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八年級(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下第三單元 人民當家做主課件制作:小先生道法工作室第2框 基本政治制度(2課時)第五課 我國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一條視頻看懂兩會》學習要點第1課時1.★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67頁)2.★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什么?(67頁)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含義、工作主題、職能)(68頁)4.★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義是什么?(68頁)1.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制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知識點★《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中提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中共中央這一建議,民主黨派積極建言獻策。思1:結合材料和史實,說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哪些力量?這些力量是通過什么方式團結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提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建議民主黨派圍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建議進行調研,積極建言獻策。思2:為什么“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建議由中共中央提出?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針對數字經濟進行了深入調研,提出要統籌數字經濟技術創新的發展布局;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建議加快建設一批數字經濟創新平臺載體;中國民主同盟中央聚焦“行業數字大腦"這一新名詞,提出要加快建設行業數字大腦,暢通產業鏈國內大循環。名稱(簡稱) 成立時間 主要組織成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民革) 1948年 同原中國國民黨有關系的人士、同民革有歷史聯系和社會聯系的人士、同臺灣各界有聯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中國民主同盟(民盟) 1941年 教育文化科技界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 1945年 經濟界人士為主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 1945年 教育文化出版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 1930年 醫藥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中國致公黨 1925年 歸僑和僑眷為主九三學社 1946年 科技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盟) 1947年 臺灣省人士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愛國統一戰線2.★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什么?知識點★(既非反對黨,也非在野黨)執政黨參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①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②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多黨派是參政黨。民主黨派是在野黨、反對黨、兄弟黨共同執政、聯合執政、輪流執政或參加執政。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是什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含義、工作主題、職能)(68頁)知識點★①政協含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②政協主題:團結和民主。③政協職能:政治協商:國家的決策開展協商民主監督:國家的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參政議政:重要問題開展調研并提出建議案,提案建議建言獻策。不是國家機關注意: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關,它不能直接對國家事務進行決策,也不能直接去處理行政事務,政協的提案、建議案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政協委員由協商推薦產生。思考:政協是國家機關嗎?政協委員是怎么產生的?誤區一 人民政協是我國的國家機構之一誤區二 人民政協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誤區三 人民政協是各民主黨派政治聯盟新知講解4.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義是什么?(68頁)知識點★(1)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2)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3)有利于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4)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對分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6、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國家機構體系中處于最高地位。7、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有權修改憲法。新知講解1、各民主黨派和中國共產黨是監督和被監督的關系。互相監督2、人民政協是我國的重要國家機關。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3、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行政。黨(執政);政府(行政)4、人民政協和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職權是一樣的。考考你:判斷對錯并改正黨執政,多黨參政中國共產黨和政協都不屬于國家機構只有全國人大有權修改5、我國的多黨合作也就是多黨聯合執政。本課知識結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民政協)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主題職能性質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堅持制度的意義?1.2024年12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討論會,就2025年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當面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各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對于上述做法概括最準確的是( )A.創新協商民主形式,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B.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C.發揮人民政協聚焦國家大事,民主協商參政議政的功能D.堅持政治協商,讓廣大黨外人士就國家大事共同出謀劃策【答案】D【知識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內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詳解】本題考查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A:中共中央與黨外人士進行政治協商是工作常規,并沒有創新協商民主的形式,故A不符合題意;B:題干未體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故B不符合題意;C:題干體現的是中共中央與黨外人士進行政治協商,不涉及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小秦的爸爸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下列場景中他可能在2025年全國兩會中參與的是( )場景一 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的報告 場景二 提出“將閑置小學場地改為公立養老院”的提案 場景三 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 場景四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① ② ③ 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②:將閑置小學場地改為公立養老院的提案不屬于全國人大的范圍,人大代表提出議案,故②說法錯誤;3.