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2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1 (課件+課時分層作業+答案3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2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1 (課件+課時分層作業+答案3份打包)

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2)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題組一 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
1.下列關于高倍鏡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觀察顏色較淺的細胞時,為了觀察清楚,需將反光鏡調至凹面鏡,換用大光圈
B.在低倍鏡下觀察到清晰的葉片細胞圖像后,先調節粗準焦螺旋再換高倍鏡觀察
C.若要轉換高倍鏡觀察,需要先升鏡筒,以免鏡頭破壞裝片
D.視野中有異物時,轉動物鏡發現異物不動,移動裝片時也不動,則異物應在目鏡上
2.下圖甲、乙、丙為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物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甲實物的形狀為q
B.圖乙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裝片移動的方向為右上方
C.圖丙物質的實際流動方向為逆時針
D.高倍鏡下觀察“b”時,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再使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焦
3.近來納米科技發展進步神速,極精微的各式顯微鏡,如共軛焦鋰射顯微鏡、定量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發明,使細胞的微細結構被觀察得更加清楚。下列有關光學顯微鏡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放大倍數越大,視野內能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
B.實驗者若選用目鏡15×和物鏡40×組合觀察,則物像的面積是實物的600倍
C.若高倍鏡下觀察到細胞質流向是逆時針的,實際上細胞質的流向也是逆時針的
D.用低倍鏡看清物像后,換成高倍鏡卻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觀察的物體未處于視野中央
題組二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4.基于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原核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真核生物不都是多細胞生物
B.藍細菌和綠藻均能進行光合作用,是因為二者細胞中均有葉綠體
C.發菜、菠菜、水綿三種生物中,發菜與菠菜細胞結構相似,水綿與前兩者細胞結構有顯著差別
D.擬核是一種環狀DNA分子
5.下圖表示常見的幾種生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不屬于原核生物的是②③④
B.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①②④
C.①②③④的細胞質中都有核糖體
D.與③相比,④沒有系統這一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6.如圖是細菌CM-HZX1和幾種藍細菌的顯微鏡圖像,藍細菌細胞的直徑一般在10 μm左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M-HZX1菌株細胞大于藍細菌
B.圖中細胞都沒有染色體和DNA,但都有細胞壁
C.藍細菌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D.池塘“水華”的發生與藍細菌等大量繁殖有關
7.細胞的統一性體現在(  )
①一切生物都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②細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等
③真核細胞的細胞核內有染色體,原核細胞無染色體,但有擬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多種多樣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8.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有(  )
①沒有細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②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壁
③細菌都是原核生物
④原核細胞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因此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⑤向右上方移動載玻片,視野中的物像也向右上方移動
⑥換高倍鏡時,為避免損壞鏡頭或玻片標本,應該先轉動粗準焦螺旋升高鏡筒
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
9.若用大小不等的圓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桿菌(c)、硝化細菌(d)、酵母菌(e)、細菌(f),則關于這些概念的從屬關系表達正確的是(  )
A        B
C        D
10.(不定項)下列關于生物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描述,錯誤的是(  )
A.藍細菌、酵母菌、SARS病毒從組成物質上看都含有DNA、蛋白質,體現了生物的統一性
B.草履蟲、大腸桿菌、水綿都是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
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體現了生物的多樣性
D.地殼與人的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C,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11.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澳大利亞學者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以表彰他們20多年前發現了幽門螺桿菌,并證明該細菌感染胃部會導致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這一成果打破了當時流行的“不能用抗生素治療胃病”的醫學教條。請回答下列問題:
(1)幽門螺桿菌屬于原核細胞,是因為其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不能像植物一樣利用CO2和H2O合成有機物,故幽門螺桿菌屬于________生物。但它與植物細胞在結構上具有統一性,體現在________(填下列選項的序號)。
A.兩者都具有細胞壁
B.兩者都具有細胞膜
C.兩者都具有染色體
D.兩者都具有核糖體
(2)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該細菌在最外面產生了一種特殊結構——莢膜,它能防止細菌細胞壁和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被蛋白酶分解,這一結構的適應性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探究影響幽門螺桿菌生長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培養該細菌的過程中,發現在某種細菌(簡稱W菌)的周圍,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他們把W菌接種在專門的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后,除去W菌,然后培養幽門螺桿菌,結果幽門螺桿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長繁殖。
