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采山》教案【教材分析】《采山》描述的是小朋友興高采烈去采山的情景,是一首朝氣蓬勃,流動感極強的歌曲。情緒歡快、活潑,曲風清新,節奏緊湊。采用2/4拍,徴調式,三句式一段體結構。第一樂句反復音樂主題,使音樂音樂形象更加突出。第二樂句將音樂主題的典型節奏加以發展變化,進一步強調音樂形象。第三樂句在前兩個樂句的基礎上,采用了變化和重復的手法發展。結束時采用九度大跳,給人以強烈的結束感。【學生分析】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對于較枯燥的重復練習都不感興趣,需要教師采取各種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有了前兩年的學習基礎,三年級的學生能很好地掌握聽唱法、分句學唱法。但模唱歌曲旋律、自學歌曲的能力仍然還有待提高,需要教師的跟蹤和指導。學生大部分都能養成認真聆聽的好習慣,每次聽音樂都能夠自由隨音樂律動,紀律良好。讓學生理解歌曲和培養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是教學的重點,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方法來引導、讓生感受和體驗、演唱和表演等,來完成歌曲的學習。【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歌曲的情緒,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生活態度。2、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想象和學唱等環節,能夠做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知識與技能:知道《采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能夠唱準十六分音符。【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用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歌曲第二行的節奏難點: 1.XX XXX | XX X02.XXXX X0 |XXXX X0【教具準備】道具蘑菇、木耳,紅旗【教學過程】(一)導入1、提問:今天我要帶同學們去山里尋找寶貝,要找哪些寶貝呢?2、ppt出示大山、蘑菇、野果等圖片。3、除了這些寶貝,你還能想到山里有什么寶貝呢?注:同學們都說得很好!但是在生活中如果同學們要去采山一定要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以免發生意外事故,也可以避免誤食有毒蘑菇或野果而中毒。(二)新課1、揭示課題并把同學分成兩組。說明課堂上的比賽和獎勵規則。2、初聽音樂,回答問題。準備好了嗎?那我們隨著音樂出發吧!你覺得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能夠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都能得到蘑菇或木耳獎勵,并記錄在黑板上)3、跟音樂默唱,回答問題。同學們跟著音樂默唱,唱完說說你覺得哪里最難唱?(記獎勵)4、解決十六分音符。同學們說的最難的地方其實就是書上的綠色色塊的地方,現在跟老師一起來唱一唱。先唱譜,再唱詞。唱完進行比賽,看哪一組唱得更準確。(唱得好的組給予獎勵)5、跟琴一句一句教唱。6、聽學生跟音樂輕聲哼唱。7、聽學生跟音樂大聲唱,糾正錯誤。(表現得好的組給予獎勵)(三)合作探究在蘑菇隊和木耳隊的基礎上再分成每四個人一組,要求自由編創演唱形式,如合唱、輪唱、領唱等。(四)表演提供音樂和舞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表演,根據學生表演的效果給出不同程度的獎勵。(五)評價聆聽學生的評價做必要的補充并給予鼓勵。(六)統計成果統計哪個隊獲得的戰利品多,哪個隊就獲得老師制作的一面紅旗。(七)小結今天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來到山上采山,同學們表現都非常棒!現在我么要回家了,請同學們帶上自己的戰利品和獎品準備回家!(學生隨《采山》音樂走出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