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生物學業水平測試復習 專題七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課件+檢測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生物學業水平測試復習 專題七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課件+檢測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合格演練測評(七)
(建議用時:30分鐘)
一、單選題Ⅰ: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正常情況下,女性卵細胞中常染色體的數目和性染色體為(  )
A.44 XX B.44 XY
C.22 X D.22 Y
2.在有性生殖過程中,能夠保證同種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恒定的生理過程是(  )
A.有絲分裂
B.無絲分裂
C.有絲分裂和受精作用
D.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3.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與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發生的時期是(  )
A.減數分裂Ⅰ、減數分裂Ⅱ后期都出現
B.同時發生于減數分裂Ⅰ后期
C.同時發生于減數分裂Ⅱ后期
D.分離發生于減數分裂Ⅰ,自由組合發生于減數分裂Ⅱ
4.下圖是某二倍體高等動物體內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INCLUDEPICTURE "21S195.TIF"
A.該動物是雄性個體
B.該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
C.該細胞中染色單體數為4條
D.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
5.減數分裂對生物的生殖、遺傳和變異有著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兩次
B.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分裂一次
C.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Ⅰ
D.精細胞的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的相等
6.下圖表示某基因型為Aa的動物細胞的某分裂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INCLUDEPICTURE "GD19.TIF"
A.該動物的性原細胞在前期聯會時能形成三個四分體
B.該細胞的名稱為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
C.該細胞在形成過程中一定發生了基因突變
D.圖中細胞的核DNA中有12條脫氧核苷酸鏈
7.下列關于高等動物受精過程和受精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受精后卵細胞的細胞核不發生改變
B.受精過程中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
C.受精卵的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的2倍
D.精、卵細胞各為受精卵提供50%的細胞質
8.下列有關性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多數雌雄異體的動物有成對的性染色體
B.性染色體只存在于性腺細胞中
C.哺乳動物體細胞中沒有性染色體
D.所有生物的性染色體類型都是XY型
9.下列關于有性生殖生物進行的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保證前后代遺傳穩定性,需要二者在產生后代過程中均發生
B.對于后代遺傳多樣性,減數分裂有重要意義,受精作用無貢獻
C.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體現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D.減數分裂使細胞沒有同源染色體,受精作用使細胞出現同源染色體
10.下列關于人類紅綠色盲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遺傳上與性別相關聯,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帶有1個紅綠色盲基因的個體稱為攜帶者
C.Y染色體上無相應基因,因此該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分離定律
D.具有“雙親都患病,子女不一定患病”的隔代遺傳特點
11.摩爾根研究白眼雄果蠅基因的顯隱性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時,經歷了若干過程,其中:①白眼性狀是如何遺傳的,是否與性別有關;②白眼由隱性基因控制,僅位于X染色體上;③對F1紅眼雌果蠅進行測交。上面三個敘述中(  )
A.①為假說,②為結論,③為驗證
B.①為觀察,②為假說,③為結論
C.①為問題,②為假說,③為驗證
D.①為結論,②為假說,③為驗證
12.人類對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調查發現,女性患者的人數接近男性患者人數的λ倍(λ>1),那么該致病基因最可能是(  )
A.顯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B.隱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C.顯性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D.隱性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13.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的生物,Y染色體都比X染色體短小
B.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的生物,其體細胞中含有性染色體上的基因
C.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與性別決定有關
D.伴性遺傳均有交叉遺傳和隔代遺傳的現象
14.自然狀況下,雞有時會發生性反轉,如母雞逐漸變成公雞。已知雞是由ZW型性別方式決定,如果性反轉公雞的染色體組成(ZW)并沒有改變,所以其與正常母雞交配,并產生后代(WW型胚胎時死亡),后代中母雞與公雞的比例是(  )
A.1∶0 B.1∶1
C.2∶1 D.3∶1
15.唐氏綜合征患兒的發病率與母親年齡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則預防該遺傳病的主要措施是(  )
INCLUDEPICTURE "21S198.tif"
