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第十一課第三框題嚴于律己近年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形勢依然嚴峻 。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未成年人犯罪同樣要受到應有的懲罰。我們應如何遠離違法犯罪?(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修訂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 202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該法明確界定不良行為 是指吸煙、飲酒、曠課、輟學、沉迷網絡等未成年人實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長的行為 。明確界定嚴重不良行 為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有刑法規定、因不滿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行為,以及其他嚴重危害社 會的行為。該法律的實施給我們什么啟示?(2)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3 年 6 月 1 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 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2) 》指出,從 2020 年至 2022 年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情況看,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低齡未成年 人犯罪占比上升,未成年人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明顯上升,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占比繼續下降,校園 欺凌和暴力犯罪數量持續下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持續下降。面對“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的情況,我們青少年應怎樣預防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基礎訓練(1)2024 年 3 月,河北邯鄲三名初中生殘忍殺害同學并掩埋尸體,目前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3 人已被刑事拘留,最高可獲無期徒刑 。這一案件警示青少年( )。①面對非法侵害,殊死搏斗②杜絕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③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④完善法律法規,制裁違法犯罪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2) 犯罪是成長路上最兇險的陷阱,下圖是 15 歲中學生陳某的變化軌跡 。陳某的變化軌跡,帶給我們 的啟示是( )。1A . 未成年人有特殊保護,我們年齡小,即便違法犯罪也會受保護B .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違法行為都受刑罰處罰C . 我們要謹慎交友,樂交益友,少交損友D . 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3)2024 年 9 月 18 日,由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主辦的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研討會在最 高人民檢察院召開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指出,各級檢察機關要全面準確認識和把握未成年 人保護工作,既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又依法懲治未成年人犯罪 。下列選項中,對上述新聞解讀正 確的是( )。①未成年人已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護②增強法治觀念,遠離犯罪“雷區 ”③年齡不是違法犯罪的擋箭牌④預防違法犯罪,人民法院是關鍵A . ①② B . ①④C . ②③ D . ②④(4) 道德與法治老師分享的一則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初中生小明自述:我今年 15 歲,平時不愛學習, 喜歡和“朋友”到營業性歌舞廳玩耍、賭博 。最近我缺錢,什么也做不了,“朋友”阿亮說他發現了一小時就能 輕輕松松賺幾十塊錢的方法,我便心動了 。我找到阿亮問他賺錢的方法,并在他的指引下進行操作 。直到 警察叔叔到學校找到我和阿亮,我才知道自己竟然參與了電信網絡詐騙,觸犯了刑法 。初中生小明走上違 法犯罪道路的自身原因有( )。①辨別是非能力較差 ②自我控制能力不強③法治觀念不強 ④營業性歌舞廳違法向未成年人開放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5) 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 。下列對陳某走 上犯罪道路過程的排序中,合理的是( )。①伙同“朋友”持刀搶劫,最終被判刑②告誡他人要防微杜漸,杜絕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遠離犯罪③無心學習、曠課,受到學校處分④偷竊財物,被公安機關拘留A . ②→①→③→④ B . ①→②→④→③C . ③→④→①→② D . ④→①→②→③(6) 下列行為屬于《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是( )。①多次曠課、逃學,沉迷網絡②進入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③結伙斗毆,故意傷害他人身體④盜竊、哄搶、故意損壞公私財物A . ①② B . ①③C . ②④ D . ③④(7)2024 年 4 月 26 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 2024 年第一季度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共起訴未成 年人犯罪 1 . 2 萬人,對河北邯鄲初中生被害案 3 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依法核準追訴 。這啟示我們青少年 應該( )。①杜絕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②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紀守法③堅持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④嚴厲打擊不法行為,凈化社會風氣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2(8) 下列漫畫《不歸路》警示我們( )。①沾染毒品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②我們要依法自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③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④違法行為必將受到刑罰處罰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9)《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十一)》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 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 負刑事責任 。這警示青少年( )。A . 要嚴格執法,堅持依法行政B . 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C . 要科學立法,預防違法犯罪D . 年齡小,違法犯罪也不要緊(10) 法律在社會規則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并具有最高的權威,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 遵法守法是我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 。下列關于遵法守法的推導正確的是( )。①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表其作品→侵犯他人民事權利→ 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②遵紀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維護自身權益→偶爾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預防犯罪,防患于未然③持刀攔路搶劫→嚴重不良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受到刑罰處罰④謊報森林火災險情→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拓展提升(1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法治園地】近期發生的幾起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事件引發全網全社會的關注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含糊 不得 。最高人民檢察院表示: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對未成年人實施的嚴重犯罪,符合核準追 訴條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此,不少人發 表了自 己的觀點。甲:年齡不是“擋箭牌”,該懲處就要依法懲處。乙:犯不犯罪在他們自 己,這種事能怎么防? 防不了。法律鏈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 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 責任。你同意上述觀點嗎?請說明理由。(12)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發生越來越頻繁,欺凌人年齡越來越小、地域越來越寬,校園欺凌不再是校內小 事,也不僅是學校教育問題,校園暴力研究現已從生理學、心理學轉向社會研究,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3問題 。通過司法大數據報告顯示校園欺凌、暴力案件中,55 . 12% 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因為滿 足個人私欲進行搶劫、侮辱、強奸、敲詐勒索等犯罪行為案件占 18 . 08% 。法律專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 社會環境的污染,使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自身素質不高,認知能力不足,法律意識淡薄是青少年犯罪的重 要原因;青少年面對違法犯罪的錯誤做法和態度也是縱容違法犯罪屢次發生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未成年人應該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發散思維(13) 12 月 4 日是國家憲法日,作為學校法治社團的負責人,你計劃組織社團成員開展一場以“預防違法 犯罪,拒絕不良行為”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請你設計完成下列活動策劃方案。法治宣傳活動策劃方案活動時間:12 月 4 日 活動地點:學校前廣場 參加人員:法治社團成員 宣傳對象:全校師生 活動目的:① 活動形式:社團成員共繪法治文化宣傳墻 活動準備:②《 》《 》等法律法規相關內容;法律案 例;法治宣傳圖片;等等。 內容設計:法治宣傳文化墻欄目可包括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危害、③ 等。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