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下列屬于本次會議議程的是( )A.選舉產生第十五屆全國人大代表B.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C.審議國家監察委員會工作報告D.列席大會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關知識。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通常在新一屆人大會議召開前完成,而不是在會議期間進行。故A不符合題意;C:國家監察委員會及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或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做專項工作報告。不向全國及地方人大做報告。故C不符合題意;D:列席大會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是政協委員的職責,而不是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全國人大代表的主要任務是審議和表決相關報告。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4.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跨越千山萬水,心系天下蒼生,人大代表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難愁盼”問題帶到兩會,打通“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讓“百姓盼的”與“黨和政府干的”高度契合。由此可見( )①我國努力保證人民當家作主②公民可以通過建言獻策實現自我服務③人大代表積極行使表決權④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識點】人大代表的職權和義務、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詳解】本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①④:分析可知,人大代表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難愁盼"問題帶到兩會,體現出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積極為人民服務,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故①④正確;②: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故②說法錯誤;③:選項在材料中未體現出來;故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第2課時5.我國的民族關系是怎樣的?(69頁)6.★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有哪些?(69頁)7.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是什么?(70頁)8.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含義(71頁)9.★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內容是什么?(72頁)10.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意義?(73頁)蒙古文漢語拼音藏文維吾爾文壯文人民幣上的民族文字說明了什么?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個民族在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5.我國的民族關系是怎樣的?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關于我國的民族自治區,你了解多少?知識點★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農歷三月初三,俗稱“三月三”,是壯族人民舉行歌圩(xu)的日子。2014年,“壯族三月三”申遺成功,將廣西多民族傳統文化推向國際大舞臺。同年,廣西確定“壯族三月三”為法定假期。立法自治權自1965年以來,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規和單性條例。經濟自治權寧夏回族自治區結合生產枸杞實際,自治區政府大力發展枸杞相關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語言文字自治權目前,所有農牧區和部分城鎮小學實行藏漢語文同步教學,主要課程用藏語授課。(民族自治—少數民族)≠(高度自治—香港、澳門)注意: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沒有鎮級、村級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行政圖6.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有哪些?①.(自治含義)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②.(區域自治)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③.(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機關:④.(自治內容)在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依法行使自治權,即根據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特點,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內部事務。③.(關系)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民族自治機關必須服從中央的領導。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好不好,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 2021年12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民主》白皮書。截至目前,中國共建立了155個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或者自治旗120個。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區域的面積占到了全國總面積的64%。在2012年—2020年的9年間,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以及云南、貴州、青海3個多民族省的地區生產總值從5.1萬億元增長到10.4萬億元。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許又聲:“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好不好、行不行,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民族地區發展進步,各族群眾過上好日子的實實在在的數據就是最好、最響亮的回答。”7、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①有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結合起來;②有利于把國家的法律、政策與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實際、特殊情況結合起來;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與熱愛自己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④實踐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在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在加強民族平等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知識點★鏡頭一:某社區居委會進行換屆選舉,社區工作人員在社區開展宣傳活動,要求大家推舉候選人。鏡頭二:最近,某社區越來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車停在社區健身場地上,引發健身居民與車主的矛盾。居委會組織居民代表共同討論解決方案。鏡頭三:某社區居委會主任向居民會議匯報過去一年的工作,接受居民評議和監督。結合三個鏡頭,談談你對城市居民自治的認識?探究與分享: 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之居民委員會選舉:居民委員會由居民直接選舉產生。決策: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監督:居民委員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定期向居民會議匯報工作,接受居民監督。.含義: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別選舉產生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提醒不是基層國家政權機關,不是國家機關8.