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22)1 2 3 4 5 6 7 9 10 11C B C A D D A A A B D ACD8.(1)8 (2)后 著絲粒分裂,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移向細胞兩極 (3)⑥ 它們是由同一條染色體復制、分離后形成的 (4)ef ce12.(1)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2)1∶2 由2個變為1個 (3)染色體的數目(或DNA數目、遺傳信息) (4)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1.C [無論是真核細胞還是原核細胞,都通過分裂進行增殖,A正確;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物質運輸效率越低,因此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無限長大,B正確;低等植物細胞都含有中心體,這些細胞的增殖與中心體有關,C錯誤;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相對于多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的個體較大,而一個細胞核控制細胞質的范圍和能力有限,因此草履蟲有的細胞中出現兩個細胞核,有利于增強對細胞質的控制,D正確。]2.B [單細胞生物體通過細胞增殖而繁衍,即產生新的個體,A正確;多細胞生物體僅有細胞分裂是不能完成繁殖的,B錯誤;多細胞生物體內不斷衰老、損傷和死亡的細胞需要通過細胞增殖得以補充,C正確;多細胞生物的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分化,最終形成多細胞的生物個體,D正確。]3.C [人體口腔上皮細胞高度分化,不進行分裂,沒有細胞周期,A錯誤;機體內只有連續分裂的細胞才處于細胞周期中,B錯誤;細胞周期的長短因細胞種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會因為細胞所處的時間和代謝旺盛程度而不同,C正確;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D錯誤。]4.A [細胞周期是指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A錯誤;a時期為分裂間期,此時細胞中主要進行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因此核糖體、線粒體活動旺盛,B正確;由表格數據可知,不同植物的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時間比分裂期時間長,C正確;只有連續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植物體內有些細胞已不再分裂,不同植物個體中都只有部分細胞處在細胞周期中,D正確。]5.D [圖示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變化,其中甲→乙表示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此時細胞中進行染色體的復制,核DNA數目加倍,A正確;丁中的染色體含有2條染色單體,染色體數和染色單體數的關系是1∶2,B正確;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是有絲分裂中期,即丁時期,C正確;戊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此時細胞中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相等,DNA還包括細胞質中的DNA,D錯誤。]6.D [①期細胞中染色體的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此時細胞內含有4條染色體,③期細胞處于分裂末期,其中的染色體數目也是4條,A正確;④期的細胞中著絲粒已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有8條染色體,B正確;②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散亂分布,處于有絲分裂前期,此時細胞內含有4條染色體,C正確;①期細胞中染色體的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此時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是觀察辨認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D錯誤。]7.A [某生物的體細胞中有4對染色體,8條染色體,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未加倍,含有8條染色體,一條染色體上含有2條染色單體,含有16條染色單體,16條核DNA分子,A正確,B、C、D錯誤。]8.圖乙是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圖像,該時期中著絲粒分裂后,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移向細胞兩極,染色體數目加倍,共有8條。由于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兩個DNA分子是由同一個DNA分子復制而來,所以兩者的遺傳信息是一樣的。圖乙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對應圖甲中的ef段,而圖丙可以表示DNA復制結束之后著絲粒分裂之前的一段,即ce段。9.A [據圖可知,圖中的①處于有絲分裂末期,②處于分裂間期,③處于有絲分裂中期,④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故在細胞周期中的先后順序為②③④①,A錯誤;②處于分裂間期,是物質準備期,細胞中進行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B正確;③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由于DNA分子在間期復制,故此時細胞中核DNA分子數是染色體數的2倍,C正確;④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此時細胞中著絲粒分裂,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D正確。]