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1節 基因工程及其技術第2課時基于PCR技術,運用結構與功能觀等觀念理解PCR技術的過程、原理、條件等內容,并能夠歸納出PCR和DNA復制的異同點。掌握瓊脂糖凝膠電泳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驟,并能夠利用電泳法對PCR擴增產物進行鑒定和產物數量的計算。01025'3'3'5'DNA解旋酶DNA聚合酶5'3'RNA引物游離的dNTPDNA連接酶細胞內DNA復制:一、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1.提出者:Kary Banks Mullis1944.12-2019.8PCR儀實質上就是一臺能夠自動調控溫度的儀器美國科學家穆里斯獲1993年諾貝爾化學獎2.含義:PCR技術是目的DNA片段(目的基因)的體外擴增技術,整個過程是在體外進行,故又叫做體外DNA擴增技術。DNA半保留復制、DNA熱變性3.原理:4.條件:模板(目的基因)、2種引物、4種脫氧核苷酸、耐高溫的DNA聚合酶、緩沖溶液(含Mg2+ )待擴增的DNA片段(模板)引物耐高溫的DNA聚合酶(Taq酶)4種脫氧核苷酸(dNTP)5'3'3'5'5'3'3'5'3'5'5'3'DNA引物3'5'5'3'DNA引物3'5'5'3'5'3'3'5'變性(94℃)退火(55℃-65℃)延伸(72℃)Taq聚合酶游離的dNTP5.過程:小組討論1:思考PCR過程中利用的模板、2種引物、4種脫氧核苷酸、耐高溫的DNA聚合酶、緩沖溶液(含Mg2+ )分別有什么作用?耐高溫的 DNA 聚合酶/Taq酶(作用:催化子鏈的合成)4 種脫氧核糖核苷酸/dNTP(作用:合成DNA的原料)模板 DNA(作用:合成子鏈的模板)2種引物(作用:使DNA聚合酶從引物的3'端開始合成子鏈)Mg2+緩沖液(作用:激活 DNA 聚合酶/維持適宜的pH、離子濃度等)3’5’3’3’5’5’3’3’5’5’3’3’5’5’3’3’5’5’3’3’5’5’3’3’5’5’3’3’5’5’3’3’5’5’3’3’5’5’3’3’5’5’3’3’5’5’3’3’5’5’3’3’5’5’3’5’3’3’5’目的基因5’引物6.PCR產物的計算問題:在第3輪擴增時能得到完整的目的基因經過n輪擴增后共有目的基因2n-2n個經過n輪擴增,共消耗引物1 2n-1個第n輪擴增,需要消耗引物1 2n-1個6.PCR產物的計算問題:PCR技術 DNA復制相同點 原則原料條件不同點 解旋方式場所酶結果堿基互補配對四種脫氧核苷酸模板、能量、酶DNA在高溫下變性解旋解旋酶催化體外復制細胞內(主要在細胞核內)耐高溫的DNA聚合酶解旋酶、DNA聚合酶大量的DNA片段形成整個DNA分子小組討論2: PCR技術與DNA復制過程比較?二、利用PCR技術擴增DNA片段并完成電泳鑒定(1)嘗試運用PCR儀擴增DNA片段(2)關注PCR技術的應用(3)學習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DNA片段的方法和技術1.實驗目的:2.實驗原理:通過調節溫度來控制DNA雙鏈的解聚與結合,PCR儀實質上就是一臺能夠自動調控溫度的儀器,一次PCR一般要經歷30次循環。PCR儀3.實驗試劑:材料 用量10倍濃縮的擴增緩沖液(含Mg2+) 5μL2.5mmol/L的4種脫氧核苷酸的等量混合液(實為dNTP) 4μL10μmol/L的引物Ⅰ 2μL10μmol/L的引物Ⅱ 2μLH2O 35μL1-5U/μL的Taq DNA聚合酶(即耐高溫的DNA聚合酶) 1U模板DNA (用量為1pg-1μg) 1μL4.實驗過程:移液——離心——擴增移液離心擴增用微量移液器按照PCR反應體系配方或PCR試劑盒的說明書,在微量離心管中依次加入各組分待所有組分都加入后,蓋嚴離心管的蓋子,將微量離心管放入離心機里,離心約10s,使反應液集中在離心管的底部(提高反應速率)參照下表的參數,設置好PCR儀的循環程序。將裝有反應液的微量離心管放入PCR儀中進行反應。循環程序 變性 復性 延伸預變性94℃,5min30次94℃,30s55℃,30s72℃,1min最后一次94℃,1min55℃,30s72℃,10min//可根據目的片段長度適當調整延伸時間預變性:使DNA充分變性,以利于引物更好地和模板結合。