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含義(71頁)知識點★內容 比較 居民委員會 村民委員會不同點 性質產生方式決策程序管理與監督相同點 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成員由居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成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村民可以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決策與管理實行辦事公開制度,定期向居民會議匯報工作,接受居民監督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規范村委會和村民的行為都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的異同怎樣自治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9.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意義知識點對比項 地位 機構(或機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特色政黨制度機構:人民政協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機構: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礎群眾自治制度本課知識結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民政協)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主題職能性質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堅持制度的意義?內容意義內容意義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下列做法能體現這一制度的是( )①某社區居委會進行換屆選舉 ②居民委員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③村支書向村民匯報一年的工作 ④某市組織市民參加價格聽證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知識點】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詳解】本題考查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①②③:依據教材知識,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中,有城市的居委會和農村的村委會兩個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因此社區居委會進行換屆選舉、居委會辦事公開、村支書向村民匯報工作,都體現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故①②③符合題意;④:組織市民參加價格聽證會,體現的是民主決策,不屬于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A課堂練習2.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之一,我國現有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五個自治區。下列對民族區域自治認識正確的是( )①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②我國在各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④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縣、自治鄉三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詳解】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①③:依據教材知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故①③說法正確;②:“居住”錯誤。依據教材知識,我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故②說法錯誤;④: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B課堂練習3.某社區居民對社區停車位數量不足、違規停車占用綠化區域、停車收費貴且資金使用不透明等問題有意見。為解決上述問題,該社區居委會可以( )①出臺相關規定,嚴禁新增車輛 ②讓居民充分協商,制定停車規約③充分聽取意見,擴大居民權利 ④定期匯報工作,接受居民的監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識點】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詳解】本題考查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②④:分析題文,針對題干中的停車難問題,居委會可以讓居民充分協商,制定停車規約;通過居民的廣泛參與和充分協商,能夠制定出契合社區實際、得到多數居民認同的停車規則;居委會定期匯報工作,接受居民的監督,這有助于增強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更有利于解決社區停車問題,故②④說法正確;①:居委會無權出臺嚴禁新增車輛的規定,故①說法錯誤;③:居委會不能擴大居民權利,居民的權利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具有法定性和穩定性,不能隨意被擴大或縮小,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D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2基本政治制度 教學設計課題 第2框 基本政治制度時間 第六周 節次 第2-3節來源 統編版八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1課第2框課型 新授課 授課對象 八年級設計 授課教師姓名、學校等素養目標 1.政治認同: 知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增強制度自信和國家認同。 2.法治觀念: 通過學習人大代表的議案內容,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3.責任意識: 通過案例,樹立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學習目標 1.通過關注2025年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采訪和提案,認識到人大代表與人民的關系,觀看全 國人大的介紹,理解人大代表如何行使職權和職責。 2.通過閱讀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議程,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 3.通過分析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構成的變化,理解人民代表大會的優越性。 4.結合民法總則和民法典的規定,理解如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學習要點 第一課時 1.★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67頁) 2.★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什么?(67頁) 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含義、工作主題、職能)(68頁) 4.★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義是什么?(68頁) 第二課時 5.我國的民族關系是怎樣的?(69頁) 6.★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有哪些?(69頁) 7.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是什么?(70頁) 8.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含義(71頁) 9.★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內容是什么?(72頁) 10.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意義?(73頁)學習重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學習難點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教學活動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堂導入 觀看視頻以及圖片,回答問題 思考: 《一條視頻看懂兩會》 “是指哪兩會? 進入本節課學習《基本政治制度》 設問引入,激發思考熱情。 利用圖片和視頻資料導入,激發學生興趣。探索新知 第一課時 根據引入新課,導入知識點的掌握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探究一:政黨制度 提問:《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的民主黨派是誰? 說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哪些力量?這些力量是通過什么方式團結起來的? 引出愛國統一戰線 掌握知識點: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探究二:政治協商制度包含的內容 視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何而來?思考:1.在多黨合作中,誰是指揮?誰是樂手?他們該如何相處呢?2.多黨合作的組織機構是什么呢?知識延伸:我國各民主黨派概況材料: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議程材料:2025兩會:思考:委員議案提案如何得到落實? 