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數加減法(1)》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學生能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及驗算。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經歷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運算能力。感受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計算、自覺驗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教學難點: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能正確處理計算過程中的進位和退位問題。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四、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問題引導學生回憶:“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小數無處不在。大家想一想,生活里哪些地方會用到小數呢?”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小數的場景,如超市購物時商品的價格、測量身高體重等。展示問題情境:“小麗去書店買書,《數學家的故事》每本 16.45 元,《童話選》每本 14.29 元。” 引導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預設學生可能提出:“小麗買這兩本書,一共花了多少錢?”“《數學家的故事》比《童話選》貴多少錢?” 等問題。教師將這些問題板書在黑板上。(二)探究加算法以 “小麗買這兩本書,一共花了多少錢” 為例,引出算式 16.45 + 14.29。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大家想一想,我們可以怎樣計算這道小數加法題呢?” 鼓勵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思考。方法一:利用元角分的知識進行計算。引導學生將 16.45 元轉化為 16 元 4 角 5 分,14.29 元轉化為 14 元 2 角 9 分,然后進行元、角、分分別相加:得到 30 元 7 角 4 分,再轉化為 30.74 元。教師在黑板上詳細板書這一計算過程,讓學生理解這種算法的思路。方法二:將小數轉化為整數進行計算。把 16.45 元看成 1645 分,14.29 元看成 1429 分,計算 1645 + 1429 = 3074 分,最后再將 3074 分轉化為 30.74 元。教師同樣在黑板上展示這一計算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引導學生觀察豎式計算:“除了這兩種方法,我們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大家看這個豎式(在黑板上寫出豎式),16.45 + 14.29,在列豎式時,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小數點要對齊。教師提問:“為什么小數點一定要對齊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理解小數點對齊其實是為了讓相同數位對齊,因為只有相同數位上的兩個數才能相加。細講解豎式計算過程:百分位上 5 加 9 得 14,滿十向十分位進 1,在百分位上寫 4。十分位上 4 加 2 再加進的 1 得 7。個位上 6 加 4 得 10,滿十向十位進 1,在個位寫 0。十位上 1 加 1 再加進的 1 得 3。引導學生總結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然后按照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三)探究減算法提出問題:“《數學家的故事》比《童話選》貴多少錢?” 列出算式 16.45 - 14.29。引導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同學們,我們剛剛學習了小數加法的豎式計算,現在請大家試著用豎式算一算這道減法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進行計算,教師巡視指導。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豎式計算過程:教師結合板演過程,詳細講解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百分位上 5 減 9 不夠減,從十分位借 1 當 10,15 - 9 = 6,在百分位寫 6。十分位上 4 被借走 1 剩 3,3 減 2 得 1。個位上 6 減 4 得 2。引導學生比較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同學們,我們學習了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大家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呢?”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請小組代表發言。引導學生發現二者都是把相同數位對齊,計算方法相同。(四)鞏固小練習基礎計算練習:在黑板上出示 “做一做” 中的題目,如 2.98 + 0.56、12.53 + 4.67、6.07 + 4.89、2.98 - 0.56 等,讓學生在練習本上進行計算,并請幾位學生上臺板演。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學生計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指導。計算完成后,引導學生進行驗算,讓學生說一說驗算的方法,如加法可以用交換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或者用和減去一個加數看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減法可以用被減數減去差看是否等于減數,或者用差加減數看是否等于被減數。解決問題練習:出示小明體重統計表的問題:“下面是小明的體重統計表。小明從 7 歲到 10 歲,體重增加了多少千克?(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引導學生分析題目,找出相關數據進行計算。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然后請學生說一說解題思路和計算過程。出示口算題:2.5 + 0.9、7.8 + 1.6、0.39 + 0.15、1.2 - 0.5、4.7 - 2.8、0.96 - 0.33,讓學生快速口算出結果,教師隨機提問學生回答,及時給予鼓勵和評價。出示綜合計算并驗算的題目,如 3.64 + 0.48、21.56 + 6.74、7.85 + 9.19、41.2 - 15.6、8.24 - 3.56、11.65 - 7.39 等,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認真計算并驗算,教師巡視,對計算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出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1、“杯里的水有多少千克?”2、“小麗家兩個月的電話費和寬帶費如下表,把表填寫完整。”“我們班要買一個足球和一個排球,有不同價格的足球和排球可供選擇,計算不同組合的總價。”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然后進行計算。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解題思路和答案。(五)課堂小總結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小數加減法,大家想一想,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呢?”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回顧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小數點對齊的道理、驗算方法以及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應用等知識點。教師進行總結歸納:“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數加減法,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然后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大家要記住這些方法,在以后的計算中認真細心,還要養成自覺驗算的好習慣。小數加減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希望大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br/>(六)課后再鞏固布置課后作業:“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2.78 + 6.64、16.57 + 4.83、8.36 - 5.74、10.03 - 7.57”讓學生認真完成作業,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拓展思考:“如果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遇到小數部分位數不同的情況,應該怎么處理呢?請大家課后思考一下,下節課我們一起討論?!?/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