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課 生活處處有算法 教學設計課題 生活處處有算法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五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課義務教育版五年級全一冊信息技術教材的第一課《生活處處有算法》。本課內容旨在通過生動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認識算法的概念,理解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嘗試用算法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教材通過“做西紅柿炒雞蛋”和“到圖書館借書”兩個具體案例,將抽象的算法概念具象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習目標 1.通過分析學生身邊日常做事的步驟,感受生活中的算法。2.通過生活中的情境案例,了解算法是通過明確、可執行的操作步驟描述問題求解的過程。重點 1.能夠把問題解決的過程描述成有序的步驟。2.理解什么是算法。難點 1.理解明確的、可執行的含義。2.能夠把問題解決的過程描述成有序的步驟。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結合課前預習,分享生活中做事情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教師活動】播放起床洗漱過程視頻,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起床洗漱的步驟。【學生活動】觀看視頻,交流自己起床洗漱的步驟。 學生認真聆聽、討論。 引發學生的興趣與思考。講授新課 一、做西紅柿炒雞蛋的步驟【教師活動】創設“小智的爸爸媽媽因為去醫院陪爺爺看病,不能回家做飯,小智的姐姐依據菜譜做了西紅柿炒雞蛋,小智覺得和媽媽做的味道幾乎一樣,非常好吃”的情境,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姐姐做的味道很像媽媽做的?【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姐姐和媽媽一樣,是按照菜譜做的。【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通過小組討論說一說:西紅柿炒雞蛋這道菜的菜譜或做這道菜的步驟。【學生活動】小組討論,然后分享西紅柿炒雞蛋的具體步驟。【教師活動】課件呈現西紅柿炒雞蛋的菜譜(文字表述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步驟的順序能改變嗎?【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教師活動】結合菜譜闡述算法是有步驟的解決問題,每一步都是明確的。然后繼續引發學生思考:菜譜除了用文字描述這種方式,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示?【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教師活動】課件呈現用圖框表示西紅柿炒雞蛋的步驟,引導學生觀察并說一說:用文字和圖框描述菜譜的兩種方式,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學生活動】回答喜歡哪一種描述方式及理由。【教師小結】在解決問題時,常常需要一系列步驟,這些步驟是明確的、有序的。描述做事情或解決問題的步驟,既可以使用文字描述方式,也可以使用圖框描述方式。文字描述方式簡單、便于閱讀理解;圖框描述方式具有直觀、簡潔的特點。在這個做菜的步驟中,已經隱含著算法的思想。【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做西紅柿炒雞蛋的方法和步驟,使學生初步了解算法是明確的,有序的,提升學生將問題解決的過程描述成有序步驟的能力。二、到圖書館借書的步驟【教師活動】創設到圖書館借書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活動一,然后交流學習結果。【學生活動】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學習活動一,分享學習結果。【教師活動】結合圖書查詢或借閱的步驟,引導學生思考:到圖書館查找圖書和借閱圖書的步驟順序可以改變嗎?【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教師活動】這些步驟的先后順序決定著秩序,是圖書館能夠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繼續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想借一本《三國演義》,但是沒有辦理借閱卡,也忘記帶身份證了,能完成借閱嗎?如果不能,說一說是什么問題。【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教師小結】解決問題的步驟不僅是明確的、有序的,還需要是可執行的,不能是根本無法實現的。簡單的圖書借閱也存在著相應的步驟和方法,正是因為有這些規定的步驟,才能保證圖書館的工作有條不紊,同時為人們借閱圖書提供方便條件。【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到圖書館借書的步驟,進一步驗證了算法是明確的,有步驟的,同時探究出算法還需要是可執行的。三、認識算法的基本含義【教師活動】引發學生思考:結合西紅柿炒雞蛋和到圖書館借書的步驟,嘗試給算法下個定義?