感病毒3.在制備流感疫苗時,需要先培養流感病毒毒株,可將該病毒培養在( )A.煙草榨出的汁液中B.土壤浸出液中C.雞的胚胎中D.大腸桿菌中CC4.(2024桓臺模擬)下列生物體中體形最小的一類是( )A.噬菌體 B.藍細菌C.草履蟲 D.衣藻5.(2024齊齊哈爾)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20世紀初,科學家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了病毒,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錯誤的是( )A.病毒比細菌小得多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C.病毒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 D.病毒一旦侵入人體,就會使人患病病毒的形態、結構和增殖AD6.科學家從北極凍土樣本中復活了凍結萬年的古老病毒。迄今為止,樣本中復活的病毒僅感染阿米巴蟲一種動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病毒內部有遺傳物質B.該病毒在分類上屬于動物病毒C.病毒利用分裂進行繁殖D.該病毒與阿米巴蟲是寄生關系C7.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A.病毒是最小的一類細胞B.病毒只能寄生在植物或者動物細胞內C.病毒利用自身的遺傳物質和宿主細胞內的物質制造新病毒D.病毒離開了活細胞就沒有了生命活動,因此病毒不屬于生物C8.(2024張店期末)病毒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下列活動與病毒的利用無關的是( )A.合成胰島素 B.制備疫苗C.防治有害生物 D.用于基因工程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A9.下列關于病毒與人類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病毒的種類很多,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廣泛B.有些病毒能夠引起人或動植物患病C.有些病毒經過人工處理成減毒病毒,可以制作疫苗來預防某些疾病D.所有的病毒對人類都是有害的D10.下列不屬于利用病毒為人類造福的是( )A.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B.利用病毒達到轉基因或基因治療的目的C.艾滋病病毒寄生在人體內D.在燒傷患者患處涂抹綠膿桿菌噬菌體稀釋液C11.(2024槐蔭期末)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錯誤的是( )煙草花葉病毒 腺病毒 大腸桿菌噬菌體A.病毒很小,需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B.從形態上劃分,煙草花葉病毒屬于桿狀病毒C.按照侵染細胞種類的不同,大腸桿菌噬菌體屬于動物病毒D.在病毒的繁殖過程中,2起到了關鍵的作用C12.(2024宜賓)埃博拉病毒是一種致命的病毒,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結構①是埃博拉病毒的遺傳物質B.圖中結構②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糖類C.按其寄生的生物劃分,該病毒屬于噬菌體D.該病毒為單細胞生物,通過分裂繁殖后代A13. 如圖表示噬菌體(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DNA組成)侵染細菌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噬菌體的生活方式為腐生B.進入細菌體內的只是②DNA,①并沒有進入,但不能說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C.噬菌體利用自身的氨基酸為原料合成自身的蛋白質D.實驗充分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B14.以下有關病毒、細菌、真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病毒與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同屬于原核生物B.病毒、細菌通過分裂生殖,而真菌通過孢子生殖C.病毒、細菌、真菌都可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它們的形態結構D.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里,真菌和大多數細菌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來生活D15.(2024萊西期末)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性疾病,CA16病毒感染是主要致病原因。