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練(十四)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知識點1 免疫系統的組成1.下列不屬于免疫系統的組成的是( )A.免疫器官 B.免疫細胞C.抗原 D.免疫活性物質C [免疫器官是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之一,A不符合題意;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之一,B不符合題意;抗原不是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C符合題意;免疫活性物質是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之一,D不符合題意。]2.下列不屬于免疫細胞的是( )A.淋巴細胞 B.垂體細胞C.樹突狀細胞 D.巨噬細胞B [免疫細胞是發揮免疫作用的細胞,主要有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A、C、D不符合題意;垂體細胞屬于內分泌細胞,可以分泌激素,垂體細胞不屬于免疫細胞,B符合題意。]3.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B.特異性免疫是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的C.免疫細胞包括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分別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D.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C [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A正確;特異性免疫是人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的,只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B正確;免疫細胞包括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等,其中T淋巴細胞在胸腺中成熟,B淋巴細胞在骨髓中成熟,C錯誤;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D正確。]知識點2 免疫系統的功能4.免疫系統具有免疫防御、自穩和監視的功能,當機體免疫監視功能過低時,容易引發( )A.衰老 B.惡性腫瘤C.免疫排斥 D.自身免疫病B [機體免疫監視功能過低時,容易引發惡性腫瘤,B正確。]5.下列關于人體免疫三道防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的皮膚、黏膜和抗體等殺菌物質構成了人體的第一道防線B.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構成了人體的第二道防線C.免疫自穩、監視功能依靠第一、二道防線,免疫防御功能依靠第三道防線D.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二道防線和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B [人體的皮膚和黏膜構成了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構成了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人體的免疫器官(如胸腺、骨髓等)、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如抗體和細胞因子)等構成的,A錯誤,B正確;三道防線是統一的整體,共同承擔免疫系統的防御、自穩和監視功能,C錯誤;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D錯誤。]6.(不定項)下圖表示人體某種免疫過程,下列根據此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細胞A是淋巴細胞B.該過程是人體免疫的非特異性免疫C.該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D.該防線能防御多種病原體BD [細胞A能穿過毛細血管壁,并對病原體進行吞噬和處理,因此可知細胞A是吞噬細胞,A錯誤。圖中的免疫過程為非特異性免疫,能防御多種病原體,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二道防線,B正確,C錯誤,D正確。]7.溶菌酶是一種能水解細菌細胞壁的堿性酶,還可以與帶負電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結合,通過一些作用使病毒失活。下列關于溶菌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溶菌酶可以破壞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細胞壁B.溶菌酶與病毒蛋白結合體現了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人體血漿中的溶菌酶參與構成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D.溶菌酶經低溫處理后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能力減弱D [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不能被溶菌酶破壞,A錯誤;溶菌酶與病毒蛋白結合是免疫活性物質在發揮免疫作用,不能體現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錯誤;人體血漿中的溶菌酶參與構成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C錯誤;溶菌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經低溫處理后其活性下降,即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能力減弱,D正確。]8.