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主題活動-愛心義賣》教學設計課題 愛心義賣(1) 單元 主題活動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活動以“愛心義賣”活動為依托,結合現實素材,形成問題意識;通過挖掘和擴充貨幣知識中數學與文化、數學與學生、數學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互動,幫助學生自然地建立對數學文化的理解、建構基本的數學知識、形成相關的精神品質與數學素養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在實際情境中認識人民幣,認識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 分,會進行人民幣的換算。學習內容分析:能進行簡單的人民幣兌換。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通過體驗愛心義賣的全過程,形成對貨幣的量感,發展應用意識,在活動中積累使用貨幣的經驗重點 能夠進行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掌握有關元、角、分的簡單計算。難點 正確進行有關元、角、分的簡單計算。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 學校要舉辦愛心義賣活動,用善款購買一些文體用品送給敬老院。師:從圖中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師: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師:參加義賣活動需要做哪些準備?需要解決哪些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學生說一說找到的數學問題。 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動機,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講授新課 任務一:認識人民幣。課件出示:師:誰來說說你的想法?師:你認為在義賣活動中怎樣付錢呢?課件展示:師:如果給這些錢分類,你會怎樣分?師:還可以怎樣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展示:可以分成三大類:師:人民幣上有數,這些數字表示什么?師:你認識下面的人民幣嗎?教師隨機點名匯報。師:再仔細觀察人民幣上還有什么?教師引導學生說出:人民幣上有國徽,我們要愛護人民幣。我還發現人民幣上有中國大寫數字壹、貳、伍、拾、佰等。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在義賣活動中,我們要準備零錢,方便找零。那你知道1元可以換多少角?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 師:還有不同的換法嗎?師:1角可以換多少分?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 師:20元可以怎樣換?有幾種不同的換法?師:同學們已經學會了人民幣兌換,想一想?還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生:首先要認識人民幣,分清元、角、分之間的關系。生:義賣開始前,先準備好義賣的物品,再給物品定價,定價要合理。生:購物前要有計劃,先做好預算,了解付錢、找零的方法。生:還要學習介紹和推銷的方法。生:義賣結束后,將義賣的收入匯總起來,看看買哪些文體用品送給老人比較合適。生:還可以查閱資料,了解貨幣的由來等知識。生:需要認識人民幣。生: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學生嘗試說說。生:表示人民幣面值的大小學生用教具擺一擺。然后說一說。生:一元可以換2張5角。學生教具擺一擺。生:20元可換2張10元。生:20元換20張1元。生:20元可換4張5元。生:20元可換1張10元和2張5元生:要挑選文具、圖書等有價值的物品拿來義賣。生:要合理定價,還要做好記錄。 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這一學習過程理解知識,學會思考,懂得交流,從中獲得情感體驗,實現了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地建構知識,獲得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課堂練習 基礎題:認一認,連一連。2.換一換。 習題設計有針對性,有層次性,不僅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題:3.比一比。拓展題 4.小麗拿著錢去買一件60元的棉衣,準備送給災區的小朋友,可以怎樣付錢? 1張50元 3張20元 6張10元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愛心義賣人民幣的面額有元、角、分。 利用簡潔的文字呈現本節課的重點,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1.寫出下面人民幣的面值。2.換一換。【綜合實踐類作業】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愛心義賣》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愛心義賣》單元是第一學段“綜合實踐”中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提出了:在實際情境中認識人民幣,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了解貨幣的意義,具有勤儉節約的意識,形成初步的金融素養《課程標準》在“學業要求”中指出:積極投入模擬購物活動,能清晰表達和交流信息,認識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會在真實或模擬的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幣;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反思并述說購物的過程積累使用貨幣的經驗;形成對貨幣多少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養。(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本主題活動的主要內容:在實際情境中認識人民幣,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了解貨幣的意義,具有勤儉節約的意識,形成初步的金融素養。(三)學生認知情況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本單元是學生首次接觸有關“購物”的知識。認識人民幣的基礎是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學生在這一方面有著一定的生活經驗,大部分學生都認識人民幣,都有過買文具的經歷,但對如何付錢、該找回多少錢缺少換算能力。二年級學生年齡小,都有和家長一起購物的經歷,但缺乏獨立購物的實際經驗,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人們用微信、支付寶付款的方式居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到各種面額的人民幣,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作為從事新學習活動的“生長點”。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二、單元目標擬定(一)教學目標1.積極投入模擬購物活動,能清晰表達和交流信息,認識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關系。2.會在真實或模擬的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幣,形成對貨幣多少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養。3.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反思并述說購物的過程,積累使用貨幣的經驗。4.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資料,了解中國貨幣的歷史知識,感悟貨幣的價值。5.知道愛護人民幣,形成樂于助人、尊老愛老的品質。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能結合生活經驗,給不同的商品確定合理的價格。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記錄、反思并述說籌備及購物的過程,積累活動經驗。(二)教學難點:能在換錢、付錢和找錢等操作過程中,合理使用人民幣。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學生將在真實購物活動中,綜合運用數學、語文等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積累使用人民幣的經驗,形成初步的量感和金融素養。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從具體編排來說:1.創設真實情境,在真實的活動任務中認識人民幣。2.重視實踐活動過程,積累活動經驗。3.了解貨幣文化,培養愛護人民幣的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主題活動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綜合與實踐 愛心義賣 愛心義賣(1) 1愛心義賣(2)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愛心義賣(1) 目標:在實際情境中認識人民幣,認識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 分,會進行人民幣的換算。 任務一:認識人民幣。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認識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 分,會進行人民幣的換算。愛心義賣(2) 目標:讓學生經歷購物算錢、付錢及找回的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有關人民幣的簡單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任務一:解決有關人民幣的實際問題。 1.通過合作探究活動,能解決有關人民幣的實際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青島版新版一下《主題活動——愛心義賣 (1)》(教案).doc 青島版新版一下《主題活動——愛心義賣》大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