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合格演練測評(四)(建議用時:30分鐘)一、單選題Ⅰ: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圖為線粒體的結構示意圖。在相應區域中會發生的生物過程是( )INCLUDEPICTURE "GD7.TIF"A.②處發生葡萄糖分解B.①中的CO2擴散穿過內膜C.②處丙酮酸分解為CO2和H2OD.③處[H]與O2結合生成水2.下列是“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中產物的檢測試劑及實驗現象,對應錯誤的是( )選項 產物 檢測試劑 實驗現象A CO2 澄清的石灰水 變渾濁B CO2 溴麝香草酚藍溶液 藍色→綠色→黃色C 酒精 溴麝香草酚藍溶液 藍色→綠色→黃色D 酒精 酸性重鉻酸鉀 橙色→灰綠色3.下圖中①~④表示發生在人體細胞內的某些代謝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內膜上的代謝過程是( )INCLUDEPICTURE "21S82.TIF"A.① B.②C.③ D.④4.在有氧呼吸過程中,H2O參與的階段是( )A.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B.丙酮酸分解成CO2C.[H]與O2結合形成水D.丙酮酸轉變成乳酸5.下列細胞中,其呼吸過程會產生酒精的是( )A.缺氧條件下的馬鈴薯塊莖細胞B.劇烈運動時的人骨骼肌細胞C.酸奶生產中的乳酸菌D.受澇的植物根細胞6.下圖表示真核細胞有氧呼吸的過程,①~③代表場所,甲、乙代表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INCLUDEPICTURE "XX20.TIF"A.圖示①②③中都有能量產生B.①②③都有膜結構C.甲表示丙酮酸D.乙表示[H]7.下面是真核細胞內常見的兩種生理過程,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過程1: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過程2:C6H12O62C2H5OH+2CO2+能量A.過程1只發生在細胞的線粒體中B.過程1的CO2中的O來自C6H12O6和O2C.人體在劇烈運動過程中,能量主要由過程2提供D.人體內的葡萄糖最終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8.(2023年1月·廣東學考)2004年,我國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以封面文章發表了《菠菜主要捕光復合物2.72A分辨率的晶體結構》。該捕光復合物主要分布于( )A.葉綠體基質 B.葉綠體基粒C.葉綠體內膜 D.葉綠體外膜9.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中,用層析法分離綠葉中的色素得到四條色素帶(如右圖所示),其中溶解度最高的色素是( )INCLUDEPICTURE "XK75.TIF"A.④ B.③C.② D.①10.光合作用過程中碳原子轉移的途徑是( )A.CO2→糖類→三碳化合物B.CO2→三碳化合物→糖類C.CO2→糖類→五碳化合物D.CO2→五碳化合物→糖類11.光合作用的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 )A.NADPH和ATPB.NADPH和ADPC.CO2和ATPD.H2O和ADP12.對下圖所示的光合作用圖解分析不正確的是( )INCLUDEPICTURE "SKT55.TIF"A.若突然停止CO2供應,則短時間內NADPH的含量將上升B.圖中①為O2;②為ATP,可用于C3的還原C.若用3H標記的H2O進行示蹤,可發現H的轉移途徑為H2O→C3→糖類D.圖示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過程13.在適宜條件下,小球藻葉綠體中可發生暗反應,下列關于該過程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A.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B.消耗ATP和NADPHC.不受溫度和光照的影響D.產生C514.酵母菌是常見的生物實驗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酵母菌是一類單細胞真菌,屬于兼性厭氧菌B.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時只產生酒精,不產生CO2C.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可用酸性條件下的重鉻酸鉀溶液來檢驗D.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氣條件下細胞呼吸的方式15.以下有關細胞呼吸原理及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慢跑等有氧運動,防止肌細胞因供氧不足而積累乳酸B.利用麥芽、葡萄和酵母菌,可以在控制通氣的情況下釀酒C.中耕松土、適時排水可以改善氧氣供應,促進根部呼吸作用D.用透氣的消毒紗布包扎傷口是為了避免組織細胞缺氧壞死16.下圖是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關系簡圖,其中只發生在生產者體內、可發生在各種細胞內、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最多的過程依次是( )INCLUDEPICTURE "Q3.tif"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④⑤ D.②③⑤17.(2023·7月廣東學考)某同學用新鮮菠菜葉進行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葉片剪碎后研磨,有利于快速提取色素B.研磨葉片時加入SiO2,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壞C.研磨時加入乙醇的量越多,提取的色素濃度越高D.層析過程中,葉黃素移動的速度最慢18.下圖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綠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曲線圖,下列各項中曲線各段變化與其主要原因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INCLUDEPICTURE "SDSW4.TIF"A.ab段——光照強度增強B.bc段——葉肉細胞中CO2濃度降低C.cd段——溫度上升D.de段——光照強度減弱19.