①據材料分析,研究小組的同學對造成W菌周圍的幽門螺桿菌不能生長繁殖的原因作出的最可能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設計實驗驗證上述假設,應設置的對照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課時分層作業(2)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A A D B A B ACD
11.(1)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異養型 ABD (2)使幽門螺桿菌能在富含蛋白酶的胃液中生存 (3)①W菌產生了不利于幽門螺桿菌生長繁殖的物質 ②取相同的培養基不接種W菌,在相同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接種幽門螺桿菌
1.D [觀察顏色較淺的細胞時,為了觀察清楚,應把視野調暗,需將反光鏡調至平面鏡,換用小光圈,A錯誤;在低倍鏡下觀察到清晰的葉片細胞圖像后,將放大觀察的目標移至視野中央,再換高倍鏡,然后調節細準焦螺旋進行觀察,B錯誤;若要轉換高倍鏡觀察,直接轉動轉換器即可,不需要升鏡筒,C錯誤;視野中的異物可能存在于裝片、目鏡或物鏡上,可以通過移動裝片、換用目鏡和物鏡判斷異物的具體位置,若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物鏡發現異物不動,移動裝片也不動,則異物應在目鏡上,D正確。]
2.D [高倍鏡觀察時,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不能調節粗準焦螺旋,D錯誤。]
3.B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內能看到的細胞體積越大,故視野內能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A正確;顯微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放大的是物像的長或寬,故選用目鏡15×和物鏡40×組合,物像的長或寬放大了600倍,而不是物像面積,B錯誤;顯微鏡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虛像,若高倍鏡下觀察到細胞質流向是逆時針的,實際上細胞質的流向也是逆時針的,C正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細胞越大,用低倍鏡看清物像后,換成高倍鏡卻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觀察的物體未處于視野中央,D正確。]
4.A [真核生物中既有單細胞生物,也有多細胞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A正確;藍細菌為原核細胞,沒有葉綠體,B錯誤;發菜是原核生物,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而菠菜、水綿均為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有多種細胞器,因此菠菜與水綿的細胞結構相似,發菜與菠菜和水綿的細胞結構有顯著差別,C錯誤;擬核是原核細胞內DNA分子分布的區域,D錯誤。]
5.A [圖中的①藍細菌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為原核生物,②衣藻是低等植物,③大熊貓是高等動物,④冷箭竹是高等植物,它們都屬于真核生物,⑤新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既不屬于真核生物,也不屬于原核生物,A錯誤;圖中①藍細菌有葉綠素和藻藍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②衣藻和④冷箭竹屬于真核生物,具有葉綠體,也能進行光合作用,B正確;①藍細菌是原核生物,②衣藻、③大熊貓和④冷箭竹都屬于真核生物,它們都具有細胞結構,都具有相似的細胞膜,細胞質中都有核糖體這種細胞器,且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C正確;③大熊貓是高等動物,④冷箭竹是高等植物,④冷箭竹與③大熊貓相比沒有系統這一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D正確。]
6.D [根據細菌CM HZX1的顯微鏡圖像中數據可知,CM HZX1菌株細胞小于藍細菌,A錯誤;圖中細胞都是原核細胞,因此都沒有染色體,但都有DNA和細胞壁,B錯誤;藍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其細胞中不含葉綠體,C錯誤;池塘“水華”的發生與水體富營養化,藍細菌等大量繁殖有關,D正確。]
7.B [細胞的統一性表現在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等基本結構且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B正確。]
8.A [沒有細胞核的生物是原核生物或病毒,①錯誤;不是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壁,如動物細胞無細胞壁,②錯誤;細菌都是原核生物,③正確;原核細胞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有的原核細胞含有光合色素及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因此能進行光合作用,如藍細菌,④錯誤;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是實物的倒像,即視野中的物像與實物上下、左右均相反,所以,向右上方移動載玻片,實際上是將成像的實物向右上方移動,因此視野中的物像向左下方移動,⑤錯誤;換高倍鏡時,應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不需要升高鏡筒,⑥錯誤。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
9.B [細胞生物分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細菌屬于原核生物,題中乳酸桿菌(c)、硝化細菌(d)都屬于細菌;真菌屬于真核生物,酵母菌(e)屬于真菌,因此A、C、D錯誤,B正確。]
10.ACD [SARS病毒是RNA病毒,體內沒有DNA,A錯誤;草履蟲、大腸桿菌、水綿都是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B正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C錯誤;人的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D錯誤。]
11.(1)幽門螺桿菌是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大的區別是其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幽門螺桿菌不能利用CO2和H2O合成有機物,屬于異養生物;原核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統一性體現在都具有細胞膜、都具有核糖體、都具有細胞壁。(2)莢膜能防止細菌細胞壁和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被蛋白酶分解,從而使幽門螺桿菌能夠在富含蛋白酶的胃液中生存。(3)①把W菌接種在專門的培養基上培養,W菌產生了不利于幽門螺桿菌生長繁殖的物質,除去W菌后再培養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不能正常生長。②若設計實驗進行驗證,需用不接種W菌的培養基培養幽門螺桿菌作為對照,以排除其他無關變量的干擾。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3張PPT)
第2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第1章 走近細胞
1.光學顯微鏡的結構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④____;⑤______。
知識點1 觀察細胞
粗準焦螺旋
細準焦螺旋
轉換器
物鏡
遮光器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先用低倍鏡觀察
細準焦螺旋
反光鏡
粗準焦螺旋
(2)后用高倍鏡觀察
細準焦
轉換器
螺旋
目標
(P9“探究·實踐”)如何制作植物葉片的臨時裝片進行觀察?
提示: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鑷子撕取葉片表皮→置于清水中展開,蓋上蓋玻片→先在低倍物鏡下觀察裝片→再換高倍物鏡觀察。
基于對顯微鏡使用方法的認識,判斷下列相關敘述是否正確。
1.對光時應調整光圈和反光鏡,使視野變明亮。 (  )
2.低倍鏡換高倍鏡后,先調粗準焦螺旋,再調細準焦螺旋。 (  )
提示:換上高倍鏡后,應用細準焦螺旋調焦。
3.由低倍鏡轉到高倍鏡前,將待觀察目標移至視野中央。 (  )