下列與免疫系統組成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有幾項( )①扁桃體、淋巴結、胸腺、脾、脊髓均屬于免疫器官②抗原是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物質,其本質都是蛋白質③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都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④紅細胞、纖維蛋白原、抗原和抗體均不屬于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⑤淋巴細胞包括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⑥T淋巴細胞只存在于淋巴液和淋巴結中⑦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淚腺分泌,因此不屬于免疫活性物質⑧免疫活性物質主要包括抗體、溶酶體、干擾素、白細胞介素和腫瘤壞死因子等A.兩項 B.三項 C.四項 D.一項D [扁桃體、淋巴結、胸腺、脾、骨髓均屬于免疫器官,脊髓不屬于免疫器官,①錯誤;大多數抗原是蛋白質,②錯誤;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都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③正確;紅細胞、纖維蛋白原、抗原均不屬于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抗體屬于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④錯誤;淋巴細胞包括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⑤錯誤;T淋巴細胞存在于血漿、淋巴液和淋巴結等中,⑥錯誤;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淚腺分泌,也屬于免疫活性物質,⑦錯誤;免疫活性物質主要包括抗體、溶菌酶、細胞因子等,溶酶體不是免疫活性物質,⑧錯誤。綜上所述,只有③正確,故選D。]9.(不定項)樹突狀細胞因其成熟時伸出許多樹突樣或偽足樣突起而得名,它能高效地攝取、加工處理和呈遞抗原,激發特異性免疫。下列關于樹突狀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能夠增殖、分化形成能分泌抗體的漿細胞B.分布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組織及淋巴器官內C.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功能D.樹突樣突起增加了與免疫系統其他細胞的相互作用BCD [B淋巴細胞能增殖、分化形成能分泌抗體的漿細胞,A錯誤;樹突狀細胞分布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組織及淋巴器官內,成熟時具有分支,B正確;樹突狀細胞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功能,C正確;樹突狀細胞成熟時伸出許多樹突樣或偽足樣突起,增加了與免疫系統其他細胞的相互作用,D正確。]10.免疫系統的功能(1)人體有三道防線、兩種免疫來抵御病原體的攻擊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組 成 第一道防線:皮膚、_______;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_____)和_______(如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 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發揮作用的細胞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特 點 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的________,而是對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 機體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2)免疫系統的功能免疫________: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免疫________: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功能。免疫________: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的功能。答案:(1)黏膜 溶菌酶 吞噬細胞 淋巴細胞 病原體 多種病原體 特異性 (2)防御 自穩 監視11.近年來溶菌酶作為動物自身的物質,以其廣譜高效的抗菌特性和促進動物生長的特點吸引眾多研究者的視線。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目前國內溶菌酶主要是使用超濾方法從雞蛋清中提取,由此可推知,溶菌酶的化學本質是一類________,在操作過程中全程要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防止原料變性。(2)溶菌酶是一種高效抗菌劑,可以抵抗外源微生物的入侵,它主要是在人體的________免疫中發揮作用,它的抗菌機理是能有效催化細菌細胞壁的水解,使細菌細胞因為______________,從而殺死細菌。解析:(1)根據題意分析,溶菌酶主要是從雞蛋清中提取的,說明其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提取的全過程需要在低溫下進行,以保持溶菌酶的活性并防止原料變性。(2)溶菌酶是一種免疫活性物質,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即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溶菌酶能夠催化細菌細胞壁的水解,使得細菌失去了細胞壁的保護,在低滲溶液中因滲透吸水而漲破,從而使細菌死亡。答案:(1)蛋白質 保持溶菌酶的活性 (2)非特異性 滲透吸水而漲破(共20張PPT)第1節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第4章 免疫調節1.免疫系統的組成免疫系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等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免疫活性物質(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在骨髓中成熟)(遷移到胸腺成熟)(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骨髓、胸腺、脾、淋巴結、扁桃體等(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抗體、溶菌酶、細胞因子等1.