還原型輔酶在生物的生理活動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中,NADPH來自水的光解B.光合作用中,NADPH的作用是在暗反應中將二氧化碳還原為糖等有機物C.有氧呼吸中,NADH的受體是氧氣,該過程釋放大量的能量D.無氧呼吸中,NADH的受體是丙酮酸等中間代謝產物20.《齊民要術》中要求栽種農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風”的原理是 ( )A.確保通風透光,從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強度B.通風透光,可以增強農作物的呼吸作用C.可以增強農作物的抗性D.增強農作物的蒸騰作用二、單選題Ⅱ: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下圖是某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質變化示意簡圖,其中a、b表示物質,①~④表示生理過程。INCLUDEPICTURE "XK44.TIF"據圖回答第21~25小題:21.圖中物質a是( )A.O2 B.CO2C.葡萄糖 D.淀粉22.生理過程④發生的場所是( )A.葉綠體 B.細胞質基質C.線粒體 D.核糖體23.生理過程①產生的物質NADPH的作用是( )A.作為還原劑 B.提供能量C.作為催化劑 D.提供能量和作為還原劑24.圖中沒有顯示的生理過程③④均產生的物質是( )A.CO2 B.酒精C.乳酸 D.ATP25.光照不變,若b供應量迅速減少,則C5的含量將( )A.增加 B.減少C.不變 D.無法判斷參考答案合格演練測評(四)1.D ②處為線粒體基質,葡萄糖的分解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A錯誤;①中的CO2往線粒體外擴散,穿過外膜,B錯誤;②處為線粒體基質,H2O在線粒體內膜上形成,C錯誤;③處為線粒體內膜,此處[H]與O2結合生成水,D正確。2.C 酵母菌的細胞呼吸產物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檢測酒精的試劑是酸性條件下的重鉻酸鉀溶液,顏色變化是由橙色變為灰綠色。3.B 發生在線粒體內膜上的代謝過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即題圖中的②過程,氧與[H]結合生成水。4.B 在有氧呼吸過程中H2O參與第二階段的反應,與丙酮酸反應形成CO2和[H]。5.D 動物細胞、乳酸菌、馬鈴薯塊莖細胞等進行無氧呼吸可產生乳酸。植物的常態根細胞在受澇(缺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6.B 結合題意與題圖可知,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階段的場所,即細胞質基質;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的場所,即線粒體基質;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場所,即線粒體內膜。有氧呼吸三個階段都能產生能量,A正確。由上述分析可知,只有③有膜結構,B錯誤。由題圖分析可知,甲、乙分別代表丙酮酸、[H],C、D正確。7.D 過程1表示有氧呼吸,發生在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A錯誤;過程1的CO2中的O來自C6H12O6和H2O,B錯誤;人體在劇烈運動時所需的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即過程1提供,C錯誤;人屬于異養型生物,體內葡萄糖的最終來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D正確。8.B 9.D 溶解度高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故溶解度最高的色素是①(胡蘿卜素),D符合題意。10.B 根據暗反應中CO2的固定過程可知,CO2中的碳原子轉移到三碳化合物中,然后經過三碳化合物的還原碳原子又轉移到有機物中,故碳原子的轉移途徑為CO2→三碳化合物→糖類,B符合題意。11.A 光反應過程發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利用色素吸收的光能,把水分解為氧氣和H+,H+與NADP+結合,形成NADPH,同時把光能轉化為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光反應產生的NADPH和ATP可用于暗反應中三碳化合物的還原過程。綜上所述,A符合題意。12.C 突然停止CO2供應,暗反應受到抑制,短時間內消耗的NADPH減少,而光反應不斷生成NADPH,導致NADPH含量上升。光反應產生的ATP可在暗反應中C3的還原過程中被使用。H的轉移途徑為H2O→NADPH→糖類(+水)。由于有類囊體的存在,故為真核生物。13.C 14.B 酵母菌是一類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A正確;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時既產生酒精,也產生CO2,B錯誤;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可用酸性條件下的重鉻酸鉀溶液來檢驗,C正確;可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氣條件下細胞呼吸的方式,D正確。15.D 人體無氧呼吸產生乳酸,所以提倡慢跑等有氧運動的原因之一是防止因劇烈運動產生大量的乳酸對細胞造成傷害,A正確;酵母菌發酵產酒精必須在無氧情況下完成,所以在控制通氣的情況下,能利用麥芽、葡萄、糧食和酵母菌以及發酵罐等產生各種酒,B正確;中耕松土、適時排水能促進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動運輸,為礦質元素吸收供應能量,C正確;用透氣的消毒紗布包扎傷口是為了抑制厭氧菌的無氧呼吸,使其不能大量繁殖,D錯誤。16.D ①②(光合作用)可以發生在生產者體內,③(細胞呼吸第一階段)可以發生在各種細胞中,⑤(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可以為生命活動提供最多能量,D符合題意。17.A 將葉片剪碎后研磨,有利于快速提取色素,A正確;提取色素時,研磨葉片時應加入碳酸鈣以防止色素被破壞,B錯誤;研磨時加入乙醇的量過多會稀釋色素,故研磨時加入乙醇的量越多,提取的色素濃度越低,C錯誤;層析過程中,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移動的速度最慢,D錯誤。