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全國兩會原創試題一、單項選擇題1.圖片中的“全國兩會”分別是 ( )A.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政協協商會議C.中國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D.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2.圖片上正在召開的會議是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承上題)這兩次會議舉行的時間是 ( )①2025 年 3 月 5 日至 3 月 11 日 ②2025 年 3 月 4 日至 3 月 10 日③2025 年 2 月 7 日至 2 月 14 日 ④2025 年 2 月 25 日至 2 月 26 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全國兩會”屆次的正確表達是 ( )1A.X 屆全國人大 X 次會議、全國政協 X 屆 X 次會議B.全國人大 X 屆 X 次會議、全國政協 X 屆 X 次會議C.全國人大 X 屆 X 次會議、X 屆全國政協 X 次會議D.X 屆全國人大 X 次會議、X 屆全國政協 X 次會議5.某班開展 2025 年全國兩會時政述評活動,對以下材料及其述評的判斷,正確的是( )序號 時政材料 述評①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新質生產力”,強調人工智能與實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體現 “創新驅體經濟深度融合。 動發展” 戰略。② 全國政協提案建議“將非遺技藝融入現代職業教育”。 文化傳承需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職業教育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③ 代表熱議“數字鄉村”建設,提出用區塊鏈技術助力農 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體現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品溯源。 產力發展的規律。④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增設“新能源發展局”,統籌碳達 政府履行生態文明建設職能,推動綠色發展峰碳中和工作。 理念落地。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6.2025 年 3 月 5 日至 3 月 11 日在北京召開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C.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7.2025 年 3 月 4 日至 3 月 10 日在北京召開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C.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 ( )A.最高行政機關 B.最高國家機關C.最高司法機關 D.最高權力機關9.作為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共有 個民主黨派 ( )A.五個 B.六個 C.七個 D.八個10.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 ( )A.和平共處、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B.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C.長期共存、各自監督、榮辱與共、肝膽相照D.和平共處、互相監督、榮辱相依、肝膽相照1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 ( )A.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 B.參與形式C.組織機構 D.方式方法12.兩會的參會成員分別被稱為 ( )A.人大代表、政協委員B.人大委員、政協委員C.人大委員、政協代表D.人大代表、政協代表1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的主要職能不包括 ( )A.政治協商 B.民主監督C.參政議政 D.審議政府工作14.下列有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3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有廣泛代表性的統一戰線組織C.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D.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15.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兩大主題是 ( )A.團結、發展 B.發展、和諧C.團結、民主 D.民主、發展1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要職能是 ( )A.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B.批準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和設立C.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D.審查和批準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17.下列關于 2025 年全國兩會的時政與述評,對應正確的有 ( )序號 時政材料 述評① 全國人大通過《人工智能發展促進法》,明確 AI 倫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為科技創新提供保障。理規范。② 國家發改委強調 “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政府通過行政手段調節資源配置,解決市場失靈問題。③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體現 “以人民為中心”政協委員建議 “建立鄉村振興人才回流機制”。的發展思想。④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實現共同步”。 同富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選擇題418.辨析題。2025 年 3 月 5 日-3 月 11 日、3 月 4 日-3 月 10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的(下圖)。有人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都是國家機關,都能決定國家重大事務。” 請你對這一觀點進行辨析。19.以下是關于 2025 年全國兩會的部分信息,請根據表格內容回答問題。會議 召開時間 閉幕時間 會期 重要成果十四屆全國人大 2025 年 3 月 2025 年 3 月 7 天 批準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三次會議 5 日上午 11 日下午 等;通過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全國政協十四屆 2025 年 3 月 2025 年 3 月 6 天 會議號召人民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三次會議 4 日下午 10 日上午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分別是什么?