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同步練習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現代物理學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理論,其背后都有著深刻的哲學思考。這些理論不僅推動了科技發展,還深刻地影響了人類對宇宙、自然等方面的認知。由此可見( )①哲學智慧產生于人腦的思考活動 ②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發展提供指導③具體科學的發展能推動哲學進步 ④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韓非子認為,“古今異俗,新故異備”;“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因此,統治者應該“因時變法”。這表明( )A.哲學就是世界觀B.世界觀就是方法論C.主觀決定客觀D.世界觀決定方法論3.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時27分,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浩瀚太空首次迎來中國“90后”訪客。我國航天科技的每次進步都離不開人類對世界的正確認識。上述事實表明( )A.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B.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可取代具體科學C.哲學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總和D.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4.人總是按照自己對周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來做事做人。有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身處困境時消極等待;有人認為人定勝天,因而在困難面前積極奮爭。這充分說明( )A.世界觀決定方法論B.世界觀是對自然和人生的概括C.方法論影響世界觀D.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5.隨著冬季來臨,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肺炎支原體感染、流感等交織疊加,專家建議及時就醫,注重鍛煉,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飲食。面對疾病,古人則常會祈禱和拜神。古今對待疾病的不同做法體現了( )A.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B.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對立C.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對立 D.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對立6.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展中先后出現了三種基本形態。下列選項能夠正確反映這三種形態演進順序的是( )①世界萬物的運動都是機械運動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③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④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④→③→① D.④→①→③7.作為理論形態世界觀的哲學,它是從總體上研究人和世界的關系的。而人和世界關系最本質的方面就是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也就是( )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B.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問題C.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問題 D.什么是物質的問題8.哲學要研究的問題有許多,其中有個貫穿哲學發展始終的基本問題,它是________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A.思維和存在的關系 B.思維能否正確反映存在C.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D.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系9.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是指“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種觀點屬于( )A.客觀唯心主義 B.古代樸素唯物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 D.近代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10.世界是物質的世界。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 )①意識是本原的②物質是本原的③意識決定物質④物質決定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中國春秋時代《管子》一書中也指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下列選項所蘊含的哲理與他們相通的是( )①未有此氣,已有此理 ②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③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④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下列觀點體現了哲學上的“兩個對子”的有( )①“氣者,理之依也”與“吾心便是宇宙” ②“刻舟求劍”與“水滴石穿”③“物是觀念的集合”與“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④“我思故我在”與“萬物皆備于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哲學是一種關于世界觀的理論體系,旨在探討世界的基本和普遍問題。下列說法中能體現哲學兩大基本派別根本分歧的是( )①“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天不變,道亦不變”②“大地浮于水上,沒有水沒有萬物”——“存在就是被感知”③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仁者心動④“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物是觀念的集合”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4.中國古代哲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蘊含豐富智慧。下列哲學觀點與其分析對應正確的是( )①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辯證唯物主義②水是萬物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③宇宙便是吾心——主觀唯心主義④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古代樸素唯物主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我們黨在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C.科學發展觀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6.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這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哲學( )①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②為我國社會發展提供具體方法③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思想體系 ④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領導干部有個“本領恐慌”問題,其中最根本的本領不足是理論素養不夠,要求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切實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 )①是真正的哲學,實現了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②是科學的和人民的理論,比具體科學更具指導作用③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④堅持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講話中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這一論斷意在強調(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②必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③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于鮮明的階級性④馬克思主義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發展,集中全黨智慧,大力推進理論創新的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表明(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②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③真正的哲學支配著社會的發展④真正的哲學是變革時代的物質力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0.