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廈門市一級達標校 2024-2025 學年(下)高二階段性測試政治試題姓名: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卷面總分:100 分 考試時間:75 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 I 卷(選擇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選出。共 16 題,每題 3分,共 48 分。一、單選題1.下圖為“國”字的演變過程。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或,邦也。從口從戈,以守一。”“一,地也。”大意就是人拿著武器“戈”守護土地。到了西周后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為了能更好地維護統治,開始在周圍筑城,“或”演變成“國”。由“國”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出( )①作為主權范圍的領土具有排他性②任何國家都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③政體的選擇取決于統治階級利益④國家的根本職能是政治統治職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某校舉辦模擬聯合國活動,小張、小王、小李和小劉各扮演一國的外交官,討論歐洲冬季能源緊張問題。下面是他們的發言:小張:“我方難以接受你們的方案,這會對我國總統的民眾支持率產生很大影響。”小王:“此方案涉及我國地方具體事務,我國中央政府無法干涉。”小李:“如果我們接受此方案,也將無法在議會中獲得通過。”小劉:“我方支持這一方案,可以以總統行政命令的形式發布執行。”聽完他們的發言,可以得出以下推論( )①小張可能扮演的是英國外交官②小王可能扮演的是法國外交官③小李可能扮演的是德國外交官④小劉可能扮演的是美國外交官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3.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臺灣地區選舉是中國的地方事務。無論島內局勢怎樣變化,都改變不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與世界各國建立和發展外交關系的政治基礎。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建交國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堅決反對以任何方式、任何借口干涉臺灣事務,材料表明( )①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②國家安全是國家主權的核心③我國采用單一制的國家政權管理形式 ④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擁有排他性的權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不斷加強對我國境內人員的滲透拉攏,對未成年人實施無差別網絡勾連作業,以游戲、旅游、攝影等極具迷惑性的名義,一步步將其引入預設圈套,繼而誘使未成年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行為。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國家主權是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②國家安全利益是國家的最高利益,國家安全人人有責③我國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以政治安全為根本④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需要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錢凱港工程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項目,是南美首個智慧港口。錢凱港運營后,從南美洲出口至亞洲市場的貨物運輸時間從 35天縮短至 25天。這條新通道為整個拉美地區打開了一扇門,提供了太平洋海運新選擇。這條新通道的建設( )①基于中秘兩國廣泛的共同利益②得益于我國在公共外交中的獨特作用③打破了不合理的貿易保護壁壘④促進合作國經濟發展和全球競爭力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在一項“瑞士企業在中國”的調查中,101家瑞士企業的決策者普遍表示對在華業務充滿信心,近半數受訪者將中國列為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35%的受訪者計劃增加投資。近年來,瑞士與中國的貿易穩步增長。瑞士的制藥、鐘表和機械行業在對華貿易中表現尤其突出。對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制藥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是瑞士企業在我國投資的原因②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是瑞士企業在我國投資的主要動力③實現互利共贏是兩國進行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的目的④持續優化的外資營商環境能減輕外資企業的競爭壓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5年 2月 14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中國外交部負責人用“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表達了對中美關系問題的立場。這表明( )①中國根據國際問題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②中美關系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對待的基礎上③國家力量決定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轉為科技和軍事實力的較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目前,中國與 9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建立了雙多邊合作機制,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能源項目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超過 40%,同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新能源設備和產品。這表明( )①中國全方位加強能源國際合作,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擴大②能源國際合作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③構建命運共同體要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④中國順應時代主題的變化要求,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俄烏戰事延宕千日、巴以新一輪沖突等大事件此起彼伏。沖突爆發后,美國和西方國家充分暴露出其國際秩序構建理念的虛偽和雙標。而“全球南方”推動了“南方覺醒”時代浪潮。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南方覺醒”可以有力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②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是競爭、制裁和沖突③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④提升南方國家話語權能夠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形勢,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成功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果豐碩,欣欣向榮。從中可以看出( )①我國的外交政策為我國外交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新時代為人類社會共同進步展現更大的擔當③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正在探索并主導全球治理模式④我國長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比較優勢理論指出,如果一國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即意味著相對于另一個國家,該國生產某產品具有比較優勢。在投入成本相同條件下,甲國和乙國生產情況如下:運用比較優勢理論,不考慮其他因素,可以推斷出( )①甲國生產上述產品占有絕對優勢,不需要從乙國進口產品②甲、乙生產一臺智能機器人機會成本不同,甲國大于乙國③乙國新能源汽車占比較優勢,可以向甲國出口新能源電車④甲、乙兩國都存在比較優勢,在貿易合作中可以優勢互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而中國外貿展現出了非凡韌性。