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抽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 (A)溫馨提示:本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共50分;第11卷為非選擇題,共50分。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一、在下列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每小題2分, 共50分)1.錢學森在晚年曾寫下一段話,稱有17個人對自己的一生影響深遠,其中12個人是求學期間的老師,而中學老師就占了7位。錢學森的這段話啟示我們①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唯一任務②只有在中學階段,我們才有機會塑造完美形象③中學時代是人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對個人的成長影響深遠④中學時代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我們應該好好把握和珍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千百年來,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這要求我們A.盡情享樂,不負青春 B.甘于平庸,珍惜青春C.自立自強,助力青春 D.特立獨行,放飛青春3.以下是小麗對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本中引文所表達的意思的解讀,其中理解正確的是①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通過不斷更新實現自我超越②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會自主學習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實現理想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更好的自己,要學會揚長避短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告訴我們的道理是①志向是人生的航標 ②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立下志向③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 ④完成偉大的事業,需要勤奮不懈的努力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 1 頁共(6頁)調查項目 所占比例作業多 31%考試成績 59%升學壓力 54%自我期望 66%其他 2%據右表所示:某校學生學習壓力來源調查統計表。為緩解學習壓力,下列所給建議恰當的有①明確學習意義,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②學習是艱苦的,壓力是不可能釋放的③自覺加壓,增強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④增強實力,實事求是地調整自我期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6.某班級要出一期以“終身學習”為主題的板報。下列名言可以作為素材的是A.活到老,學到老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C.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D.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7.“學習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下列說法你認為有道理的是A.學習方法是一成不變的 B.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最好的方法C.學習上沒有真正有效科學的方法 D.我們可以照搬別人的學習方法8.下列同學的學習方式不可取的是①小兵只喜歡學自己感興趣的學科②小洲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勞逸結合③寒假期間,小旭把學習徹底丟到一邊④小嬌喜歡一邊玩手機,一邊寫作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品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智者對話:順境時,給你清醒;迷惘時,給你希望;挫折時,給你信心;追夢時,給你力量。這啟示我們①學習只為生存,讀書皆在校園 ②學習點亮生命,激發前進動力③重視書本學習,遠離社會實踐 ④養成讀書習慣,自覺主動學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小偉是班級宣傳委員。一天中午,他正在繪制板報,圍觀同學紛紛發出贊嘆,但小剛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見。小偉不高興了,扔下粉筆,沖著小剛大聲吼道:“你行,你來,我不干了!”隨后,他揚長而去……此時,小偉應該做到①遇事冷靜,避免個人情緒失控 ②理性思考,正確對待他人評價③學會溝通,通過對話尋求共識 ④轉移話題,忽視別人不同意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做不了太陽,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閃閃發光;做不了大樹,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綠色裝點大地。”這啟示我們A.主動改正缺點,完善自我 B.放大自身優勢,相信自我C.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我 D.挖掘自身潛能,放飛自我12.人貴自知。自知“貴”在①可以促進自我發展 ②相信自己是最完美的③可以促進與他人的交往 ④能夠得到他人肯定的評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 2 頁共 (6頁)13.讀漫畫《某些人的缺點,自己總是看不見》 (作者白曉東)。其寓意是A.我們可以從身體特征來認識自己B.他人評價是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C.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的獨特之處D.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激發潛能14.每個人的生活都需要友情的滋潤。“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唐朝詩人王勃描寫友情的名句。以下選項中與其寓意相近的是A.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B.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D.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15.“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這告訴我們A.要選擇友善的人做鄰居B.要看到朋友的優勢與不足C.朋友影響我們,要與正直善良的人交朋友D.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朋友圈不斷擴大16.小張踢足球時受傷,住院期間,同學們不僅幫助他補習功課,還邀請他傷好了一起參加球賽。小張備受鼓舞,積極配合治療,很快康復出院了。這說明友誼A.豐富我們的生活經驗,只有快樂沒有困擾B.