①適齡生育 ②基因診斷 ③染色體分析 ④B超檢查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6.下列關于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用紅色橡皮泥和黃色橡皮泥制作的兩種染色體分別表示來自不同的親本
B.將兩條顏色、長度相同的染色單體中部用同種顏色的小塊橡皮泥粘起來,小塊橡皮泥代表著絲粒
C.演示減數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最少需要紅色橡皮泥和黃色橡皮泥制作的染色體各一條
D.該活動能模擬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間互換相應的片段
17.下圖甲是某生物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圖乙是該生物的五個精細胞。則圖乙中最可能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是 (  )
INCLUDEPICTURE "21S200.tif"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③和⑤ D.①和④
18.抗維生素D佝僂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短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血友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白化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下列關于這四種遺傳病遺傳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短指的發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血友病女性患者的父親是該病的患者
C.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發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會在一個家系的幾代人中連續出現
19.下列不能說明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平行關系的是(  )
A.基因、染色體在生殖過程中的完整性和獨立性
B.體細胞中基因、染色體成對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單一存在
C.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同源染色體都是一個(條)來自母方,一個(條)來自父方
D.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20.下圖是一個家族的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圖,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INCLUDEPICTURE "2-18.TIF"
A.家系中患者都是男性,但是該遺傳病一定不是伴Y染色體遺傳病
B.分析系譜圖,能夠確定的是該病一定是隱性遺傳病
C.若Ⅱ-6不攜帶該病的致病基因,則該病一定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若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Ⅲ-7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Ⅱ-3
二、單選題Ⅱ: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下圖為某家族紅綠色盲癥的遺傳系譜圖(基因用B、b表示)
INCLUDEPICTURE "XK61.TIF"
據圖回答第21~25題:
21.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方式是(  )
A.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B.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C.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D.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22.Ⅲ-8和Ⅲ-10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A.1/2 B.1/3
C.1/4 D.0
23.Ⅱ-4的基因型是(  )
A.XBXB B.XBXb
C.XBY D.XbY
24.該家族成員中不一定是攜帶者的是(  )
A.Ⅰ-1  B.Ⅱ-6
C.Ⅲ-8 D.Ⅲ-9
25.若Ⅲ-9和一個正常男性結婚,生一個女孩患紅綠色盲癥的概率為(  )
A.0 B.1/2
C.1/3 D.1/4
參考答案
合格演練測評(七)
1.C 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卵原細胞(染色體組成為44+XX)初級卵母細胞(染色體組成為 44+XX)次級卵母細胞+極體(染色體組成均為 22+X,減數分裂Ⅱ后期為44+XX)卵細胞+3個極體(染色體組成均為22+X)。因此,女性卵細胞中含有22條常染色體和1條X染色體。
2.D 減數分裂使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因此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以及遺傳和變異都很重要。
3.B 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與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均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減數分裂Ⅱ發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4.D 題圖中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已分裂,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為次級卵母細胞,說明該動物是雌性個體,A、B錯誤,D正確;題圖細胞中染色體的著絲粒已分裂,染色單體數為0,C錯誤。
5.C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A、B錯誤;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C正確;精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一半,D錯誤。
6.C 
7.B 受精后,卵細胞的細胞核與精子的細胞核相互融合,A錯誤;受精過程中,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B正確;受精卵的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相等,C錯誤;受精卵的細胞質主要來自卵細胞,D錯誤。
8.A 多數雌雄異體的動物有成對的性染色體,A正確;性染色體也可以存在于體細胞中,B錯誤;哺乳動物多為雌雄異體,體細胞中有性染色體,C錯誤;XY型只是一種性別決定方式,除此之外,還有ZW型等,D錯誤。