掌握知識點:思考: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什么? 掌握知識點:思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含義、工作主題、職能)(68頁) 探究二:政治協商制度包含的意義 思考:政協是國家機關嗎?政協委員是怎么產生的? 考考你:判斷對錯并改正 歸納總結: 練習。 第二課時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用一張人民幣作為參考物,分析上面的文字所代表的意義,思考:關于我國的民族自治區,你了解多少?我國是如何管理這些地方的。 歸納總結: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有哪些? 案例分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好不好,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 三、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案例分析:鏡頭一: 某社區居委會進行換屆選舉,社區工作人員在社區開展宣傳活動,要求大家推舉候選人。 鏡頭二: 最近,某社區越來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車停在社區健身場地上,引發健身居民與車主的矛盾。居委會組織雙方代表協商解決辦法。 鏡頭三: 某社區居委會主任向居民會議匯報過去一年的工作,接受居民監督。 思考:根據會議通知分析,村民/居民委員會成員是如何產生的?事關村民/居民的事情是如何決定的?村民/居民是如何參與自治工作的? 知識總結:了解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形式 歸納總結.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含義 分析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的異同 課堂筆記:6.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意義? 四、三種基本制度進行對比?加深記憶 利用 PPT的方式,形象直觀的使學生明確民主黨派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揮了的作用。以身邊的政協委員為例,解決人民政協的性質、主題和職能等問題。通過組織學生觀看視頻, 小組之間合作交流展示。 使學生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個初步了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以圖示的方式介紹展示,使學生深入理解民族自治地區與中央是領導與服從的關系。 觀看圖片。思考少數民族發生翻天覆地變換的原因。 以“團結屯村委會”村民自治的故事,引導學生明確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意義。 通過觀看視頻和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分析歸納問題,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通過觀看情景動畫,設置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和歸納解決問題的能力。觀看圖片,詳細了解居民委員會。 結合本節課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寫提案,達到靈活運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嘗試應用 第一課時 1.2024年12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討論會,就2025年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當面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各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對于上述做法概括最準確的是( ) A.創新協商民主形式,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B.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 C.發揮人民政協聚焦國家大事,民主協商參政議政的功能 D.堅持政治協商,讓廣大黨外人士就國家大事共同出謀劃策 2.小秦的爸爸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下列場景中他可能在2025年全國兩會中參與的是( ) 場景一 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的報告場景二 提出“將閑置小學場地改為公立養老院”的提案場景三 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場景四 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①②③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下列屬于本次會議議程的是( ) A.選舉產生第十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B.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 C.審議國家監察委員會工作報告 D.列席大會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 4.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跨越千山萬水,心系天下蒼生,人大代表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難愁盼”問題帶到兩會,打通“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讓“百姓盼的”與“黨和政府干的”高度契合。由此可見( ) ①我國努力保證人民當家作主②公民可以通過建言獻策實現自我服務 ③人大代表積極行使表決權④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二課時 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下列做法能體現這一制度的是( ) ①某社區居委會進行換屆選舉 ②居民委員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 ③村支書向村民匯報一年的工作 ④某市組織市民參加價格聽證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之一,我國現有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五個自治區。下列對民族區域自治認識正確的是( ) ①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②我國在各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縣、自治鄉三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某社區居民對社區停車位數量不足、違規停車占用綠化區域、停車收費貴且資金使用不透明等問題有意見。為解決上述問題,該社區居委會可以( ) ①出臺相關規定,嚴禁新增車輛 ②讓居民充分協商,制定停車規約 ③充分聽取意見,擴大居民權利 ④定期匯報工作,接受居民的監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課堂小結 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都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這些基本政治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構成了中國政治制度的核心內容和基本框架,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集中體現。遷移拓展 讓學生撰寫一篇關于我國政治制度的短文,或者分析一個與政治制度相關的案例。作業旨在鞏固學生對政治制度的理解,并提高他們的寫作和分析能力。 2. 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進一步了解政治制度的相關知識。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觀看相關視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方式,拓寬知識面,提高對政治制度的認識。板書設計 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政治協商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教學反思 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應更加關注學生的討論進程,適時給予指導,確保討論的深入性和有效性。教師應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口頭提問、小組討論、作業評價等,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2基本政治制度【2025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下 課件】.pptx 5.2根本政治制度【2025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下 教學設計】.docx 視頻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