10.ABD [由題意可知,細胞周期依賴性蛋白激酶是細胞周期調控的核心物質,不管是幼年個體還是老年個體體內都會進行細胞的分裂,A錯誤;酶的活性是受溫度影響的,所以溫度的變化會影響一個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的長短,B錯誤;CDK1的存在能使細胞分裂順利完成,故可能與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絲的形成有關,C正確;各種CDK在細胞周期內特定的時間被激活,驅使細胞完成細胞周期,故能促進癌細胞在分裂間期的某些活動,促進癌細胞的增殖,D錯誤。]11.ACD [依據題意可知,纖冠層支配染色體的運動和分離,若動粒外層的纖冠層缺失,可導致核DNA無法平均分配,A正確;著絲粒分裂與紡錘絲沒有關系,B錯誤;姐妹染色單體是一條染色體經過復制而來的,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圖中所示的姐妹染色單體含有相同的DNA,C正確;動粒可將著絲粒與紡錘絲連接在一起,著絲粒丟失影響染色體與紡錘絲的連接,D正確。]12.(1)細胞周期中的分裂間期進行的物質準備主要是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根據題意分析可知,有絲分裂時,SAC出現于前期,而消失發生在有絲分裂的中期,因此SAC消失前染色體與正常體細胞內相同,而核DNA已經完成復制,故二者數目的比值為1∶2;SAC消失后,有絲分裂進入到后期,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因此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數目由2個變為1個。(3)根據題意,SAC功能異常時,部分染色體的著絲粒無法分裂,細胞也會進入分裂后期,因此細胞分裂后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會發生變化,導致細胞的異常。(4)根據以上分析可知,紡錘體組裝檢驗點的存在保證了有絲分裂中經過復制的染色體能夠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維持了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遺傳的穩定性。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4張PPT)第1課時 細胞周期和有絲分裂第6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節 細胞的增殖1.細胞增殖(1)生物體生長的原因①靠細胞____增大細胞的體積。②靠細胞____增加細胞的數量。知識點1 細胞增殖與細胞周期生長分裂(2)細胞增殖①概念:細胞通過________增加________的過程。②過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兩個相連續的過程。③意義: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礎。細胞分裂細胞數量物質準備細胞分裂生長、發育、繁殖、遺傳連續分裂下一次分裂完成時一次分裂完成時DNA分子的復制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生長有絲分裂不同比例根尖成熟區細胞有細胞周期嗎?說明理由。提示:沒有,因為根尖成熟區細胞為高度分化的細胞。基于對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的認識,判斷下列表述是否正確。1.不同生物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 ( )提示:不同生物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不一定相同。2.同種生物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一定相同。 ( )提示:同種生物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不一定相同。××3.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的不同細胞,其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占細胞周期的比例也分別相同。 ( )提示: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的不同細胞,其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占細胞周期的比例不一定相同。4.分裂間期進行了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 )×√材料1 如圖表示小鼠上皮細胞一個細胞周期的4個階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質;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終止,合成RNA及蛋白質;M期是細胞分裂期)。材料2 若向小鼠十二指腸上皮細胞培養液中加入過量胸苷,處于S期的細胞立刻被抑制,而處于其他期的細胞不受影響。現測得小鼠十二指腸上皮細胞周期各階段時間如下表所示:分裂時期 分裂間期 分裂期 合計G1 S G2 M時長(h) 3.4 7.9 2.2 1.8 15.31.用圖中所示字母與箭頭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提示:G1→S→G2→M。2.分裂間期為分裂期提供物質準備,其主要特點是什么?提示: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生長。3.預計加入過量胸苷約多少h后,細胞都將停留在S期?提示:7.4 h。4.選出下列細胞中具有細胞周期的是哪些?①根尖分生區細胞 ②神經細胞 ③精子或卵細胞?、苋说膶m頸癌細胞?、萑说某墒旒t細胞?、扌纬蓪蛹毎、呷~肉細胞 ⑧胚胎干細胞 ⑨受精卵提示:①④⑥⑧⑨。[深化歸納]1.