9.B 減數分裂使染色體數目減半,受精作用使其恢復本物種的染色體數目,所以保證前后代遺傳穩定性,需要二者在產生后代過程中均發生,A正確;受精時的隨機結合對后代遺傳多樣性有重要作用,B錯誤;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都體現在減數分裂Ⅰ后期,C正確;減數分裂使細胞沒有同源染色體,受精作用使細胞出現同源染色體,D正確。
10.A 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遺傳上與性別相關聯,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A項正確;帶有1個紅綠色盲基因的個體在女性中是攜帶者,在男性中是患者,B項錯誤;該性狀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C項錯誤;具有“雙親都無病,子女可能患病”的隔代遺傳特點,D項錯誤。
11.C 摩爾根研究白眼雄果蠅基因的顯隱性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所采用的方法是“假說—演繹法”,他根據現象提出的問題是白眼性狀是如何遺傳的,是否與性別有關;做出的假說是白眼由隱性基因控制,僅位于X染色體上,利用F1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進行測交,驗證假說;最后提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結論。
12.C 由題意可知,該遺傳病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說明該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13.B 有些生物的X染色體比Y染色體要短小,如果蠅,A錯誤;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的生物,體細胞中含有性染色體,性染色體上含有相關的基因,B正確;性染色體上的基因不都與性別決定有關,如紅綠色盲基因,C錯誤;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具有交叉遺傳和隔代遺傳的現象,但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則具有世代相傳的現象,D錯誤。
14.C 正常公雞性染色體組成為ZZ,母雞性染色體組成為ZW,性反轉公雞的染色體組成(ZW)并沒有改變,所以其與正常母雞(ZW)交配,由于后代中的WW型胚胎死亡,所以ZW∶ZZ=2∶1。
15.A 由題圖可知,母親年齡超過35歲,生下的小孩患唐氏綜合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預防該遺傳病首先要考慮適齡生育。因唐氏綜合征患者第21號染色體為3條,故也可通過染色體分析來進行預防。
16.C 該實驗中,紅色橡皮泥和黃色橡皮泥制作的兩種染色體分別表示來自不同的親本,A正確。兩條顏色、長度相同的染色體中部用同種顏色的小塊橡皮泥粘起來,代表一條染色體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小塊橡皮泥代表著絲粒,B正確。減數分裂過程中,為演示減數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至少需要用橡皮泥先制作兩條黃色和兩條紅色的染色單體;再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兩條黃色和兩條紅色的染色單體,但比上一次制作的長一些或短一些,C錯誤??蓪⒋硗慈旧w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橡皮泥互換一部分,來模擬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間互換相應的片段,D正確。
17.B 根據減數分裂的特點,在減數分裂Ⅱ過程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開。因此,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兩個精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應該是相同的,分析題圖乙中五個精細胞,可判斷②和④可能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
18.B 常染色體遺傳病的發病率男性與女性相等,A錯誤;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女性患者,其父親和兒子一定是患者,B正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C錯誤;白化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一般不會在一個家系的幾代人中連續出現,D錯誤。
19.D 在減數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20.D 家系中患者都是男性,但是Ⅲ 9患病而Ⅱ 6 正常,所以該遺傳病一定不是伴Y染色體遺傳病,A正確;分析系譜圖,兒子患病而其父母正常,所以能夠確定該病一定是隱性遺傳病,B正確;若Ⅱ 6不攜帶該病的致病基因,說明Ⅲ 9的致病基因只能來自Ⅱ 5,可判斷該病一定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C正確;若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則Ⅲ 7基因型為XaY,由題圖可知,Ⅲ 7的致病基因來自Ⅱ 4(XAXa),Ⅱ 4的致病基因來自Ⅱ 2(XAXa),D錯誤。
21.D 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D符合題意。
22.A 紅綠色盲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Ⅲ 8的雙親正常,且Ⅱ 7患病,因此其雙親的基因型為XBXb、XBY,則Ⅲ8的基因型為XBXB或XBXb,且二者比例均等;Ⅲ 10表型正常,但其母親為患者,因此該個體的基因型為XBXb,故Ⅲ 8和Ⅲ 10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A符合題意。
23.B?、?4表現正常,但有患病的兒子,因此其基因型是XBXb,B符合題意。
24.C?、?4的基因型是XBXb,因此,Ⅰ 1的基因型也一定是XBXb,A不符合題意;Ⅱ 6為患者,其基因型為XbXb,B不符合題意;Ⅲ 8的基因型為XBXB或XBXb,且二者比例均等,C符合題意;Ⅲ 9表現正常,且父親正常,母親為患者,因此其基因型一定為XBXb,D不符合題意。
25.A Ⅲ 9的基因型為XBXb,其與一個正常男性(XBY)結婚,生出孩子的基因型為XBXB、XBXb、XBY、XbY,且比例均等,即生一個女孩患紅綠色盲癥的概率為0,A符合題意。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07張PPT)
專題七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
[知識網絡]
考點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考點1 減數分裂