(2)從上述信息中可以得出哪些與我國政治制度相關的結論?(3)全國兩會的召開體現出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哪些途徑?5(4)結合材料,運用 “凝聚法治共識” 相關知識,分析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這一行為的意義。(5)有人認為:“兩會召開是國家的大事,與我們普通公民沒有關系。” 請你對這一觀點進行辨析。20.實踐與探究2025 年 3 月 5 日-11 日、3 月 4 日-10 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行。為讓更多同學關注兩會、宣傳兩會,某班正在制作“兩會知多少”的主題板報,請你一起來共同完成板報制作。6兩 會 知 多 少★問題1:兩會是什么?★★問題 2:代表和委員是怎樣產生的?★★★問題 3:“提案”和“議案”有什么區別?★★★★問題 4:“屆別”和“界別”★★★★★問題 5:“共商國是”與“共商國事”,哪個正確?721. 2025 年 3 月 4 日 14 時,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舉辦了第一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以下是部分被訪人物及對應的一些問題,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加以解答。姓名 職務 圖片 主要內容 相應問題嚴建兵 華 中 農 嚴建兵介紹,解決國家糧食安全,(1)國家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業 大 學 一是要藏糧于地,二是要藏糧于 要基礎,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校長 技,我們國家的農業科技創新的 (2)“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需要我整 體 實 力 步 入 了 世 界 第 一 方 們國家繼續堅持哪些基本國策和發陣,農業科技創新貢獻率也超過 展戰略?了 63%。 (3)為什么我們要重視農業科技創新貢獻率?馬建堂 國 務 院 馬建堂表示,中國經濟一定能夠 (4)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什么重要發 展 研 在去年企穩回升向好的基礎上 性?究 中 心 更上一層樓,取得新進展,對此 (5)宏觀調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 黨 組 我們有底氣。首先是因為有黨中 中起著什么作用?書記 央的堅強領導,第二是因為有充 (6)全面深化改革對經濟發展的意足的、有力的宏觀調控工具,第 義是什么?三是因為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撐和保障。林松添 全 國 政 林松添表示,十多年來,共建“一 (7)共建 “一帶一路” 秉持的原則協 外 事 帶一路”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 體現了我國怎樣的國際交往理念?委 員 會 原則,致力于政策溝通、設施聯 (8)共建 “一帶一路” 對推動世界副主任 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 發展有何意義?相通五通建設,成果惠及 150 多8個國家,引領世界走出了一條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路。張朝暉 團 中 央 張朝暉介紹,從 1999 年開始, (9)支教志愿者的行為體現了哪些志 愿 者 200 多所高校,34000 多名支教 中華傳統美德?行 動 指 志愿者跨越山海,用知識播種希 (10)教育對個人和國家發展有什導 中 心 望。他們教過的孩子很多也像志 么重要意義?黨委書 愿者一樣在大學畢業后又返回 (11)支教志愿者和他們教過孩子家鄉,教書育人。 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 年 3 月 5 日-3 月 11 日、3 月 4 日-3 月 10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的。針對兩會召開期間的各方面信息,解答下面的問題。(1)從“根本政治制度”角度,分析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重要性。(2)兩會期間,許多民眾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等渠道關注兩會動態,積極留言發表對民生問題、國家發展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議。民眾積極關注兩會并發表看法和建議說明了什么?(3)全國兩會在會期安排、會議形式等方面體現了很多中國特色,這對增強文化自信有什么作用?(4)兩會閉幕后,各地迅速組織學習兩會精神,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社區宣傳活動等形式,將兩會中關于民生保障、科技創新等決策部署傳遞給廣大民眾。許多企業根據兩會提出的產業發展方向,調整自身發展戰略,加大在新興技術領域的投入。運用 “共筑中國夢” 相關知識,分析各地學習兩會精神以及企業調整戰略的意義。102025 年全國兩會原創試題一、單項選擇題1.圖片中的“全國兩會”分別是 ( )A.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政協協商會議C.中國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D.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參考答案】D2.圖片上正在召開的會議是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C3.(承上題)這兩次會議舉行的時間是 ( )①2025 年 3 月 5 日至 3 月 11 日 ②2025 年 3 月 4 日至 3 月 10 日③2025 年 2 月 7 日至 2 月 14 日 ④2025 年 2 月 25 日至 2 月 26 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A (說明:2025 年 2 月 7 日至 2 月 14 日是哈爾濱亞冬會舉辦的時間,2025 年 2 月 25 日至 2月 26 日舉行的是對臺工作會議,所以③④都不可選。)4.“全國兩會”屆次的正確表達是 ( )1A.X 屆全國人大 X 次會議、全國政協 X 屆 X 次會議B.全國人大 X 屆 X 次會議、全國政協 X 屆 X 次會議C.全國人大 X 屆 X 次會議、X 屆全國政協 X 次會議D.X 屆全國人大 X 次會議、X 屆全國政協 X 次會議【參考答案】A5.某班開展 2025 年全國兩會時政述評活動,對以下材料及其述評的判斷,正確的是( )序號 時政材料 述評①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新質生產力”,強調人工智能與實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體現 “創新驅體經濟深度融合。 動發展” 戰略。② 全國政協提案建議“將非遺技藝融入現代職業教育”。 文化傳承需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職業教育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③ 代表熱議“數字鄉村”建設,提出用區塊鏈技術助力農 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體現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品溯源。 