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課一練(七)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選擇題1.2023年“跟著賽事去旅行”變成了旅游新時尚。體育引流搭臺、文旅項目唱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這表明( )A.文化發展可以引領社會風尚B.經濟發展是文化振興的基礎C.文化具有推動經濟發展的功能D.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相互促進2.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全長近3 200公里,沿岸的古建筑、文化景點和歷史名勝數不勝數,如曲阜的孔廟孔林、揚州的瘦西湖和個園、杭州的西湖等,沿線的文化遺產和傳統藝術形式豐富多樣,如京劇、評彈等。由此可見,大運河( )①成了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②能夠延續文化命脈,提升文化優越性③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④可以為人們提供休閑和旅游的場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隨著一些詩詞類文化節目的播出,全國掀起了詩詞文化熱。熱愛詩詞在當代青少年中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為提高文化素養、堅定文化自信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由此可見( )①文化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呈現出來②文化是經濟、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屬品③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服務社會的功能④文化能夠塑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創新,創的是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這說明( )A.對待傳統文化要先創新再繼承B.創新文化傳承形式、機制有利于更好的完整保留和繼承傳統文化C.傳統文化只有因時而變才能煥發生機與活力D.形式創新比內容創新更能適應當代文化的發展5.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 )A.博采眾長,借鑒一切外來文化B.兼收并蓄,認同其他民族文化C.不忘本來,繼承中華傳統文化D.面向未來,實現文化綜合創新6.有一種浪漫,叫“中國人給航天器取名”。我們的導航衛星叫“北斗”、全球衛星星座通信系統叫“鴻雁”、嫦娥四號中繼衛星叫“鵲橋”、運載火箭叫“長征”……每一個響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航天器命名的“中式浪漫”( )①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生命力 ②承載著家國情懷,為推動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③顯示了中華文化具有海納百川的包容力和與時俱進的創造力 ④蘊含豐富歷史內涵和人文信息,實現了文化交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湖南摩崖石刻既具有突出的地理、地質內涵,又具有清晰的歷史內涵。湖南摩崖石刻沿瀟湘等水路通道分布,石刻文物與沿江分布的丹霞地貌的水石環境融為一體;唐虞之道、盛唐氣象、理學淵源、明清吏治,乃至民族文化融合、中外文化交流,一步步標記著文明的進程,一篇篇表達著人文教化的燦爛。由此可見,摩崖石刻( )①借鑒融合其他民族文化,逐漸成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②展示了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 ③是從水石到人文的創造性轉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④內涵豐富,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年10月31日8時許,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三名航天員在軌駐留154天)。中國航天人在平凡的歲月中成就非凡,在無名的耕耘中造就有名,不斷追星攬月,以艱苦奮斗問鼎蒼穹,在浩瀚蒼穹中盡顯強國風采。中國航天人身上所彰顯的航天精神( )①體現出艱苦奮斗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②能激勵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豐富和發展④涵養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共同價值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近年來,“國潮”儼然成了一個備受全社會關注與追捧的流行文化符號。從服裝配飾、化妝品到電子產品、生活日用品等,國潮消費品以傳統文化為依托,經過創新轉化不斷打破消費者固有印象,成為席卷中、青年消費群體的重要潮流。“國潮”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①在文化創新中推動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②用現代流行元素取代傳統文化元素③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增進了人們的文化認同感 ④文化交流是國潮發展的重要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文明永續發展,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順時應勢、推陳出新。這說明( )①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已被充分挖掘 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③文化交流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④要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11.2023年10月21日,在四川成都,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揭曉最新一屆的雨果獎獲得者,并舉行頒獎典禮。經過激動人心的評比與等待,中國作家海漄最終憑借《時空畫師》獲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獎。《時空畫師》是結合了北宋與南宋的兩幅畫作《千里江山圖》《骷髏幻戲圖》和現在的科學,融匯而成的一個故事,堪稱用科幻“復活”歷史。該小說從故宮博物院閉館日驚現“幻影”展開,追溯了一幅虛構的名畫創作過程及其背后復雜詭譎的朝野權力斗爭,將近幾年很熱的“在故宮修文物”話題與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推理、科幻相結合。《時空畫師》是一部科幻題材的作品,同時它又有一些歷史背景,二者怎么結合,如何非常順利地轉化,是比較難的,在場景、人物的轉化上也有一些晦澀的地方,花費了作者不少的心思。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談談作者是如何用科幻“復活”歷史,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M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到當地學校開展了“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主題活動。紅色宣講員通過淺顯易懂的話語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抗日戰爭中涌現出的英雄壯舉感天動地、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立志報效祖國”等內容,還宣講了在抗日戰爭中涌現出的抗戰名將楊靖宇、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等事跡。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讓所有在場的師生感動萬分。