一、減數分裂的相關概念
1.減數分裂的概念
2.同源染色體和非同源染色體
(1)同源染色體

(2)非同源染色體:指形狀、大小各不相同,且在減數分裂中________的染色體。
不配對
3.聯會與四分體
(1)聯會:是指減數分裂Ⅰ過程中(前期)____________兩兩配對的現象。
(2)四分體: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作四分體。
(3)一個四分體=___對同源染色體=___條染色體=___條染色單體=___個DNA分子(含___條脫氧核苷酸鏈)。
同源染色體
1
2
4
4
8
4.互換相應片段

(1)概念:減數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體的________________之間交換相應片段的現象。
(2)時期:________________。
(3)意義:進一步豐富了配子的類型,增強了有性生殖生物的變異性。
非姐妹染色單體
減數分裂Ⅰ前期
二、減數分裂
1.精細胞的形成過程(以哺乳動物為例)
2.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異同點(哺乳動物)
比較項目 精子的形成 卵細胞的形成
場所 ______ ______
時間 初情期 胚胎期開始,初情期完成
細胞質
分裂 均等分裂 卵母細胞________分裂;第一極體______分裂
是否變形 變形 ________
結果 1個精原細胞→4個精細胞→變形成為4個______(成熟配子) 1個卵原細胞→___個較大的卵細胞(成熟配子)和 ___個較小的極體
(退化消失,不能受精)
相同點 染色體的變化行為相同
睪丸
卵巢
不均等
均等
不變形
精子
1
3
3.減數分裂過程中的相關結構(物質)的數目變化
分裂時期 染色體
數目 核DNA
數目 染色單
體數目 同源染色體對數
減數分裂前的間期 2n 2c→4c 0→4n n
減數
分裂Ⅰ 前 2n 4c 4n n
中 2n 4c 4n n
后 2n 4c 4n n
末 2n→n 4c→2c 4n→2n n→0
減數
分裂Ⅱ 前 n 2c 2n 0
中 n 2c 2n 0
后 2n 2c 0 0
末 2n→n 2c→c 0 0
三、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裝片
1.實驗原理
蝗蟲的______細胞進行減數分裂形成精細胞,再形成精子。此過程要經過兩次連續的細胞分裂。在此過程中,細胞中的染色體__________________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可據此識別減數分裂的各個時期。
精母
形態、位置和數目
2.實驗步驟
(1)裝片制作(與有絲分裂裝片制作過程相同)
解離→______→______→______。
(2)顯微觀察
漂洗
染色
制片
  (2023年7月·廣東學考)人類體細胞有23對染色體,下圖示為精細胞形成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其中序號②對應的細胞類型是(  )
A.精原細胞
B.初級精母細胞
C.次級精母細胞
D.精細胞

解析:人類精細胞形成的過程是減數分裂過程,精原細胞含有46條染色體,46個核DNA分子;經過減數分裂Ⅰ前的間期DNA復制,染色體數目不加倍,初級精母細胞含有46條染色體,經過減數分裂Ⅰ1個初級精母細胞分裂為2個次級精母細胞,染色體數目減半,故序號②對應的細胞類型是次級精母細胞,C符合題意。