研究人員將CA16病毒接種到新生小鼠腹腔內,一段時間內各部位的病毒數量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恰當的是( )A.CA16病毒無細胞結構,可進入多種器官B.感染初期,CA16病毒在肌肉中繁殖最快C.CA16病毒在各器官中的繁殖速度是先快后慢D.感染9天時,腦中CA16病毒數量最多C16.(2024淄博模擬)下列關于框圖內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框圖①內都是原核生物,且都營寄生生活B.框圖②內的生物都不含葉綠素,且都營腐生生活C.框圖③內的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且都有細胞壁D.框圖④內都是異養生物,且都能依靠分裂繁殖C17.如圖為病毒的結構圖,請據圖回答:(1)A、B、C表示的病毒分別是煙草花葉病毒、腺病毒、 。 大腸桿菌噬菌體(2)病毒 (填“有”或“沒有”)細胞結構,圖中的[1]是 ,[2]內含有 。 (3)病毒侵入活細胞內進行繁殖時,傳遞遺傳信息的物質是 (填“宿主”或“自己”)的,繁殖新病毒利用的物質是 (填“宿主”或“自己”)的。 (4)人類研究病毒是從它對人或動植物的危害開始的。那么病毒對人類只有害處嗎 請舉一例說明你的觀點: 。 沒有蛋白質外殼遺傳物質自己宿主并不是,人類利用人工處理的減毒病毒制成疫苗,可以預防疾病18.呼吸道合胞病毒(簡稱RSV)是嬰幼兒發生嚴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RSV個體十分微小,科研人員觀察RSV時應選用的儀器為 (單選)。a.放大鏡 b.光學顯微鏡 c.電子顯微鏡d.解剖顯微鏡c(2)如圖為RSV的結構模式圖,RSV主要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 (單鏈負義RNA)組成。 (3)RSV不能獨立生活,必須 在人體呼吸道的上皮細胞內,屬于 病毒。 (4)RSV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流行有明顯的季節性,冬季是最高發的季節。請你寫出一條能夠引起人們關注RSV的科學宣傳語: 。 遺傳物質寄生動物冬季小心RSV——嬰幼兒患嚴重呼吸道疾病的元兇之一(合理即可)謝謝觀賞!(共25張PPT)第三章 微生物的主要類群第一節 微生物在環境中的分布欄目導航自主學習 預習新知情境探究 拓展思維達標訓練 鞏固提升比較項目 細菌菌落 真菌(霉菌)菌落大小 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形態 表面或 ,或 常呈 、絮狀或蜘蛛網狀 顏色 白、黃、紅等 白、紅、褐、綠、黑、黃等自主學習 預習新知一、觀察菌落1.菌落:由 細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 。 2.細菌菌落和真菌(霉菌)菌落的區別一個或多個子細胞群體較小光滑黏稠粗糙干燥絨毛狀二、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1.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配制固體培養基通常要加入 。(2)高溫滅菌:培養基 后使用。 (3)接種:將少量 轉移到培養基上的過程。 (4)恒溫培養:把接種后的培養皿放在 中恒溫培養,也可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培養。 2.探究: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1)沒有想好下一步如何操作之前,不能打開培養皿,以免空氣中的 進入。 瓊脂冷卻培養箱細菌或真菌細菌和真菌(2)要設置對照實驗。不做處理的屬于 組。 (3)不同環境中接種細菌和真菌的方法。①空氣:在教室、餐廳、草場、草地、林地等地方,打開培養皿, 5~10分鐘,蓋好。 ②池水、土壤、體表等處:用 蘸取,在培養基上 。3.細菌和真菌生存需要的條件(1)基本條件: 、 、 等。 (2)特定條件:有些必須在 的條件下生存,如乳酸菌。 4.細菌和真菌分布的特點:分布 。 對照暴露在空氣中無菌棉棒輕輕涂抹水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無氧廣泛情境探究 拓展思維夏天,小俊的媽媽買了很多饅頭放在了冰箱里。等到拿出來時,發現饅頭上長出了許多黑色、黃色或白色的斑點。[問題1]這些斑點是由哪類微生物生長和繁殖引起的 這些斑點叫什么 菌落及細菌、真菌的生存條件提示:饅頭上的斑點是由霉菌生長和繁殖引起的,這些斑點叫菌落。[問題2]如何從饅頭上的斑點的顏色辨別菌落類型 你還能從其他方面辨別嗎 提示:真菌(霉菌)菌落顏色多為紅、褐、綠、黑、黃等,而細菌菌落顏色多為白色等。除了從顏色上區分,還可以從大小、形態上來區分。細菌菌落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霉菌)菌落較大,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問題3]夏季把饅頭等食物放在干燥的環境中不易發霉,這說明細菌、真菌生存需要什么條件 提示:一定的水分。