學生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要弘揚抗戰精神,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以史為鑒,傳承家國情懷。結合材料,運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弘揚抗戰精神。5 / 5一課一練(七)1 2 3 4 5 6 7 8 9 10C B B C D A D B B C1.C [2023年“跟著賽事去旅行”變成了旅游新時尚。體育引流搭臺、文旅項目唱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這表明文化具有推動經濟發展的功能,C符合題意。材料表明文化具有推動經濟發展的功能,未體現文化發展可以引領社會風尚,A排除。材料表明文化具有推動經濟發展的功能,未涉及經濟發展對文化振興的作用和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的關系,B、D排除。]2.B [大運河是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其沿岸的古建筑、文化景點和歷史名勝數不勝數,這說明大運河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可以為人們提供休閑和旅游的場所,①④符合題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能提升“文化優越性”,②錯誤。大運河是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但不涉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不符合題意。 ]3.B [隨著《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詩意中國》等文化節目的播出,熱愛詩詞在當代青少年中逐漸成為一種時尚,這表明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服務社會的功能,文化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呈現出來,①③正確。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但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但這并不意味著文化的發展始終與經濟發展完全同步,文化不是經濟、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屬品,②錯誤。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④錯誤。]4.C [創新,創的是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這說明傳統文化只有因時而變才能煥發生機與活力,C符合題意。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對待傳統文化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二者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因此,創新與繼承也無先后之分,A錯誤。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這說明不能完整保留和繼承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要批判繼承,B錯誤。形式創新和內容創新不能比較誰更能適應當代文化的發展,D錯誤。]5.D [外來文化有優秀和落后的,不能借鑒一切外來文化,A錯誤。認同的是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錯誤。應該是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為中華傳統文化有先進和落后之分,C錯誤。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說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面向未來,實現文化綜合創新,D符合題意。]6.A [航天器用中國傳統詞匯命名,是因為傳統詞匯本身優美的內涵和表達,航天器命名的“中式浪漫”,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生命力,①符合題意。航天器命名的“中式浪漫”,承載著家國情懷,為推動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②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中華文化的包容力和創造力,③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文化交融,④不符合題意。]7.D [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①錯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②錯誤。摩崖石刻原本是冰冷的石頭,一經品讀就有了溫度,由此可見,摩崖石刻是從水石到人文的創造性轉化,是文化傳承的物化形式,為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重要作用,③符合題意。摩崖石刻內涵豐富,標記著文明的進程,表達著人文教化的燦爛,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④符合題意。]8.B [中國航天人身上所彰顯的航天精神,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展現,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豐富和發展,能激勵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③符合題意。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①錯誤。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④排除。]9.B [國潮消費品以傳統文化為依托,經過創新轉化,成為席卷中、青年消費群體的重要潮流。該潮流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在文化創新中推動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增進了人們的文化認同感,①③正確。“用現代流行元素取代傳統文化元素”的觀點錯誤,②排除。材料未體現文化交流推動國潮的發展,④不選。]10.C [①說法過于絕對。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③說法錯誤。]11.①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作者以古代名畫《千里江山圖》《骷髏幻戲圖》為創作靈感,按照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使兩幅名畫中有借鑒意義的歷史背景和現在的科學相融合,轉化為符合時代特點和要求的科幻形式,使之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②《時空畫師》追溯了一幅虛構的名畫創作過程及其背后復雜詭譎的朝野權力斗爭,將近幾年很熱的“在故宮修文物”話題與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推理、科幻相結合。按照當今時代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進步和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補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為適合當今時代實踐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文化形式,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12.①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②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③傳承和弘揚抗戰精神,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一課一練7答案.docx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一課一練7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