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十一課遠離違法犯罪 同步練習一、選擇題1.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我們將違法行為分為( )A.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B.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C.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D.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2.下列關于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關系,理解錯誤的是( )A.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都是違法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制裁B.刑事違法行為就是犯罪,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C.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違反的法律規范不同D.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具有社會危害性3.杜某因飼養寵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被處以罰款人民幣300元。他的行為屬于( )A.行政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C.刑事違法行為 D.嚴重違法行為4.下列屬于違法行為的有( )①小東參與搶劫他人財物②小哲經常參與賭博、尋釁滋事、打架斗毆③小青周末沒有參加社區的獻愛心活動④小明偷看他人的日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2024云南中考】下列違法行為對應的法律責任正確的是( )A.謊報險情——刑事責任B.破壞鐵路封閉網——民事責任C.非法出售瀕危野生動物——刑事責任D.拾得遺失物拒絕歸還——行政責任6.李某為非法出境越南籍人員提供車輛運送幫助,從而謀取非法利益,被那坡縣人民法院以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李某的行為屬于( )A.不道德的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C.刑事違法行為 D.行政違法行為(公民的基本義務依法納稅) (犯罪民事違法行為)7.如圖所示的包含關系不正確的是( )B.(智力成果權著作權) (刑罰主刑)D.8.李某因在網絡上散布謠言被公安機關拘留5日,罰款人民幣200元;謝某因毆打他人致人重傷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二者的行為分別屬于( )A.行政違法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B.民事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D.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9.【2024天津中考】李某在體育館觀賽時擾亂比賽秩序,經工作人員多次勸阻無效后被民警帶走,公安機關給予李某警告處罰。李某的行為屬于( )A.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C.刑事違法行為 D.嚴重違法行為10.【2024連云港中考】下列適合在“民法典宣傳月”中選用的案例有( )①偽造身份實施網絡詐騙,被判處有期徒刑②將他人丟失的錢包據為己有,被法院判決限期歸還③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就發表了其作品,被訴侵權④在公共場所擾亂秩序,被公安機關給予警告處罰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1.請根據以下圖示推斷小林的違法行為最有可能是( )A.私自離校,曠課逃學 B.散播謠言,擾亂秩序C.毆打他人,致其重傷 D.敲詐勒索,數額巨大12.“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下圖漫畫《獲刑》中乘客的行為( )①屬于行政違法行為 ②具有社會危害性③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④應承擔法律責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劉某誘騙老年人購買假冒偽劣保健品,被公安機關依法給予相應處罰。劉某的行為屬于( )A.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C.刑事違法行為 D.嚴重違法行為14.我國刑法對犯罪行為有明確的規定。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征,包括( )①嚴重社會危害性 ②一般違法性③刑事違法性 ④應受刑罰處罰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附加刑包括( )①罰金 ②剝奪政治權利③沒收財產 ④驅逐出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6.青少年遇到非正義的事情,既要勇敢,又要機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不管有多大困難,都要挺身而出 B.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C.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D.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17.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應該( )①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②善于斗爭,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③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④有勇有謀地同犯罪行為作斗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修改新增了十多種罪名,其中高空拋物、侮辱誹謗英雄烈士已入刑。這兩種行為入刑是因為犯罪最本質的特征是( )A.刑事違法性 B.規則需要改進和完善C.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D.刑罰當罰性19.小鄭到某縣法院工作,第一天就接手了以下4個案件,其中屬于犯罪的有( )①周某與鄰居發生糾紛,并將對方打成重傷②小趙闖紅燈,并與協管員發生沖突③李某在某娛樂場所販賣毒品④王某挪用公款炒股,累計近百萬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判決書(摘要)依照……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李某犯侵犯知識產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二十萬元。)20.下列對判決書內容解讀正確的是( )A.被告人李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B.有期徒刑和罰金均屬于刑罰中的主刑C.侵犯他人知識產權都屬于一般違法行為D.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行政處罰拘留主刑管制刑罰主刑附加刑拘役)21.如圖所示的包含關系不正確的是( )A, B. C. D.22.下面思維導圖中,①和②分別應填入( )A.刑事違法行為 嚴重社會危害性B.行政違法行為 嚴重社會危害性C.刑事違法行為 應受刑罰處罰性D.行政違法行為 應受刑罰處罰性23.下圖漫畫告訴我們( )①要弘揚法治精神,做到依法辦事 ②法律鼓勵見義勇為,弘揚社會正氣③面對侵害,要敢于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④以暴制暴屬于正當防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4.中學生小閩發現鄰居行跡神秘,通過觀察懷疑他們在實施違法行為,于是撥打報警電話,為公安機關偵破案件提供了重要線索。小閩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 )A.自己遭遇侵害時學會依法求助B.懲惡揚善,制裁違法犯罪行為C.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D.杜絕不良行為,預防違法犯罪(案件1:某出版社未經小林同意,出版了其創作的短篇小說案件2:初中生小夏經常和同學曠課去校外網吧玩游戲案件3:某男子因報假警7次,被當地公安機關行政拘留案件4:蘇某在某國家考試中組織考生作弊,被判處有期徒刑)25.在學習“犯罪與刑罰”時,學生列舉了以下四個案件,其中具有刑事違法性的是( )A.案件1 B.案件2 C.案件3 D.案件426.周某犯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犯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人民法院對周某數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上述判決中屬于主刑的有( )A.無期徒刑、有期徒刑 B.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C.有期徒刑、沒收財產 D.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判決書(摘要)本院認為,被告人王某構成盜竊罪。判決如下:被告人王某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27.