×

顯微鏡是生物學中重要的觀察工具之一。將血液制成的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看到圖甲、乙所示兩種不同放大倍數下的視野。
圖丙中的①②③④分別為放大倍數不同的目鏡或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玻片之間的距離。
1.在圖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圖乙中是否均可觀察到?為什么?
提示:否。圖甲為低倍鏡下的視野,放大倍數小,看到的視野范圍大,細胞多;圖乙為高倍鏡下的視野,放大倍數大,看到的視野范圍小,細胞少,故圖乙中看到的只是圖甲中的一部分細胞。
2.若使放大倍數最大,圖丙中的組合一般是哪幾個?
提示:②③⑤。
3.請寫出從圖甲轉為圖乙的正確調節順序。
提示:移動標本→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轉動細準焦螺旋。
4.若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中被均勻分布的64個血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在視野中可觀察到的血細胞數為多少個?
提示:4。
[深化歸納]
1.顯微鏡的成像
成像特點:倒立、放大的虛像。即物像與實物左右相反、上下顛倒,將物像旋轉180°后與實物的位置相同。
移動原則:“偏哪移哪”,即物像偏向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移動裝片。
2.低倍鏡與高倍鏡相關比較
項目 物像
大小 看到細
胞數目 視野
亮度 物鏡與載
玻片距離 視野
范圍
高倍鏡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鏡 小 多 亮 遠 大
3.放大倍數的變化與視野范圍內細胞數量變化的關系
若視野中細胞為單行,計算時只考慮長度或寬度的變化;若視野中充滿細胞,計算時考慮面積的變化,細胞數量與放大倍數的變化規律如下:
項目 低倍鏡下放大倍數為a 高倍鏡下放大倍數為ab
視野中一行細胞數量 m m×(1/b)
圓形視野內細胞數量 n n×(1/b2)
[對點練習]
1.利用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的微觀結構,讓人們從細胞的視角看世界。下圖1、圖2是顯微鏡下看到的圖像,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圖1看到的圖像細胞質實際流動方向也是逆時針
B.圖2圖像再放大4倍則只能看到2個細胞
C.若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目鏡異物不動,
則異物在物鏡上
D.若在裝片寫上“9>6”,則在顯微鏡視野觀察到的圖像是“9<6”

