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月、日(1)》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學生能夠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數特點;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大月、小月,并能正確計算一年的天數。通過觀察、分析年歷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記住各月的天數及大月、小月的區分方法。難點:發現并理解平年、閏年中二月天數的變化規律,能準確判斷平年和閏年。三、教材分析“年、月、日” 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秒等時間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年、月、日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雖然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于它們的來歷和相互關系,理解起來可能存在一定困難。教材通過讓學生觀察年歷表,自主探究各月的天數,引導學生發現規律,總結出大月、小月、二月的特點,這種編排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四、課時分析本課時為 “年、月、日” 教學的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認識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數特點。通過本課時的學習,為后續學習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以及相關時間計算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五、教學過程(一)任務一:趣味猜謎導入呈現謎語:“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 讓學生思考并猜測謎底。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一年有 365 天呢?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 年、月、日(1)。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導入新課,為后續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二)任務二:自主探究新知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 P70 和 P71 的年歷表,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年歷表中的信息,并完成以下表格: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分享自己填寫的表格內容,并討論:從表格中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總結:一年有 12 個月。有 31 天的月份是 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這些月份稱為大月。有 30 天的月份是 4 月、6 月、9 月、11 月,這些月份稱為小月。二月是特殊的月,有時 28 天,有時 29 天。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主觀察年歷表并填寫表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小組交流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歸納概括能力。(三)任務三:解決實際問題(本子夠不夠)提出問題:有一種厚書法本,一共有 60 頁,明明連續兩個月寫書法,這樣的一個本子夠用嗎?引導學生思考: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信息?(連續兩個月的天數總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找出不同的連續兩個月的組合,并計算它們的天數總和。小組匯報討論結果:31 + 30 = 61(天),61 > 60,一個本子不夠用。31 + 31 = 62(天),62 > 60,一個本子不夠用。31 + 29 = 60(天),一個本子剛好夠用。教師總結:在計算連續兩個月的天數時,要注意二月天數的特殊性,不同年份的二月天數可能不同。設計意圖: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各月天數的認識,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四)任務四:學習記憶方法(巧記年月日)讓學生自學教科書 P71,了解拳頭記憶法和兒歌記憶法。請學生分享自己學到的記憶方法:拳頭記憶法:凸起的地方每月是 31 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 30 天(2 月除外)。兒歌記憶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二月天數需細想。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用拳頭記憶法和兒歌記憶法進行記憶,讓學生多練習幾遍。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學記憶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多種記憶方法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記住各月的天數,提高學習效率。(五)任務五:鞏固拓展應用(練習大闖關)第一關:圈生日:讓學生在年歷上圈出自己的生日以及父母的生日,與同桌交流自己生日所在月份的天數特點。第二關:填月歷:在空白月歷上,填出自己生日的月份和今年這個月的各個日子,并圈出有特別意義的日子。然后請幾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填寫的月歷,并介紹圈出的特別日子。第三關:假期計算:呈現問題:春節假期從星期幾開始?到星期幾結束?一共幾天?2 月 5 日兒童畫展結束,那天是星期幾?一共展出幾天?讓學生根據所給的年歷信息進行思考和計算。請學生回答問題,并講解自己的思考過程。第四關:拓展練習:(2019 武漢東湖高新區)2019 年武漢市中小學生 7 月 5 日開始放假,9 月 1 日正式開學,暑假共有多少天?引導學生分析:7 月有 31 天,從 7 月 5 日開始放假,7 月的假期天數為 31 - 5 + 1 = 27(天);8 月有 31 天;所以暑假總天數為 27 + 31 = 58(天)。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過程,并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設計意圖:通過多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六、課堂小結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一年有 12 個月,有 31 天的大月,30 天的小月,以及特殊的二月;還學習了拳頭記憶法和兒歌記憶法來記憶各月天數;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會了計算連續兩個月的天數以及一些時間相關的計算。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本節課學習中的收獲和體會,以及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評價,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保持積極探索的精神。七、作業布置制作一張 2024 年的年歷卡,標注出重要的節日和自己家人的生日。尋找生活中與年、月、日有關的數學問題,并記錄下來,嘗試用所學知識解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