能提升自身價值,多一份對自己的欣賞C.讓我們感受到溫暖,是我們成長的動力D.可幫助我們處理好所有生活中遇到的問題17.有人說:“能結交到親密的朋友是一種幸福,而擁有一個對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響的朋友則是人生的幸運。”下列句子與上述材料體現的觀點相符的是①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②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③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④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理直也不要氣壯,得理也要饒人”。《傅雷家書》中的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①交友需要持續行動 ②交友不必講原則③交友也要學會寬容 ④學會正確處理沖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有一位作家說過: “要想吸引朋友,須有種種品性。”而還有人認為,朋友之間一定要講“哥們兒義氣”,否則就不是朋友。下列做法比較恰當的是①小徐是班級里的學習委員,他經常給趕不上學習進度的莉莉補課②小康最近心情壓抑,悶悶不樂,小鞏和小凡每天都陪在他身邊逗他開心③小青和同學發生了矛盾,小力挺身而出,幫助她教訓了對方④小文和小可每次考試都相互合作,幫助對方作弊,不拖累集體平均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 3 頁共(6頁)20.最近一段時間,小凱發現好友小磊總是在上課時走神,課下一直給他講游戲的人物,完全丟掉了學習,小明幾次勸解反而招來小磊的抱怨,并逐漸疏遠了自己。小明很受打擊,也很困惑。面對友誼的改變,小明深入思考自己的行為,他應該①學會接受一段友誼的淡出②梳理對友誼的感受,澄清對友誼的認識③對朋友不予規勸,甚至推波助瀾④學會坦然面對,接受新的友誼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1.“交友投分,切磨藏規。”友誼,像一株慢慢生長的植物,需要精心養護,經受風雨的洗禮、時間的磨礪。呵護友誼,需要我們A.開放自己 B.彰顯個性 C.慎重選擇 D.用心關懷22.調查顯示,在青少年犯罪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交友不慎而誤入歧途的。這啟示我們①要明智而謹慎地把握友情②要寬容他人,尊重差異,加強溝通③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來維持所謂的友情④要樂交諍友,少交損友,慎交朋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小冰結識了一個特別聊得來的網友,網友以寄送生日禮物為由向他索要姓名、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等信息。小冰應該A.與該網友互換信息 B.告訴假信息 C.立即告知個人信息 D.委婉謝絕24.小楊:“你今天一直眉頭緊鎖,下課發呆,問你也不告訴我發生了什么事,我很擔心。”小江:“你不要再問了,我不想說。”作為好友的小楊應A.持續行動,繼續追問 B.尊重對方,給予空間C.保持冷靜,結束友誼 D.不辨是非,指責埋怨25.“雙擊鼠標啟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資料,聯友誼,賞音樂,通信息,一葉輕舟萬山過,網絡魅力誰能敵!有激流,有險灘,暗礁陷阱起波瀾。不良信息散迷霧,低俗之風討人嫌。偌大一張互聯網,讓我歡喜讓我煩。”這段快板書想告訴我們①互聯網拓寬了我們的交往渠道②“朋友圈”中的信息可以直接轉發出去③抵制不良誘惑,拒絕微信交友④網絡是把雙刃劍,要理性辨別,慎重交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 4 頁共 (6頁)第II卷 (非選擇題 共50分)二、非選擇題(第26小題10分,第27小題14分,第28小題12分,第29小題14分, 共50分)26.材料一:觀察下面兩幅圖片材料二:在對某中學學生關于如何實現夢想的調查數據中顯示:要實現夢想,47.7%的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熱愛和堅持,31.3%的受訪者認為腳踏實地的行動最重要,14.6%的受訪者表示應該多積累、少空談。調查中,83.1%的受訪者表示,不能等以后有空了再去實現夢想,追夢要趁早。(1)圖片一中“少年夢”和“中國夢”是什么關系 (2分)(2)請你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二說明了什么 (2分)(3)如何能夠做到每天離夢想更近一點兒 (6分)27.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適應中學生活,李老師決定召開一次以“學會學習,做學習的主人”為主題的班會。圍繞主題,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并說出了自己的困惑。小敏:“初中的學習太累,功課太多,學習真是苦呀!”小光:“上中學前,我有什么事都找家長幫忙,現在他們不太管我了,也不幫我檢查作業、復習功課了,我的作業總是出錯。”小蘭:“我在背語文課文時,總是背了下段,忘了上段,真不知道該怎么辦。”小江:“我平時學習也很用功,可是隨著科目增多、難度加大,我的學習成績下降很嚴重,我很著急。”假如你是班里的一員,請你參與進來,共同完成此次班會活動。(1)結合學習經歷,說說我們應如何認識學習中的苦與樂。(4分)(2)為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請你寫出兩條關于學習的名言警句。(4分)(3)為幫助同學們解決學習中的困惑,請你為同學們出謀劃策。(6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 5 頁共(6頁)28.材料一: 蘇炳添生于1989年, 身高172cm, 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100米跑項目創造亞洲紀錄9秒83,被大家稱為跑得最快的黃種人!但在2018年亞運會之前,蘇炳添從沒拿過冠軍,他總是笑著說,我接受自己,沒想過超越人種,沒在乎自己拿不拿冠軍,我只想做好自己!他總是向教練虛心請教、學習,和隊友們合作交流,為自己和隊友的進步喝彩加油。材料二:1.72米的身高,讓蘇炳添在步長上非常吃虧,但是他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爆發力強,步頻快的特點,一次次刷新成績。起初訓練時,他身上的技術短板缺陷暴露出來了,但他主動改正缺點,在教練的幫助下,改變了前后起跑器的距離、預備式腿膝關節的角度,踐行科學化訓練理念。蘇炳添的年齡和傷病一直困擾著他,但他對百米夢想有執念,他的想法是能跑一年就堅持一年,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一次次創造著歷史。賽場之外,蘇炳添熱心公益慈善活動,籌集善款幫助改善困境兒童的閱讀環境:體驗電網工作,到孤寡老人家送溫暖:利用休息時間,教授學生熱身與短跑技術。他還打算退役后,幫助其他隊員,為社會和中國體育事業做貢獻。(1)結合材料一,談談我們應該如何接納自己 (4分)(2)蘇炳添的經歷,啟示我們怎樣做更好的自己 (8分)29.材料一:樂樂和小澤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這兩天班級要選班長,兩個人都想要參加競選,樂樂有些擔憂,怕競爭會影響到兩個人的友誼。于是,樂樂便有了想要退出競選的想法……材料二:閱讀《網絡交往帶來最頭疼的問題》調查統計圖,按要求作答:網絡交往帶來最頭疼的問題 (單位:%)(1)樂樂需要澄清對友誼的哪些誤解 (4分)(2)運用所學知識并結合材料二說說在網絡交往中,怎樣才能盡量避免這些頭疼的問題 (10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 6 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