18.C 由題圖分析可知,6時~10時,光照強度逐漸增強,光合作用強度也在增強,因此引起曲線ab段變化的主要環境因素是光照強度,A正確;10時~12時,溫度升高,蒸騰作用增強,為減少水分散失,氣孔大量關閉,導致CO2供應不足,因此導致bc段變化的主要環境因素是CO2濃度,B正確;導致cd段變化的主要環境因素是CO2濃度,C錯誤;14時~18時,光照強度逐漸減弱,光合作用強度也逐漸減弱,因此引起de段變化的主要環境因素是光照強度,D正確。19.B 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產生NADPH,A正確;光合作用中NADPH用于三碳化合物的還原,B錯誤;有氧呼吸中NADH用于與氧氣結合生成水,該過程釋放大量能量,C正確;無氧呼吸中,NADH用于與丙酮酸等中間代謝產物結合生成乳酸或酒精和CO2,D正確。20.A “正其行,通其風”是做到合理密植,有利于植株合理利用光照和CO2,從而提高光合作用強度。21.A 題圖中a是水光解后產生的,為O2。22.C 生理過程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發生的場所是線粒體,分別為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C符合題意。23.D 生理過程①(光反應)產生的物質NADPH的作用是作為還原劑還原C3,同時可提供能量,D符合題意。24.D 題圖中沒有顯示的生理過程③(有氧呼吸第一階段)、④(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均產生的物質是ATP,D符合題意。25.A 光照不變,若b(CO2)供應量迅速減少,則CO2的固定減少,但C3的還原正常,即C5去路減少,來源正常,其含量將增加,A符合題意。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98張PPT)專題四 細胞代謝[知識網絡]考點一PART01第一部分考點1 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 一、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1.實驗原理(1)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生存,屬于__________菌。(2)反應過程兼性厭氧CO2酒精(3)產物的檢測產物 試劑 現象CO2 澄清石灰水 變______溴麝香草酚藍溶液 藍→____→黃酒精 酸性重鉻酸鉀溶液 橙色變________渾濁綠灰綠色2.實驗步驟提出問題:酵母菌使葡萄糖發酵產生酒精是在有氧還是無氧條件下?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細胞呼吸的產物是什么? 作出假設:針對上述問題,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如酵母菌可用于釀酒、發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設酵母菌培養液CO2重鉻酸鉀實驗結論:都變渾濁渾濁程度大且快灰綠色不變色CO2(大量)酒精二、細胞呼吸的方式和過程1.有氧呼吸(1)概念: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______________,釋放能量,生成____________的過程。(2)場所:細胞質基質和________。二氧化碳和水大量ATP線粒體(3)過程2.無氧呼吸(1)概念:在沒有氧氣參與的情況下,葡萄糖等有機物經過不完全分解,釋放少量能量的過程。(2)場所:____________。細胞質基質(3)過程項目 內容第一階段 葡萄糖→丙酮酸、[H]和少量能量第二階段 酒精發酵 丙酮酸→_____________ 實例:植物、酵母菌等乳酸發酵 丙酮酸→______ 實例:高等動物、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玉米胚、乳酸菌等酒精+CO2乳酸三、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1.溫度(1)原理:細胞呼吸是一系列______反應,溫度通過影響__________進而影響細胞呼吸速率。(2)曲線模型酶促酶的活性2.O2濃度(1)原理: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對無氧呼吸過程有______作用。(2)曲線模型抑制①O2濃度低時,______呼吸占優勢。②隨O2濃度增大,______呼吸逐漸被抑制,______呼吸不斷加強。③當O2濃度達到一定值后,隨O2濃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強(受呼吸酶數量等因素的影響)。無氧無氧有氧(3)應用①選用透氣消毒紗布包扎傷口,抑制破傷風芽孢桿菌等厭氧細菌的無氧呼吸。②作物栽培中的中耕松土,保證根的正常細胞呼吸。③提倡慢跑,防止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大量______。乳酸的大量積累會使肌肉酸脹乏力。④稻田定期排水,抑制無氧呼吸產生______,防止______中毒,使水稻爛根死亡。乳酸酒精酒精3.CO2濃度(1)原理:CO2是細胞呼吸的最終產物,積累過多會______細胞呼吸的進行。(2)曲線模型 (3)應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鮮中,增加CO2濃度可抑制細胞呼吸,減少有機物的消耗。抑制4.含水量(1)原理:水作為有氧呼吸的原料和環境因素影響細胞呼吸的速率。(2)特點:在一定范圍內,細胞呼吸速率隨含水量的增加而______,隨含水量的減少而______。加快減慢√ (2021年7月·廣東學考)下圖為“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的實驗裝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裝置適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無氧呼吸B.酵母菌培養液應加入甲瓶中C.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檢測CO2D.取乙瓶的溶液來檢測發酵產生的酒精解析:分析題圖可知,該裝置適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無氧呼吸,A正確;酵母菌培養液應加入甲瓶中,B正確;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檢測,C正確;應該取甲瓶的溶液來檢測發酵產生的酒精,D錯誤。√ 關于細胞呼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氧呼吸第二階段只能釋放少量的能量B.有氧呼吸只產生水,不消耗水C.線粒體基質中的酶可以參與[H]和氧反應形成水的過程D.有氧呼吸時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都能產生ATP解析:無氧呼吸第一階段釋放少量能量,無氧呼吸第二階段不釋放能量,A錯誤。