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第十一課第二框題犯罪與刑罰違法犯罪的行為會對社會秩序造成不良影響,會對被害人造成經濟、健康或生命的損害,同時對被害人的 家庭造成間接傷害。犯罪必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受到刑罰處罰。①什么是犯罪?②我們應該如何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網絡電信詐騙受害者眾多,嚴重損害社會安全感、信任感,一直是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也受到相關部 門的高度重視 。前段時間,公安部組織全國多地公安機關跨境行動,遠赴東南亞抓獲數以百計的電詐犯罪 嫌疑人,并將其押解回 國 。此事大快人心,網友們紛紛點贊、支持。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 。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0 年 12 月 26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十一)》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 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于 202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修正案( 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 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 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應當負刑事責任。①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是什么?②犯罪需承擔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刑罰種類有哪些?基礎訓練(1) 李某在網絡游戲中以“贈送游戲皮膚”“低價購買賬號”等名義,對未成年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先 后騙取 5 名未成年人的錢財共計 6 萬余元 。關于此案的判決書如下。判決書( 摘要) 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為 目的,實施電信網絡詐騙,依法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下列對判決書的內容解讀中,正確的是( )。①有期徒刑屬于主刑,罰金屬于附加刑②李某的詐騙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③做出上述判決的國家機關是人民檢察院 ④李某的詐騙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1(2) 寧夏某公司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油泥傾倒在農田附近,造成大面積土壤污染,其行為構成污染環 境罪 。經法院審理,該公司被判處罰金 12 萬元,主犯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 2 年,并處罰金 2 萬元 。下列對此 案件及判決解讀中,正確的是( )。A . 侵害農田的行為都屬于民事違法行為B . 具有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征C . 有期徒刑屬于主刑,罰金屬于附加刑D . 應當受到行政制裁,是犯罪的法律后果(3) 岳某在經營某公司期間,惡意拖欠侯某等 18 名勞動者工資共計人民幣 145813 元 。法院經審理認 為,其行為已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依照刑法中的相關規定,判處岳某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 幣一萬元 。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有( )。①岳某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罰處罰②對岳某的處罰中有期徒刑屬于主刑,罰金屬于附加刑③岳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④這表明一切違法行為都要追究刑事責任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4)2024 年 4 月 19 日,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對罪犯溫 慶運執行死刑 。此前,溫慶運為發泄個人情緒,在廣州市天河區故意駕車連續沖撞行人和道路設施,造成多 人傷亡及財產損失等嚴重后果,被判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下列選項中,理解正確的是( )。A . 違法行為必然發展成為犯罪B . 剝奪政治權利屬于主刑C . 罪犯溫慶運的行為觸犯了刑法D . 犯罪行為需要承擔行政責任(5) 下列用圖示法表示的不同概念之間的關系中,正確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6) 為了澄清“刑法”與“刑罰”這兩個易混淆的概念,小明在復習時整理了如下筆記 。其中,表述正確 的是( )。A . 刑法規定了什么行為是違法,并給予什么樣的處罰B . 刑法是法律,刑罰是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C . 刑法與刑罰都與犯罪無關聯D . 刑罰包括警告、賠禮道歉與沒收財產(7) 周某因犯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犯濫用職權罪,被判處 有期徒刑七年;數罪并罰,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 。上述判決中,屬于附加刑 的是( )。A . 沒收財產、有期徒刑 B . 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C . 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 D . 無期徒刑、有期徒刑(8)《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九)》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 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下列選項中,對該規定認識 錯誤的是( )。A . 我們在享有言論自由的同時要遵守法律法規B . 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受到刑罰處罰C . 處罰中的“拘役”和“管制”屬于附加刑D . 處罰中的“有期徒刑”屬于主刑2拓展提升(9)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校七年級學生小明經常曠課逃學,沉迷于網絡游戲,沒錢就偷家里的錢,后來發展到偷別人的東西去 賣,因此被處以行政拘留 。但他不思悔改 。15 歲的一天,他參與持刀搶劫,將被害人刺成重傷 。小明最終被 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10 年,并處罰金 5000 元。法律鏈接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五)搶 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①上述材料中,小明的什么行為屬于犯罪?談談你的理由。②小明所受的刑罰中,主刑是什么? 附加刑是什么?(10)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王老師在講“犯罪與刑罰”一課時,向同學們展示了如下兩個情境并一起探究。情境一 某中學學生于某,在校期間因迷戀網絡游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并與父母產生沖突 。為 了 能 繼續上網玩游戲,于某先后持刀在大學校園內搶劫 4 人,劫得手機 3 部及現金人民幣 4875 元 。人民法院經 審理認為,于某的行為已構成搶劫罪,應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境二 陳某是一名高三 學生,平時成績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傷 。 陳某召集幾個人將李 某打成重傷 。結果,陳某因故意傷害罪受到了法律制裁。①“情境一”中的于某和“情境二”的陳某的違法行為有哪些共同特征?②青少年一方面要預防犯罪,另一方面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請結合所學知識 談談我們應如何有勇有謀地應對違法犯罪。發散思維(11) 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我校開展了“遵紀守法與法同行”主題教育,請你參與其中。①請在學校宣傳欄上寫兩條體現活動主題的宣傳標語。②青少年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社會經驗少,很容易上當受騙,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請你介紹犯罪 的三個基本特征 。犯罪應受刑罰處罰,其中刑罰分為兩種,分別是什么?③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善于斗爭,你有哪些機智的方法呢?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