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題型二資料分析2025年中考生物復習專題★★類型 1與最新時政要聞聯系題命題角度①側重于考查資料中包含的生物學原理、規律;②根據資料考查教材重要概念等,利用所學生物學知識解釋材料中的生物學現象。常考材料①免疫與傳染病②艾滋病與急救③生物技術④器官移植等解題技巧1.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 2021 年 2 月 22 日,四川首例安裝純國產“火箭心”(第三代植入式磁液懸浮心室輔助裝置)的心衰患者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出院。“火箭心”的植入設備非常小巧,能直接放入心室壁的心包內,控制器和電池都很小,由兩根背帶組成,像一個馬甲可以背在病人身上,輕便和小巧(如圖甲),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小。資料二2022 年 1 月,科學家將一顆基因編輯豬的心臟移植進了一名 57 歲男性心臟病患者的體內,術后患者未出現明顯的排斥反應。基因編輯過程中,科學家敲掉了 3 個表達產物會引發免疫排斥的基因,同時插入了 6 個來自人類的基因,以減弱排斥反應,使這顆豬的心臟更適應人體。下圖為豬心臟移植過程。(1)圖乙為人體心臟結構模式圖。為了讓“火箭心”幫助患者虛弱的心臟將血液從心臟運往全身各處,醫生需要將“火箭心”植入到患者心臟的[能,推動血液泵入[]______壁,讓它代替或輔助該部位的功]______進而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2)向 A 豬的體細胞中轉入人體基因,該技術屬于__________技術,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________片段。由 A、B、C 豬培育出D 豬,該繁殖方式屬于________生殖。D 豬心臟表現出人體心臟的某些性狀,這說明基因和性狀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3)心臟移植能否成功,充滿變數。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可能會對移植到他體內的豬心臟產生排斥,從免疫學角度分析,移植到患者體內的心臟屬于________。(4)現有技術條件下,人工心臟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心臟,心臟移植還在實驗探索階段,你認為日常生活中要預防心血管疾病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答案:(1) B 左心室 ② 主動脈(2)轉基因 DNA 無性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3)抗原(4)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合理即可)2.2023 年 9 月 23 日第 19 屆亞運會在杭州隆重開幕,點燃全民運動熱潮。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杭州亞運會采用我國自主研制的干血點檢測器“貝殼”進行興奮劑檢測,方法是采集運動員 60 微升指血,指尖采血后,傷口很快就凝固。資料二含有興奮劑的藥物被人體吸收后會進入血液,通過腎臟將代謝產物排出體外。因此興奮劑檢測目前仍以尿檢為主,血檢為輔。資料三為號召全民運動,增強體質,廣東多地舉辦了馬拉松比賽。賽前,運動員需食用富含營養的雞蛋、牛奶和面包等食物;賽中需調整呼吸,補充水分;賽后要迅速保溫和補水等。(1) 資料一中,指尖采血后,傷口的血液很快就凝固,這主要與血液中的__________(填血細胞類型)有關,而指尖采血所刺破的血管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2) 資料二中,通過尿液能檢測到興奮劑,是因為興奮劑的代謝產物可以通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__________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隨尿液排出。若在尿液中還檢測到了葡萄糖,則很可能是腎單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結構發生病變,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3) 含有興奮劑的藥物被人體吸收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___,進入血液后隨血液循環最先到達心臟的________________。(4) 資料三中,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的最終消化產物是__________,經血液運輸到組織細胞的__________中被氧化分解,釋放能量供運動員使用。運動員賽中需調整呼吸,當肋間肌和膈肌收縮時,肺內氣壓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氣壓。答案:(1)血小板 毛細血管(2)過濾 腎小管 胰島素分泌不足(3)小腸 右心房(4)葡萄糖 線粒體 小于3.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2024 年 1 月 1 日下午,西太平洋某島國發生了 7.6級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 30 人死亡,多處建筑物受損或倒塌。資料二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患者一般在染病后的 12 天內出現包括發燒、肌肉疼痛、頭痛等近似普通感冒的癥狀。該種病毒可以通過密切接觸、間接接觸、蚊子虱子等途徑進行傳播。資料三我國自新中國成立初期,就開始了預防接種工作。現在,可免費接種的疫苗越來越多。嬰兒剛一出生,醫院就給接種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嬰兒剛滿兩個月后,要到戶口所在地(或居住地)指定的社區醫院保健科辦理接種登記,領取預防接種證,醫生會按嬰兒的月齡安排接種日期。(1)地震中有人下肢受傷,傷口連續不斷地流出鮮紅色血液,急救時應按壓傷口的______端止血。(2)發現有人呼吸、心跳驟停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心肺復蘇包括______________和人工呼吸等,應按________的比例交替反復進行。(3)從資料二中可以看出 , 天花這種傳染病的病原體是____________。防疫人員緊急為疫情高發區送去肥皂和氯片等防疫物資,用卡車運來安全的飲用水,這種做法在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中屬于______________。(4)資料三中,醫生給嬰兒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結核病,接種這種疫苗________(填“能”或“不能”)預防結核病,這是因為接種的卡介苗可以誘導____________分泌抗體。