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消耗水,第三階段產生水,B錯誤。線粒體內膜上的酶可以參與[H]和氧反應形成水的過程,C錯誤。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發生在細胞質基質,生成少量ATP;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基質,生成少量ATP;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內膜,生成大量ATP,D正確。√1.(2023年1月·廣東學考)下圖示某細胞器中發生的生命活動,①表示的物質最可能是( ) A.蛋白質B.氨基酸C.丙酮酸D.葡萄糖√2.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的產物是( )A.丙酮酸、[H]和ATPB.水、ATPC.二氧化碳、[H]和ATPD.水、[H]和ATP√3.下圖為線粒體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不可能發生的反應是( ) A.③處產生CO2B.②處發生有氧呼吸第三階段C.②處發生[H]與O2結合形成水的反應D.①處產生ATP解析:③是線粒體基質,有氧呼吸第二階段丙酮酸和水生成CO2和[H]發生在線粒體基質,A不符合題意;②是線粒體內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場所,B不符合題意;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是[H]和O2結合生成水,同時釋放大量能量,場所是②(線粒體內膜),C不符合題意;①為線粒體外膜,不會產生ATP,D符合題意。√4.人體內C6H12O6徹底氧化分解釋放出的能量中,大部分的去向是( )A.以熱能形式散失 B.儲存于ATP中C.存在于線粒體中 D.供生命活動利用解析:呼吸作用是指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在細胞內,1 mol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為2 870 kJ,可使977.28 kJ左右的能量儲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A符合題意。√5.下列關于有氧呼吸敘述正確的是( )A.有氧呼吸過程不需要酶 B.水在第二階段產生C.生成CO2的場所是線粒體內膜 D.第三階段釋放大量能量解析: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都需要酶的催化,A錯誤;水在第二階段參與反應,在第三階段產生,B錯誤;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生成CO2,場所是線粒體基質,C錯誤;有氧呼吸三個階段都能釋放能量,第三階段釋放大量能量,D正確。√6.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的實驗中,可用于檢測細胞呼吸產物中有無酒精的試劑是( )A.澄清的石灰水 B.酸性重鉻酸鉀溶液C.溴麝香草酚藍溶液 D.雙縮脲試劑解析: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會變渾濁,可用于檢測二氧化碳,A不符合題意;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可與酒精發生反應,顏色由橙色變成灰綠色,B符合題意;溴麝香草酚藍溶液用于檢測二氧化碳,顏色由藍變綠再變黃,C不符合題意;雙縮脲試劑用于檢測蛋白質,顏色反應為出現紫色,D不符合題意。√7.(2021年7月·廣東學考)下列生活及生產實踐過程中,主要依據有氧呼吸原理進行的是( )A.酸奶制作 B.中耕松土C.果酒發酵 D.泡菜腌制解析:酸奶制作和泡菜腌制的原理是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中耕松土的原理是增加土壤中氧氣的含量,有利于植物根部細胞的有氧呼吸。√8.下列有關細胞呼吸原理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提倡慢跑等有氧運動能避免無氧呼吸產生乳酸B.包扎傷口時選擇透氣性好的紗布,可防止厭氧微生物繁殖C.水稻田定期排水能避免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防止爛根D.水果、蔬菜應在低溫、干燥、低氧的條件下儲藏,以降低呼吸作用延長儲藏時間解析:慢跑等有氧運動,不會因劇烈運動導致氧的不足,使肌細胞因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脹乏力,A正確;包扎傷口時選擇透氣性好的紗布可以增加空氣的流通,目的是抑制傷口處厭氧微生物的繁殖,B正確;水過多會阻礙空氣流通,使根系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大量酒精毒害細胞,導致爛根,所以水稻田需要適時排水以降低細胞的無氧呼吸強度,C正確;糧食要在低溫、低氧、干燥的環境中儲藏,果蔬、鮮花要在低溫、低氧、適宜濕度的條件下儲藏,D錯誤。√9.將破裂的酵母菌進行離心處理后,與未進行離心處理的完整酵母菌均在氧充足的條件下進行實驗,如下圖所示,最終能通過細胞呼吸產生CO2和H2O的試管是( ) A.甲、乙、丙 B.甲和丙C.乙和丙 D.甲、乙、丙、丁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能產生CO2、H2O,未進行離心處理的完整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產生CO2和H2O;線粒體是進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場所,需要的反應物是丙酮酸,可產生CO2和H2O,因此,試管乙和丙中能產生CO2和H2O,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10.下圖表示細胞呼吸過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個途徑,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②③④中均能產生ATPB.過程③中的二氧化碳產生于線粒體內膜上C.除過程④外,其他三個過程均可以發生在酵母菌中D.運動員劇烈運動時呼出的二氧化碳來自過程②③√11.某同學設置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瓶中需加入植物油,乙瓶中可加入澄清石灰水B.反應結束后取甲瓶中樣液加入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出現黃色C.