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統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測試卷時間:60分鐘 分值: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濕地保護是環境保護的重要領域,是國際自然保護的一個熱點:世界濕地日為每年的( )。A.4月22日 B.5月2日 C.2月2日2.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16年4月22日,175個國家簽署( )。A.巴黎協定 B.巴黎公約 C.聯合國協議3.地球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我們錯誤的做法是( )。A.制定垃圾分類處理政策B.不亂扔垃圾,保護環境 C.保護地球與我無關4.世界各國通過( )等方式限制人類對地球的傷害。①簽訂協定②杜絕養殖放牧③制定法律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5.下列不屬于新能源技術的是( )。A.太陽能發電 B.海浪發電 C.使用高效液化氣6.下面做法不利于保護地球的是( )。A.積極響應垃圾分類 B.騎自行車上下班 C.使用一次性碗筷7.山西省某校開展了“珍愛美麗地球,守護自然資源”的主題活動。下列行為不符合主題要求的是( )。A.乘坐公交車上學 B.將污水排入河里 C.用舊瓶子制作手工8.森林如果被破壞,水土流失就會加重,容易引發( )。A.氣候變暖 B.山體滑坡 C.寒潮冰雪9.“太陽高高掛,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壞了莊稼。”這個順口溜描述的是( )。A.水災 B.旱災 C.泥石流10.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雷雨交加在大樹下避雨 B.地震發生有序撤離 C.火災發生跳樓逃生11.在人類防御自然災害的過程中,法律是約束人們的行為,減少自然災害危害的重要手段。下列法律的頒布體現了這一目的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2.對我國影響范圍最廣的自然災害是( )。A.旱災 B.臺風 C.洪災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3.地球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自然環境,是我們的生存家園。( )14.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和發展的星球。( )15.因紐特人住冰屋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例子。( )16.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均為清潔能源。( )17.到目前為止,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 )18.現今世界有七十多億人口,對地球的負擔很大。( )19.當山洪發生時,我們應該向平行于山洪流動方向的高處上跑。( )20.當地震發生時,身處高層建筑可以乘電梯離開。( )21.在戶外遇到雷雨天氣時,我們可以躲在大樹下避雨。( )22.山區泥石流高發時期,在山區露營時,應該選擇在山谷扎營。( )23.自然災害只會造成資源破壞,不會影響社會的穩定。( )24.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級別依次為:藍、紅、橙、黃。( )三、連線題(每小題8分,共16分)25.請將下列保護環境的節日和對應的時間連起來。全國生態日 2月 2 日世界濕地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 月 5 日世界環境日 8月 15 日26.連線題。病蟲害 水資源短缺、糧食減產、土地沙化干旱 造成農作物嚴重減產甚至絕產地震 影響交通、通信、輸電線路等生命線工程;致農業歉收或嚴重減產冰雪災害 造成人員傷亡,造成山崩、海嘯四、簡答題(7+8,共15分)27.制訂幾條愛護地球的班級環保公約。(至少3條)28.我國建立了哪些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探索到哪些有效的抗災方法?(方法舉實例)五、綜合題(每小題7分,共21分)29.放學后,老師布置同學們搜集我國遭受自然災害的材料,小明搜到了以下內容:材料一:南方強對流天氣頻發,風雹災害損失偏重。4月份,南方地區先后遭受6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其中江南和華南地區強對流日數達5天—10天,由此引發的風雹災害共造成43人死亡或失蹤,10萬余間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貴州東南部、江西大部、湖南湘北、湘東北等地多次出現強對流天氣,造成12人死亡,緊急轉移安置和需緊急生活救助36.4萬人。材料二:地質災害傷亡較重,地震造成輕微損失。4月份,由降雨引發多起山體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共導致13人死亡,其中4月20日甘肅榆中縣馬坡鄉發生山體滑坡,造成4人死亡。大陸地區地震活動相對較弱,沒有發生5級以上地震,3級—4級地震主要集中于西藏和新疆地區,多為淺源地震,損失輕微。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年造成近2萬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國家財政收入的1/4至1/6。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我國遭受的自然災害有哪些?(2)你知道我國利用哪些科學有效的方法抗擊自然災害嗎?請至少列舉兩條。(3)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小學生能做哪些?參考答案1.C2.A3.C4.C5.C6.C7.B8.B9.B10.B11.A12.C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①積極參加環保實踐活動,營造綠色校園氛圍;②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節約水資源;③拒吃野生動物,善待生命,維護生態環境。28.為了應對自然災害,我國在氣象、海洋、地質以及生物等方面都建立了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比如氣象災害就分別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來表示不同程度的氣象災害;不僅如此,我國還建立了牢固的防災減災工程,比如三峽大壩,就是為了防止洪水而建立的。29.(1)旱災、臺風、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和病蟲害等;(2)我國為了提升對災害天氣的監控和預警能力成功發射了“風云四號”氣象衛星;為了防止洪水泛濫,我國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壩。(答案不唯一)(3)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我們小學生可以學習環保法律法規,以法律己,不做污染破壞環境的事;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積極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發現破壞環境的行為及時舉報,在家與父母一起做好垃圾分類;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學。答案第2頁,共5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