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 39.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4.9%。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東盟、金磚國家等的進出口額都呈增長趨勢。以上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國( )①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②堅持多邊貿易體制,更好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③擴大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加強外商投資服務④立足國際市場優化貿易結構,提升貿易質量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4年 2月,在世貿組織投資便利化部長專題會議上,123個成員宣布正式達成由發展中成員發起和推動的《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該協定以“發展”為關鍵詞,旨在促進全球跨境投資,改善發展中成員營商環境,幫助擴大利用外資,增加人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這表明( )①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國際體系②廣大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積極參與推動全球治理③世貿組織依靠非歧視和相互尊重等原則履行職能④世貿組織立足成員的共同利益維護多邊貿易體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正深刻改變著傳統經濟發展模式。2023年全球數字貿易規模約為 7.13萬億美元,占國際貿易的 22.5%,近三年年均增速達 6.2%;2025年全球數字服務貿易規模預計達 8.04萬億美元,占全球服務貿易 60%。( )①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②數字貿易將取代傳統貿易③有利于數字資源在全球進行配置 ④體現了生產的全球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某世界主要經濟大國新當選領導人宣稱,計劃對所有進入該國的商品征收 10%的關稅。除普遍關稅外,對特定國家的商品實施對等關稅,以平衡雙邊貿易,包括對中國商品征收 60%的關稅,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 25%的關稅。優先對芯片、關鍵礦產等戰略性商品加征關稅。關稅政策的經濟影響是( )①將導致該國進口商品價格上升,企業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②雖然對消費者不利,但是有利于保護該國產業,大幅擴大就業③引發貿易伙伴報復,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沖擊全球貿易④增加政府的關稅收入,減少財政赤字,擴大民生和福利支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自 2018年首次舉辦以來,持續發揮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功能,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為推動國際貿易增長和世界經濟發展貢獻積極力量。下列傳導能正確反映舉辦進博會積極影響的是( )①健全國際貿易規則 ②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③深化國際經貿合作④搭建國際貿易平臺 ⑤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⑤ D.④→③→②→⑤第 II 卷(非選擇題)請根據下列各題的要求回答問題。5 大題,共 52 分。二、主觀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是歷代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臺灣牌”一直是美國試圖遏制中國的重要手段之一。2024 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1月 12 日美國眾議院在零票反對的情況下,一致通過了“臺灣保護法案”和“不歧視臺灣法案”。2024 年 1 月 13 日,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當選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賴清德上臺以來,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大肆販賣其“臺獨”主張,嚴重挑釁一個中國原則,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2024 年 5 月、10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分別開展“聯合利劍-2024A”“聯合利劍-2024B”演習,對“臺獨”勢力產生強烈的震懾。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中“各具特色的國家”的知識,分析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展聯合利劍軍事演習的合理性和正義性。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 AI,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當今世界,人工智能正在飛速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隨著全球各國紛紛投入巨資,推動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挑戰。針對于此,全球各國需要加強合作,共同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規范,確保人工智能技術的健康發展。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和科技創新的共同推動下,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我國在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的同時,與多國深化人工智能合作,增進國際共識,共同打造開放共贏、高效聯動的人工智能應用創新發展格局,促進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合作新局面。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中“世界多極化”的知識,闡述我國與多國深化人工智能合作的理由。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國將推動各國各方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共享制度型開放機遇、共享深化國家合作機遇,并提出一系列務實舉措:一是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擴大優質產品進出口,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建改國際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二是穩步擴大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機制,實施好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三是全面深入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談判,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與各國共同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海南自由貿易港不是優惠政策而是體制突破,將主動對接先行先試,充分發揮壓力測試的作用,這彰顯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堅定決心。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中“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談談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意義。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近期,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炒作所謂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導致不公平競爭”,污蔑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中國產品出口威脅他國產業發展,稱中國以“過剩產能”沖擊世界經濟。