甲瓶中添加葡萄糖濃度越高,越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長繁殖D.若向甲瓶中插管通入無菌空氣,可用來探究酵母菌是否存在有氧呼吸方式解析:探究酵母菌的無氧呼吸時,甲瓶中需加入植物油,以營造無氧環境,乙瓶中可加入澄清石灰水,用于檢測二氧化碳的產生,A正確;反應結束后甲瓶中有酒精,取甲瓶中樣液加入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兩者反應呈灰綠色,B錯誤;實驗中需控制葡萄糖溶液的濃度,避免因濃度過高,導致酵母菌失水過多死亡,C錯誤;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均可產生二氧化碳,故若向甲瓶中插管通入無菌空氣,不能證明是否存在有氧呼吸,D錯誤。√12.人體肌肉細胞通過進行有氧呼吸供應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下列有關人體細胞有氧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人體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B.是在細胞質基質中將有機物分解并釋放能量的過程C.是主要在線粒體中將有機物徹底分解、釋放大量能量的過程D.是人體的肌肉細胞從血液中得到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過程解析:細胞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過程。并不是人體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或人體的肌肉細胞從血液中得到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過程,A、D錯誤。真核細胞有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細胞的有氧呼吸是在細胞質基質內先將有機物初步分解,然后主要在線粒體內將有機物徹底分解、釋放大量能量的過程,B錯誤,C正確。考點二PART02第二部分考點2 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 一、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1.實驗原理2.實驗步驟3.實驗結果 色素種類 色素顏色 色素含量 溶解度 擴散速度胡蘿卜素 橙黃色 ______ ______ ______葉黃素 黃色 較少 較高 較快葉綠素a 藍綠色 ______ 較低 較慢葉綠素b 黃綠色 較多 ______ ______最少最高最快最多最低最慢二、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1.捕獲光能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譜由圖可以看出:(1)葉綠體中的色素只吸收________,而對紅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2)葉綠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______光。可見光紅光和藍紫藍紫2.葉綠體的結構與功能(1)結構模式圖雙層膜暗反應基粒色素光合作用 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的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入碳酸鈣和二氧化硅,便于更充分的研磨B.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各占一半C.提取和分離色素都使用無水乙醇D.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其在濾紙上分離√解析: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色素被破壞,A錯誤;葉綠素比類胡蘿卜素含量高,其含量約占3/4,B錯誤;無水乙醇作為提取液,可溶解綠葉中的色素,層析液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用于分離色素,C錯誤;分離色素的原理為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其在濾紙上分離,D正確。√ 下列關于葉綠體和植物色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葉綠素分子的合成需要Mg B.藍細菌中不含葉綠體和葉綠素C.細胞內的色素均存在于葉綠體中 D.葉綠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相同解析:Mg是構成葉綠素分子的重要元素,因此葉綠素分子的合成需要Mg,A正確;藍細菌中不含葉綠體,但含有葉綠素,B錯誤;細胞內的色素不僅存在于葉綠體中,也存在于液泡中,C錯誤;葉綠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相同,葉綠素a的溶解度大于葉綠素b,D錯誤。√1.關于葉綠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借助普通光學顯微鏡可觀察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B.葉綠體內眾多的基粒和類囊體極大地擴展了受光面積C.綠色植物中的葉綠體都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和酶D.綠色植物中的葉綠體固定CO2時需要利用光能解析:葉綠體內含色素,借助普通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其形態和分布,A正確;葉綠體內含有眾多的基粒和類囊體,生物膜面積增大,極大地擴展了受光面積,B正確;葉綠體中含有光合色素和酶,是其進行光合作用的基礎,綠色植物中的葉綠體都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和酶,C正確;光反應中需要光能,固定CO2發生在暗反應中,不需要光能,D錯誤。√2.下列關于生長在同一植株上的綠色葉片和黃綠色葉片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兩種葉片都能吸收藍紫光B.兩種葉片中均含有類胡蘿卜素C.兩種葉片的葉綠體中都含有葉綠素aD.黃綠色葉片的葉綠體中只含有葉綠素b解析:綠色葉片和黃綠色葉片中均含有類胡蘿卜素和葉綠素,葉綠素包括葉綠素a和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包括胡蘿卜素和葉黃素;類胡蘿卜素能吸收藍紫光,葉綠素能吸收紅光和藍紫光,A、B、C正確,D錯誤。√3.