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荷花》朗讀單(3.7班)姓名:___________ 我讀了( )遍 家長簽字:___________聽寫詞語(加點字要求注音,帶橫線的字不要求聽寫)荷花 清香 圓盤 花瓣 豆瓣 蓮蓬 蓬松 腫脹飽脹 裂痕 破裂 姿勢 姿態 權勢 模仿 仿佛眼前 本領 跟隨 隨便 舞蹈 停止 禁止 隨風飄動會認字組詞挨:(挨家挨戶)(挨近)(挨挨擠擠) 蓬:(蓮蓬)(蓬松)(蓬勃)脹:(膨脹)(腫脹)(腹脹) 勢:(地勢)(優勢)(時勢)(手勢)翩:(翩然)(翩翩起舞) 蹈:(手舞足蹈)(赴湯蹈火)形近字瓣:(花瓣)(蒜瓣) 辯:(辯論)(爭辯)辨:(辨別)(分辨) 辮:(辮子)(發辮)蓬:(蓮蓬)(蓬頭垢面) 篷:(斗篷)(帳篷)(車篷)脹:(膨脹)(腫脹) 帳:(帳篷)(蚊帳)(營帳)勢:(勢力)(劣勢) 努:(努力)(努嘴)仿:(仿照)(仿冒)(效仿) 訪:(訪問)(拜訪)姿:(千姿百態)(多姿多彩)(英姿) 資:(資料)(資本)(工資)(資格)多音字āi(挨近)(挨邊)(挨個兒) ɡū(花骨朵兒)(骨碌)挨 骨ái(挨打)(挨罵)(挨餓) ɡǔ(骨頭)(骨肉)fó(佛祖)(佛教)(佛像)佛fú(仿佛)近義詞清香——芳香 展開——舒展 姿勢——姿態 仿佛——好像反義詞清香——惡臭 飽脹——干癟 破裂——完好 展開——收攏挨挨擠擠——稀稀落落詞語積累AABB式詞語挨挨擠擠 風風火火 浩浩蕩蕩 轟轟烈烈 熙熙攘攘 祖祖輩輩哭哭啼啼 婆婆媽媽 郁郁蔥蔥 罵罵咧咧 唯唯諾諾 松松垮垮AABC式詞語翩翩起舞 息息相關 咄咄逼人 赫赫有名 沾沾自喜 耿耿于懷念念有詞 斤斤計較 遙遙領先 亭亭玉立 依依不舍 楚楚動人課文重點作者: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字秉臣,后改字圣陶。現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代表作:兒童詩《小小的船》,童話集《稻草人》,長篇小說《倪煥之》等。中心:本文描繪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麗姿態,及作者欣賞荷花時的美好感受,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章脈絡梳理第1自然段:清早去公園,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聞)第2-3自然段:描寫了荷花的形狀和姿態。(看)第4-5自然段:作者觀賞荷花時的想象和感受。(想)課文先后記敘了作者:“聞到花香——觀察形狀——欣賞姿態——展開想象——回到現實”這一過程,思路非常清晰。聞到花香①“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加點關聯詞給人一種未見其容先聞其香之感,突出荷花香氣襲人的特點。②“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寫出了“我”迫不及待(急切)想看到荷花的心情。觀察形狀①“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中的“挨挨擠擠”換成“密密麻麻”好不好?為什么?答案:不好。因為“挨挨擠擠”不僅寫出了荷葉多而密的特點,還賦予荷葉人的特征,仿佛一群頑皮的孩子擠在一起。而“密密麻麻”只能突出荷葉的多而密,不能這樣生動地展現它的姿態。②你喜歡“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個句子嗎?為什么?答案:喜歡,“挨挨擠擠”不僅寫出了荷葉多而密的特點,還賦予荷葉人的特征,仿佛一群頑皮的孩子擠在一起,熱鬧歡快,富有生命力。該句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荷葉比作了碧綠的大圓盤,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荷葉碧綠的顏色和又大又圓的形狀,體現了荷葉旺盛的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荷葉的喜愛之情。③“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的“冒”能否換成“長”?為什么?答案:不能。“冒”的意思是“向外透,往上升”,傳神地寫出白荷花特有的生命力。通過這個“冒”字,我們仿佛看到了白荷花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一樣,使勁地、急切地想掙脫荷葉的束縛,努力地向上伸展,動感十足。如果換成“長”,則表達不出這樣的效果。④“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漏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有的……有的”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繪了荷花“半開(初綻)”“全開(綻放)”“未開(含苞待放)”三種不同的姿態。“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略帶夸張,寫出荷花即將盛開的樣子,讓靜止的畫面活了起來,給人呼之欲出的感覺。⑤“畫家”指大自然。欣賞姿態①作者為什么要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因為這一池荷花十分美麗而又充滿了生機,的確像一幅色彩明麗的畫。②聯系上下文,說說你是如何理解“一大幅活的畫”的?A荷花有初綻的、有綻放的、有含苞的,一朵有一朵的姿態,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像畫一樣美麗。B荷葉挨挨擠擠,荷花從荷葉之間冒出來,花骨朵兒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充滿了生命力、活力。微風吹來,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搖曳生姿,仿佛“畫”擁有了生命,活了過來。C “一大幅活的畫”寫出了荷花的勃勃生機、美麗多姿、形態萬千。