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年級第一次學分認定考試政治試題(總分:100分 時間:75分鐘)一、單選題1. 三國時期的哲學家王弼認為:“萬物皆由道而生”,而道“無狀無象,無聲無響,故能無所不通,無所不往”,是獨立存在的精神。下列觀點與王弼的觀點歸屬不同哲學派別的是( )①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 ②理在事先,理生萬物,未有此氣,已有此理③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絕對精神的外在表現 ④萬物氣聚則生,氣散則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 在空間站拍攝過程中,劉博士發現“空間站并不根據算出的軌跡走”,進而劉博士改變策略,采用“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的“光學識別追蹤”拍攝法。“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與下列選項所蘊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 現實的世界是理念的影子B. 人病則憂懼,憂懼則鬼出C. 思維的發展是歷史的動力D. 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3. 隨著冬季來臨,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肺炎支原體感染、流感等交織疊加,專家建議及時就醫,注重鍛煉,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飲食。面對疾病,古人則常會祈禱和拜神。古今對待疾病的不同做法體現了( )A. 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B. 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對立C.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對立 D. 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對立4. 針對經濟運行中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國內大循環不夠順暢等問題,2025年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和政策取向,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企業和居民綜合融資成本。材料表明( )A. 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政策能正確反映時代要求B. 能動地反映存在的思維,可以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C. 意識不是從來就有的,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D. 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做到客觀與主觀具體的統一5. 下圖漫畫啟示我們( )①生活經驗會影響事物的屬性和特征②主觀因素干擾讓人無法做出客觀判斷③人的意識不能夠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④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影響人的行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6. 氣到胃痛是真的!一項研究發現,焦慮和抑郁不僅會讓人心情不好,還會大大增加患腸易激綜合征(IBS)的風險。我們的胃腸道有復雜的神經系統——腸道神經系統(ENS),它與大腦互相溝通,形成了所謂的“腦—腸軸”。當你情緒低落時,這種情緒信號會通過腦—腸軸傳遞給你的胃腸道,進而引發消化系統問題。材料表明( )A. 意識活動具有能動創造性B. 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C. 意識的能動性受客觀規律的制約D. 人能創造符合自身目的的客觀事物7.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大河’,無論你出生在何時何地,家門口幾乎都有這一條河,即使是一條很小的河,在幼小心靈中也是一條大河。河上發生的事情與生命息息相關,寄托著你的喜怒哀樂。無論將來你到哪里,只要一想起家就會想起這條河,一切如在眼前。”基于此,著名詞作家喬羽創作了《我的祖國》。以上創作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 物質和意識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B.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進行加工的結果C. 意識本質是曾經記憶在人腦中的直觀反映D. 物質是運動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8.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飛行期間,“神舟十九號”將重點圍繞規劃中“太空格物”主題,覆蓋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等86項空間科學研究與技術試驗,預計在基礎理論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備等方面取得一批科學成果。材料體現了( )①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③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形式是客觀的④意識具有目的性、能動創造性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根據地形、生態特點,建設以培育檸條、沙柳等沙生灌木苗木為主的保障性苗圃,解決沙生灌木苗木結構性不足的現狀,逐步形成以社會育苗為主體、保障性苗圃為補充的育苗格局,保障各類生態工程建設種苗供給安全。這一做法說明( )A. 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B. 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改變事物發展的規律C. 世界上定有尚未認識之物,也有不可認識之物D. 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處理問題,促進系統優化10.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國務院關于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辦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綜合考慮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等因素,規定男職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齡為五十五周歲的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每四個月延遲一個月,分別逐步延遲至六十三周歲和五十八周歲;原法定退休年齡為五十周歲的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每二個月延遲一個月,逐步延遲至五十五周歲。從唯物論角度來看,該辦法體現了( )A. 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改造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規律B. 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要立足于客觀變化實際C. 意識活動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D. 聯系的多樣性要求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11. 漫畫《笑口常開》(作者:天呈)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②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③要推動事物向積極方向轉化④要堅持客觀與主觀的統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漫畫《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蘊含的哲理是( )A. 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推動的結果B. 教育要從小抓起,持之以恒才能實現質變C. 要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反對教育過度內卷D. 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13. 從旅游城市到網紅城市,從網紅城市到長紅城市,是一條漫長而又充滿不確定的道路。網紅城市通過熱點事件和社交媒體在不同程度打開了自身知名度,部分網紅城市僅靠一時的熱點炒作,在短暫的流量高峰后迅速歸于沉寂;而另一些網紅城市則借助流量紅利,在深入挖掘自身優勢的基礎上,持續完善旅游設施與服務,實現了從網紅向長紅的轉變。這說明( )A. 事物矛盾是同一性和斗爭性的有機統一 B. 運用綜合的思維方法能夠促進系統優化C. 認識某一矛盾時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 在尊重客觀規律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14.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人類首份月球背面樣品安全返回地球。11月15日,中國科學家利用這些月球背面樣品,做出了兩項獨立研究成果,引發廣泛關注。該成果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約28億年前仍存在年輕的巖漿活動,填補了月球玄武巖樣品在該時期的記錄空白。由此可見( )。A. 人的意識能夠反映世界 B.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C 實踐具有著社會歷史性 D. 具體科學需方法論指導15. 大雪節氣,乃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標志著氣溫驟降,雪花紛飛。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大發詩興。