C [顯微鏡成像是倒立的虛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動方向與標本的移動方向相反,故圖1視野中看到的細胞質流動方向與實際上細胞質流動方向一致,都是逆時針,A正確;圖2中細胞成行排列,視野內觀察細胞數與放大倍數成反比,圖像再放大4倍則只能看到8÷4=2個細胞,B正確;若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目鏡異物不動,則異物在物鏡上或裝片上,C錯誤;顯微鏡成像是倒立的虛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若在裝片上寫“9>6”,則在顯微鏡視野觀察到的圖像是“9<6”,D正確。]
2.下列有關顯微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中的a、b表示目鏡,鏡頭a的放大倍數大于鏡頭b
B.③中放大的是物像的面積,其中X應為4
C.若要放大②中c處的細胞,應將裝片左移
D.③中換用高倍物鏡前應先提升鏡筒,以免鏡頭壓壞裝片

C [由圖中可看出,a、b屬于物鏡,物鏡長短和放大倍數成正比,鏡頭a的放大倍數小于鏡頭b,A錯誤;由于視野中充滿細胞,放大后視野中的細胞數與放大倍數的平方成反比,放大倍數為之前的4倍時,所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應為原先的1/16,所以X應為16×64=
1 024,B錯誤;視野中物像的移動方向與裝片中實物的運動方向正好相反,要將左側的c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裝片左移,C正確;在換用高倍物鏡前不需要提升鏡筒,D錯誤。]
1.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分類依據
細胞內有無____________________。
2.細胞生物
知識點2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3.藍細菌和大腸桿菌的比較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擬核
核糖體
鞭毛
藻藍素
葉綠素
光合作用
自養
自養
異養
草履蟲與哺乳動物的結構和功能相似,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
提示:均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及成形的細胞核,不具有細胞壁。
4.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1)多樣性的體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統一性的體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細胞多種多樣,原核細胞多種多樣,而真核
細胞和原核細胞又不一樣
都具有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都以DNA作為
遺傳物質
(P11“旁欄思考”)從進化角度說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提示:真核細胞是由原核細胞進化而來的。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在結構上具有統一性,但也有差異性,真核細胞比原核細胞更復雜。
基于對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判斷下列敘述是否正確。
1.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 (  )
提示:原核生物無染色體。
2.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都含有核糖體。 (  )
3.藍細菌無葉綠體,但能進行光合作用。 (  )
×


4.原核生物中既有自養生物又有異養生物。 (  )
5.原核生物均含有細胞壁。 (  )
提示:支原體無細胞壁。

×
原核細胞是組成原核生物的細胞。這類細胞的主要特征是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也沒有核仁、染色體,只有擬核,進化地位較低;有核糖體、細胞膜,細胞較小。細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廣、個體數量最多的原核生物,除細菌外,
原核生物還有放線菌、支原體、衣原
體等。圖示為幾種常見的單細胞生物。
1.這些生物中,屬于真核生物的是哪幾種?請說出你的主要判斷依據。
提示:眼蟲、變形蟲、酵母菌、衣藻、草履蟲。它們均含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2.眼蟲與植物、動物都有相似之處,從進化的角度看,你認為合理的解釋是什么?
提示:眼蟲中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與植物類似;眼點含感光細胞,可以感受光刺激,有鞭毛,能運動,與動物類似,說明眼蟲是與兩者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
3.圖中的細胞共同的結構模式是什么?
提示:細胞膜、細胞質、遺傳物質集中存在的區域(細胞核或擬核)。
4.細胞雖然形態多種多樣,但是基本結構具有高度的統一性。細胞為什么會有統一性?細胞的多樣性又是怎樣產生的?
提示:細胞之所以會有統一性,是因為細胞來源于細胞,即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生的,所有細胞都來自一類共同的祖先,所以具有統一性。細胞的多樣性是在進化過程中,由于自然選擇等原因,細胞出現結構分化,分別承擔不同功能而產生的。
[深化歸納]
1.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
2.細胞統一性的體現
[對點練習]
3.下列關于①②③④四個框圖內所含生物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框①內的生物都具
有細胞結構,且都含核糖體
B.框②內的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C.框③內的生物均不含染色體
D.框④內的生物中一種為真核生物,兩種為原核生物