注意事項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實驗中使用的微量離心管、槍頭和蒸餾水等在使用前必須進行高壓滅菌處理。該實驗所需材料可以直接從公司購買,緩沖液和酶應分裝成小份,并在-20℃儲存。使用前,將所需試劑從冰箱拿出,放在冰塊上緩慢融化。在向微量離心管中添加反應組分時,每吸取一種試劑后,移液器上的槍頭都必須更換。在進行操作時,一定要戴好一次性手套。PCR擴增不能隨意加大試劑用量。①DNA分子具有可解離的基團,在一定的pH下,這些基團可以帶上正電荷或負電荷。在電場的作用下,這些帶電分子會向著與它所帶電荷相反的電極移動。②在凝膠中DNA分子的遷移速率與凝膠的濃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構象等有關。電泳時,DNA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遷移速率越慢;反之,越快。③通過凝膠成像儀或紫外透射儀觀察和記錄電泳結果。5.電泳鑒定原理:微量離心管電泳裝置微量移液器實際上是進行PCR反應的場所用于向微量離心管轉移PCR配方中的液體包括電泳儀、電泳槽等6.電泳所需器材:(1)無菌水、瓊脂糖;(2)電泳緩沖液(TAE或TBE),維持電泳過程中合適的PH;(3)凝膠載樣緩沖液(內含指示劑——溴酚藍),又叫上樣緩沖液;目的:1.增加樣品密度,保證DNA均勻的沉入加樣孔,2.加溴酚藍可監測電泳進程)(4)核酸染料(常用核酸染料為EB即溴化乙錠),可在300nm的紫外燈下觀察到。7.電泳所需試劑8.電泳具體步驟配置凝膠溶液—制備凝膠—加樣—電泳—觀察記錄配制瓊脂糖溶液根據待分離DNA片段的大小,用電泳緩沖液配制瓊脂糖溶液,在沸水浴或微波爐內加熱至瓊脂糖熔化。稍冷卻后,加入適量的核酸染料混勻制備凝膠將溫熱的瓊脂糖溶液迅速倒入模具,并插入合適大小的梳子,以形成加樣孔。待凝膠溶液完全凝固,小心拔出梳子,取出凝膠放入電泳槽內。將電泳緩沖液加入電泳槽中,電泳緩沖液沒過凝膠1mm為宜加樣將擴增得到的PCR產物與凝膠載樣緩沖液(內含指示劑)混合,再用微量移液器將混合液緩慢注入凝膠的加樣孔內。留一個加樣孔加入指示分子大小的標準參照物電泳接通電源,根據電泳槽陽極至陰極之間的距離來設定電壓,一般為1~5V/cm。待指示劑前沿遷移接近凝膠邊緣時,停止電泳觀察記錄取出凝膠置于紫外燈下觀察和照相結果分析與評價1.你是否成功擴增出DNA片段?判斷的依據是什么?可以在紫外燈下直接觀察到DNA條帶的分布及粗細程度來評價擴增的結果。進行電泳鑒定的結果應該是一條條帶,該片段大小約為750bp。2.沒擴增出條帶,可能的原因有:3.如果擴增結果不止一條條帶,可能的原因有:漏加了PCR的反應成分(引物、酶、模板、原料等),PCR程序設置不當等。1.引物設過短與非目的序列有同源性;2.引物之間形成了引物二聚體;3.退火溫度過低,非特異性片段多;DNA聚合酶的質量不好等。1.PCR技術變性退火延伸在約94℃高溫下,作為模板的雙鏈DNA解旋(變性)為兩條單鏈DNA。反應體系的溫度降至約55℃,2條引物分別與對應單鏈DNA上的特定部位配對。溫度回升到約72℃,4種dNTP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在Taq酶的作用下連接到引物3'端,引物鏈延伸,形成互補的DNA雙鏈。2.利用PCR技術擴增DNA片段并完成電泳鑒定配制PCR反應體系設置程序進行擴增配制瓊脂糖凝膠液制備凝膠加樣緩沖液加PCR產物電泳凝膠成像儀記錄電泳結果對比分析1.下列有關PCR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變性過程中破壞的是DNA分子內堿基對之間的氫鍵B.復制過程中引物與DNA模板鏈的結合依靠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完成C.延伸過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四種核糖核苷酸D.PCR技術與細胞內DNA復制相比所需要的酶的最適溫度較高C2.PCR是一種體外擴增DNA的技術,模擬了體內的DNA復制過程。下圖為PCR技術的原理示意圖,對于圖中物質和過程的說明,錯誤的是( )A.物質a:游離的dNTPB.過程①:氫鍵斷裂C.過程②:邊解旋邊復制D.過程③: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