達標訓練 鞏固提升1.面包變質時出現的青黑色斑點可能是( )A.一個霉菌 B.一個霉菌的菌落C.一個細菌的菌落 D.一個酵母菌菌落觀察菌落B2. 在人的周圍有數不清的細菌和真菌,甚至在人的體表和體內也有許多細菌,有時還會有真菌,二者在培養基上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下列屬于細菌菌落特點的是( )A.菌落呈黑色,呈絨毛狀B.菌落比較大,呈蜘蛛網狀C.菌落呈黃色,呈絮狀D.菌落比較小,表面較光滑D3.(2024沂南期中)下列有關菌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菌落是肉眼可見的多種細菌或真菌的集合體B.只要條件適宜,無須人工培養,自然條件下也能形成菌落C.東北冬天室外環境,不容易形成菌落D.潮濕的面包比干燥的面包,更容易形成菌落A4.(2024張店期末)以下環境中,最適宜細菌、真菌生長的是( )A.新鮮的橘皮 B.干燥的衣服C.罐裝的奶粉 D.潮濕的沙土5.(2024青島期中)破傷風桿菌感染人體后會使人患破傷風。當傷口較深時(如被鐵釘扎傷)容易得破傷風,而皮膚表面劃破一般不會得破傷風,說明破傷風桿菌的生存不需要( )A.氧氣 B.水分C.有機物 D.適宜的溫度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AA6.在下列四種環境中,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最多的是( )A.腌制食品的鹽水中B.真空的罐頭食品中C.流通的貨幣上D.剛煮熟的食物上C7.以下是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請你按正確順序排列一下( )①在溫暖處培養 ②配制培養基 ③冷卻 ④高溫滅菌 ⑤接種A.④③①②⑤ B.②④③⑤①C.②③⑤④① D.④②③①⑤B8.(2024陽谷期中)勤洗手有利于防止疾病的發生,某洗手液上標注“有效抑制細菌”,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進行驗證,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設置了對照實驗,方案嚴謹科學B.實驗前配制的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要進行高溫滅菌C.洗手后按指印的操作步驟相當于接種D.按指印后,培養基應再次進行滅菌處理D9.(2024萊西期末)某同學在“檢測不同環境中細菌”實驗中,在①②兩組瓊脂培養基上均接種了甲、乙兩種細菌,在②組瓊脂培養基上放上鹽水浸過的紙片。實驗設計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DA.該實驗的變量是恒溫培養時間 B.鹽水浸過的紙片不需要滅菌C.②組中乙菌落一定比①組的大 D.乙細菌具有一定的耐鹽能力組別 瓊脂培養基 處理過程 菌落① 甲+乙 37 ℃恒溫培養24小時 甲菌落、乙菌落② 甲+乙+鹽水浸過的紙片 37 ℃恒溫培養24小時 乙菌落10.科學家在深海火山口周圍發現熱泉。熱泉噴出的海水超過300 ℃,富含硫化氫和硫酸鹽。令人驚奇的是,在這么熱的水中,竟發現大量的硫細菌,這些細菌能利用硫化物制造有機物。(1)在水溫達到300 ℃的熱泉口周圍發現大量硫細菌,說明硫細菌對環境適應能力 ,這也說明了細菌 。 (2)硫細菌能利用硫化物制造有機物,它的營養方式為 ;而大多數細菌和真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它們的營養方式為 。強分布廣泛自養異養11. 如圖所示,培養基上有兩處菌斑:A處為黑色,呈絨毛狀,B處較小且表面光滑,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A.B處可能是某種細菌的菌落B.B處可能是細菌或真菌的個體C.A處可能是某種真菌的菌落D.A處可能是由一種霉菌形成的B12.某同學將裝有培養基的培養皿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進行培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霉菌菌落通常比細菌菌落大,說明空氣中霉菌數量更多B.培養基中的細菌和霉菌來自空氣和培養皿C.該實驗可以測定空氣中微生物的種類D.一個細菌菌落中可能有幾種細菌B13.人們常說“菌從手來,病從口入”,我們的手上分布著大量微生物,如圖所示為無菌固體培養基經人手按壓,培養一段時間后菌落生長的結果,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手上可能既有細菌又有真菌B.細菌、真菌在自然界廣泛分布C.用清水洗手可起到滅菌作用D.手上的微生物不都對人體有害C14.為了研究A、B兩種抗生素對甲、乙兩種細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人員將兩種細菌混合,分別取等量混合液涂抹在不同的培養基上,培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對該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CA.