A [衣藻、金魚藻均是植物,屬于真核生物;藍細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屬于真核生物。故框①內的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且都含核糖體,A正確。酵母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錯誤。新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含染色體;酵母菌是真菌,屬于真核生物,其含有染色體,C錯誤。框④內的生物中一種為真核生物,一種為原核生物,一種為病毒,D錯誤。]
4.細胞都被認為是一個共同祖先細胞的后裔,而在進化中這個祖先細胞的根本性質是保守不變的,因此,科學家們可以將研究一種生物所得到的知識用于其他種的生物,從而催生了“模式生物”的出現,它們通常有個體較小,容易培養,操作簡單,生長繁殖快的特點,如:噬菌體、大腸桿菌、酵母菌、擬南芥、果蠅和小白鼠等。下列關于“模式生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模式生物”能體現細胞的統一性,但不能體現細胞的多樣性
B.大腸桿菌與酵母菌都具有細胞壁,擬南芥沒有組織
C.“模式生物”噬菌體、大腸桿菌、酵母菌都可在普通培養基中進行培養
D.“模式生物”的研究都能體現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D [“模式生物”的細胞具有相似的結構,能體現細胞的統一性,“模式生物”的細胞各種各樣,也體現了細胞的多樣性,A錯誤;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單細胞的真核生物,都具有細胞壁,組織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細胞和細胞間質聯合在一起構成的,擬南芥是多細胞生物,具有組織,B錯誤;噬菌體是病毒,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所以需要用宿主的活細胞培養,C錯誤;“模式生物”中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表現出生命活動,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通過各種分化的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所以“模式生物”的研究都能體現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D正確。]
方法技巧  生物類型的判斷方法
(1)沒有細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原核細胞不一定都有細胞壁,如支原體就沒有細胞壁。
(2)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是最簡單的真核生物,一般為單細胞,大部分生活在水中,包括原生動物(如草履蟲)和真核單細胞藻類(如衣藻)等。
(3)細胞群體≠多細胞生物體:如我們在水體中看到的藍細菌實際上是單細胞藍細菌的細胞群體。
1.真核生物指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指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
2.低倍鏡下觀察清楚的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后,再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物鏡,進一步觀察。
3.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最大的區別在于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4.藍細菌細胞內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生物。
5.細胞的統一性表現為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遺傳物質DNA。
6.支原體可能是最小、最簡單的原核單細胞生物,且沒有細胞壁。
1.下面是用顯微鏡觀察時的幾個操作步驟,要把顯微鏡視野下的標本從下圖中的A轉為B,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
①向右上方移動載玻片 ②調節反光鏡使視野明亮 ③調節細準焦螺旋 ④轉動轉換器 ⑤調節粗準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動載玻片
A.①③②④   B.③⑥②④
C.⑥③②④ D.⑥④②③
課堂檢測 素養測評
2
4
3
題號
1
5

D [分析題圖可知,圖A是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物像,B是在高倍鏡下觀察到的物像,由A轉到B就是使用高倍鏡的步驟。首先 A中低倍鏡下觀察到的氣孔在左下方,根據“偏哪往哪移”的規律,往左下方移動載玻片才能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故選⑥不選①;然后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選④;換上高倍鏡之后視野會變暗,應調節反光鏡使視野明亮,選②;最后換上高倍鏡之后微調細準焦螺旋就可以使物像清晰,選③,使用高倍鏡時不能轉動粗準焦螺旋。綜上所述,圖中的A轉為B,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⑥④②③,D正確。]
2
4
3
題號
1
5
2.顯微鏡是生物學中常用的實驗設備。下圖是在用相同目鏡下轉換不同的物鏡對同一個標本進行觀察得到的結果,結合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①②④③的放大倍數
依次增大
B.物像從③變為①,更換物
鏡時應略微提升鏡筒
C.觀察到物像②的物鏡鏡頭長度比觀察到物像④的物鏡鏡頭短
D.若用10×物鏡看到有16個細胞布滿視野,則換成40×物鏡后至少可看到1個細胞