  (2022年1月·廣東學考)如圖是某二倍體動物(2n=4)睪丸中
細胞分裂不同階段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左圖示精原細胞的有絲分裂 B.右圖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
C.左圖細胞含4個染色體組 D.右圖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
解析:左圖為有絲分裂后期圖像,含有4個染色體組;右圖為減數分裂Ⅰ后期圖像,為初級精母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

1.(2023年7月·廣東學考)下圖示二倍體動物精巢細胞減數分裂某一時期,該細胞處于(  )
A.減數分裂Ⅰ后期 B.減數分裂Ⅰ末期
C.減數分裂Ⅱ后期 D.減數分裂Ⅱ末期
解析:分析題圖,該細胞無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故其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2.(2022年7月·廣東學考)下列是某同學繪制雄性哺乳動物的同一器官內的細胞分裂示意圖,錯誤的是(  )

解析: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Ⅰ的后期,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發生在卵細胞形成的過程中,不能存在于雄性生物體內,A錯誤;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且有同源染色體,屬于有絲分裂的后期,可以存在于雄性生物體內,B正確;不存在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分裂,是減數分裂Ⅱ的后期,且細胞質均等分裂,可以存在于雄性哺乳動物的體內,C正確;同源染色體分離且細胞質均等分裂,是減數分裂Ⅰ后期,可以存在于雄性哺乳動物的體內,D正確。

3.在精子形成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聯會發生在(  )
A.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 B.減數分裂Ⅰ
C.減數分裂Ⅱ D.精細胞→精子
解析:在精子形成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聯會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前期,此時的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

4.人體內某一細胞正在進行減數分裂,其內有44條常染色體與2條X染色體,此細胞不可能是(  )
①初級精母細胞 ②次級精母細胞
③初級卵母細胞 ④卵細胞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解析:初級精母細胞含有44條常染色體、1條X染色體和1條Y染色體,①符合題意;次級精母細胞分裂后期由于染色單體分離,可能有44條常染色體與2條X(或Y)染色體,②不符合題意;初級卵母細胞有44條常染色體與2條X染色體,③不符合題意;卵細胞有22條常染色體和1條X染色體,④符合題意。

5.一定屬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是(  )
A.一條染色體經過復制形成的兩條染色體
B.減數分裂過程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
C.形態、特征相似的兩條染色體
D.分別來自父方和母方的兩條染色體
解析:同源染色體不是復制形成的,而是一條來自父方,另一條來自母方,A不符合題意;同源染色體的兩兩配對現象叫作聯會,所以減數分裂中配對的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B符合題意;形態、特征相似的兩條染色體可能是通過復制而得到的,C不符合題意;分別來自父方和母方的兩條染色體不一定是同源染色體,如來自父方的第2號染色體和來自母方的第3號染色體,D不符合題意。

6.卵細胞形成特點不同于精子形成特點的是(  )
①卵細胞的形成過程無變形期
②一個初級卵母細胞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③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無聯會現象
④卵細胞形成過程中不出現四分體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7.下列有關四分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四分體中的姐妹染色單體間常發生互換
B.一對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
C.四分體是含染色單體的任意兩條染色體
D.形狀和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含有四個DNA分子
解析:四分體時期,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間相鄰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Q相應片段,A錯誤;四分體是由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形成的,因此每個四分體包含一對聯會的同源染色體的四條染色單體,B正確,C錯誤;形狀和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可能是著絲粒分裂后形成的,含有兩個DNA分子,D錯誤。
8.人的精子形成過程中,X、Y染色體的分離一般發生在(  )
A.減數分裂Ⅰ后期 B.減數分裂Ⅰ前期
C.減數分裂Ⅱ末期 D.減數分裂Ⅱ中期
9.下列最適合作為觀察細胞減數分裂的材料是(  )
A.桃花的雌蕊 B.果蠅的受精卵
C.蝗蟲的精巢 D.蠶豆的根尖



