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2025湖北道德與法治專題三 匯聚榜樣力量 厚植文化自信1角度一 模范人物2角度二 文化自信常考知識角度一 模范人物答題模板模范人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品質?(1)助人為樂類:①關愛他人,與人為善;②心懷善意,樂于助人;③關心幫助他人,傳遞美好情感。(2)見義勇為類:①珍視生命,敬畏生命;②堅持生命至上;③守護正義,見義“智”為。(3)誠實守信類:誠實守信,信守承諾。(4)敬業奉獻類:①愛崗敬業,精益求精;②忠于職守,開拓進取;③發揚實干精神,艱苦奮斗。(5)志愿服務類:①勇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②服務和奉獻社會;③熱心公益,投身社會實踐。(6)維護國家利益類:①熱愛祖國,無私奉獻;②堅持國家利益至上,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典型素材材料:致敬功勛模范 2024年9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王永志、王振義等4人“共和國勛章”,授予迪爾瑪·羅塞芙“友誼勛章”,授予王小謨等10人國家榮譽稱號。◆王永志:永志不忘強國夢 研制戰略導彈、研發運載火箭、送中國人上太空并籌建“天宮”……這是組織交給他干的三件事,也是他用一輩子干的三件事。他說:“要想有創新思想,首先自己心里要有底氣,同時也要有勇氣。這種勇氣是出于事業心和責任感。”◆王振義:做生命的守護者 他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他無私公開治療方案,只為使更多患者受益。他說,從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他就真心喜歡這個職業,喜歡為病人解決問題后的成就感。1.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王永志和王振義身上閃耀著怎樣的動人光輝?①愛崗敬業,無私奉獻;②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③不畏困難,自強不息;④熱愛祖國,報效祖國;⑤珍視生命,敬畏生命等。2. 請你談談上述兩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故事帶給我們的人生啟迪。(1)積極探索生命的意義,選擇有價值、值得過的人生道路。(2)將個人理想和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3)用認真、勤勞、善良、堅持、責任、勇敢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4)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付出自己的愛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5)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角度二 文化自信常考知識典型素材 材料:荊楚文化映輝煌 荊楚文化,是長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留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荊楚人民勇于探索,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服裝、藝術等多領域深度融合。比如,利用AR技術重現古代戰場,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歷史的厚重;以楚文化為靈感的現代服裝設計,將傳統圖案與現代剪裁相結合;以長江珍稀水生生物為原型打造“長江的禮物”形象IP,目前已開發百余款系列文創產品……著力培育新時代長江文化品牌,構筑長江文化高地。1. 荊楚人民是如何深入挖掘荊楚文化多重價值的?(1)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時代價值。(2)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3)利用網絡和科技手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 結合上述材料,請你為更好傳承“荊楚文化”建言獻策。(1)結合時代發展,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加大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在全社會營造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等。2025年湖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熱點專題精練專題三 匯聚榜樣力量 厚植文化自信一、選擇題1.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南邊緣躬耕三尺講臺,哺育一屆屆學子走出大漠;將“國培”課堂的先進教育理念帶回大山,為山里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而不懈奮斗……他們( )①用行動告訴我們實踐才能出真知②用擔當推動我國實現了教育強國③用使命寫下拼搏奮斗的人生歷程④用奉獻為我國教育事業全力以赴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孫穎莎曾坦言:“自己距離‘大魔王’還有差距,還要慢慢成熟,不斷打磨自己。”東京奧運會后,她也曾有過一段艱難時光,但正是這段經歷的打磨,讓她領悟了“戰勝自己”的意義。這告訴我們( )①要發掘生命力量,增強生命的韌性②只要足夠努力就一定可以獲得成功③不斷克服自身缺點,做更好的自己④負面情緒比正面情緒更能催人奮進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3. 改良版馬面裙、鮮奶現制中國茶、傳統皮影“飛”上3D藝術頭飾……近年來,對傳統元素不斷設計改良、大膽創新的“新中式”成為新時尚。“新中式”的風靡不只因其“新”得實用、“新”得好看,更因其足夠“中式”。這體現了( )A. 創新是“新中式”興起的主要原因B. 中華文化具有與時俱進的創造力C. 網絡為中華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D. 堅定文化自信要全面繼承中華文化二、非選擇題4. (2024鎮江改編)某班同學圍繞“用好生動教材 護好革命文物”開展主題活動。【讓革命文化根植心中】 一件件革命文物是弘揚革命文化的生動教材,以下為部分同學介紹的革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半條被子 1934年11月,紅軍長征途中,借宿徐解秀老人家的3位女紅軍見她沒有御寒的被子,便剪開自己的行軍被,把其中一半留下。一封家書(節選) 人該怎么做,路該怎么走,要有正確答案,我一生無憾事,認定了共產主義這個為人類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甘愿拋頭顱,灑熱血!(1)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這些革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對于塑造青少年品格的價值。(4分)【讓革命文物煥發新彩】 同學們還就加強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增強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展開了交流、討論。(2)結合同學們的討論,運用所學知識,你認為應如何保護利用好革命文物。(4分)專題三 匯聚榜樣力量 厚植文化自信答案1. D 2. B 3. B4. (1)①“半條被子”的故事啟示我們要從小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②“一封家書”啟示我們要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定理想信念。(4分)(2)①立法機關要加強科學立法,為保護革命文物提供法律保障;②要推動革命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文創產品吸引青少年;③引導青少年在實踐中學習革命文化,增強對革命文化的認同感。(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精練 專題三 匯聚榜樣力量 厚植文化自信.doc 精講 專題三 匯聚榜樣力量 厚植文化自信.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