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1.1法不可違核心素養:法治觀念學習目標:1.了解法律規范的社會作用和重要性,知道違法行為的含義,提高依法規范自身行為的意識。2.明確違法行為的類別,正確區分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明確違反法律的后果,樹立不違法的底線意識,自覺做到遵章守法。常見考查方式:1.通過違法案件對違法行為、違法與犯罪的關系相關知識進行綜合考查。2.會以法律條文結合違法案件或漫畫以創新設問或開放性設問的形式呈現(新考法)。知識點一 違法行為的分類1.許某在乘坐地鐵時,用手機外放聲音。當列車安全員上前勸阻時,許某情緒激動并公然辱罵安全員。深圳警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許某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許某的行為屬于 ( )A.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B.嚴重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C.刑事違法行為,承擔刑事責任D.行政違法行為,承擔行政責任知識點二 違法應擔責2.2025年2月12日,浙江杭州一保時捷女司機在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她不僅未表現出應有的歉意和自責,反而下車拍打對方車窗、狂踹車門,辱罵車主。事后,涉事女子被行政拘留。此事件告訴我們 ( )①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行為都必定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②要尊重他人,增強文明素養 ③違反法律必須承擔刑事責任 ④法不可違,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一、選擇題(13題)1.一個人如果缺乏規則意識,法治觀念不強,就難免做出違法的事情。下列違法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的是 ( )A.朱某在學校操場撿到蘇某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B.李某等人在體育館觀看比賽時,多次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C.吳某在月考中作弊,并與監考老師頂撞D.陳某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2. (2024昆明模擬)2024年2月,某派出所接到匿名報警電話稱某小區出租屋內有違法犯罪活動。接到報警后,民警趕赴現場,卻未發現任何違法犯罪活動。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報警人程某只是想通過謊報警情戲弄民警。程某的做法 ( )①濫用個人權利,屬于行政違法行為 ②后果嚴重,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③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造成警力資源浪費 ④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應嚴厲打擊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湖南省長沙市某小區兩名業主在業主群內“互懟”14個月,甚至在線下大打出手,最終鬧上法庭。經人民法院審理,“互懟”的雙方均構成名譽侵權,判定雙方在業主群互相道歉、賠償打傷對方的相關損失。這警示我們要 ( )①學會隱忍,避免發生矛盾 ②冷靜克制,不要動輒“互懟” ③據理力爭,堅決不能讓步 ④約束言行,嚴守法律底線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車主牛某某因停車位問題與另一車主王某某產生爭執,并將王某某打傷。經鑒定,王某某左側腰部的橫突骨折損傷程度為輕傷一級。牛某某被相關執法部門依法管制。這一事件警示我們 ( )①換位思考,化解矛盾 ②法不可違,尊法守法 ③互敬互諒,友善待人 ④忍氣吞聲,遠離是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4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近年來生效的5個依法懲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李某晨故意從高空向公共場所連續拋擲酒瓶和玻璃杯致人重傷,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這警示我們 ( )①要強化規則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法規②高空拋物時應先看下面是否有人③要對生命有敬畏之心,尊重他人生命④任何違規行為都應受到相應制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中學生張華平日自由散漫,在電影院看電影時大聲喧嘩。一次,張華撿到李明的手表,李明來認領時他拒不歸還,還用刀把李明刺成重傷,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上述材料中張華的三種行為分別屬于什么違法行為 ( )A.行政違法、民事違法、刑事違法B.民事違法、刑事違法、行政違法C.刑事違法、行政違法、民事違法D.民事違法、行政違法、刑事違法7.下列兩種不同行為,共同說明的道理是 ( )行為 后果破壞鐵路封閉網 被處以行政罰款500元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被判有期徒刑1年3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7 500元①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承擔行政責任②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③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④我們要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所謂小微違法行為,一般指情節輕微,不會即刻對他人合法權益、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造成較大影響的違法行為。如“三無”老年代步車上路、行人闖紅燈、在人行道上停車、“飛線”給電動車充電等。對于小微違法行為,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①雖是違法行為,但危害不大,以“小”視之即可 ②既違背道德,也違反法律,同樣要承擔法律責任 ③我們應依法自律,遵紀守法,維護法律尊嚴 ④海量的小微違法行為會帶來巨大的治理成本和潛在風險,不容小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9.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表現在( )①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②如果人們違反了法律,就要從重處罰 ③法律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 ④法律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面圖示中“ ”處應該填寫的正確內容是( ) →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處罰A.趙某在電影院里接聽電話 B.李某借錢但到期不還C.王某多次撥打“110”謊報警情 D.張某醉酒駕駛機動車11.小成爸爸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的標識,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以二百元罰款。小成爸爸承擔的法律責任屬于( )A.民事責任 B.行政責任C.刑事責任 D.道德責任能力提升12.在七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同學們對以下案例進行討論,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案例1 劉某為謀取利益,在網上購買假冒品牌的奶嘴、奶瓶并對外銷售,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 案例2 房東陳某違規收取高價水電費,損害租戶利益,受到罰款一千元的行政處罰。①劉某的行為違反了民事法律,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②劉某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③陳某的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④陳某的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應當承擔行政責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3.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要做到不違法,就要了解什么是違法。下列屬于違法行為的是( )①售賣盜版書籍 ②出版社經作者同意后發表其作品 ③照相館未經他人同意將其藝術照在櫥窗展示以招攬顧客 ④老師上課展示名人偉人照片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2題)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飼養犬只,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疫病傳播。楊某不重視遛狗牽繩問題,經某城管中隊執法人員多次勸說后仍拒不整改,最終被處以罰款五十元。(1)材料一中楊某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 應當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材料二 犬只傷人事件一直以來備受各界關注。為加強養犬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城市環境和社會公共秩序,倡導市民文明養犬、規范養犬,各地紛紛發布文明養犬通告并開展不文明養犬行為專項整治。對此,有人持不同意見。甲:犬只管理靠法律,文明養犬邁一步。乙:養犬規則惹人煩,隨心養犬享自由。(2)針對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選擇你認為正確的觀點加以評析。15.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增強學生法治意識,某校七年級(3)班開展了一次法治教育主題探究性學習活動。【辨行為,明后果】案例 違法行為類別中學生李某在玩耍時刺傷同學的眼睛,家長承擔全部醫療費并作出相應賠償 民事違法張某伙同他人多次在地庫破窗盜竊車輛內的財物,被判有期徒刑二年 ①一名男子將自己在道路上玩漂移、炫車技的視頻發布在某短視頻平臺上,被交警罰款二百元 ②(1)請你將上表中的空格內容補充完整,并用一句話概括其中蘊含的道理。【明警示,促成長】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福建省全省人民法院共審結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 317件1 776人,其中免予刑事處罰3人、適用緩刑386人,免緩刑適用率21.90%;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單處罰金1 209人,占生效判決的68.07%。(2)結合材料內容,談談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后果。(3)綜合以上兩個欄目的內容,談談我們從中得到的警示。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D 2.C 綜合提升1.D 2.A 3.B 4.A5.C 6.A7.B8.C 9.C 10.C 11.B 12.C13.A14.(1)楊某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承擔行政責任,接受行政處罰。(2)甲的觀點是正確的。犬只管理需要靠法律。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15.(1)①刑事違法。②行政違法。道理:法不可違,任何違法行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2)只要是違法行為,都會對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造成損害,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