10.下圖所示的細胞最可能是(  )
A.卵細胞
B.卵原細胞
C.初級卵母細胞
D.次級卵母細胞
解析:根據題圖分析可知:細胞含有三條大小不等的染色體,著絲粒沒有分裂,不規則地排列在細胞中,所以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前期,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D符合題意。

11.下圖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動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b、c、d過程都有姐妹染色單體
B.動物體內的任何器官都可以發生a、b、d過程
C.d過程中沒有同源染色體
D.a、b、c、d四個過程中只有三個過程發生了細胞分裂
解析:分析題圖可知,a和b過程染色體數目先減半后暫時加倍,且染色體數目最多為2N,則a和b過程表示減數分裂前的間期和減數分裂過程,a過程表示減數分裂前的間期和減數分裂Ⅰ,b過程表示減數分裂Ⅱ。d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最多為4N,且該過程結束時染色體數目仍為2N,則d過程表示有絲分裂前的間期和有絲分裂過程。c過程表示受精作用。減數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復制后、減數分裂Ⅰ、減數分裂Ⅱ的前期和中期、有絲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復制后和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過程中有姐妹染色單體,其他時期或過程無姐妹染色單體,A錯誤;動物體內的生殖器官中可以發生a、b、d過程,B錯誤;d過程中有同源染色體,C錯誤;a、b、c、d四個過程中,只有a、b、d過程發生了細胞分裂,D正確。

12.下圖表示某哺乳動物精子形成過程中,一個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B段和EF段細胞內均包含N對同源染色體
B.AB段和EF段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不同
C.BC段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減半是由于著絲粒分
裂,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D.EF段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是CD段的兩倍
解析:AB段是減數分裂Ⅰ,有N對同源染色體;EF段是減數分裂Ⅱ后期,沒有同源染色體,A錯誤。AB段是減數分裂Ⅰ,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是4N;EF段是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是2N,B正確。BC段染色體數目由2N→N,染色體數目減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分離,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C錯誤。EF段是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是2N;CD段是減數分裂Ⅱ的前、中期,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是2N,D錯誤。
考點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考點2 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
1.原因
(1)減數分裂Ⅰ前期,四分體中________________之間可能互換相應片段,如下圖所示。
非姐妹染色單體
(2)減數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如下圖所示。

2.意義:導致不同配子的______有差異,使同一雙親的后代呈現________。
遺傳
多樣性
二、受精作用
1.概念: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________的過程。
2.過程
示意圖 說明
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細胞的________發生復雜的生理反應,阻止其他精子進入
精子的________與卵細胞的________融合,使彼此的染色體會合在一起
受精卵
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核
3.結果:受精卵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____________,另一半來自______________,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________中的數目。
4.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1)保證了每種生物前后代____________的恒定,維持了生物遺傳的穩定性。
(2)后代呈現________。這種多樣性有利于生物適應多變的自然環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______。
精子(父方)
卵細胞(母方)
體細胞
染色體數目
多樣性
進化

  下圖是某動物受精作用的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兩細胞先識別后融合
B.甲、乙兩細胞經有絲分裂形成
C.甲、乙兩細胞均含兩條染色單體
D.丙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
解析:題圖為某動物受精作用的示意圖,其中甲為精子,乙為卵細胞,丙為受精卵。受精過程中,甲、乙兩細胞即精子、卵細胞先識別后融合,A正確;甲、乙兩細胞為生殖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B錯誤;甲、乙兩細胞均不含染色單體,C錯誤;丙細胞為受精卵,細胞中含同源染色體,D錯誤。

1.下列有關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受精過程中發生了基因重組
B.受精卵中含有父母雙方各一半的遺傳物質
C.受精過程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
D.受精卵形成后立即進行減數分裂
解析: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不發生在受精過程中,A錯誤;受精卵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細胞質遺傳物質來自母方,B錯誤;受精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融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C正確;受精卵形成后進行有絲分裂,D錯誤。