某知名哲學家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哲學的變革,又是變革的哲學,它不僅重視哲學中的問題,更重視問題中的哲學。材料主要強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①具有革命性的特征,是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②堅持從實際出發,是“改變世界”的科學③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④是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二、簡答題:本題共4題,共40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材料二 14~15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權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鋒和文化巨匠,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空前繁榮,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1)談談你對哲學與時代關系的理解。(2)結合材料說明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22.看圖,理解漫畫,回答問題。 《烏鴉喝水》新傳(1)漫畫中烏鴉的話反映了哲學的哪兩個基本觀點?(2)這兩個基本觀點的共同點是什么?在哲學上稱之為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3.材料一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氣,氣生水,水生土,土又還原成火”。中國古代有“五行”學說,認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近代,自然科學發展迅速,化學領域,道爾頓創立了原子學說;物理學領域,機械力學占統治地位。在此基礎上,一些新的哲學觀點和派別開始出現。霍爾巴赫是17、18世紀的哲學家,他關于物質的觀點可以概括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屬性都是不變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質的事物和現象,都是原子的結合和分離在空間位置的變化所造成的。材料二 王守仁是中國明代最著名的哲學家,他的思想被稱為“心學”。他同朋友觀花,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關?”答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材料一中,古希臘哲學家和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中的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的哪種形態?這種觀點有什么局限性?材料中霍爾巴赫的觀點的不足在哪里?(科學精神)(2)材料二中王守仁的“心學”本質上是一種什么思想?(科學精神)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舊唯物主義在歷史領域內自己背叛了自己,因為它認為在歷史領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動力是最終原因,而不去研究隱藏在這些動力后面的是什么,這些動力的動力是什么。不徹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認精神的動力,而在于不從這些動力進一步追溯到它的動因。——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5頁材料二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2頁材料三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3頁運用“時代精神的精華”知識,談談你對上述三則材料的理解。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D A D D A A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D D D A D C A B1.B【詳解】①: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①說法錯誤。②:現代物理學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理論,其背后都有著深刻的哲學思考,這說明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發展提供指導,②符合題意。③:現代物理學的發展深刻地影響了人類對宇宙、自然等方面的認知,這說明具體科學的發展能推動哲學進步,③符合題意。④:材料強調的是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未強調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2.D【詳解】D:材料表明世界觀決定方法論,D正確。A:”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A錯誤。B:人們關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B錯誤。C:物質決定意識,客觀決定主觀,C錯誤。故本題選D。3.D【詳解】A:材料強調哲學對具體科學的作用,沒有體現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A不符合題意。B:哲學不是“科學之科學”,不能凌駕于具體科學之上,不可取代具體科學,B說法錯誤。C:哲學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與總結,而不是“總和”,C說法錯誤。D:“載人航天技術”屬于具體科學知識,“人類對世界的正確認識”指的是科學的哲學。我國航天科技的每次進步都離不開人類對世界的正確認識,這表明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4.A【詳解】A:有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身處困境時消極等待;有人認為人定勝天,因而在困難面前積極奮爭。“命由天定和人定勝天”都屬于世界觀,“消極等待和積極奮進”屬于做法,因此說明世界觀決定方法論,A符合題意。B: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B說法錯誤。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C說法錯誤。D:哲學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真正的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5.D【詳解】D:今天人們對待疾病是在唯物主義觀點指導下去鍛煉、及時就醫,而古時人們對待疾病是在唯心主義的指導下祈禱、拜神,這體現了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對立,D正確。A:辯證法認為世界是變化的、聯系的、發展的。形而上學認為世界是孤立的、不變的。但是材料未涉及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A排除。B: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個人的精神(心靈、意識、觀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客觀唯心主義則認為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是材料未涉及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對立,B排除。C: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的具體形態是世界的本原,把世界的本原歸根為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而客觀唯心主義則認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是材料未涉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對立,C排除。故本題選D。6.D【詳解】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展中先后出現了三種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④:“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④排第一;①:“世界萬物的運動都是機械運動”屬于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①排第二;③:“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屬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③排第三。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屬于客觀唯心主義,②排除。因此能夠正確反映這三種形態演進順序的是④→①→③。故本題選D。7.A【詳解】A: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A說法正確。BCD: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問題、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問題、什么是物質的問題,這均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BCD排除。故本題選A。8.A【詳解】A: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或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A正確。B:思維能否正確反映存在屬于哲學基本問題中第二個方面回答的內容,B與題意不符。C: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而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屬于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C與題意不符。