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00 以內的加減法(一)》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100 以內的加減法(一)》單元是數與代數第一學段“數與代數”中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提出了:1.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算理與算法,會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2.在簡單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解決問題,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課程標準》在“學業要求”中指出:1.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合理表達簡單的數量關系,解決簡單的問題。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的道理,解釋計算結果的實際意義,感悟數學與現實世界的關聯,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識、幾何直觀和應用意識。3.知道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算理,能口算簡單的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三)學生認知情況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 20以內的加減法等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以及多位數加減法的重要基礎。二、單元目標擬定(一)教學目標1.經歷探索 100 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和算法的過程,能口算簡單的 100 以內的加減法,形成初步的運算能力。2.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運用 100 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合理表達簡單的數量關系,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3.能與同學開展有效的合作與交流,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二)教學難點: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新課標對計算要求學生掌握靈活運用計算方法和策略,并要求學生將計算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學生需要根據題目要求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并將所學的計算技巧和方法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際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促進他們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從具體編排來說:1.注重根據學習內容選擇合適的學具。本單元教材的編寫,充分借助學具讓學生理解算理和數量關系。小棒、計數器、小方塊在本單元均有出現,在選擇學具時,教材充分考慮哪種學具能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了不同的學具。2.借助學具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為了使學生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的道理,教材利用撥計數器,幫助學生直觀的感悟算理和算法。3.體現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為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明確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教材做出了相應安排。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1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數與代數 100以內的加減法(一) 兩位數與一位數、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不進位也不退位的加減 1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 1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 1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兩位數與一位數、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不進位也不退位的加減 目標:理解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整十數的算理。 能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整十數,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任務一:兩位數與一位數、兩位數不進位加法。 任務二:兩位數與一位數、兩位數不退位減法。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理解兩位數與一位數、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理解兩位數與一位數、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 目標: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會用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解決問題。 任務一: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1.通過合作探究活動,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會用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解決問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 目標: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方法。 借助小棒、計數器理解退位減法中“退1當10”的算理。 任務一: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方法。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 目標: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多少”的問題的解題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任務一: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 1.通過學習活動,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多少”的問題的解題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教學設計課題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是學生在已經初步理解減法的意義上設計的。本節課讓學生學習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方法。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時,要用減法計算,用大數減小數。 是學生認識減法的現實意義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因此,本節課要關注學生對題意的理解,引導他們通過畫圖來表達題意,從直觀的圖中感悟減法的模型,為二年級學習“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奠定基礎。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多少”的問題的解題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習內容分析: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多少”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 掌握“求誰比誰多(少)多少”的問題的解題方法。難點 理解“求誰比誰多(少)多少”用減法計算的道理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比一比,填一填。比一比,填一填。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復習導入,從已有知識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主動構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講授新課 任務一: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課件出示: 師: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數學信息?師:根據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匯報課件:三年級優秀“小林長”比二年級多多少人?一年級優秀“護林員”比三年級少多少人?師:我們先來理一理第一個問題。知道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課件出示:師:你能用小方塊擺一擺嗎?師:誰上臺展示一下你是如何擺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課件小結:用三年級人數減去與二年級同樣多的人數,就是三年級比二年級多的人數。師:通過剛才的分析,你能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師小結: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多幾時,要用減法計算,用大數減小數。 師:誰來說說你是如何算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課件展示: 二年級有10 人,加上三年級比二年級多的5人,正好等于三年級的 15 人。口答:三年級優秀“小林長”比二年級多( 5 )人。師小結:這里解決問題的道理和以前一樣,從一個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師:你能按照剛才的思路,解決第二問題嗎?1.理一理:你知道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2.想一想:能用畫圖的方式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嗎?3.算一算:列式解決問題?4.議一議:誰來說說你是如何算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小結:33-8=25 (人)師小結: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時,要用減法計算,用大數減小數。 學生說說自己找到的數學信息。學生說一說自己提的數學問題。生:知道二年級10人,三年級15人。生:要解決的問題是:三年級比二年級多多少人?學生嘗試用小方塊擺一擺。學生上臺展示。生:15-10=5 (人)學生嘗試說一說。學生討論。學生匯報 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這一學習過程理解知識,學會思考,懂得交流,從中獲得情感體驗,實現了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地建構知識,獲得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課堂練習 基礎題:1.比一比,算一算。2. 習題設計有針對性,有層次性,不僅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題:3.(1)42比5多( ),5比42少( ),42和5相差( )。(2)你能仿照上面例子再寫一組嗎?( )比( )多( ),( )比( )少( ),( )和( )相差( )。拓展題 4.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多(少)幾時,要用減法計算,用大數減小數。 利用簡潔的文字呈現本節課的重難點,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2.傳統足球是由黑色五邊形和白色六邊形的皮塊制成的,共有32 塊。黑色皮塊有多少塊? 3.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綜合實踐類作業】4.講數學故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青島版新版一下4.4《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教案).doc 青島版新版一下《100 以內的加減法(一)》大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