【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教師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在使用圖書借閱系統辦理圖書借閱時,計算機替我們做了哪些事情?計算機完成這些事情,需要什么樣的算法?【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教師小結】算法就是通過明確的、可執行的步驟來描述問題求解的方案。算法用于計算機解決問題時,要求每一步更嚴謹、且能轉化為計算機可理解可操作的步驟。算法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很多熟悉的場景、事情和步驟之中。生活中的簡單事情也隱藏著算法規律,把做事情的方法分解成有順序的步驟,遵循這些步驟做事,可以更順利、更有效。【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身邊的實例,梳理算法的含義,加強學生對算法含義的理解。 學生認真聆聽教師講解,積極參與討論,分享自己對算法的認識。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分享并討論自己的見解和發現。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以及解決問題并驗證結果等階段。通過互動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深對算法概念的理解和應用。為后續課程打下基礎。作業布置 結合生活中蘊含算法的場景,利用工具軟件或紙筆繪制出解決場景中相關問題的主要步驟。課堂小結 認識算法的基本含義板書 第1課 生活處處有算法一、做西紅柿炒雞蛋的步驟二、到圖書館借書的步驟三、認識算法的基本含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0張PPT)生活中處處有算法第1課(義務教育版)五年級上冊教學目標1新知導入2議一議3想一想4做一做5練一練6課堂總結7作業布置81教學目標1.通過分析學生身邊日常做事的步驟,感受生活中的算法。2.通過生活中的情境案例,了解算法是通過明確、可執行的操作步驟描述問題求解的過程。播放起床洗漱過程視頻,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起床洗漱的步驟。2新知導入3議一議觀看視頻,交流自己起床洗漱的步驟。學一學一、做西紅柿炒雞蛋的步驟有一天,小夏的爸爸媽媽因為去醫院陪爺爺看病,不能回家做飯。小夏的姐姐依據菜譜做了西紅柿炒雞蛋,小夏覺得太好吃了,和媽媽做的味道幾乎一樣。4想一想想一想1.你會做西紅柿炒雞蛋這道菜嗎?有哪些步驟呢?2.為什么小夏姐姐做出的西紅柿炒雞蛋,能和他們的媽媽做出的味道幾乎一樣呢?學一學1. 準備食材:雞蛋、西紅柿、油、調味料。2. 把西紅柿切成塊,在碗中把雞蛋打散。3. 在炒鍋中加入適量油,開火燒熱。4. 把打散的雞蛋倒入鍋中,用鏟子翻炒。5. 把西紅柿塊放入鍋中,繼續翻炒。6. 即將炒熟時,撒入適量調味料并翻炒。7. 當西紅柿炒熟時,裝盤,準備享用。依據菜譜做菜學一學有些步驟操作起來很簡單,但有些步驟卻需要一定的經驗,如第2步的“打散雞蛋”,第5步的“放入西紅柿并翻炒”。在這些做菜的步驟中,已經隱含著算法的思想。觀察發現學一學1.進入圖書館。2.在圖書管理系統中查找要借的圖書信息。3.記錄下該圖書所在的書架編號。4.根據編號到相應書架,找到并取出圖書。5.辦理借閱手續。6.帶著圖書離開圖書館。借書的一般步驟二、到圖書館借書的步驟學一學二、到圖書館借書的步驟想一想查找到要借閱的圖書后,辦理借閱手續又有哪些步驟呢?1.掃描借閱者的借閱卡。2.在管理系統中查看借閱者的借閱數量。3.如果沒有超過借書的數量上限,就掃描圖書的編碼,登記借閱信息。4.顯示借閱成功,完成借閱手續。學一學 到圖書館借書是很平常的事情,但簡單的圖書借閱也存在著相應的步驟和方法,正是因為有這些規定的步驟,才能保證圖書館的工作有條不紊,讓每個人能很快借到自己想要的書。知識總結學一學三、認識算法的基本含義 算法是通過明確的、可執行的操作步驟描述的問題求解方案。 換句話說,算法是將解決一個問題或做某件事情的過程描述為一些明確的、可操作的步驟。算法的含義5做一做 菜譜與算法有很多相似之處,菜譜是人們通過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做菜步驟和方法,也就是做菜的一般步驟。 進一步分析發現,前面依據菜譜做西紅柿炒雞蛋的過程中,菜譜對做菜步驟的描述是有順序、可操作的,但同樣的菜譜、同樣的原材料,不同的人做這道菜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口味。因此,操作步驟還可以進一步明確和細化。 如果要用算法控制機器人制作西紅柿炒雞蛋,應該進一步明確哪些步驟或操作? 提示:為了使算法更嚴謹、具有自動可執行性,需要細化西紅柿、雞蛋、油和調味料的量,明確操作時間等。6練一練 同樣,我們到圖書館借書時,從整個過程到其中的一些環節,也包含著算法。 在借書過程中,計算機在背后替我們做了哪些事情?要做到這些,計算機應遵循什么樣的算法?7課堂總結1.算法是通過明確的、可執行的操作步驟描述的問題求解方案。2.日常做簡單事情的過程中也隱藏著算法。3.算法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提供了很大幫助。8作業布置 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場景存在著算法?對我們的學習與生活產生了哪些作用?9板書設計一、做西紅柿炒雞蛋的步驟二、到圖書館借書的步驟三、認識算法的基本含義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 生活處處有算法.doc 第1課 生活處處有算法.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