從免疫的角度看,接種的卡介苗屬于________。答案:(1)近心(2)胸外心臟按壓 30∶2(3)天花病毒 切斷傳播途徑(4)能淋巴細胞 抗原類型 2與最新科技進展聯系題命題角度①側重于考查資料中包含的生物學原理;②根據資料考查對教材中生理過程、生物技術等的理解;③分析背景材料蘊含的生物學原理。常考材料①仿生技術、轉基因技術與克隆技術②組織培養③干細胞與細胞分化④新藥開發與安全用藥等解題技巧4.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CAR-T 療法是近年來在腫瘤尤其是血液瘤治療領域最為矚目的創新療法之一。這是一種新型精準靶向療法,技術人員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 T 細胞(一種淋巴細胞)激活,并裝上定位導航裝置 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將 T 細胞這個普通“戰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即 CAR-T 細胞。CAR-T 細胞中的“定位導航裝置”CAR 可專門識別體內腫瘤細胞,并通過免疫作用釋放大量的多種效應因子,高效地殺滅腫瘤細胞,從而達到治療惡性腫瘤的目的。資料二疫苗是抗擊傳染病有力的科技武器,腺病毒載體疫苗正是其中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改造后不具有致病性的腺病毒作為載體,將提取出的病毒抗原基因“移花接木”植入腺病毒上,使腺病毒表達出病毒的抗原而不產生病毒的毒性。腺病毒載體疫苗注射入人體后,免疫系統會識別出這種病毒抗原,激活機體免疫反應獲得免疫力。(1) 有些腫瘤細胞可以通過“偽裝”自己逃過免疫系統的____________,而資料一中的 CAR-T 療法則是通過人工的方法給 T 細胞裝上了專門識別腫瘤細胞的“定位導航裝置”,即______________,從而專一性地清除惡性腫瘤細胞。(2)從免疫的角度看,接種的疫苗屬于__________,接種疫苗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3)資料二中腺病毒載體疫苗運用到的生物技術是__________技術。答案:(1)監視、識別和清除 CAR(2)抗原 保護易感人群(3)轉基因5.請閱讀下列資料,并回答問題。經中央政府批準啟動實施的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其總體目標是 2030 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早在多年前我國就通過“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建立了人類歷史上離地球最遙遠(約 38 萬公里)的“月面微型生態圈”(如圖一),其中的圓柱形“罐子”由特殊的鋁合金材料制成,“罐子”內放置了如圖二所示的六種生物樣本,以及土壤、水、空氣等物質,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微型生態系統。在真空、微重力和極端溫差的外界條件下,科學家為了實現生態循環,用科學方法讓“月面微型生態圈”內的濕度和溫度保持在適合生物生存的范圍內,并通過光導管引入月球表面自然光線,創造生物生長環境。(1)“月面微型生態圈”相當于一個微型生態系統,其能量來自________。為了實現生態循環,除了圖二中的六種生物因素外,還應具有非生物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兩個)。(2)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該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較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________。(3)種子因受到太空射線照射,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而獲得的新性狀屬于________(填“可遺傳”或“不可傳”)變異。這些新性狀一定是符合人類需要的優良性狀嗎?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這個實驗取得了成功,對探索適于人類生存的外太空,你的暢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光陽光、土壤、水分、空氣、溫度等(2)生物種類較少 生物圈(3)可遺傳 不一定 變異具有不定向性(4)開辟人類第二生存家園、實現月球移民、建立月球旅游觀光景點等(合理即可)6.閱讀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2021 年 5 月 15 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邁出了我國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火星比地球離太陽的距離要遠,接收到的陽光本來就弱一些,再加上火星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 1%,很難鎖住吸收到的熱量。最熱的時候,大概 20 多攝氏度。最冷的時候,零下 130 多攝氏度。平均溫度差不多零下五六十攝氏度。資料二科學家應用生物技術,將某種細菌的某一基因移入水稻的基因組中,培育出一種抗病蟲水稻。這種水稻在轉入基因的控制下能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殺死害蟲,但對人體健康無害,目前正在大面積推廣種植。科學家還研究了害蟲的遺傳基因,發現不抗該特殊蛋白質的害蟲基因為顯性(用 B 表示),抗該特殊蛋白質的害蟲基因為隱性(用 b 表示)。(1)根據資料一我們知道火星不適合人類居住的一個很關鍵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2)資料二中培育抗病蟲水稻的技術稱為____________技術。(3)資 料 二 中 不 抗 該 特 殊 蛋 白 質 的 害 蟲 的 基 因 組 成 為_____________,抗該特殊蛋白質的害蟲的基因組成為_________。(4)如發現有一種高產易倒伏水稻和一種低產抗倒伏水稻,我們可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培育出高產抗倒伏水稻。答案:(1)溫度(2)轉基因(3) BB 或 Bb bb(4)雜交育種類型 3與環保熱點知識聯系題命題角度①側重于考查資料中包含的生物學原理、規律;②考查學生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初步形成生態文明觀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實踐;③分析材料中的數據,揭示生物學規律。常考材料①健康生活②生物與環境的關系③生態平衡④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等解題技巧7.