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春學期 3 月份調研九年級道德與法試卷分值:50 分 時間:50 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計 28 分)1.構成動力的元素都一樣:自信、樂觀、不屈不撓、熱忱。自信使你相信自己具有達到目標的能力,樂觀讓你相信凡事都能找到正面解決之道,不屈不撓使你一直向著目標努力,有了熱忱和耐力才能享受過程中的快樂。這啟示我們( )A.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樂觀自信B.自信、樂觀、不屈不撓、熱忱會讓每一個取得成功C.只有自信、樂觀、不屈不撓、熱忱的人才是善良的人D.可以試著用一種新的態度來處理壓力,尋找到平衡點2.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我們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我們時刻掛念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危,向留學生等群體發放“健康包”,協助確有困難的中國公民有序回國;我們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倡導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這其中包含的價值追求是( )①生命永恒 ②生命至上 ③人民至上 ④和而不同 ⑤天下一家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3.改革開放 40 多年間,中國人實現了輕松地“買賣全球”,中國則一步步晉升為“世界工廠”,又逐漸轉變為“世界市場”,在全球買賣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得益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對于經濟全球化,下列認識你不認可的是( )A.經濟全球化就是指商品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完成B.無論世界怎樣風云變幻,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C.它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同時也使風險與危機跨國界傳遞D.它促成了貿易大繁榮、投資大便利、人員大流動、技術大發展4.人社部、教育部等十部門近日印發通知,部署啟動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全年募集不少于 100 萬個就業見習崗位,為青年提供充足見習機會。這有利于( )①促進見習者積極參與實踐,樹立正確的職業觀。②確保見習者今后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③見習者錘煉自己,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質。④見習者做好職業準備,正確進行職業選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具有多樣性,我們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交而通”是指①要尊重差異,理解不同 ,包容多樣文化 ②保持自身文化的獨立性,拒絕外來文化影響③要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④平等交流、對話,學習、借鑒、創新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幾十年前,在國外的華人很難感受到“年味兒”。現在,中國的春節不僅是全球華人的節日,而且吸引了多國民眾。每年春節,“中國紅”都會扮靚國外的許多城市。這表明( )A.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 B.中國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中國正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D.我國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7.英國一名患有自閉癥的兒童,從 2 歲開始一直使用一個珠光綠色水杯喝水,如果沒有這個杯子,他甚至不喝一口水。有一天,杯子損壞了……這一消息通過網絡迅速傳遍全球。當年生產該水杯的中國廠家得知孩子的困境,找到 13 年前的模具以最快的速度生產出一模一樣的杯子,并寄往英國。這一難題得以解決的原因是( )①科學技術日新月異 ②中國謀求自身發展 ③世界是緊密聯系的 ④新業態的不斷涌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呼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開放包容、互學互鑒,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共同創造亞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來。這表明我們( )①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和豐富性 ②要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主動參與競爭③要尊重差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④要學習和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3 年 11 月 15 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行的歡迎宴會。習近平指出,中美關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澆筑的。中美關系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以上表明( )①和平與合作是當今時代主題 ②中美之間應擴大人民間交往③兩國應致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④中美之間矛盾多于合作不可調和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 年 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到,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下列措施符合形成新質生產力要求的是( )①逐步淘汰傳統產業產能,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②推動新興產業全球合作,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群③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④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1.在博鰲亞洲論壇 2022 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指出:“沖出迷霧走向光明,最強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濟。”從中看出中國堅持的理念是( )A.和而不同 B.交流互鑒 C.對話協商 D.合作共贏12.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年來中外文化交流成果豐碩。2017 年在泉州成功舉辦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2018 年在長沙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2018 年在西安舉辦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2019 年在北京舉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這些中外文化交流互鑒活動表明①多樣的文化交流讓世界豐富多彩 ②開放的發展理念促進各國文化繁榮進步③各國文化的差異性是文化交流的障礙 ④各國文化需要平等交流,相互學習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 100 周年大會上指出:“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響應總書記的號召,我們青少年應該( )①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尊嚴 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抵制外來文化影響③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 ④培育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心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九年級小華即將畢業,在“暢想未來”主題班會上,他和同學們討論起對職業的規劃。下列幾位同學的觀點,正確的是( )①小冬:我喜歡汽車,將來打算讀職業高中學汽修專業,做高級藍領②小夏:未來新興職業越來越多,大家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無需提前規劃③小美: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工作,家長讓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吧④小華:不管將來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我一定會干一行愛一行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二、材料題(22 分)15.(10 分)【堅持改革開放建設創新型強國】2024 年 12 月 11 日至 12 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明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并部署“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等具體內容。從設立 22 個自貿試驗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到力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生效;從不斷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到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行業準入;從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搭建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等國際經貿合作平臺……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1)(4 分)依據以上信息,運用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穩步擴大開放的原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量子計算、人工智能、5G 通信等前沿科技以及航空航天、高速鐵路等基礎設施展現了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些技術突破提升了國際競爭力,為全球科技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2)(6 分)有同學認為,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表明我國已邁入科技強國行列。請辨析這一觀點。16.(12 分)▲第 18 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正式開幕。本屆東博會采取“實體展+云上東博會”的線上線下合辦展形式。截至 9 月 13 日,“云上東博會”全網曝光量超過 11.4 億次,站內訪問量超過 2156 萬次。各場對接會為國內外客商促成了 3200 對精確配對,實現“面對面”“屏對屏”的精準對接。▲我國與東盟國家加快形成互補性貿易結構,一項項成績伴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茁壯成長,進一步提升各國加強合作的信心,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我看好中國市場,計劃再開 2 家泰式餐,希望通過努力,架起泰中兩國舌尖上的文化之橋”。來自泰國清邁的陳美妮 2010 年來到南寧見證了南寧的發展變化,也在這里實現了創業夢想。▲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喚大胸懷。中國積極順應服務貿易發展實際需要,歡迎各方分享中國市場的巨大機遇,希望與各國攜手破解當前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和投資面臨的問題。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同世界共享中國技術發展成果。(1)(2 分)擬題:運用所學知識,自擬一個體現材料主要內容的題目。(2)(10 分)評論:抓住關鍵,層次清,從不同的角度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評論。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A D C A A C B D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D D C B15.(1)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③我國過去 40 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④擴大開放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4 分)(2)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6 分)16.(1)題目如:《辦好東博會共享發展機遇》《貢獻中國智慧促進世界繁榮》(2 分)(2)例答①從合理利用網絡的角度: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網絡推動社會進步。②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采取共同行動,承擔共同責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成為各國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必然選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世界各國一致行動,努力擴大利益的交匯點,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③從文明交流互鑒的角度: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互動而豐富。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④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當今世界是開放的、發展的、緊密聯系的世界。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順應歷史潮流,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主動參與競爭。⑤從中國擔當的角度: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致力于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家。(每點 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