細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方法名稱 表示方法 說明扇形圖 從A點→B點→A點(順時針),表示一個細胞周期方法名稱 表示方法 說明線段圖 B+C是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雖然A+B所持續的時間長度和B+C是一樣的,但因為細胞周期的起點是分裂間期,所以A+B不能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坐標圖 a+b+c+d+e為一個細胞周期2.影響細胞周期的因素(1)內部因素:不同種類的細胞,細胞周期持續的時間不同,間期和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2)外部因素:溫度、pH、射線、生理和病理狀況等通過影響酶的活性影響細胞周期。[對點練習]1.分裂期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將某種動物的分裂期細胞與G1期(DNA復制前期)細胞融合后,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A.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開始進行DNA的復制和相關蛋白質的合成B.融合細胞的DNA含量是G1期細胞的2倍,和分裂期細胞數目相同C.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開始凝集,形成染色體D.融合后的細胞仍按原來的兩細胞各自的細胞周期運轉,不會改變√C [根據題意可知,分裂期細胞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因此融合后G1期細胞不會發生染色質的復制,A錯誤;分裂期細胞已經完成DNA的復制,因此融合細胞DNA含量是G1期細胞的3倍,B錯誤;由于分裂期細胞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它將促進G1期細胞的染色質凝集,C正確;兩個細胞融合后變成一個細胞,不會再按各自的細胞周期運轉,D錯誤。]2.如圖是按順時針方向表示的4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的b→a→b表示細胞增殖過程的一個細胞周期B.甲圖的b→a與丙圖的b→a所用的時間可能一樣長C.溫度對植物a→b的生理活動沒有影響D.細胞中核DNA的復制發生在b→a段√B [細胞周期是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圖中a表示分裂完成,所以一個細胞周期應是a→b→a,A錯誤;由于圖示只是表示分裂間期與分裂期在一個細胞周期中所占時間的比例,并不表示時間的長短,所以各圖中分裂期所用的時間可能一樣長,B正確;溫度影響細胞周期的進行,C錯誤;細胞中核DNA的復制發生在分裂間期,即圖中的a→b段,D錯誤。]方法技巧 一個完整細胞周期的判斷方法(1)“先長后短”:一個細胞周期要先經歷一個長的間期,再經過一個短的分裂期。(2)“終點到終點”:從完成時開始,到完成時結束,為一個細胞周期。(3)“先復制后分裂”:一個細胞周期一定要先完成DNA分子的復制,才能完成細胞的分裂。1.有絲分裂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人們根據染色體的行為,把它分為四個時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點2 高等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時期 主要變化 ①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成為______;②從細胞的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一個梭形的______;③核仁逐漸解體,____逐漸消失;④每條染色體包括由一個共同______連接著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染色體紡錘體核膜著絲粒2.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主要變化(以高等植物細胞為例)時期 主要變化 紡錘絲牽引著______運動,使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______上 ①每個著絲粒分裂成兩個,____________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由紡錘絲牽引著分別向細胞的兩極移動;②結果:細胞的兩極各有一套__________完全相同的染色體染色體赤道板姐妹染色單體形態和數目時期 主要變化 ①染色體變成________,紡錘絲逐漸消失;②出現新的____和____,形成兩個新的細胞核;③______的位置出現一個細胞板,細胞板逐漸擴展,形成新的______染色質絲核膜核仁赤道板細胞壁赤道板與細胞板有何不同?提示:前者是人們假想的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后者是在赤道板的位置真實出現的結構,會形成新的細胞壁。基于對高等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的認識,判斷下列表述是否正確。1.要觀察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最好選擇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 ( )提示:有絲分裂中期細胞染色體形態穩定,數目清晰。2.分裂間期的細胞內沒有什么變化。 ( )提示:間期細胞看不到變化,但正在進行緊張的物質準備。××3.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數與染色體數相同。 ( )4.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始終等于DNA的數目。 ( )提示: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或兩個DNA分子。√×材料1 如圖①~⑤表示一個細胞周期中某染色體變化的不同情況。