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平方根教案一、教學目標理解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概念,能正確區分兩者。掌握求非負數的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方法。能用計算器求算術平方根的近似值,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實例抽象出平方根的定義。數學建模:應用平方根解決面積相關的實際問題。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定義及求法。難點:理解負數沒有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的非負性;估算無理數大小(如)。三、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5分鐘)問題情境:已知一個正方形的面積為9 dm ,求邊長。學生回答:3 dm。追問:是否還有其他可能?引出“平方根”概念。2. 新課講解(20分鐘)(1)平方根的定義活動:填寫教材表格(教材P42),求x =1, 16, 36,49,等的x值。總結:若x =a,則x是a的平方根,記為( x = )。板書:[ x2 = a, x = ](2)平方根的性質探究:結合教材例1和例2(P40-41),分析正數、0、負數的平方根。結論:正數有兩個平方根,互為相反數;0的平方根是0;負數沒有平方根。(3)算術平方根定義:正數a的正平方根稱為算術平方根,記為( )。例3(教材P42):求100、0.0001的算術平方根。(4)引用教材圖片- 圖8.1-1:平方與開平方的互逆關系。- 圖8.1-2:用兩個小正方形拼成面積為2 dm 的大正方形,求邊長。3. 鞏固練習(15分鐘)練習1:判斷題(教材P44練習1)。練習2:求平方根(教材P44練習2)。4. 拓展探究(10分鐘)活動:用計算器估算(教材P45例4)觀察小數位數特點。結論:是無限不循環小數(無理數)。四、板書設計左側(知識點) 右側(例題/圖表)1. 平方根定義:( x2 = a ,x = ) 例12. 平方根性質:正數、0、負數 圖8.1-1(互逆關系)3. 算術平方根 例34. 無理數 圖8.1-2(拼圖法求邊長)五、教學反思通過實際問題導入,激發學生興趣;結合計算器操作,增強數學應用能力。注意區分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避免學生混淆符號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