2.某雄性生物的染色體組成如右圖所示,則它產生精子的種
類及它的一個精原細胞產生精子的種類分別是(不考慮同源染
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  )
A.2種和2種 B.4種和2種
C.2種和4種 D.8種和4種

3.決定配子中染色體組合多樣性的因素包括(  )
A.染色體的復制和平均分配
B.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C.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和互換
D.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互換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解析: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互換相應片段和減數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都會增加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
4.從某動物產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個精子,經測定基因型分別為AB、Ab、aB、ab,若不考慮互換和其他異常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動物的基因型是AaBb
B.這四個精子至少來自兩個精原細胞
C.AB、ab不可能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
D.AB、ab不可能來自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

解析:提取到的四個精子的基因型分別為AB、Ab、aB、ab,不考慮互換和其他異常情況,該動物的基因型是AaBb,A正確;基因型為AaBb的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的精細胞的基因型為AB和ab或Ab和aB,因此這四個精子至少來自兩個精原細胞,B正確;若不考慮互換和其他異常情況,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分裂成兩個基因型相同的精細胞,故AB、ab不可能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C正確;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可分裂產生AB、ab或Ab、aB兩種基因型的次級精母細胞,AB、ab可能來自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D錯誤。

5.下圖為人類生殖過程簡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為有絲分裂
B.②過程中可進行基因重組
C.受精卵中的染色體組有2個
D.受精卵中來自兩親本的DNA數相同
解析:①是親本甲減數分裂產生精子的過程,A錯誤;②是指受精作用,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B錯誤;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有一半來自精子(含1個染色體組),另一半來自卵細胞(含1個染色體組),受精卵有2個染色體組,C正確;受精卵的DNA來自母本的多于父本,因為受精卵的細胞質DNA幾乎全部來自卵細胞,D錯誤。

6.下列有關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精子和卵細胞的相互識別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B.受精作用的實質是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
C.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
D.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維持了生物遺傳的穩定性
解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細胞間相互識別依靠的是細胞膜上的受體,而受體是由糖蛋白構成的,因此精子和卵細胞的相互識別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A正確;受精時,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故受精作用的實質是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融合,B正確;受精卵中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而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幾乎都來自卵細胞,C錯誤;減數分裂使染色體數目減半,經過受精作用,受精卵的染色體數恢復到本物種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因此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維持了生物遺傳的穩定性,D正確。

7.右圖為受精作用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受精作用的過程也是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別并融合的過程
B.受精卵中絕大部分細胞質來自卵細胞
C.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D.同一雙親后代的多樣性只與卵細胞和精子的隨機結合有關
解析:在有性生殖過程中,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其染色體的組合具有多樣性,進而導致不同配子遺傳物質有差異,且受精過程中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隨機性,同一雙親的后代呈現多樣性。
考點三
PART
03
第三部分
考點3 基因在染色體上

一、薩頓的假說
項目 基因 染色體
生殖
過程中 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________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____________相對穩定
存在 體細胞 成對 成對
配子 成單 成單
在體細胞
中的來源 成對基因一個來自______,一個來自______ 一對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形成配子時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____________自由組合 ______________自由組合
獨立性
形態、結構
父方
母方
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體
二、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拓展探究)
1.證明者:摩爾根。
2.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
假說—演繹法
3.研究過程
(1)觀察實驗(摩爾根先做了實驗一,緊接著做了回交實驗二)
實驗一(雜交實驗):
P   紅眼(♀) × 白眼(♂)

F1    紅眼(♀、♂)
↓F1雌、雄交配
F2  紅眼(♀、♂)  白眼(♂)
3/4      1/4
實驗二(回交實驗):
F1   紅眼(♀) × 白眼(♂)