免疫器官【提醒】①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細胞產生并發育成熟的地方,就像部隊的大本營和訓練基地;②脾、淋巴結和扁桃體是免疫細胞集中分布的場所,也是它們“作戰”的戰場。1.免疫器官(1)分布:位于胸骨的后面(2)特征:呈扁平的橢圓形,分左、右兩葉(3)功能:胸腺作為免疫器官,它是T細胞分化、發育、成熟的場所;作為內分泌腺,它能產生胸腺激素,以促進T細胞的發育和成熟1.免疫器官分布: 在胃的左側特征: 呈橢圓形功能: 內含大量的淋巴細胞;也參與制造新的血細胞與清除衰老的血細胞等脾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1.免疫器官分布: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質內功能:是各種免疫細胞發生、分化、發育的場所,是機體重要的免疫器官2.免疫細胞來源:類型: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各種類型的白細胞,如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合作探究】樹突狀細胞(DC)因其成熟時在形態上像神經元上的樹突而得名,由諾貝爾獎獲得者斯坦曼于1973年發現。斯坦曼利用自己發現的樹突狀細胞治療自己的胰腺癌,使自己多活了4年多。1.結合圖示,從結構與功能相統一角度分析樹突狀細胞(DC)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功能的原因。2.人體內與樹突狀細胞(DC)具有類似功能的還有哪些細胞?它們統稱為什么細胞?提示:樹突狀細胞突起較多,細胞膜面積較大,分布有較多的與抗原攝取相關的受體、抗原加工分子和抗原提呈分子等,有利于其對抗原的吞噬、處理和呈遞。提示:巨噬細胞、B細胞等;抗原呈遞細胞(APC)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并且可以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便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主要是T細胞),這些細胞統稱為抗原呈遞細胞。另外,被病原體侵染的細胞(靶細胞)也具有抗原呈遞能力。【釋疑】抗原呈遞細胞(APC)①攝取抗原②加工、處理抗原③呈遞抗原功能【拓展】抗原的特征①異物性:一般是進入機體的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花粉、其他動物的細胞等。自身衰老或受損的細胞以及癌細胞也會成為抗原。(大多數抗原是蛋白質,它既可以游離,也可以存在于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細胞上)②大分子性:因為大分子物質能夠較長時間停留在機體內,有足夠的時間和免疫細胞接觸,引起免疫細胞作出反應。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強。③特異性:抗原的特異性是由分子表面的特定化學基團所決定的,這些化學基團稱為抗原決定簇??乖钥乖瓫Q定簇與相應淋巴細胞的抗原受體結合而激活淋巴細胞引起免疫應答,因此抗原決定簇是免疫應答和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的物質基礎。一個抗原往往有多個不同的抗原決定簇,一個抗原決定簇能刺激機體產生一種抗體,同一抗原可刺激機體產生不同抗體,稱為多抗。【合作探究】病原體指能引起疾病、傳播疾病的微生物的總稱,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病原體表面有一些特定的蛋白質等物質,能夠與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從而引發免疫反應,稱為抗原。每種抗原表面都有特定的化學基團,稱為抗原決定簇。1.根據圖1冠狀病毒示意圖,描述病原體和抗原之間的數量關系。2.根據圖2所示,分析抗原和抗體之間的結合具有什么特點?3.根據以上分析,請思考是否一種病原體只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一種相對應的抗體。提示:圖1所示冠狀病毒表面所攜帶的三種蛋白質即刺突蛋白(S)、包膜蛋白(E)、膜糖蛋白(M)都屬于抗原,由此說明一種病原體可以攜帶多種抗原。提示:一種抗體只能與特定的抗原結合,抗原與抗體的結合具有特異性。提示:一種病原體上可含有多種抗原,相應可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多種抗體與該病原體特異性結合。4.免疫活性物質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除了抗體,其他如溶菌酶、淋巴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有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也屬于免疫活性物質。(1)抗體①化學本質:是機體產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贵w是一種免疫活性物質,能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②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清中,組織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含有③結構:抗體單體結構都非常類似,像字母“Y”的形狀,“Y”字形結構的頂端是可變區,為抗原結合部位。由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組成,重鏈、輕鏈之間,重鏈和重鏈之間由二硫鍵連接,形成四肽鏈結構。【基礎診斷】1.各種免疫器官都能產生免疫細胞( )2.淋巴細胞包括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 )3.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都是由造血干細胞分化、發育成的( )4.T細胞、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都屬于抗原呈遞細胞( )5.抗原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6.免疫活性物質均由免疫細胞產生( )1.× 提示:扁桃體、脾、淋巴結等免疫器官不能產生免疫細胞2.× 提示:吞噬細胞是免疫細胞,但不是淋巴細胞3.√ 4.× 提示:T細胞不屬于抗原呈遞細胞5.× 提示:大多數抗原是蛋白質,多糖等物質也可以作為抗原6.× 提示:溶菌酶也可由唾液腺細胞、淚腺細胞等產生1.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皮膚、黏膜(體表屏障)包括身體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學防御。