D: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就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質還是意識,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D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A。9.C【詳解】C: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當成第一性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題干中王守仁的觀點認為花開花落都是由人的心決定的,即人的心決定世界,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C應選。A: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與題意不符,A不選。B: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某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與題意不符,B不選。D:近代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把自然科學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質結構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與題意不符,D不選。故本題選C。10.C【詳解】①③:意識是本原的和意識決定物質是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①③不符合題意。②④: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②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1.C【詳解】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中國春秋時代《管子》一書中也指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均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①:未有此氣,已有此理,屬于客觀唯心主義,①不選。②: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該觀點認為形體存在時,精神也隨之存在;形體消亡時,精神也隨之消亡,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②入選。③: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意思是理與固然密切相關,使其具有本然、自然、固有規律之意。事情必然要發生,這是其內在本然決定的,這是王夫之的觀點,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③入選。④: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④不選。故本題選C。12.A【詳解】哲學上的“兩個對子”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①:“氣者,理之依也”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吾心便是宇宙”是唯心主義觀點,二者體現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①符合題意。②:“刻舟求劍”是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水滴石穿”則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二者體現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②符合題意。③:“物是觀念的集合”和“理念是世界的本原”都是唯心主義觀點,③不合題意。④:“我思故我在”與“萬物皆備于我”二者都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不體現哲學上的“兩個對子”,④不選。故本題選A。13.D【詳解】①:“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體現了辯證法的觀點,“天不變,道亦不變”體現了形而上學的觀點,二者體現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沒有體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①不選。②:“大地浮于水上,沒有水沒有萬物”體現了唯物主義觀點,“存在就是被感知”體現了唯心主義觀點,二者體現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②正確。③:“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體現了唯心主義觀點,“仁者心動”體現了唯心主義觀點,二者沒有體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③不選。④ :“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體現了唯物主義觀點,“物是觀念的集合”體現了唯心主義觀點,二者體現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④正確。故本題選D。14.D【詳解】①: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是客觀唯心主義觀點,①說法錯誤。②④: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某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氣、火、土等,“水是萬物的本原”、“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②說法錯誤,④說法正確。③: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理解為世界的本原。“宇宙便是吾心”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③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15.D【詳解】A: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并不是最新理論成果,A不符合題意。BC: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 果,但不是最新成果,BC不符合題意。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D正確。故本題選D。16.A【詳解】①:馬克思主義行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①說法正確。②: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我國社會發展提供指導,不是提供具體方法,②說法錯誤。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這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思想體系,③說法正確。④:馬克思主義哲學給我國發展提供方法論指導,不能起決定作用,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7.D【詳解】①:任何哲學都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①說法錯誤。②:具體科學在某一具體領域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不能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比具體科學更具指導作用,②說法錯誤。③④:黨的領導干部要切實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始終堅持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8.C【詳解】①:材料沒有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故①不符合題意。②④: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體現了必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故②④正確。③: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所以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也在于不斷創新,在于不斷與時俱進,在于科學性、創新性和實踐性的統一。而不是在于鮮明的階級性,故③錯誤。故本題選C。19.A【詳解】①②:根據教材可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其創立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故①②正確。③④:根據教材可知,哲學屬于意識形態領域,屬于精神力量,故③④不選。故本題選A。20.B【詳解】①②:材料中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哲學的變革,又是變革的哲學,它不僅重視哲學中的問題,更重視問題中的哲學”,體現了其具有革命性的特征,是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堅持從實際出發,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故①②正確。③④:材料主要強調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社會問題的指導性作用,故③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21.(1)哲學來源于時代,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①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哲學屬于思想文化范疇,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一定形態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任何反映自己時代的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變革。