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擴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A.葉綠素a B.葉綠素bC.葉黃素 D.胡蘿卜素解析:根據實驗結果:說明胡蘿卜素溶解度最高,擴散速度最快。4.右圖是某同學在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得到的光合色素在濾紙條上的分布圖。色素帶②的顏色是( )A.橙黃色 B.黃色C.黃綠色 D.藍綠色√√5.下列關于“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色素被破壞B.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破壞葉肉細胞C.加入無水乙醇的目的是溶解色素D.濾紙條上的濾液細線中色素越少越利于色素分離√6.下圖中①代表新鮮菠菜葉的光合色素紙層析結果示意圖,則如圖②所示結果最有可能來自( )A.清水培養的水仙葉片B.盆栽的天竺葵的葉片C.大蒜發芽長出的綠葉D.秋冬季節的銀杏落葉解析:據圖①分析可知,由下而上的色素依次為葉綠素b、葉綠素a、葉黃素、胡蘿卜素,圖②中無葉綠素a和葉綠素b,只有葉黃素和胡蘿卜素。清水培養的水仙葉片、盆栽的天竺葵的葉片和大蒜發芽長出的綠葉中均有四種色素,而秋冬季節的銀杏落葉中葉黃素、胡蘿卜素含量高,在低溫條件下葉綠素a和葉綠素b已分解。故D符合題意。√7.甲、乙兩同學進行色素的提取和分離。下圖為濾紙層析的結果(Ⅰ、Ⅱ、Ⅲ、Ⅳ為色素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畫濾液細線時,濾液在點樣線上可以連續畫兩三次B.色素Ⅲ、Ⅳ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大于Ⅰ、ⅡC.乙同學結果異常,原因可能是用的葉片是老葉D.色素Ⅲ、Ⅳ主要吸收藍紫光解析:畫濾液細線時,需待上一次畫的濾液細線干后再畫,不能連續畫線,A錯誤;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越大,層析時擴散的距離越遠,所以四種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Ⅰ>Ⅱ>Ⅲ>Ⅳ,即色素Ⅲ、Ⅳ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Ⅰ、Ⅱ,B錯誤;乙同學結果異常,原因可能是用的葉片是老葉,C正確;色素Ⅲ、Ⅳ分別表示葉綠素a、葉綠素b,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D錯誤。√8.下圖是新鮮綠葉的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的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若選用同種但失綠變黃的葉片,則色素含量可能是(甲+乙)>(丙+丁)B.色素甲和色素乙分別為葉綠素b和葉綠素aC.四種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紅光D.四種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9.為探究葉綠體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氣產生,某學者設計了以下實驗:制作載有水綿和需氧細菌的臨時裝片,用極細光束照射水綿,同時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下列關于該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A.在光束照射到水綿之前,應該加三棱鏡將混合光分解成連續光譜B.臨時裝片應放置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境中C.需氧細菌起指示作用D.水綿的帶狀葉綠體有利于設置對照實驗解析:本實驗的目的是驗證葉綠體在光照下能夠產生氧氣,而與光的種類沒有關系,不需要用三棱鏡將混合光分解成連續光譜,A錯誤;為了防止空氣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應該在沒有空氣的環境中進行,B正確;需氧細菌的分布密疏代表了氧氣產生的多少,C正確;水綿的葉綠體便于觀察且有利于設置對照實驗,D正確。√10.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依賴光合色素。不同環境條件下,葉綠素a和葉綠素b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轉化稱為“葉綠素循環”。研究發現,在適當遮光條件下,葉綠素a/葉綠素b的值會降低,以適應環境。下圖是①②兩種葉綠素的吸收光譜。下列關于葉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①和②主要分布在葉綠體的內膜上B.利用層析法分離色素時,②應位于濾紙條的最下端C.植物葉片呈現綠色是由于①②主要吸收綠光D.弱光下①的相對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對弱光的利用解析:由題圖可判斷①是葉綠素b,②是葉綠素a,①②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A錯誤;利用層析法分離色素時,濾紙條最下端的為①(葉綠素b),B錯誤;葉綠素對綠光吸收最少,綠光被反射出來,所以葉片呈綠色,C錯誤;由題干“在適當遮光條件下,葉綠素a/葉綠素b的值會降低,以適應環境”可知,弱光下①(葉綠素b)的相對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對弱光的利用,D正確。考點三PART03第三部分考點3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 一、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實驗1.希爾反應:離體葉綠體在適當條件下發生水的光解、產生 _____的化學反應。2.魯賓和卡門實驗 結論: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____。O2水3.阿爾農實驗:在光照下,葉綠體可合成________。這一過程總是與__________相伴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1.概念:指綠色植物通過________,利用光能,將______________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______的過程。ATP水的光解葉綠體二氧化碳和水氧氣2.過程3.