2
4
3
題號
1
5
D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越少,由此可知,圖中③④②①的放大倍數依次增大,A錯誤;物像從③變為①,即由低倍鏡轉換為高倍鏡,應直接轉動轉換器,不能提升鏡筒,B錯誤;物鏡的放大倍數與鏡頭長度成正比,則觀察到物像②的物鏡鏡頭長度比觀察到物像④的物鏡鏡頭長,C錯誤;如果物鏡為10×的情況下看到視野中布滿了16個細胞,那么把物鏡換成40×后,觀察到的細胞數是原來的1/16,因此至少可看到1個細胞,D正確。]
2
4
3
題號
1
5
3.研究人員分別對念珠藍細菌和蛔蟲進行各種分析、觀察,結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無)。下列項目中記錄正確的是(  )
2
4
3
題號
1
5
項目 核膜 光合色素 葉綠體 核糖體
念珠藍細菌 × √ × √
蛔蟲 √ × × √

A.念珠藍細菌  B.蛔蟲
C.都正確 D.都不正確
C [念珠藍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其細胞中不含核膜、葉綠體,但含有核糖體和光合色素,對念珠藍細菌的記錄正確;蛔蟲屬于真核生物,其細胞中含有核膜、核糖體,但不含光合色素、葉綠體,對蛔蟲的記錄正確。綜上所述,C正確。]
2
4
3
題號
1
5
4.支原體種類繁多,常導致呼吸道、生殖道等器官感染,而中醫臨床研究發現念珠藍細菌(十堰地區稱其為“地曲蓮”)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地曲蓮具有細胞、組織、器官等多個生命系統的層次
B.支原體細胞中的核酸僅有DNA
C.地曲蓮的直徑較大多數細菌的直徑更小
D.支原體細胞無多數細菌外層的細胞壁結構
2
4
3
題號
1
5

D [地曲蓮即念珠藍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只有細胞和個體層次,不具有組織、器官等生命系統的層次,A錯誤;支原體屬于細胞生物,支原體細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兩種,B錯誤;地曲蓮即念珠藍細菌,其細胞大小與大多數細菌差距不大,C錯誤;多數原核生物(除支原體外)都有細胞壁,即支原體細胞無多數細菌外層的細胞壁結構,D正確。]
2
4
3
題號
1
5
5.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各生物圖像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2
4
3
題號
1
5
(1)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圖中序號),從物質基礎考慮,是因為其含______________(填色素)。
葉綠素和藻藍素
B
(2)C生物是________,屬于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細胞,可引起肺炎。臨床上常用青霉素治療肺炎,青霉素通過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導致細菌裂解,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能否用青霉素治療該病原體引起的肺炎呢?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3
題號
1
5
不能,支原體沒有細胞壁,青霉素對它不起作用
支原體
原核
(3)酵母菌區分于A的主要結構特點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雖然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在形態上多種多樣,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具有高度的統一性,這種統一性主要表現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三點即可)。
2
4
3
題號
1
5
有以核膜為界限的
細胞核
有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遺傳物質都是DNA,都具有核糖體
(4)如下圖一是在目鏡為10×,物鏡為4×的顯微鏡下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的視野,圖二是更換物鏡后的視野,則更換的物鏡應為____________(放大倍數)。
2
4
3
題號
1
5
16×
[解析] (1)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B,即藍細菌,因為其細胞結構中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因而可以進行光合作用。(2)C生物為支原體,其細胞結構中沒有真正的細胞核,因而屬于原核細胞。青霉素通過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導致細菌裂解,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但支原體引起的疾病不能用青霉素治療,因為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因而青霉素對其不起作用。
2
4
3
題號
1
5
(3)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酵母菌區別于A的主要結構特點是酵母菌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雖然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在形態上多種多樣,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具有高度的統一性,這種統一性主要表現在有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遺傳物質都是DNA,都具有核糖體。(4)如圖一放大倍數為40×,而圖二是更換物鏡后的視野,更換后能在視野直徑位置看到2個完整的細胞,說明在原來的基礎上放大了4倍,即此時更換的物鏡應為16×。
2
4
3
題號
1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额济纳旗| 海原县| 云阳县| 沙雅县| 茂名市| 岚皋县| 华亭县| 海安县| 望奎县| 北辰区| 潜山县| 内江市| 罗甸县| 兴仁县| 渝中区| 西藏| 广安市| 平阳县| 镇沅| 镇江市| 南丰县| 彰化市| 穆棱市| 阳江市| 自贡市| 卓尼县| 新宾| 平谷区| 阿图什市| 家居| 潮安县| 临洮县| 临高县| 宜昌市| 彩票| 邵阳市| 炎陵县| 涟源市| 门源| 辛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