產能過剩,是指市場供給大于需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供給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目前新能源產業的優質產能不是過剩,而是不足。依據國際能源署的測算,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到 4500 萬輛,是 2022 年的 4.5 倍。中國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符合經濟規律和市場原則,中國新能源產品之所以具有較強競爭力,不是補貼的結果,而是因為相關產業布局較早,通過長期研發投入形成了領先技術優勢,同時依托國內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超大規模市場、豐富的人力資源等,形成綜合性競爭優勢。結合材料,從《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角度,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導致不公平競爭,沖擊世界經濟”的觀點加以駁斥。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 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貿易雖在復蘇但仍面臨多重挑戰。這些挑戰包括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產業政策調整和供應鏈重塑,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加劇等。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推行逆全球化政策,單邊提高關稅,強化技術壁壘,實施非法制裁,推動陣營對抗。材料二 2024 年 11 月 21 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時再次重申中國將同世界攜手前行,為推進世界共同繁榮、開創人類更加美好未來匯聚更大合力。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以下是我國 2024 年舉辦的部分主場活動:時間 會議名稱 主題5月 13 日 第 3屆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 互信與合作:變局中的選擇11 月 5 日至 10 日 第 7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新時代,共享未來11 月 26 日至 30 日 第 2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鏈接世界,共創未來12 月 10 至 12 日 第13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 數字融合,引領發展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中“經濟全球化”的知識,以“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為主題,寫一篇短評。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字數在 200字左右。《廈門市一級達標校2024-2025學年(下)高二階段性測試政治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D B A A A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D B B C17.(10分)①國家主權是構成國家的最重要因素,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中方開展聯合利劍軍事演習是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當必要行動。②我國采用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中央享有最高權力,地方政權被置于中央政權的統一領導下,只能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范圍內行使職權。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面對“臺獨”分裂勢力謀“獨”挑釁,中方開展聯合利劍軍事演習是“正當、合理、合法”的。③國家安全利益是國家的最高利益,中方開展聯合利劍軍事演習是堅持國家總體安全觀的具體體現,也符合國內法、符合國際法、符合國際慣例。18.(12分)①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我國與多國深化人工智能合作,有利于在這一關鍵領域加強交流與協作,提升我國人工智能技術水平和產業競爭力,增強國際競爭力。②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在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各國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應用場景等方面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和推廣,有利于實現互利共贏。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我國與多國深化人工智能合作,有助于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和應用,為全球發展注入新動力,促進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④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與多國深化人工智能合作,是我國外交政策在科技領域的具體實踐,體現了我國在國際合作中秉持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10分)① 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有利于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增強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② 海南自由貿易港通過穩步擴大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實施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深化國際合作提供制度保障。③ 海南自由貿易港通過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或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20.(12分)①美國等西方國家給中國新能源產業扣上產能過剩的帽子只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表現,是為其貿易保護主義提供借口,不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②中國新能源產品不是所謂的“過剩產能”,而是積極滿足全球市場需求的優質產品供給,是發揮中國比較優勢的表現。③中國新能源產業符合經濟規律和市場原則,自主研發形成技術優勢,增強自身競爭力,而非補貼的結果。(材料分)④中國發展新能源產業,是中國對全球分工的貢獻,沒有沖擊世界經濟,而是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有力支撐,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替代答案: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符合國家利益,體現了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不會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21.(8分)答案示例: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符合經濟規律和各方利益。盡管面臨經濟增長乏力、逆全球化等挑戰,中國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推動經濟全球化向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中國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通過舉辦貿促會等系列國際會議,聚焦互信與合作;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促進國際合作與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始終作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與各國一道,致力于建設共同繁榮的世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一級達標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pdf 高二下月考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