“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則描繪了北國邊塞的壯麗雪景。由此可見( )A. 詩詞佳作是客觀反映冬日雪景的一面鏡子B. 不同詩句都是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能動反映C. 詩人對雪的描述產生于對冬日景色的思考D. 詩人對雪產生的感性認識依賴于理性認識16. 美國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發布GPT-3.0后,全球掀起AI大模型熱潮。OpenAI憑借規模優勢,通過不斷擴充模型體積、增加指數級增長的參數數量來追求更高性能。中國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卻另辟蹊徑,運用剪枝、量化、知識蒸餾等一系列創新技術,開啟大模型“瘦身”潮流,成功走出一條“小而強”的獨特發展路徑。上述材料蘊含的哲理是( )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OpenAI的模型參數數量指數級增長必然帶來性能的線性提升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OpenAI的“大”與DeepSeek的“小”可有條件轉化③創新是對既有理論和實踐的突破,DeepSeek的創新技術徹底打破了AI大模型發展模式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DeepSeek根據自身特點走出“小而強”之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主觀題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沿著中國式現代化康莊大道前行,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腳下的路不會一馬平川。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開拓奮進,才能一步一個腳印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結合材料,運用發展的觀點,談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前景的認識。18. 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對2025年經濟工作進行部署。其中有很多新提法,傳遞了重要信號。某校研究小組通過查閱資料學習會議精神并對新提法做了摘錄。部分摘錄如下:摘錄一:不斷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會議指出,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摘錄二:激發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會議強調,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干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強化正向激勵,激發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結合材料,運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知識,分析黨中央是如何為中國經濟發展把舵定向的。19. 近日,中央空管委宣布將深圳、蘇州、杭州、成都、重慶、合肥六個城市作為飛行汽車的試點城市。根據試點工作要求,相關城市將直面低空飛行器研發以及飛行汽車在發展中面臨的技術、法規、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困境,加強政策探索和技術創新力度,積極推動由低密度運行向高密度運行轉化,由隔離運行向協同運行轉化,由技術可實現性向運營可持續性轉化,力爭盡快積累有益經驗,為飛行汽車全國范圍內的應用鋪平道路。可以預見,飛行汽車在不久的將來將極大促進我國城市交通的變革,助力低空經濟發展。請結合材料,運用矛盾觀知識,分析說明飛行汽車試點工作的價值所在。20.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寫出了孩童眼中的月亮。直到今天,我們對這個“近鄰”的認識依然有限,尤其是“白玉盤”的另一面——月背。65年前的1959年,蘇聯月球3號探測器拍到月球背面第一張影像圖,盡管分辨率很低,但由此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此后的數十年間,雖然有多個國家的探測器拍攝到月背的“芳容”,但真正實現航天器月背軟著陸的目前只有中國。2019年年初,中國的“嫦娥四號”(它是人類第一個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實現人類航天器首次在月背巡視探測,證明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成功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物質組成,證實了月幔富含橄欖石的推論的正確性,加深了人類對月球形成與演化的認識。2020年年底,“嫦娥五號”實現月球正面無人采樣返回。通過樣品分析,發現月球中緯度月壤中保存了高含量的太陽風成因水,為人類開發利用月球資源打開了一扇窗戶: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球上發現新礦物,并命名為“嫦娥石”,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這些新發現刷新了人類對月球演化的認識。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向月球進發——開啟了人類航天器首次月背采樣返回的征程。此次任務預選的著陸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被公認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帶回年代更久遠的月球樣本,助力人類進一步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等,并深化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回望人類探月歷程,月球之上已經留下許多足跡。這一次,“嫦娥六號”翩然落下,瀟灑返回,必將再次創造人類探月的新高度,并為今后建立月球科研基地,利用月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結合材料,說明我國探月工程的成功實施是怎樣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高一年級第一次學分認定考試政治試題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D【14題答案】【答案】B【15題答案】【答案】B【16題答案】【答案】C二、主觀題【17題答案】【答案】①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當前,我國發展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腳下的路不會一馬平 川,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開拓奮進,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②事物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實現經濟發展要做到一步一個腳印,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最終會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18題答案】【答案】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能動創造性。黨中央不斷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以“五個必須統籌好”為2025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正確意識能有效發揮能動作用、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黨中央強化正向激勵,激發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推動各項經濟政策落地落實。③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黨中央把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科學分析經濟形勢,準確把握經濟規律,調動積極性,凝聚發展合力。【19題答案】【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要求我們堅持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飛行汽車的試點將根據試點城市的具體實際,總結出帶有普遍性的經驗,有利于向全國推廣,為我國的飛行汽車的發展提供借鑒,有利于推動我國低空經濟的發展。②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在試點工作中,積極推動飛行汽車由低密度運行向高密度運行轉化,由隔離運行向協同運行轉化,由技術可實現性向運營可持續性轉化。這些相互轉化的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飛行汽車產業不斷發展,從而極大促進我國城市交通的變革,助力低空經濟發展。(原卷無答案,本答案僅供參考)【20題答案】【答案】①實踐是認識來源。我國探月工程的成功實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學管理模式和方法,成功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物質組成,積累了許多人類對月球形成與演化的認識。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我國探月工程的成功實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取得了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加深和刷新了人類對月球演化的認識,深化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我國探月工程的成功實施,證明了我國探月工程的計劃、程序、步驟等舉措是科學的,證實了月幔富含橄欖石的推論的正確性。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我國探月工程的成功實施,為今后建立月球科研基地,利用月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