普通培養基組可作為對照組B.菌落數量變化可反映抗生素的抑菌效果C.實驗結果表明抗生素A可以抑制乙細菌D.聯合使用抗生素對甲細菌抑制效果最強15.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探究霉菌生長的環境條件”實驗:在甲、乙、丙三個培養皿中分別放上大小差不多的饅頭,分別進行下列處理后進行培養。數日后觀察饅頭發霉情況,記錄如下:如果選擇乙裝置和丙裝置做對照實驗,該興趣小組提出的探究問題是( )BA.霉菌的生長需要適量的水 B.霉菌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C.霉菌生長需要空氣 D.霉菌在自然環境中都可以生長裝置 處理方法及培養環境 實驗現象甲 不給饅頭灑水,置于19~25 ℃的室內 饅頭沒有發霉乙 將饅頭灑水濕潤,置于19~25 ℃的室內 饅頭上長滿了霉丙 將饅頭灑水濕潤,置于冰箱冷藏室(4 ℃) 饅頭沒有發霉16.小梅同學觀察到,到了夏天,饅頭、面包上很容易長出霉菌,霉菌生長的環境是什么樣呢 有同學認為它的生長和濕度有關,你也有同樣的疑惑嗎 學校實驗室為大家提供了新鮮的饅頭(含有一定的水分)、透明塑料袋、放大鏡、顯微鏡、蓋玻片、載玻片等,請你根據題意回答問題。(1)探究的問題是 (2)你的假設是 。 霉菌生長在什么樣的環境中霉菌生長在濕潤的環境中(3)根據問題設計方案:取一塊新鮮的饅頭,切成均等的兩半。將其中一塊饅頭烤干,另一塊不做處理,分別用透明塑料袋包裝,放在室溫環境中,一段時間后觀察。(4)預測實驗結果是 。 (5)根據預測的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未經烤干的饅頭首先長出霉菌霉菌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濕度17.(2024濟南模擬)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對“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探究實驗做了如下設計:第一步:將4個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已高溫滅菌)貼上標簽紙后分為A、B兩組,A組編碼1號和2號,用于檢測教室的空氣,B組編碼3號和4號,用于檢測筆帽。第二步:將4個培養皿做如下處理。組號 培養皿號 操作A組 1號 置于教室講桌上,打開蓋10分鐘后蓋蓋,置培養箱培養2號 置于教室講桌上,不做處理,同1號一起置培養箱培養B組 3號 打開蓋,將筆帽在培養基上輕壓一下,蓋蓋,置培養箱培養4號 打開蓋,不做其他處理,與3號同時蓋蓋,置培養箱培養第三步:每天觀察一次,并做好記錄。請根據上述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1)你認為這兩組實驗的對照組應該是 號。A組實驗的變量是 ,B組實驗的變量是 。 (2)有同學認為,4號培養皿做“打開蓋”這一步是多此一舉,你認為是否需要做這一步 ,理由是 。 (3)如圖是三天后觀察到的A、B兩組的實驗現象,根據實驗現象你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觀察1號培養皿發現,菌落[1]呈黑色、絨毛狀,應該是 菌落。 2、4教室空氣筆帽需要保證變量唯一教室空氣和筆帽上有細菌和真菌真菌謝謝觀賞!(共15張PPT)綜合實踐項目 利用細菌或真菌制作發酵食品1.(2024長沙)下列發酵食品中,利用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其松軟可口的是( )A.面包 B.酸奶 C.泡菜 D.米醋2.(2024牡丹江)乳酸菌含有的酶能把葡萄糖轉化為乳酸。下列食品中利用乳酸菌制作的是( )A.面包 B.泡菜C.醋 D.豆漿一、選擇題AB3.(2024通遼)某同學做了一組對照實驗,實驗處理如表。一段時間后,實驗現象如圖。他探究的是( )A裝置 酵母菌 種類 酵母粉 質量/克 面粉質 量/克 溫度 /℃ 水量/毫升甲 M菌種 3 50 28 300乙 N菌種 3 50 28 300A.兩種酵母菌的發酵速度B.溫度對發酵的影響C.面粉發酵時酵母粉用量D.酵母菌發酵的產物4.(2024山西)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制酪(酸奶)的工藝:“以先成甜酪為酵……瀉著熟乳中……”大意是把少量先前的酸奶倒進熟乳中。這一步驟的目的是( )A.高溫滅菌 B.將熟乳冷卻C.恒溫培養 D.加入發酵菌種D5.(2024河南)康康嘗試在家自制酸奶,將容器高溫消毒后,依次加入1 000 mL鮮牛奶、適量白糖、100 mL酸奶,攪拌均勻,密封發酵。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鮮牛奶可為發酵提供有機物B.加入白糖可以調節酸奶口味C.加酸奶的目的是接種醋酸菌D.密封的目的是提供無氧環境C6.(2024蘭州)“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兩碗能開胃,三碗四碗頂頓飯。”