產力發展的規律。④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增設“新能源發展局”,統籌碳達 政府履行生態文明建設職能,推動綠色發展峰碳中和工作。 理念落地。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參考答案】B6.2025 年 3 月 5 日至 3 月 11 日在北京召開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C.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參考答案】C7.2025 年 3 月 4 日至 3 月 10 日在北京召開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C.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參考答案】D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 ( )A.最高行政機關 B.最高國家機關C.最高司法機關 D.最高權力機關【參考答案】D9.作為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共有 個民主黨派 ( )A.五個 B.六個 C.七個 D.八個【參考答案】D10.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 ( )A.和平共處、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B.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C.長期共存、各自監督、榮辱與共、肝膽相照D.和平共處、互相監督、榮辱相依、肝膽相照【參考答案】B1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 ( )A.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 B.參與形式C.組織機構 D.方式方法【參考答案】A12.兩會的參會成員分別被稱為 ( )A.人大代表、政協委員B.人大委員、政協委員C.人大委員、政協代表D.人大代表、政協代表【參考答案】A1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的主要職能不包括 ( )A.政治協商 B.民主監督C.參政議政 D.審議政府工作【參考答案】D14.下列有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3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有廣泛代表性的統一戰線組織C.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D.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參考答案】A15.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兩大主題是 ( )A.團結、發展 B.發展、和諧C.團結、民主 D.民主、發展【參考答案】C1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要職能是 ( )A.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B.批準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和設立C.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D.審查和批準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參考答案】C17.下列關于 2025 年全國兩會的時政與述評,對應正確的有 ( )序號 時政材料 述評① 全國人大通過《人工智能發展促進法》,明確 AI 倫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為科技創新提供保障。理規范。② 國家發改委強調 “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政府通過行政手段調節資源配置,解決市場失靈問題。③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體現 “以人民為中心”政協委員建議 “建立鄉村振興人才回流機制”。的發展思想。④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實現共同步”。 同富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418.辨析題。2025 年 3 月 5 日-3 月 11 日、3 月 4 日-3 月 10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的(下圖)。有人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都是國家機關,都能決定國家重大事務。” 請你對這一觀點進行辨析。【參考答案】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決定全國和地方的重大事務,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批準政府工作報告等重大事項。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它的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不能決定國家重大事務。人民政協通過協商民主,為國家決策提供參考和建議,推動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但不具有國家機關的決定權力。所以該觀點混淆了兩者的性質和職能。19.以下是關于 2025 年全國兩會的部分信息,請根據表格內容回答問題。會議 召開時間 閉幕時間 會期 重要成果十四屆全國人大 2025 年 3 月 2025 年 3 月 7 天 批準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三次會議 5 日上午 11 日下午 等;通過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全國政協十四屆 2025 年 3 月 2025 年 3 月 6 天 會議號召人民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三次會議 4 日下午 10 日上午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分別是什么?(2)從上述信息中可以得出哪些與我國政治制度相關的結論?(3)全國兩會的召開體現出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哪些途徑?5(4)結合材料,運用 “凝聚法治共識” 相關知識,分析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這一行為的意義。(5)有人認為:“兩會召開是國家的大事,與我們普通公民沒有關系。” 請你對這一觀點進行辨析。【參考答案】(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2)①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立法權等職權(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批準政府工作報告、通過相關法律修改決定等)。