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美洲牛蛙、尼羅羅非魚曾經作為水產類經濟動物引入某些地區,卻造成當地原有生物種類數量下降,成為兩大典型入侵動物。過冬,卻能在長江以南大量繁殖。(1)美洲牛蛙屬于資料中畫波浪線部分中的__________類,它和尼羅羅非魚都有由脊椎骨組成的__________,屬于脊椎動物。(2)造成尼羅羅非魚在我國南北分布差異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3)從題干中找出美洲牛蛙成為典型入侵動物的一個自身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美洲牛蛙入侵農田生態系統后,可形成如下圖所示的食物網,其中美洲牛蛙與本土青蛙的關系有__________________。(4) 生物入侵往往會危害本土生物,造成當地生物多樣性__________,導致當地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能力減弱。(5)調查發現,隨意放生外來生物是水體受到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針對隨意放生現象,寫出你的兩點做法: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兩棲 脊柱(2)溫度(3)美國牛蛙是雜食性,可捕食體型小于其口寬的無脊椎動物捕食關系和競爭關和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等多種動物系(4)減少(或“受到威脅”)自動調節(5)樹立警告牌標語告知“隨意放生會破壞生態”、宣傳隨意放生的危害生態環境的案例(或“向周圍群眾宣傳生物入侵產生的危害”“不要網購或隨意放生外來物種”“遇到有人隨意放生,進行勸阻或向相關部門舉報”等)組別 水槽內液體/毫升 溫度/℃ 酸堿度(用 pH 表示) 孵化率A 1 000 22 5.0 2%B 1 000 22 5.2 4%C 1 000 22 5.6 5%8.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研究酸雨的危害,進行了“酸雨對蛙卵孵化率的影響”的實驗,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①取同一卵塊上大小及發育程度相近的蛙卵 600 枚,平均分成六等份。②每兩天換一次相應液體,定時通入氧氣。其他條件及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 水槽內液體/毫升 溫度/℃ 酸堿度(用 pH 表示) 孵化率D 1 000 22 6.2 79%E 1 000 22 6.8 99%F 1 000 10 6.8 30%(注:表中的 pH 越小,表明水體酸性越強)(1)該實驗中 A~E 組可以形成對照,變量是______________。實驗中每組用 100 枚蛙卵,而不是用 1 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表格中 A~E 組數據可以看出,在水溫 22℃條件下,水體 pH 為______時,蛙卵孵化率最高。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該實驗中 E 組和 F 組是一組對照實驗,這組實驗除溫度不同外,其他條件都要相同且適宜,目的是______________。(4)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______________等酸性物質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酸雨,從我做起,作為中學生,我們可以做些什么?請列舉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水體的酸堿度(或“水體的 pH”)避免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2)6.8 酸雨會降低蛙卵的孵化率,酸性越大,蛙卵孵化率越低(3)控制單一變量(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通過凈化裝置,減少石油、煤等燃料燃燒時污染物的排放 多騎自行車,少坐汽車(合理即可)9.閱讀下列資料,分析回答問題。資料一 “生態興則文明興,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面對生態環境的挑戰,某市著力改善環境質量狀況,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凝聚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合力,共建美麗城市,經過幾年的努力,該市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資料二 位于荊州松滋市的洈水風景區,是國家 4A 級旅游景區。景區之一洈水森林公園總面積 52.8 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其中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達千余種,林中無處不飛花,山間處處有芳草,生態環境良好,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其中的洈水水庫屬亞洲著名的人工淡水湖,湖水碧波浩渺,水質甘洌,屬國家地表一級直接飲用水。(1)洈水森林公園常年樹木繁茂,即使是炎熱的夏天,洈水風景區的空氣也涼爽宜人,這與綠色植物的____________這一生理活動密切相關,這也體現了生物________環境。(2)洈水水庫水草豐茂,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野鴨又可以捕食一些小魚。生活在洈水水庫的所有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了一個____________。其中魚類是影響野鴨生活的________因素。請根據所給信息,寫出一條包含 3 種生物的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_。(3)洈水風景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眾多鳥類落戶。共觀測到中華秋沙鴨、針尾鴨、豆雁等 90 多種野生鳥類,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種類的多樣性,其實質是________的多樣性。(4)中華秋沙鴨屬于鳥類,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身體呈流線型,用________輔助肺呼吸。有關專家建議人們最好不捕、不食野生鳥類,以免禽流感疫情發生,從傳染病的環節來看,攜帶禽流感病毒的中華秋沙鴨屬于________。答案:(1)蒸騰作用 影響(2)生態系統 生物 水草→ 魚→ 野鴨(3)基因(4)氣囊 傳染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