(2)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它可以通過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還體現在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可以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變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分析】本題以馬克思主義和14~15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為背景,從哲學生活角度設置有關問題,考查考生解讀材料,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詳解】(1)本題要求學生談談對哲學與時代關系的理解,屬于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解答此題需要學生熟記教材知識。根據課本知識學生可以從決定作用和反作用兩個角度分析說明,即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哲學屬于思想文化范疇,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和一定形態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任何反映自己時代的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變革。(2)本題要求學生結合材料說明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屬于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解答此題需要學生熟記教材知識。根據材料“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權的思想文化運動”,可從它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對舊制度。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的角度分析;根據材料“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鋒和文化巨匠,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空前繁榮,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可從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未來;可以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變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的角度分析。【點睛】政治主觀題的答題要求:(1)聯想相關知識:通過審設問明確要考查的知識點或知識范圍,然后通過審材料,確定要調動和運用哪一個,或哪幾個知識點。在聯想相關知識時,除了運用設問中所要求的知識點外,還要從該知識點的知識網絡中調動一些能解答該題的相關知識點。或者將該知識點分解為幾層意思,并以每層意思作為小論點來展開分析,分析中應結合材料中相關信息(即材料語言)。這種情況在解答“怎樣體現”類的試題時經常用到。(2)擬寫提綱:通過審題,明確了答題的類別、設問的主體,以及考查的知識范圍和題意后,必須在草稿紙上擬寫提綱,這個提綱不要求寫出每個要點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寫出提示性的字或詞。然后,依據這個提示性的提綱逐條寫出答案要點。(3)組織答案要點:整個答案必須是教材語言、材料語言、時政語言的有機結合,但每個答案要點不強求三種語言結合,可以是一種語言,也可以兩種語言的結合。22.(1)“你竟然壞了祖上傳下 來的規矩”體現了辦事情要從經驗出發,是唯心主義世界觀。“從實際出發”是唯物主義世界觀。(2)這兩個基本觀點都涉及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在哲學上稱之為哲學的基本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分析】背景素材:漫畫《烏鴉喝水》新傳考點考查:哲學基本問題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小題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說明類主觀題,要求說明漫畫中烏鴉的話反映了哲學的哪兩個基本觀點,考生要堅持理論與材料相結合。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用吸管來喝水的烏鴉說“我這是從實際出發,不是從規矩出發”→可聯系教材知識堅持唯物主義世界觀。關鍵詞②:“你竟然壞了祖上傳下來的規矩”→可聯系教材知識辦事情從經驗出發,體現了唯心主義世界觀。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小題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說明類主觀題,要求結合第一小題,回答兩個基本觀點的共同點是什么,在哲學上稱之為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考生可以調用哲學基本問題的知識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用吸管來喝水的烏鴉說“我這是從實際出發,不是從規矩出發”;“你竟然壞了祖上傳下來的規矩”→可聯系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關鍵詞②: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可聯系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23.(1)提示:①這些觀點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②把物質混同于物質的具體形態,帶有鮮明的樸素和直觀色彩。③霍爾巴赫的思想屬于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其不足主要是把自然科學的物質形態直接混同于物質概念,把原子的屬性等同于物質的屬性,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2)提示:王守仁的“心學”本質上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思想。【分析】背景素材:古希臘和中國古代一些思想家的觀點考點考查: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可轉換為說明這些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的哪種形態及其不足;說明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需要調用哲學的基本問題的有關知識,從說明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水”是萬物的本原、萬物的本原是“火”、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可聯系古代樸素唯物主義;關鍵詞②:火生氣,氣生水,水生土,土又還原成火→可聯系把物質混同于物質的具體形態,帶有鮮明的樸素和直觀色彩;關鍵詞③:原子是世界的本原、都是原子的結合和分離在空間位置的變化所造成的→可聯系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可轉換為王守仁的“心學”屬于哪種哲學形態,需要調用哲學的基本問題的有關知識,從說明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未看、同歸于寂;看此花時,一時明白起來→可聯系主觀唯心主義思想。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4.①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自然觀是唯物的,在歷史觀上認為,在歷史領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動力是最終原因,看不到精神動力背后的物質因素,因而陷入了唯心主義。②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在研究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基礎的過程中,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基本規律,堅持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③舊唯物主義是解釋世界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是實踐的觀點,不僅解釋世界,更要求指導改造世界。(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分析】背景素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節選考點考查: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等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理解類主觀題,需要獲取材料關鍵信息,并運用唯物主義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舊唯物主義在歷史領域內自己背叛了自己,因為它……→可聯系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關鍵詞②: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可聯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關鍵詞③: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可聯系舊唯物主義是解釋世界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是實踐的觀點,不僅解釋世界,更要求指導改造世界。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