材料2 甲圖表示高等植物細胞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圖像,乙圖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數、核DNA數變化的關系,丙圖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中DNA含量變化的關系。1.材料1中,在整個細胞周期中,染色體變化的順序是什么?(用箭頭及圖中的數字表示)提示:①→⑤→④→③→②。2.依次寫出甲圖中細胞有絲分裂的順序(用箭頭及字母表示)。甲圖A細胞中的染色體、染色單體分別是多少條?提示:B→C→A→D,8、0。3.在甲圖A、B、C、D細胞中,對應丙圖BC段的是哪幾個分裂圖像?丙圖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提示:B細胞、C細胞。 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4.由上述材料可否推知染色體與核DNA的數量關系一定為1∶1 提示:不一定,無染色單體時,染色體數∶核DNA數=1∶1;有染色單體存在時,染色體數∶核DNA數=1∶2。[深化歸納]1.一個細胞周期中細胞內染色體、核DNA分子等數目的變化時期 染色體形態變化 染色體行為變化 染色體(2N)數目變化 染色單體數目變化 核DNA(2C)數目變化間期 復制 2N 0→4N 2C→4C前期 散亂分布于紡錘體中央 2N 4N 4C時期 染色體形態變化 染色體行為變化 染色體(2N)數目變化 染色單體數目變化 核DNA(2C)數目變化中期 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2N 4N 4C后期 著絲粒分裂,移向兩極 2N→4N 4N→0 4C時期 染色體形態變化 染色體行為變化 染色體(2N)數目變化 染色單體數目變化 核DNA(2C)數目變化末期 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4N→2N 0 4C→2C2.核DNA、染色體數量的變化曲線曲線 說明 (1)a→b的變化原因是DNA分子的復制。(2)f→g的變化原因是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子染色體。(3)c→d,h→i的變化原因都是一個親代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3.根據柱狀圖判斷細胞分裂時期的規律[對點練習]3.如圖是細胞中某兩種物質的含量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的變化情況。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的虛線所代表的物質有兩種不同的存在狀態B.圖中的b~c段會發生著絲粒分裂C.葉肉細胞中會出現如圖所示變化,而細菌細胞中不會出現D.a~b段有蛋白質和DNA的合成√C [圖中虛線表示染色體含量的變化,染色體和染色質絲是同種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形式,A正確;圖中b~c段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B正確;細菌細胞中沒有染色體,葉肉細胞是成熟植物細胞已高度分化,失去了分裂能力,都不會出現題圖所示變化,C錯誤;a~b段包含有絲分裂的間期,有絲分裂間期除發生染色體復制外,也有蛋白質和DNA的合成,D正確。]4.在某生物體中,核DNA含量不同的細胞的相對數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組細胞數量較多,說明生物體內處于間期的細胞最多B.乙組細胞的核DNA含量在2n~4n,說明細胞正進行DNA復制C.盡管丙組細胞的核DNA含量加倍,但細胞可能處于間期或分裂期D.丙組細胞分裂完成后,核DNA含量會恢復到初始含量√A [甲組細胞包含不分裂的細胞和分裂間期(DNA未復制時)的細胞,因此甲組細胞數量較多,并不能說明生物體內處于間期的細胞最多,A錯誤;乙組細胞的DNA含量在2n~4n,說明細胞正進行DNA復制,B正確;丙組細胞的DNA含量為4n,說明細胞處于分裂間期或分裂期,C正確;丙組細胞分裂完成后,核DNA含量會恢復到初始含量,D正確。]技法總結 細胞增殖過程中的“加倍”成分或結構 時期 原因核DNA 間期 DNA復制染色體 后期 著絲粒分裂中心體 間期 中心體復制細胞核 末期 新核膜已經形成,細胞質尚未分裂1.生物體的生長既靠細胞生長增大細胞的體積,還要靠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2.細胞增殖: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的過程。3.細胞增殖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4.細胞周期: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5.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特點:前期:出現染色體,核膜、核仁消失,出現紡錘體;中期: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分別移向細胞兩極;末期:核膜、核仁重現,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現細胞板,細胞板逐漸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1.如圖所示,圖1中,a+b表示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的一個細胞周期,c+d表示另一個細胞周期。圖2中,按箭頭方向表示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的細胞周期。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1中的a、圖2中A→B區段,細胞中可發生DNA的復制B.圖1中的b、圖2中A→B區段,細胞中會出現染色體數目的加倍C.圖2中的A→B→A表示一個細胞周期D.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課堂檢測 素養測評243題號1√B [根據細胞分裂間期所經歷的時間長的特點可判斷出圖1中的a和c、圖2中B→A區段屬于細胞分裂的間期,細胞中可進行DNA的復制,A錯誤;圖1中的b和d、圖2中A→B區段代表分裂期,細胞分裂的后期會出現染色體數目的加倍,B正確;圖2中表示一個細胞周期的應是B→A→B,C錯誤;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不同,D錯誤。]