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2025 加油!2025年道德與法治中考一輪復習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1構建思維導圖了解核心素養預測考風考向突破重要考點234目錄56辨析易錯易混試水典型例題01構建思維導圖二、核心金句1.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 ,確認并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實現,是 。(地位)2.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不僅關乎我們個人的 與家庭的 ,而且關乎社會的 與國家的 。(重要性)3.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 ,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 。(重要性)4.公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 ,有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重要性)5.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6.公民的 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憲法的核心內容憲法的核心價值進步發展尊嚴幸福基本政治權利基礎行使監督權人身自由合法的私有財產7.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 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8.公民維護自身合法權利可采用 等方式進行。9.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1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關系)12.堅持權利和義務 ,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做法)13. 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 。14.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 。15.作為公民,我們依法享有權利,也要 。二、核心金句不得損害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統一法律要求做的堅決不做法律責任依法履行義務02了解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權利義務相統一。理解每個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內容要求 懂得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法治教育)認識民法典對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意義。(法治教育)03預測考風考向考點 內容權利與義務屬于高頻考點,通常結合時政材料,以選擇題、探究題的形式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2025中考熱點素材可能有國家治理網絡算法、兩會法律熱點等。 考察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公民基本權利、公民正確行使權利及維權方式、公民基本義務、權利與義務的關系、違法法定義務的原因及后果。04突破重要考點點亮上萬塊城市大屏登上《新聞聯播》登上多平臺熱搜熱榜傳播總觸達人次超1.5億……近日,征兵宣傳片《你的模樣——共赴百年之約》在線上線下全面刷屏!在北京街頭,許多行人在戶外大屏前駐足觀看。2025年征兵宣傳引起前所未有的關注,大家激動、興奮的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分議題一 探尋:公民權利張某看到征兵通知后,第一時間就在網上報名。經過層層審核,他接到合格的通知。為了慶祝這件事情,他請了一些朋友在家里聚會。大家吃飽喝好之后開始唱歌、跳舞,嚴重影響了鄰居的休息。鄰居提出抗議后,張某心里非常不高興,他認為,在自己家里想怎樣都可以,鄰居無權干涉他們的娛樂活動。結合材料內容小組討論回答:(1)張某的行為正確嗎?為什么?(2)鄰居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提示:(1)不對①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2)和解、調解、訴訟。分議題二 探究:公民義務2025年上半年征兵通知出臺后,全國各地高校紛紛開展宣傳活動,學校制作征兵宣傳視頻,召開征兵動員大會,邀請現役或退役軍人到學校開展演講等。廣大青年學子的愛國熱情被極大的激發出來,學生們都踴躍報名,希望能夠入伍參軍,為保衛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結合材料及所學內容回答:青年學子報名參軍是在履行什么義務?我們為什么要履行義務?提示:(1)依法服兵役。(2)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05辨析易錯易混1.只要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都有選舉全和被選舉權( )×改正: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要滿足三個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年齡年滿十八周歲、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2.人身自由是最根本的權利( )×改正: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3.公民的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 )×改正:合法的私有財產4.仲裁是解決行政糾紛的一種方式。( )改正:仲裁是解決民事糾紛的一種方式。×5.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道德義務( )改正: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6.網絡問政有效擴大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權利( )改正:網絡問政拓寬了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渠道××06試水典型例題◆單項選擇題1.[關聯八下P38教材原文/八下P38相關鏈接][2022河南B卷第14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這些內容共同說明( )A.我國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B.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C.我國憲法確認并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D.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公民的權利也是義務c2.[關聯八下P35探究][2023山西]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它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與發展的空間。以下是小鄭同學日常生活中的幾個片段,其中有關行使政治權利的是( )A.獲得山西省信息科技大賽一等獎B.向市長熱線反映校門口長期交通混亂的情況C.放學路上扶起倒地的共享單車,并擺放整齊D.每天按時上學,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B3.[關聯八下P45探究][2023福建]馮某租住賈某房屋期間,雙方就誰承擔屋內水管破裂維修費用的問題爭執不下。經街道辦工作人員疏導勸說,雙方達成了協議。這種解決糾紛的方式是( )A.訴訟 B.調解 C.仲裁 D.和解B4.[關聯八下P37正文][2023云南]下列圖示關于概念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D5.[關聯八下P39正文][2023廣東]2023年4月,全國工商聯、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啟動了“百城萬企”促就業行動,組織民營企業參與校園招聘。這有利于實現公民的( )A.財產權B.勞動權C.物質幫助權D.受教育權B6.[2021河南B卷第17題][素材改編自教材P56探究]小艾把手機遺忘在出租車上,司機專程送回來后,小艾主動付給對方300元錢,補償對方付出的時間、汽油成本。小包撿到他人手機后,索要報酬不成,一怒之下摔碎對方的手機。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①拾金不昧者應被鼓勵,主動給予補償合情合理②拾金不昧彰顯傳統美德,用金錢補償大可不必③拾物不還違背社會正義,強行索要報酬違背公序良俗④遺失物歸拾得者所有,如何處分可由拾得者自行決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7.[2020河南12]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邁入“民法典時代”。為讓同學們切身體驗民法典在生活中的作用,你班就如下民事案例舉辦一次模擬法庭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相應的策劃和組織工作。 案例: 李女士見到何某騎車時將4歲女童撞倒在地后試圖離開,于是上前阻止,兩人發生言語爭執,何某情緒十分激動,結果引發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死亡。何某的配偶和子女認為李女士應對何某的死亡承擔責任,將李女士告上法庭,索賠50萬元。[答]分析案例、分配角色、撰寫法律文書、布置法庭場地、懸掛國徽等。⑴要辦好這次模擬法庭活動,應完成哪些必要的前期準備工作?[答]熟悉法律條文、熟悉審判程序、堅持司法公正等。⑵同學們對模擬法庭審判長這一角色競爭激烈,你認為一名合格的審判長應具備哪些條件?⑶就上述案例,模擬法庭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條、第一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判處李女士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侵權責任,原告索賠的請求被依法駁回。請你談談這一判決結果的積極意義。[答]①案例判決結果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②民法典旗幟鮮明地保護善人善舉,為救危扶弱者撐腰,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法治信心;③李女士阻擋何某離開的目的在于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僅不具有違法性,還具有正當性,應當給予肯定與支持。⑷參與本次模擬法庭活動,你在增強法治意識方面有哪些收獲?[答]①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法治信仰;②了解法律程序,增強規則意識;③體驗司法公正,增強公平公正意識;④增強公民意識,學會依法維權等。祝愿同學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