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二五年新課結束中考熱身練習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說明:(1)考試形式為開卷書面考試。可查閱所帶教材、資料,但不得相互討論和互借資料,也不能帶手機等通訊器材;(2)本試卷分第Ⅰ卷(道德與法治)和第Ⅱ卷(歷史)兩部分;(3)考試時間為100分鐘,試卷滿分為100分(其中道德與法治50分,歷史50分)。第Ⅰ卷 道德與法治試題 (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把符合題意的選項前的字母填到題后的答題表內。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1.5分,共21分。1.雖然我比較黑,但是我看上去很健康!雖然我個子矮,但體型比較勻稱!我們常常因形體、容貌等缺陷造成心理困擾,以上想法告訴我們要A.學會接納和欣賞自己 B.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 D.忽視自己的內在感受2.2024年巴黎奧運會,來自江蘇的“蝶后”張雨霏六次讓五星紅旗飄揚在奧運賽場的上空,成績的取得源自她一年365天,幾乎天天在泳池里堅持訓練,在每一個快要放棄的時刻都為自己加油。可見,成功需要A.不斷否定自己,放大自己的不足 B.發揚自強不息為核心的民族精神C.堅強的意志與不斷進取的頑強精神 D.勇敢面對失敗,提高抗挫能力3.生活中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標識。表格中的標識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 滋養心靈,提升境界B 珍視生命,不騎電車C 獨立批判,飛揚青春D 遵守規則,敬畏生命4.夏麗蕊,2024 年被評為“新時代江蘇好少年”。她多才多藝,積極參與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社區活動,用實際行動引領著身邊的同學見賢思齊,向上向善。由此可見A.少年的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相連 B.友誼和競爭總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C.好的榜樣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 D.每個人都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5.根據《常州市勞動教育促進條例》規定,每年五月為我市勞動教育月,每個學校設立勞動周,以此夯實勞動教育。該規定旨在①推動學生在勞動中涵養品格 ②引導學校重視勞動實踐課程③保障學生提高理論知識水平 ④促進學生立志從事體力勞動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4 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頒發注重向基層、一線、普通勞動者傾斜,共表彰農民工172 名,比重再創新高。這給勞動者的啟示有①踐行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實現人生價值②營造平等的就業環境,緩解就業結構矛盾③加大技能人才扶持,推動多渠道靈活就業④偉大在于創造與貢獻,平凡也能造就偉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某校開展了生涯教育系列活動,同學們認真規劃人生,暢談美好未來,紛紛在夢想卡上寫下自己的美好愿景,以下四位同學的美好愿景需要修改的是A 小張:初中畢業后,我要回趟老家感受共同富裕的新變化B 小麗:高中畢業后,我要積極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事業c 小濤:大學畢業后,我會以實際行動助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夢D 小華:30年后相會,我的祖國一定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8.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某班打算圍繞“偉大飛躍歷史節點”出一期黑板報,以下不適合選用的是A.開國大典珍貴照片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復印件C.戊戌變法歷史畫面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9.2024年 11 月 5 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本屆進博會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意向成交額800.1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0%。進博會的舉辦A.體現并促進了經濟全球化 B.說明中國已成為世界強國C.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D.有利于落實科教興國戰略10.大國崛起,科技為先,科技創新催生了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近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的方向上謀篇布局。由此可知,科技創新是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心工作 B.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C.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D.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11.2025 年2 月 2 日是世界第29個濕地日。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項目3700多個,新增修復濕地100多萬公頃,濕地保護面積穩定在5635萬公頃以上。以上材料體現了我國A.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 B.加強生態文明建設C.資源環境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D.依法促進綠色發展12.2024 年是澳門回歸25 周年。自回歸以來,澳門始終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人均GDP最高的地區之一。澳門的發展①源于堅持“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③貫徹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③體現“一國兩制”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④得益于融入了國家發展大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據統計,2011 年至今,常州共派出援青、援疆、援陜教師617 名,他們用熱血與豪情,壓茬接力、薪火相傳,點亮各族學子的人生夢想。該措施有利于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②消除各民族間的差異③確立各民族的平等地位 ④促進區域協調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當今世界變亂交織,中國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全球南方團結合作,在上合、金磚、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等雙邊多邊場合,鮮明提出中國主張,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注入更多積極正能量。這說明我國①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②主導了經濟全球化的新格局③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④堅持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簡答題: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回答問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5題4分,第16題11分, 共15分。15.【回味成長,滿載收獲】以下是小凡成長記錄冊里記載的難忘的初中成長經歷與收獲。請運用所學知識,將收獲部分補充完整。 (4分)成長經歷 收獲我代表學校參加 “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我克服了賽前的緊張,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①社區開展“我為發展提建議”活動,我通過社區信箱提交了希望社區開展弘揚謙遜包容的“六尺巷”精神的建議。 ②16.【立良法之盾】全國首部以“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條例”命名的地方性法規《常州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條例》,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該法規的立法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兒童的健康成長,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 市人大常委會制定 法規草案并向社會 公開征求意見。 常州市人大審議表決通過該條例。(1)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該法規制定過程的合理性。 (4分)【織保護之網】小凡看到這則消息后,拍手稱道: “只要有了該條例,常州市兒童友好城市就能建成了。”(2)你贊同小凡的觀點嗎 并運用法治的有關知識說明理由。 (7分)三、綜合探究題:結合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本題14分。17.2024 年 12 月 4 日,中國春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某校九(2)班開展了“春節:我們的節日·世界的節日”的主題探究活動。【世界擁抱春節】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等中華文明理念,同時也是全球同賀的國際假日,承載著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全人類共同價值,許多國家和地區也把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中國年”成了“世界年”。(1)結合材料,聯系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年”何以成為“世界年”。 (4分)【我們這樣過春節】為給大眾提供春節文化消費大餐,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消費場景。接動 發展。采訪組的同學連線到各地同學如何過年。林海:春節看了哪吒,電影融傳統元素與科技制作于一體,太精彩了、看完電影周邊可以聚餐、購物、體驗打卡等配套消費,很方便。菲兒:我去爺爺家過年,感受鄉間的綠水青山,古鎮上游客們逛廟會、賞民俗表演。鄉村旅游給村民帶來了幸福。(2)結合同學們采訪內容,聯系所學知識,分析我國是如何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6分)【讓春節走向世界】為了讓外國友人進一步加深對春節的了解,感受其獨特魅力,行動小組的同學發出了行動倡議:(3)如果你是“春節推薦官”,請你向外國友人推薦一項當地的春節習俗,并闡述推薦理由。 (4分)推薦的習俗 ①推薦理由 ②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1.5分,共21分)1 - 5 ACDCA 6 - 10 BBCAD 11 - 14 BDBD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5題4分,第16題11分,共15分)15.①通過參加“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我增強了憲法意識,學會了在實踐中運用憲法知識,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心理素質,培養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2分)②參與社區“我為發展提建議”活動,我行使了公民的監督權,增強了民主意識,懂得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為社區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分)16.(1)①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黨中央高度重視兒童健康成長,為法規制定提供了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領,確保法規符合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1分)②市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體現了民主立法。廣泛聽取民意,有利于匯聚民智,使法規更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求,增強法規的科學性和民主性。(1分)③常州市人大審議表決通過該條例,體現了人大作為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立法權,使法規具有權威性和合法性,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提供法律保障。(2分)(2)不贊同。(1分)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常州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條例》屬于良法,它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義要求,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提供了法律依據。(3分)但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建成兒童友好城市不僅需要有完備的法律,還需要政府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維護兒童合法權益;社會加強法治宣傳,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公民增強法治意識,自覺遵守法規等。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建成兒童友好城市。(3分)三、綜合探究題(本題14分)17.(1)①春節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等中華文明理念,承載著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全人類共同價值,這些理念和價值符合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夠引起共鳴。(2分)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春節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和喜愛。(2分)(2)①通過發展文化產業,如電影產業,將傳統元素與科技制作相結合,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拉動文化消費,促進經濟發展。(2分)②發展鄉村旅游,依托鄉村的綠水青山和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消費場景,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2分)③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消費場景,帶動餐飲、購物等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產業融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分)(3)示例:①推薦的習俗:貼春聯。(1分)②推薦理由:貼春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春聯上的吉祥話語寄托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如“福旺財旺運氣旺,家興人興事業興”,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聯具有獨特的書法藝術美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能讓外國友人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