反應式(1)產物為(C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產物為C6H12O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光反應和暗反應的比較項目 光反應 暗反應條件 ____、色素、酶 ________、NADPH、_______、多種____場所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物質變化 __________、ATP、NADPH的合成 CO2的固定、___________能量變化 光能轉化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轉化為穩定的化學能聯系 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沒有光反應,暗反應無法進行;沒有暗反應,有機物無法合成光ATPCO2酶類囊體薄膜葉綠體基質水的光解C3的還原活躍的化學能活躍的化學能NADPH和ATPNADP+、ADP和Pi5.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比較項目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區別 能量來源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生物 綠色植物 __________光能氧化無機物放出的能量硝化細菌單位時間糖類有機物CO2O2(2)探究光照強弱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①實驗流程②實驗現象與結果分析:光照越強,燒杯內圓形小葉片浮起的數量______,說明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光照強度的不斷增強,光合作用強度__________。2.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及應用(1)光照強度①原理:光照強度通過影響植物的____反應進而影響光合速率。光照強度增加,光反應速率______,產生的NADPH和ATP增多,使暗反應中還原過程加快,從而使光合作用產物增加。②應用:a.溫室生產中,適當增強__________,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使作物增產。b.陰生植物的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都較陽生植物低,間作套種農作物,可合理利用光能。越多不斷增強光加快光照強度(2)CO2濃度①原理:CO2影響暗反應階段,制約C3的形成。②應用:在農業生產上可以通過“正其行,通其風”,增施農家肥等措施來增大CO2濃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3)溫度①原理:溫度通過影響__________影響光合作用,主要制約暗反應。②應用:溫室栽培植物時,白天調到光合作用最適溫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晚上適當______溫室內溫度,以降低細胞呼吸速率,保證植物有機物的積累。酶的活性降低(4)水分和礦質元素①原理:a.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______,如植物缺水會萎蔫,使光合速率下降。另外,水分還能影響氣孔的開閉,間接影響_______進入植物體內。b.礦質元素通過影響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化合物的合成,對光合作用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如鎂可以影響________的合成從而影響光反應。②應用:農業生產中,可根據作物的生長規律,合理灌溉和施肥。介質CO2葉綠素√ (2023年7月·廣東學考)某同學根據光合作用原理畫出圖,其中暗反應可為光反應提供( )A.NADPH和ATPB.(CH2O)和O2C.NADP+和ADP+PiD.CO2和H2O解析:NADPH和ATP是在光反應中產生的,在暗反應中消耗的物質,A不符合題意;(CH2O)是暗反應的產物,O2是光反應的產物,B不符合題意;NADP+和ADP+Pi是C3還原過程中消耗NADPH和ATP后的產物,可再用于光反應過程,C符合題意;CO2是暗反應的原料,H2O是光反應的原料,D不符合題意。√ (2022年7月·廣東學考)試管與燈之間的距離可以改變(5 cm,20 cm和50 cm),發現距離改變后5 min內試管里產生氣泡的數量不同。本實驗設計最有可能驗證的科學假設是( )A.溫度是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B.溫度是影響呼吸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C.光照強度是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D.光照強度是影響呼吸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解析:實驗中利用試管與燈的距離表示不同的光照強度,實驗的自變量是光照強度,因變量是產生氣泡的數量,為反映光合作用強度的指標。因此本實驗設計最有可能驗證的科學假設是“光照強度是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1.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被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該化學能儲存于( )A.三碳化合物 B.五碳化合物C.ATP和NADPH D.CO2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把光能轉變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在光合作用光反應過程中,光能被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ATP和NADPH中,暗反應過程中將ATP和NADPH中的化學能轉變成有機物中的化學能。√2.下圖為葉綠體的結構模式圖。光合作用過程中,在結構a上進行的反應有( ) ①水的光解 ②ATP生成 ③CO2固定 ④C3還原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水光解的場所是結構a(類囊體薄膜),①符合題意;結構a上可以生成ATP(類囊體薄膜),②符合題意;CO2固定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③不符合題意;C3還原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④不符合題意。√3.