③默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課后習題2)答案:從“荷花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這么多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態”等句子中可以體會到這一池的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這些生動形象地語句不但描繪了一幅色彩明艷的荷花圖,而且運用“挨挨擠擠”“冒”“飽脹”“破裂”等富有動感的詞語,讓靜態的畫面活了起來,所以說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展開想象①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這里運用了“想象”的表現手法,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寫出了他當時美好的感受,說明他看荷花看得入迷了,進入了“忘我”的境界,表達了作者對荷花和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②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了荷花人的動作,將荷花隨風擺動的姿態表現得生動而富有情趣,把荷花在風中的姿態寫得活靈活現。回到現實①“過了好一會兒”這句話和上文中的“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相照應,這句話說明時間久,表明“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地吸引了,突出荷花的美麗迷人。②我為什么會才記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因為荷花實在是太美麗了,“我”在欣賞荷花的時候,深深陶醉于這幅美麗的荷景圖,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進入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所以才會幻化為荷花,而忘記自己是在看荷花。課文仿寫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擬人句;誰怎么樣過來告訴我什么)①青蛙跳過來告訴我它捉蟲的成果。②小露珠滾過來告訴我陽光的溫暖。③小烏龜游過來告訴我水中巡游的歡暢。④蜜蜂飛過來告訴我清早花蜜的香甜(蜜蜂飛過來告訴我花間采蜜的艱辛)。2.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①梧桐樹葉層層疊疊的,像一個個張開的手掌。②松樹葉子挨挨擠擠的,像一根根碧綠的繡花針。③星星一閃一閃的,像一顆顆耀眼的寶石。3.仿照第二段,寫一種你喜歡的植物。(課后小練筆)分析:“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總寫荷花,再用“有的……有的……有的”將荷花三種不同的姿態串聯起來。①公園里的水仙花千姿百態,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睡覺的小寶寶;有的剛剛綻開,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仿佛在打聽周圍的消息;有的已經盛開,薄薄的白色花瓣兒襯托著金杯似的副冠,宛如一張燦爛的笑臉,美麗極了。②微風送來了菊花的清香,遠遠望去,菊花已經開了不少了。有的舒展著細長的花瓣,像在隨風舞蹈;有的昂著頭,向人們展開美麗的笑容;有的三五成群,仿佛在商量著什么。③梅林里的梅花大多還沒有開放,虬枝上擠滿圓圓的花苞,在醉人的清香里透出點點生機,不過在向陽的枝頭上,有些“急性子”已經等不及了。有的剛剛展開幾片白色的花瓣,有的已經露出了黃色的花蕊,有的掛著清晨的露水,好看極了。④桃花已經開了不少了。桃枝彎彎曲曲的,像無數雙褐色的手臂托著春天的禮物。粉嫩的花兒挨挨擠擠的,有的才綻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完全舒展著,露出深紅色的花蕊,有的還是緊緊裹著的花苞,仿佛裹著小被子的嬰兒,正做著甜甜的夢。⑤茉莉花真美。有的剛開,好像在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有的全開了,花瓣向外分開,潤如玉,白如絹,輕如紗,散發出陣陣清香;有的還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躍躍欲試,仿佛要和盛開的花兒爭個高低。拓展【荷花別稱知多少】芙蓉、芙蕖:《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夫容。”藕花:李清照在《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寫道:“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藕花”就是荷花。水芙蓉:拒霜花又名芙蓉。人們為了區分荷花和拒霜花,稱荷花為“水芙蓉”,稱拒霜花為“木芙蓉”。蓮花:這是荷花最常見的別稱,廣泛用于文學作品和日常語言中。水芝:荷花因其生長在水中,且具有藥用價值,故被稱為“水芝”。《本草綱目》中記載:“荷花,一名水芝”。此外,荷花還有很多別稱。如君子花、菡萏(hàn dàn,指荷花的花苞)、溪客、水華等,其中“君子花”出自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蓮,花之君子者也。”,因為荷花有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往往象征純潔,也象征了現實生活中“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2.【常見修辭手法答題技巧】比喻: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A比作了B,生動形象地寫出了C,表達了D(感情)。擬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了A人的情態/動作(或把“A”當做人來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B,表達了C(感情)排比: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A(特點/狀態),表達了B(感情),使句式整齊,節奏鮮明,更有氣勢。夸張: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強調了A,表達了B(感情),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