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盤水市2027屆高一3月月考政治考生注意:1.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戰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本卷命題范固:必修3第二單元。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近代以后,從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中國人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下列關于近代中國基本國情認識正確的是①西方列強的入侵是近代中國基本國情形成的根本原因②這一國情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問題的基本依據③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要求我們必須推翻“三座大山”④近代中國相互交織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在“趕考”路上始終牢記政治初心和執政使命,經受住了歷史和時代的考驗,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無愧于歷史、時代和人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合格領導者。如果將上述材料寫成新聞報道,最合適的標題是八.找尋中國基因,破解中國密碼,講述中國故事B.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C.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D.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民族復興的希望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書寫了精彩的“中國故事”,創造了發展的“中國奇跡”,塑造了嶄新的“中國形象”。這充分表明改革開放A,為當代中國發展莫定了制度基礎B.是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C.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D.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方向【高一3月月考·政治第1頁(共6頁)】5311A4.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革要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這表明①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②改革開放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③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為了加強黨史教育,某校組織高一學生參觀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讓學生了解中共三大召開的歷史背景、會議過程與成果、會議影響與貢獻,學習共產黨人的責任與擔當,感悟革命信仰的力量。學生參加該活動可感悟到①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選擇和人民的選擇②中國共產黨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黨的領導是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制勝法寶④此次會議實現了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A.①②B.①③C.②①D.③④6.人民情懷始終不渝。在河北正定工作時,習近平同志摘掉了正定“高產窮縣”的帽子:在福建,他被群眾稱為“百姓省長”;在浙江,他強調“心無百姓莫為‘官”,百姓則回應“吃水不忘挖人”在上海,他要求“多干群眾急需的事,多干群眾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礎的事,多干長遠起作用的事”…這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①堅持人民立場,滿足人民的一切需要②堅持執政為民,做到發展為了人民③努力奉獻社會,把個人利益融入黨的特殊利益中④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4年全國兩會,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過去一年國家在民生保障上的突出成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脫貧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長8.4%;加大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財政補助力度,擴大救助保障對象范圍…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①擔負責任使命,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②堅持擔當作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③踐行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④堅定理想信念,永葆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在“千萬工程”實施過程中,黨始終從農民群眾角度思考問題,把矛頭對準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解決好農業農村發展最迫切、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實際問題,把“群眾要什么、我們干什么”作為頂層設計的基本理念。這說明中國共產黨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和思想②踐行為中國人民謀求幸福的根本立場③堅持樹牢群眾觀點,貫徹好群眾路線④以人民根本利益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一3月月考·政治第2頁(共6頁)】5311A六盤水市第二中學2027屆高一3月月考·政治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679101213141516答案CDBBCBBD1.C西方列強的入侵打斷了中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正常進程,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西方列強的入侵是近代中國基本國情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①錯誤。把握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②正確。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因此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國情要求我們必須推翻“三座大”,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③正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有多重矛盾相互交織,④錯誤。2.D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無愧于歷史、時代和人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合格領導者,這說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民族復興的希望,D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中國共產黨取得的成就和領導能力,即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未涉及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也未涉及找尋中國基因,破解中國密碼,講述中國故事,AB不符合題意。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這是在黨的執政時期,而材料體現的是黨的成立和執政兩個時期,C排除。3.C材料充分表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C說法正確。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A、B不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D不合題意。4.B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革要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這表明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①④符合題意。人民群眾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②錯誤。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③錯誤。5.B中共三大會址是關于革命時期的歷史,尚未創立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②不符合題意:實現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是完成社會主義三大改造,④判斷錯誤;了解中共三大會址的展覽內容,可以強化學生對中共執政地位確立的理解,明確黨的領導是人民戰勝艱難險阻的制勝法寶,①③符合題意。6.C滿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需要,而不是“一切”需要,①說法錯誤。人民情懷始終不渝,說明中國共產黨堅持執政為民,做到發展為了人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④符合題意。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③說法錯誤。7,B國家在民生保障上的突出成就著重體現了中國共黨對人民利益的保障和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是中國共產黨踐行根本宗旨的表現,①③符合題意。材料末休現先鋒模范作用且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是中國共產黨黨員,而非中國共產黨,②說法錯誤。堅定理想信念,發揚奮斗精神,與材料無關,④不符合題意。8.D黨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①排除。黨的根本立場是人民立場,②排除。在“千萬工程'實施過程中,黨始終從農民群眾角度思考問題,把“群眾要什么、我們干什么”作為頂層設計的基本理念。這說明中國共產黨堅持樹牢群眾觀點,貫徹好群眾路線:以人民根本利益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③④正確。9.B傾聽民聲、問計于民體現我黨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聽實話、察實情,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聽取民意集中民智,①④符合題意。任何時候,黨都應把人民利盜放在第一位,②說法錯誤。材料主要涉及黨問計于民,未體現提出新思路新方法,③排除。10.D黨員不能改進黨的執政方式,材料強調黨員在救災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涉及黨員堅持黨的思想額導,①②不符合題意;材料休現了黨員堅守人民立場,踐行初心使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也休現主動擔當作為,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③④符合題意。11.D材料強調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為民執政,沒有強調中國共產黨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從嚴治黨,A、B不符合題意。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C錯誤。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說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執政為民,D符合題意12.A新時代,我國出臺《中國共產黨軍隊黨的建設條例》《中國共產黨軍隊委員會(支部)工作規定》《軍隊黨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等法規制度,形成系統配套的黨指揮槍制度體系。這些制度堅持了黨【高一3月月考·政治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5311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盤水市2027屆高一3月月考政治.pdf 政治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