243題號12.下列有關細胞分裂圖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含有姐妹染色單體的有a、b、eB.在b時期實現了細胞中核DNA數目的加倍C.核膜、核仁在c時期消失,在d時期重新出現D.處于c時期的細胞數目多于處于a、b、d、e四個時期的細胞數目√243題號1D [染色單體從間期染色體復制后形成到后期著絲粒分裂后消失,圖中含有姐妹染色單體的有a、e,A錯誤;在b(有絲分裂后期)時期,著絲粒的分裂實現了細胞中的染色體的加倍,在c(分裂間期)時期核DNA分子復制可實現核DNA數目的加倍,B錯誤;核膜、核仁在a(有絲分裂前期)時期逐漸消失,在d(有絲分裂末期)時期重新出現,C錯誤;細胞周期的大部分時間處于分裂間期,故處于c時期的細胞數目多于處于a、b、d、e四個時期的細胞數目,D正確。]243題號13.如圖為細胞周期中部分細胞核的變化示意圖,此過程( )A.發生在細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發生在細胞周期的分裂間期,染色質復制C.發生在細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漸消失D.發生在細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體螺旋變粗√243題號1C [題圖中核膜在逐漸消失,含染色單體,所以處于細胞分裂期的前期,C符合題意。]4.如圖是某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一個細胞周期中部分時期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243題號1A B C D(1)若考慮一個細胞周期,該圖示缺少處于_______期的示意圖。而該時期細胞主要是進行活躍的物質準備,即進行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圖示細胞有絲分裂的先后順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其中觀察染色體的最佳時期是____期,核膜、核仁消失于___期。(均用字母表示)。243題號1間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DNA分子的復制B→C→A→DCB(3)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于_____期(用字母表示);加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圖中1結構稱為_______,其向四周擴展會形成 ________。(5)DNA、染色體和染色單體三者之比為2∶1∶2的圖示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243題號1A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細胞板細胞壁B、C[解析] (1)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圖中只有分裂期,還缺少分裂間期;分裂間期,細胞中主要是進行活躍的物質準備,即進行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由題圖分析可知,A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B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前期,C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D細胞處于有絲分裂末期,因此先后順序依次是B→C→A→D;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染色體形態穩定、數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的最佳時期,即圖中C(中期)。核膜、核仁消失于B(前期)。243題號1(3)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于A(后期)。(4)D圖中1結構稱為細胞板,其向四周擴展會形成細胞壁。(5)DNA與染色體和染色單體三者之比為2∶1∶2時,即為有姐妹染色單體時,即圖示中的B(前期)、C(中期)。243題號1課時分層作業(22) 細胞周期和有絲分裂題組一 細胞增殖1.生物體都會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增殖,下列有關細胞增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細胞都通過分裂進行增殖B.細胞表面積和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無限長大C.植物細胞增殖與中心體無關D.草履蟲個體較大,有的細胞中出現兩個細胞核,有利于增強對細胞質的控制2.下列關于細胞增殖的說法,錯誤的是( )A.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增殖而繁衍B.任何生物個體通過細胞分裂都能達到繁殖后代的目的C.細胞分裂能使體內衰老的細胞或損傷的細胞得以補充D.多細胞生物的受精卵在細胞分裂、分化的基礎上,最終可形成多細胞的生物個體題組二 細胞周期3.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產生后立即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B.機體內所有的體細胞處于細胞周期中C.細胞周期的長短因細胞種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D.從分裂期開始到分裂間期結束為一個細胞周期4.如表是四種植物分生組織細胞的細胞周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植物 細胞周期的時間/ha時期(分裂間期) b時期(分裂期)物種1 10.6 0.4物種2 18 3物種3 16.5 2物種4 10.4 2.3A.細胞周期是指細胞從一次分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B.處于a時期的細胞,核糖體、線粒體的活動都非常旺盛C.