(2021年7月·廣東學考)下圖是某高等植物葉綠體中光合作用過程的示意圖,①、②表示生理過程,Ⅰ、Ⅱ表示化合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Ⅰ和Ⅱ分別是ATP和NADPHB.過程①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C.過程②在黑暗條件下才能進行D.過程②為過程①提供能量解析:由題圖可知,化合物Ⅰ和Ⅱ分別代表ATP和NADPH,A正確;過程①代表光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B錯誤;過程②代表暗反應階段,有光、無光都可以進行,C錯誤;過程①(光反應)為過程②(暗反應)提供能量,D錯誤。√4.光合作用可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光反應消耗NADPH,暗反應產生NADPHB.光反應消耗H2O,暗反應消耗ATPC.光反應固定CO2,暗反應還原CO2D.光反應儲存能量,暗反應釋放能量解析:光反應產生NADPH,暗反應消耗NADPH,參與C3的還原,A錯誤;光反應消耗H2O,暗反應消耗ATP,B正確;光反應不固定CO2,暗反應固定CO2,C錯誤;暗反應將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穩定的化學能,儲存能量,D錯誤。√5.下列關于光合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光反應需光,不需要酶,暗反應不需光,需多種酶B.光反應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進行,暗反應在葉綠體的基質中進行C.光反應水解生成H+并放出O2,暗反應將CO2固定并還原成糖類D.光反應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應將ATP中的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解析:光反應需要光,也需要酶,暗反應有光無光均可以進行,需多種酶,A錯誤;光反應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暗反應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B正確;光反應將水分解生成H+并釋放出O2,暗反應將CO2固定并還原成糖類,C正確;光反應過程中通過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應將ATP中的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D正確。√6.下圖所示為葉綠體中的某種結構及該結構上發生的物質和能量變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①是參加反應的水B.圖中②上有光合色素C.圖中光能轉化成了化學能D.圖中的NADPH和ATP用于固定CO2√7.(2022年1月·廣東學考)下圖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種綠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曲線圖,在曲線的b→c段細胞內C3和C5積累速率的變化分別是( )A.增加、增加B.增加、減少C.減少、減少D.減少、增加解析:曲線b→c段下降的原因是氣孔關閉,葉肉細胞缺少二氧化碳而使光合速率下降,根據光合作用暗反應的反應式:CO2+C5→2C3可知,二氧化碳減少會使C3減少,C5增加。√8.下列與大棚種植蔬菜相關的措施及分析,正確的是( )A.施用農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濃度B.加大蔬菜的種植密度,可不斷提高蔬菜的產量C.陰雨天適當提高大棚內溫度,可明顯增加有機物的積累量D.用紅色塑料薄膜代替無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9.下圖表示某種植物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強度的關系。P點的生物學含義是( )A.無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達到動態平衡C.無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都不進行解析:由曲線可看出,在一定的光照強度范圍內,植物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的增大而增大,光照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題圖中光照強度達到P點時,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10.某生物興趣小組在密閉玻璃溫室內進行植物栽培實驗,他們對溫室內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進行了24 h測定,得到如下圖所示曲線,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c、e兩點的真正光合速率為零B.cd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D.進行細胞呼吸的區段只有ab段和fg段解析:c、e兩點的凈光合速率為零,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e段光合速率均大于呼吸速率;ag段均進行細胞呼吸。故選B。√11.下列關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均需要在有光條件下才能進行B.都能將CO2和H2O轉化成有機物C.合成有機物時所利用的能量相同D.都能在綠色植物同一部位進行解析:化能合成作用不需要光照,A錯誤;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將CO2和H2O轉化成有機物,B正確;光合作用利用的是太陽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是化學能,C錯誤;綠色植物不能進行化能合成作用,D錯誤。√12.同位素標記法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項經典生物學實驗中沒用到該方法的是( )A.魯賓和卡門利用小球藻探索光合作用中O2的來源B.薩克斯利用天竺葵證明葉片在光下能產生淀粉C.卡爾文研究暗反應過程中的物質變化D.科學家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生物學業水平合格演練檢測(四)含答案.doc 高中生物學業水平測試復習專題四細胞代謝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