通常病原體不能穿過皮膚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皮膚的表面有一層死細胞(角質細胞),病原體不能在這種環境中生存,而且皮膚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使皮膚表面pH為3~5,足可抑制許多微生物的生長。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消化細菌的細胞壁,胃液中的胃酸會殺死大部分微生物。存在于吸入空氣中的微生物會被呼吸道黏膜所分泌的黏液捕獲,并通過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擺動,將黏液推向咽部,使潛在的入侵者離開肺部進入消化道。當感染源偶爾進入呼吸道和消化道時,身體會運用一些防御體系,像咳嗽、打噴嚏和嘔吐等方式來抵御病原體。1.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第一、二道防線人人生來就有,是機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遺傳下來的,不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異性免疫。【歸納】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比較項目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來源 遺傳而來,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與病原體斗爭過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對象 對多種病原體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特點 作用范圍廣、無特異性、作用弱基礎 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聯系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作用范圍小、有特異性、作用強、時間長第三道防線起主導作用的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特異性免疫的形成過程又反過來增強了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兩者共同擔負著機體的防御功能下列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①預防接種乙肝疫苗②血漿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水解作用③唾液中的溶菌酶殺傷幽門螺桿菌④吞噬細胞吞噬消化病菌 ⑤注射抗生素殺死病菌⑥鼻黏膜分泌的粘液對病菌的黏附⑦皮膚的阻擋作用 ⑧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②③④⑥⑦⑧溶菌酶殺菌一定是非特異性免疫若在唾液/淚液中殺菌→第一道防線;若在體液中殺菌→第二道防線吞噬細胞若攝取并消化病原體、吞噬抗原抗體形成的沉淀→第二道防線;若攝取處理抗原,但卻無法消化掉,將抗原呈遞給輔助性T細胞→第三道防線免疫防御:是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是免疫系統最基本的功能。該功能異常時,免疫反應過強、過弱或缺失。免疫自穩:是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功能。該功能異常時,容易發生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監視:是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的功能。該功能低下或失調,機體會有腫瘤發生或持續的病毒感染。2.免疫系統的功能【合作探究】下圖為人體內的吞噬細胞殺滅病菌的示意圖,據圖思考討論以下問題:1.這種吞噬細胞吞噬病菌的方式和結構基礎分別是什么?2.吞噬細胞吞噬殺滅外來病原體的過程屬于人體免疫的哪一道防線,體現了免疫系統的什么功能?3.細胞免疫療法是現在發展起來的一種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提示:胞吞;細胞膜的流動性提示:屬于第二道防線;體現了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提示:免疫監視提示:根據抗原的類型不同區分,問題2中的抗原是外源的病原體,問題3中的抗原是體內發生癌變的細胞。通過提取癌癥患者體內不成熟的免疫細胞(采血),在實驗室中進行活化培養使其具有高效識別癌細胞的能力后,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這體現了免疫系統具有什么功能?4.上述問題2和問題3體現的免疫系統的功能是如何區分的?5.加強體育鍛煉可以有效降低癌癥的發生,說說你的看法。提示:加強體育鍛煉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監視功能,從而有效降低癌癥的發生。【基礎診斷】1.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對機體的侵害,在機體特異性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2.免疫監視是指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我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功能( )3.體內衰老細胞和損傷細胞的清除體現了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 )4.體內腫瘤細胞的清除體現了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 )1.× 提示:胃黏膜屬于第一道防線,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2.× 提示:免疫監視是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的功能。3.× 提示:體內衰老細胞和損傷細胞的清除體現了免疫系統的自穩功能。4.× 提示:體內腫瘤細胞的清除體現了免疫系統的監視功能。【方法技巧】利用關鍵詞判斷免疫系統的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1第四章第1節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1課時分層訓練(十四)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