參加“模擬法庭”社團活動時,小海展示了一份判決書的內容摘要,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A.判決書中的“本院”指的是人民檢察院B.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C.王某的違法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D.王某受到了行政處罰28.“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毙谭ㄐ拚福ㄊ唬┑倪@一規定警示我們( )①認清犯罪危害 ②增強法治觀念③加強自我防范 ④違法即受刑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9.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時有發生,并呈現低齡化趨勢。這警示我們青少年應當( )①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 ②預防犯罪,需要杜絕不良行為③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④不良習氣離犯罪尚遠,不用在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0.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日趨多元,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長,且呈現低齡化趨勢,下列有關犯罪的說法錯誤的有( )①青少年要杜絕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 ②公民要科學立法,堅決打擊犯罪行為③很多犯罪都是一朝一夕鑄成的 ④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1.2025年3月27日是第30個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開展安全教育日主題教育活動( )A.能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社會的侵害B.能完全避免未成年人受到意外傷害C.能確保未成年人遠離違法犯罪D.有利于未成年人認清危害,增強法治意識32.為避免下圖漫畫中的這種結局,我們青少年應該( )①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②增強法治觀念,自覺學法、知法、守法③學會調控不良心理,拒絕不良行為④遠離社會,避免違法犯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3.預防違法犯罪,要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下列最符合這一內容的是( )A.天網恢恢,疏而不漏B.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遲C.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D.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間沒到34.下面是陳某的行為軌跡,對其行為軌跡認識正確的是( )"A.我們年齡小,與違法犯罪無關B.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C.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D.陳某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都是“朋友”的責任35.結合下圖可知,預防犯罪需要( )A.小錯可以不管 B.接受刑罰處罰C.不能犯下大錯 D.杜絕不良行為36.《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稱不良行為,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長的行為。下列屬于這一行為的有( )①吸煙、飲酒 ②多次曠課、逃學③結伙斗毆,追逐、攔截他人 ④非法攜帶弩、匕首等管制器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7.【2024海南中考】為有效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涉毒違法犯罪,保障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海南省部署開展禁毒“護苗”專項行動。這警示青少年( )①認識到毒品的危害,遠離毒品 ②珍愛生命,愛護身體,養護精神③增強防范意識,抵制毒品侵害 ④毒品離我遙遠,禁毒與我無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8.下面是2024年5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白皮書(2019-2024)》中顯示的2019-2023年審結涉未成年人案件數量趨勢。由此可見( )2019-2023年審結涉來成年人案件數量趨勢(件)A.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任重道遠 B.未成年人年齡小,實施犯罪行為不要緊C.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只能依靠法律懲戒 D.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39.相關部門針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因素開展了調研。根據調查統計圖,預防青少年犯罪,需要重點注意( )①發揮法律的保護作用 ②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識③引導青少年抵制誘惑,謹慎交友 ④提醒家長切實履行監護職責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40.【情境探究】情境一:李某、王某、吳某三人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時起哄、打鬧,吹口哨。工作人員多次勸阻無效,只好請民警將其帶走,公安機關給予三人警告處分。情境二:朱某在工廠浴室撿到蘇某的進口手表,先說兩天后歸還,后又稱手表丟失,拒不歸還。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情境三:中學生趙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搶奪9名小學生財物,獲得贓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認定趙某犯搶劫罪,依法判處趙某有期徒刑三年。(1)他們分別違反了什么法律?屬于什么類型的違法行為?(2)上述案例給我們什么啟示?41.【應對違法犯罪】某學校組織學生參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帶領同學們來到活動區,一起表演了一場案件模擬情景劇。某天放學后,小剛和同學一起回家,二人走到一個人少的小巷口時,發現幾名社會青年正在恐嚇一名同校同學,并強迫其交出身上全部的現金,此時小剛……(1)如果你是情景劇中的小剛,你會怎么做?(2)請你說說這樣做的理由。【2024海南中考】2019—2023年,海南公安機關持續深化全國最安全地區創建,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數下降16.3%,人民群眾安全感指數從95.67%提升至98.31%,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1)建設法治海南,人人有責。青少年預防違法犯罪,需要杜絕不良行為。請你列舉兩項需要杜絕的不良行為。(2)請針對你所列舉的不良行為,簡要說說你應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A B C C A C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B D D A D C D A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A C D A C A A C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答案 D A B B D A A A C二、非選擇題40.(1)①李某、王某、吳某三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行政違法行為。②朱某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屬于民事違法行為。③趙某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犯罪)。(2)①法不可違,違法必究。②我們要認識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③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法律法規。④要學法尊法守法,做守法公民。⑤違法無小事,要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⑥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1.(1)示例:打電話報警或及時報告老師。(2)面對違法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更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有勇有謀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42.(1)多次曠課、逃學;吸煙、飲酒。(2)①認清危害,增強法治觀念。②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