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搖啊搖》教案教學目標:1.樂于參與歌曲學唱活動,愿意嘗試用歌聲與律動表現歌曲意境和情緒,表達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熱愛。2.在游戲活動中熟悉歌曲旋律、節拍特點、樂句特征,通過想象、對比、律動、模擬,唱會唱好歌曲。3.唱準歌曲中的五度、七度大跳音程,感受六八拍的節拍特點,嘗試用固定音型“3 1 3· ”伴唱,滲透二聲部合唱教學。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對樂句、旋律的走向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但合唱的能力稍弱。本節課以“回憶童年”為主題,設計了童年游戲-念童謠-唱兒歌等環節,在聲勢律動中感受六八拍的節拍特點,在游戲中滲透有固定音型伴唱的合唱教學,將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隱藏在游戲活動背后,先體驗后感知,最終達到“情知互促”的審美體驗。教學重點、難點:1.學唱歌曲《搖啊搖》,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歌曲的曲調、節拍特點。2.唱準幾處大跳的音程,嘗試用固定音型“3 1 3· ”伴唱。教學過程:一、導入學生在鋼琴曲《童年的回憶》中走進教室。師生交流:關于“童年”你想到了什么?師:是啊,童年是一首歌,是一首童謠,更是一個個有趣的游戲。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好玩的游戲,同學們一起玩一玩。二、新課教授1.游戲 律動 鋪墊(1)聲勢律動感受六八拍的節拍特點教師做拍腿、拍手背的三拍子聲勢律動,學生看會后加入。在音樂中律動。教師的聲勢律動發生變化,只拍強拍,學生觀察什么不同。師:我的動作發生了什么變化?原來我把剛才的動作簡化了,只拍了強拍,把第二拍第三拍藏在了心里。沒有拍出來,但它的時值仍然在,我們在心里默數。(2)師生一起在第一拍拍腿,內心感受三拍子的恒拍。節拍比較穩定后,教師用三角鐵伴奏。(3)在《搖啊搖》伴奏音樂中感受六八拍的節拍特點學生:X - - X - - ︱ X - - X - - ︱教師:X - - - - - ︱ X - - - - - ︱(設計意圖:在聲勢律動中比較六八拍和三拍子的不同,初步感知六八拍的節拍特點)2. 固定音型伴唱師:同樣的游戲,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玩法。(1)游戲規則:兩兩面對面,跨坐凳子手拉手,在《搖啊搖》伴奏音樂中做一拉一扯的搖船動作。(2)在第二段伴奏音樂時,教師加入固定音型“3 1 3· ”伴唱師:老師在游戲時唱了什么?出示固定音型3 1 3·︱ 3 1 3·︱ 3 1 3·︱ 3 1 3·︱搖啊搖, 搖啊搖, 搖啊搖, 搖啊搖,(3)學生唱固定音型,教師念童謠《搖啊搖》(4)一部分同學唱固定音型,一部分同學有節奏地念童謠(設計意圖:從節拍到節奏再到固定音型伴唱,層層遞進,為最后的合唱教學做好鋪墊)3.聆聽 圖譜 唱曲圖形譜表示歌曲旋律特點討論游戲動作的線條師:我們剛才玩的游戲動作老師用線把它表現出來。→ → → →← ← ← ←欣賞歌曲《搖啊搖》師:這段音樂又應該用怎樣的線條?請生在黑板上畫一畫討論小結:可以用弧線來表示小船在水中左右搖擺課件展示圖形譜,教師哼唱歌譜,和學生一起用手指在空中畫圖譜。(設計意圖:通過畫圖形譜,形象地感知歌曲的結構、樂句、旋律的走向)分辨樂句的不同,用手勢高低帶著唱唱不同之處。① 3 6 5·︱ 3 6 5·︱ 3 5 1 6︱ 5·5·︱↗② 3 6 5·︱ 3 6 5·︱ 1 3 2 6︱ 1·1·︱↘師生接龍,歌唱方法的指導學生演唱3 6 5·︱ 3 6 5·︱教師唱其余歌譜。找找最高音,提示5 i的大跳要有氣息支撐,聲音高位置。唱歌曲教師范唱,變唱邊做律動師:老師搖的動作有什么變化?在哪個字的時候搖的特別高?請你也來搖一搖教師哼唱,學生模仿搖的動作輕聲跟琴學唱討論歌詞:兩句“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情緒是一樣的嗎?沒到外婆家,迫切地想看到外婆,你會把小船搖得怎樣?心情會怎樣?告別外婆,依依不舍,你會把小船搖得怎樣?有快慢、強弱變化地演唱。(設計意圖:通過畫圖形譜和形體律動,分辨樂句旋律的走向,在情景模擬中,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挖掘歌曲情感,讓演唱富有畫面感)三、拓展延伸師:歌曲里的外婆可以換成誰?是啊,童年不僅僅是一個個游戲值得回憶,長輩們的疼愛呵護也讓我們倍感溫馨。讓我們懷著濃濃的愛意,搖著船,出發嘍;A 引子:三角鐵和3 1 3·︱ 3 1 3·︱B 一部分學生唱3 1 3·︱ 3 1 3·︱ 3 1 3·︱ 3 1 3·︱搖啊搖, 搖啊搖, 搖啊搖, 搖啊搖,一部分學生唱歌曲。C 尾聲:船搖遠了,在越來越慢越來越弱中結束(設計意圖:最后的完整表現環節設計體現了首尾呼應,生生合作表現了一個完整的作品,增強審美體驗)播放動畫視頻:滬語版的《搖啊搖》,律動走出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