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跨學科融合綜合實踐活動課例】《營養午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 數學知識與技能:通過對午餐菜品營養成分數據的分析,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四則運算,準確計算出不同菜品組合的熱量、脂肪和蛋白質含量,提升數學運算能力與數據分析素養。2. 科學素養培養:深入了解人體所需營養物質(如熱量、脂肪、蛋白質等)的作用及合理攝入量范圍,知曉不同食物的營養構成差異,建立起科學飲食與健康生活的關聯認知。3. 語文表達與交流:在小組討論、方案匯報過程中,學生能夠清晰、有條理地闡述自己對營養午餐搭配方案的設計思路、依據,鍛煉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學會傾聽他人觀點并進行有效交流。4. 綜合實踐能力提升:經歷從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到制定方案、評估改進的完整實踐過程,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與創新思維,使其能夠在多學科知識的交叉運用中優化解決方案。【教學過程】一、查閱資料,激發興趣我們想要吃得營養,科學健康,就要先了解更多的營養膳食有關方面的知識。請大家課前查找相關資料。1.查找了解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查找了解常見食物營養成分3.查找什么是能量4.查找什么七大營養素分別是什么5.查找了解人體對不同食物的消化與吸收6.查找了解不同人群的營養標準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播放一段學校食堂熱鬧場景的視頻,鏡頭聚焦在學生們打飯窗口,展示多樣菜品。隨后提出問題:“同學們,每天在食堂吃午餐,你們有沒有想過什么樣的午餐才是營養豐富、對我們身體成長最有益的呢?” 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本節課主題 —— 營養午餐。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查閱有關食物中營養成分的相關知識,學習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以及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等,并在課堂上分享匯報。三、實踐活動,探究新知:1.探究營養標準:課前我們借助信息技術通過網絡查找收集了關于膳食營養方面的知識,其中了解到平衡膳食寶塔的搭配原則,因此在搭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科學搭配、營養均衡)我們還大概了解了不同人群的膳食營養標準等,而我們四年級10歲左右的小朋友的營養標準是什么呢?出示:想一想:怎樣理解“不低于”“不超過”的含義?你能用數學符號表達出來嗎?2.我是小小營養師我們已經了解了四年級學生的營養標準,現在請你們化身為小小營養師,為學校今天的午餐進行營養搭配吧。出示9種菜肴,同學們,你想選擇哪幾道菜?活動一:如果每份午餐由3種不同的菜肴搭配,根據學校今天提供的午餐品種,如果讓你來配菜,你能搭配出多少種合格的午餐菜肴?請參照食物營養表完成表格。師:我們搭配的菜肴不僅要營養健康還要被同學們喜歡,現在請每個小組交流討論推薦出你們小組的一份午餐搭配,再進行全班同學最喜歡的營養午餐投票。活動二:1.小組推薦一份午餐搭配;2.在全班搭配出的所有方案中,每人選出 2 種喜愛的方案,進行投票。3.計算出全班最喜歡的6種搭配方案并完成統計表。組織學生觀看有關合理膳食的知識講座,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營養學知識,并學會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做討論交流。師:請你根據以上統計表完成活動三的任務內容。活動三:(1)根據統計表,繪制出復式統計圖。(2)哪一種方案所含的蛋白質最多?全班同學最喜愛的6種搭配方案四、展示評價,匯報成果: 1.分享收獲課堂總結:強調營養午餐搭配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科學的營養知識、數學計算分析、個人口味與實際生活條件等,肯定學生在跨學科知識運用和實踐創新方面的努力與成果。2.評價。五、實踐應用,拓展延伸:1.根據書中所列每份菜中熱量、脂肪、蛋白質的含量情況,為下面人群各搭配一份適合他們各自身體特點的午餐。2.同學們,通過本次主題學習,我們了解了不少膳食方面的知識,也通過交流討論搭配了符合營養標準的營養午餐,請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調查爸爸媽媽喜歡的菜肴,為你的家庭設計健康的午餐方案吧。3.課后實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