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西省2025屆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階段評估道德與法治注意事項:1.全卷滿分80分,答題時間為75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在道德與法治課上的“法在我心中”環節,老師出示了以下詞條:某部法律,第四章為國旗、國圜歌、國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條。根據詞條提示,這部法律為A.國旗法B.國歌法C.行政訴訟法D.憲法如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新時代新征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對民政工作的領導,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體現了A.黨的根本組織原則B.黨的根本宗旨長C.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D.黨的理論創新3.八年級學生小麗周末在逛街時發現,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南昌市人民檢察院等許多國家機關大門口懸掛的牌子上均帶有“人民”二字。她不禁感嘆,這正反映了道德與法治課本上所學都①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公民②憲法明確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③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④我國國家機構依據憲法行使權力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林老師分享了憲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曾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林老師是為了說明A.憲法規定了國家機構的任期B.憲法明確了國家機構的組成C.國家機構的特定職權由憲法授予D.憲法規定了國家機構的工作方式5.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修訂通過的突發事件應對法,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最大程度保護公民權利是規范突發事件應對的終極目的,也是修訂本法秉持的理念。該法的修訂理念體現了A.我國人權的內容很廣泛B.保護公民權利是最大的人權C.我國人權的主體很廣泛D.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6頁)】·25-CZ136b·6.2025年3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聽取、審議、批準了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這表明①人民政府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②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③人民政府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①我國人民民主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小蘭在自主學習中,探究下列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你認為正確的是①人民代表大會②人大代表③人民④人民政府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8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在國家機構與人民的關系方面,這體現在A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機構中居于從屬、被領導地位B.國家權力來自人民,由人民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C.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D.國家機關內部作出決策、決定時,要堅持少數服從多數9.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A.依憲治國B.嚴格執法C.依法行政D.依憲執政10.張某因涉嫌經濟犯罪被甲市警方刑事立案。得知張某是乙市人大代表后,甲市警方依法釋放了張某,同時向乙市人大常委會發去公函,乙市人大常委會罷免了張某的人大代表資格,許可了甲市警方的刑事拘留申請。此案警示我們①只要違法就判刑②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③行使權力守程序④人大代表能僭越憲法和法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新修訂的慈善法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該法的修訂過程是:黨中央提出發展慈善的新要求→全國人大代表等提出相關建議→廣泛征求意見與民主協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該過程體現了①國家機構堅持民主集中制②地方遵循中央統一領導③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守法④黨領導我國的立法工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首次對行政法規、規章中罰款策部署,規范市場秩序,推動高質量發展,2024年2月,國設定與實施作出全面系統規范務院印發相關指導意見,如右圖所示。該意見A.確保國家權力在陽光下運行B.有利于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C.有利于規范公民權利的行使D,能夠杜絕國家機關濫用權力【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6頁)】·25-CZ136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