甜醅子是利用酵母菌發酵的產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甜醅子發酵過程需保持一定的溫度B.酵母菌屬于細菌C.利用酵母菌還可制作饅頭D.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B7.(2024濱州)酸奶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是利用乳酸菌發酵制成的一種乳酸飲品。某興趣小組開展了制作酸奶的實踐活動,步驟如下:①將600 mL新鮮牛奶煮沸,冷卻至常溫,加入適量酸奶,攪拌均勻;②取3個大小相同的小碗,沸水中煮3分鐘,冷卻后分別倒入200 mL混合后的牛奶;③將3個小碗用保鮮膜密封,分別置于15 ℃、35 ℃、55 ℃的恒溫箱中培養;④10小時后,分別從3個小碗中取樣檢測其酸度,并記錄。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該活動探究了溫度對乳酸發酵的影響B.用保鮮膜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雜菌進入C.加入酸奶的目的是接種乳酸菌D.可將記錄的數據繪制成曲線圖以便分析B8.(2024菏澤)人們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出多種食品,例如泡菜、酸奶、酒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加快泡菜發酵速度,制作過程中要經常開蓋攪拌B.制作酸奶時,先將加入適量蔗糖的牛奶加熱煮沸,目的是為了殺死雜菌C.白酒的釀造過程依次經過制曲、發酵、糖化、蒸餾D.釀酒過程中,酵母菌在適宜溫度和有氧條件下將葡萄糖轉化成酒精B二、非選擇題9.(2024臨沂)在食品發酵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如何自制甜美的飲品,是同學們最喜歡的實踐活動。在自主報名的基礎上,老師將學生分成三個項目組:酸奶項目組,米酒項目組、葡萄酒項目組。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項目實施:①項目原理。各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均在 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產生乳酸或酒精,酸奶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區別于其他兩組菌種的生殖方式是 。 無氧分裂生殖②制作流程及分析。甲 酸奶制作 乙 米酒制作丙 葡萄酒制作A.制作培養基,三個項目分別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為培養基材料。B.各項目組對設計的裝置進行高溫消毒并冷卻。C.項目組各自將牛奶煮沸后冷卻、糯米蒸熟后冷卻、洗凈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別放入甲、乙、丙裝置內。D.甲裝置加入適量酸奶并均勻攪拌;乙裝置將糯米與酒曲均勻攪拌、壓實,中間挖一個凹坑;丙裝置加入酵母菌并均勻攪拌。E.按照圖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 ℃恒溫箱中。流程分析:A步驟的目的是 ;D步驟,乙裝置挖凹坑的目的是 ;E步驟,將裝置均置入30 ℃的恒溫箱中,原因是 。 ③結果及分析。(略)為細菌和真菌生長繁殖提供營養物質為酵母菌的生長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氣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2)反思與總結: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 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 ②乙、丙裝置設置橡皮管排氣口、可及時排出產生的氣體,并方便檢測氣體成分,檢測的現象是 。 市售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10.腐乳是我國流傳上千年的傳統調味品,興趣小組利用豆腐制作腐乳,過程如圖1。圖1(1)毛霉能利用豆腐中的有機物進行生長,因此它的營養方式為 (填“自養”或“異養”)。 (2)同學們制作臨時裝片對毛霉進行觀察,圖2中取材方式最恰當的方法是 (填字母),在顯微鏡下觀察如圖3,可見其主要由 構成。(3)培養時,甲組用鍋蓋蓋住蒸籠,乙組用紗布蓋住蒸籠,結果甲組沒有乙組的毛霉生長狀況好,這是因為甲組 不足,抑制了毛霉的生長繁殖。 圖2 圖3異養c菌絲氧氣謝謝觀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節 微生物在環境中的分布.pptx 第三節 真 菌.pptx 第二節 細 菌.pptx 第四節 病 毒.pptx 綜合實踐項目 利用細菌或真菌制作發酵食品.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