②我國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號召政協委員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貢獻)。(3)全國兩會的召開體現了民主選舉和民主監督等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途徑。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行使國家權力,這體現了民主選舉。公民可以通過人大代表反映問題、提出建議,對政府工作等進行監督;同時,政協委員通過調研等反映社情民意,監督國家機關工作,這都體現了民主監督。(4)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這是科學立法的體現。該決定的通過有利于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使法律更好地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保障公民權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為規范人大代表履職等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5)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兩會的召開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討論和決定國家重大事務,這些事務關乎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也廣泛收集各界意見和建議。公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向兩會表達訴求、提出建議,參與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所以,兩會不僅是國家大事,也關系到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普通公民應積極關注和參與。20.實踐與探究2025 年 3 月 5 日-11 日、3 月 4 日-10 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行。為讓更多同學關注兩會、宣傳兩會,某班正在制作“兩會知多少”的主題板報,請你一起來共同完成板報制作。6兩 會 知 多 少★問題1:兩會是什么?★★問題 2:代表和委員是怎樣產生的?★★★問題 3:“提案”和“議案”有什么區別?★★★★問題 4:“屆別”和“界別”★★★★★問題 5:“共商國是”與“共商國事”,哪個正確?【參考答案】問題1:“全國兩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統稱。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有廣泛代表性的統一戰線組織。兩會也是代表委員們反映民意、建言獻策的重要政治舞臺等。問題 2: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成員被稱為“人大代表”,而各級人民政協的成員被稱為“政協委員”。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在產生方式上是不同的。我國人大代表分為五級,縣鄉兩級人大代表采取直接選舉的辦法產生,具體做法是將縣和鄉兩級行政區域劃分為若干選區,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全國、省級、設區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采用間接選舉的辦法產生,具體辦法是由下級人民代表大會開會選舉上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則以協商推薦的方式產生。一般分為提名推薦、協商確定建議名單、政協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公布四個步驟。代表和委員的職能也不相同。人大代表的主要職能是參與行使國家權力,而政協委員的主要職能是參政議政。問題3:“議案”和“提案”提出的主體不同。由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議案”,而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是“提案”。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而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7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約束力。問題 4:“屆”則是從時間上說的,指的是九屆、十屆、上屆、本屆等等。“界”則是針對政協委員的工作領域分類而言,如“教育界委員”“經濟界委員”等,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共有 34 個界別。問題 5:“國是”指國家大計,為國家政策方針等重大的決策,多用于書面語;“國事”是指國家事務,是較具體的指稱。因此,“共商國是”一詞應為“是”,而非“事”。21. 2025 年 3 月 4 日 14 時,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舉辦了第一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以下是部分被訪人物及對應的一些問題,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加以解答。姓名 職務 圖片 主要內容 相應問題嚴建兵 華 中 農 嚴建兵介紹,解決國家糧食安全,(1)國家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業 大 學 一是要藏糧于地,二是要藏糧于 要基礎,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校長 技,我們國家的農業科技創新的 (2)“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需要我整 體 實 力 步 入 了 世 界 第 一 方 們國家繼續堅持哪些基本國策和發陣,農業科技創新貢獻率也超過 展戰略?了 63%。 (3)為什么我們要重視農業科技創新貢獻率?馬建堂 國 務 院 馬建堂表示,中國經濟一定能夠 (4)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什么重要發 展 研 在去年企穩回升向好的基礎上 性?究 中 心 更上一層樓,取得新進展,對此 (5)宏觀調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 黨 組 我們有底氣。首先是因為有黨中 中起著什么作用?書記 央的堅強領導,第二是因為有充 (6)全面深化改革對經濟發展的意足的、有力的宏觀調控工具,第 義是什么?三是因為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撐和保障。林松添 全 國 政 林松添表示,十多年來,共建“一 (7)共建 “一帶一路” 秉持的原則協 外 事 帶一路”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 體現了我國怎樣的國際交往理念?委 員 會 原則,致力于政策溝通、設施聯 (8)共建 “一帶一路” 對推動世界副主任 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 發展有何意義?相通五通建設,成果惠及 150 多8個國家,引領世界走出了一條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路。