不同植物的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的時間長于分裂期D.四種植物的不同個體中,都只有部分細胞處在細胞周期中題組三 高等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5.如圖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甲→乙的過程中細胞內核DNA數目加倍B.丁中的染色體數和染色單體數的關系是1∶2C.觀察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通常在丁時期D.戊階段細胞中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相等6.下圖是細胞有絲分裂幾個時期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①期與③期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相等B.④期的細胞有8條染色體C.②期的細胞內含有4條染色體D.③期是觀察辨認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7.某生物的體細胞中有4對染色體,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和核DNA分子數目分別是( )A.8、16、16 B.8、8、8C.16、0、16 D.16、16、168.如圖為某生物一個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相關物質的數量變化和分裂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乙中含有的染色體數是________條。(2)圖乙為細胞有絲分裂的________期圖像。該時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②染色體的遺傳信息來自父方,那么與之遺傳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體為________,其遺傳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乙對應圖甲中的________段,圖丙對應圖甲中的________段。9.某同學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的圖像,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圖中細胞①~④所處時期在細胞周期中的先后順序為①②③④B.②細胞中進行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C.③細胞中核DNA分子數是染色體數的2倍D.④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10.(不定項)研究表明,細胞周期依賴性蛋白激酶(CDK)是細胞周期調控的核心物質,各種CDK在細胞周期內特定的時間被激活,驅使細胞完成細胞周期。其中CDK1(CDK的一種)在分裂間期活性高,分裂期活性迅速下降,以順利完成分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幼年個體體內CDK含量較高,成年后體內無CDB.溫度的變化不會影響一個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的長短C.CDK1可能與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絲的形成有關D.CDK1可干擾細胞周期,在癌癥治療方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11.(不定項)動粒是位于姐妹染色單體著絲粒兩側的多蛋白結構(如圖所示),負責將著絲粒與紡錘體連接在一起。研究發現,纖冠層主要是由圍繞在動粒外層的促使染色體分離的馬達蛋白組成,與紡錘絲微管連接,支配染色體的運動和分離。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纖冠層缺失,可導致核DNA無法平均分配B.紡錘絲變短,導致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C.正常情況下,姐妹染色單體上含有相同的DNAD.著絲粒丟失會影響染色體與紡錘絲的連接12.細胞增殖中,染色體的正確分離需要細胞內的監控機制來保證。其中,紡錘體組裝檢驗點(發揮作用的蛋白質稱為SAC)是保證染色體正確分離的重要機制之一,它監控著紡錘絲與著絲粒之間的連接。當所有的染色體與來自細胞兩極的紡錘絲都正確連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SAC消失后,細胞才能由分裂中期進入后期。SAC功能異常時,部分染色體的著絲粒無法分裂,細胞也會進入分裂后期。(1)細胞增殖具有周期性,分裂間期進行的物質準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絲分裂時,SAC消失前細胞中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目的比值為________;SAC消失后,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數目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3)SAC功能異常的細胞分裂后產生的子細胞中________________會發生變化,導致細胞的異常。(4)紡錘體組裝檢驗點保證了經過復制的染色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維持了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遺傳的穩定性。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6章第1節第1課時細胞周期和有絲分裂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課時分層作業(22)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課時分層作業(22)細胞周期和有絲分裂.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