張朝暉 團 中 央 張朝暉介紹,從 1999 年開始, (9)支教志愿者的行為體現了哪些志 愿 者 200 多所高校,34000 多名支教 中華傳統美德?行 動 指 志愿者跨越山海,用知識播種希 (10)教育對個人和國家發展有什導 中 心 望。他們教過的孩子很多也像志 么重要意義?黨委書 愿者一樣在大學畢業后又返回 (11)支教志愿者和他們教過孩子家鄉,教書育人。 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參考答案】(1)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關系人民幸福、社會發展進步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國家安全有保障,經濟社會才能不斷發展,祖國才能更加繁榮富強;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國家安定,我們才能擁有良好學習環境和生產、生活環境,生命安全、財產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等。 (2)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等 (3)因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等。(4)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5)宏觀調控是政府的主要職責和作用之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行科學宏觀調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6)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堅持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7)體現了我國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主張在全球發展中集思廣益、各施所長、各盡所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個國家。或符合我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強調各國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8)有利于促進世界各國經濟合作與發展,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踐行了合作共贏的理念,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等。9(9)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等。(10)對個人: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對國家: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徑。(11)青少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參與志愿服務,養成親社會行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踐行 “敬業”“友善” 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等。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 年 3 月 5 日-3 月 11 日、3 月 4 日-3 月 10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的。針對兩會召開期間的各方面信息,解答下面的問題。(1)從“根本政治制度”角度,分析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重要性。(2)兩會期間,許多民眾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等渠道關注兩會動態,積極留言發表對民生問題、國家發展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議。民眾積極關注兩會并發表看法和建議說明了什么?(3)全國兩會在會期安排、會議形式等方面體現了很多中國特色,這對增強文化自信有什么作用?(4)兩會閉幕后,各地迅速組織學習兩會精神,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社區宣傳活動等形式,將兩會中關于民生保障、科技創新等決策部署傳遞給廣大民眾。許多企業根據兩會提出的產業發展方向,調整自身發展戰略,加大在新興技術領域的投入。運用 “共筑中國夢” 相關知識,分析各地學習兩會精神以及企業調整戰略的意義。【參考答案】(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召開,大會批準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等,通過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等,體現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依法行使監督權、立法權等職權。這有利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2)說明:①我國公民民主意識不斷增強,積極參與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權利。②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民眾關注兩會、發表建議,體現了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關心國家發展,參與民主決策,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0(3)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全國兩會在會期安排、會議形式等方面體現了中國特色,這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強大生命力。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安排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政治文明相結合的成果,讓我們更加認同和熱愛中華文化,從而增強文化自信,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4)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全國兩會的決策部署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意愿。各地學習兩會精神,能使民眾更清晰了解國家發展方向,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實現中國夢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根據兩會產業發展方向調整戰略,加大新興技術投入,有利于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創新發展,為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物質基礎。同時,這也有利于在全社會營造積極向上、勇于創新的氛圍,激勵全體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