紅眼(♀) 白眼(♀) 紅眼(♂) 白眼(♂)
1  ∶ 1 ∶  1  ∶  1
分離
性別
(3)提出假說,進行解釋
假說1: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X染色體上有,而Y染色體上沒有。
實驗一圖解        實驗二圖解
假說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都有。
實驗一圖解       實驗二圖解
(4)演繹推理,驗證假說
假說1: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X染色體上有,而Y染色體上沒有。
白眼雌果蠅 紅眼雄果蠅
XwXw × XWY

XWXw  XwY
紅眼雌果蠅 白眼雄果蠅
假說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的體同源區段,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都有。
白眼雌果蠅 紅眼雄果蠅
XwXw × XWYW

XWXw  XwYW
紅眼雌果蠅 紅眼雄果蠅
(5)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一條染色體上有______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____________。
控制果蠅紅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多個
呈線性排列

  能證明基因與染色體之間存在平行關系的實驗是(  )
A.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
B.孟德爾的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
C.孟德爾的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
D.細胞全能性的實驗
解析: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孟德爾的實驗證明的是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細胞全能性實驗證明了細胞中含有全套的遺傳物質。

  下列關于摩爾根所進行的果蠅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運用不完全歸納法進行論證
B.第一次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這一假說
C.第一次發現果蠅的性染色體
D.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解析:摩爾根利用假說—演繹法得出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結論,D正確。

1.下列不屬于薩頓假說的是(  )
A.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B.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
C.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的
D.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解析:摩爾根和他的學生們的實驗說明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且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這不屬于薩頓假說,A符合題意;在雜交過程中,基因和染色體均能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說明基因和染色體之間有平行關系,屬于薩頓假說,B不符合題意;薩頓認為基因和染色體在體細胞中均成對存在,在配子中均單個存在,C不符合題意;薩頓認為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D不符合題意。

2.果蠅的紅眼對白眼為顯性,控制紅眼和白眼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在下列哪組雜交組合中,通過眼色就可直接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  )
A.白眼(♀)×白眼(♂) B.雜合紅眼(♀)×紅眼(♂)
C.白眼(♀)×紅眼(♂) D.雜合紅眼(♀)×白眼(♂)
解析:據題意可知,A項組合的子代都是白眼;B項組合的子代中,紅眼果蠅中雌性和雄性都有;C項組合的子代中,雌果蠅都為紅眼,雄果蠅都為白眼;D項組合的子代中,雌果蠅與雄果蠅都有紅眼和白眼。
3.下圖表示果蠅某一條染色體上的幾個基因,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果蠅細胞內基因數目要遠遠多于染色體數目
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黃身基因與白眼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D.細胞內的基因都在染色體上


4.下列關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薩頓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B.薩頓通過果蠅的白眼和紅眼這一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
C.摩爾根利用假說—演繹法,通過實驗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
D.摩爾根等人繪出了果蠅各種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的圖
解析:摩爾根利用假說—演繹法,通過果蠅的白眼和紅眼這一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A、B、C錯誤;摩爾根和他的學生們發明了測定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的方法,并繪出了第一幅果蠅各種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圖,D正確。

5.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交配,子代雌、雄果蠅都表現為紅眼,這些雌、雄果蠅交配產生的后代中,紅眼雄果蠅占1/4、白眼雄果蠅占1/4、紅眼雌果蠅占1/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紅眼對白眼為顯性
B.眼色遺傳符合分離定律
C.眼色和性別表現為自由組合
D.紅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解析:由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交配,子代全部表現為紅眼可推知,紅眼對白眼為顯性,A正確;由子二代紅眼果蠅和白眼果蠅的比例為3∶1可推知,眼色遺傳符合分離定律,B正確;眼色和性別不能自由組合,只有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才表現為自由組合,C錯誤;子代雌、雄果蠅交配產生的后代中,性狀與性別有關,由此可判斷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D正確。

6.摩爾根在果蠅眼色遺傳雜交實驗的基礎上提出“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的設想,他提出該設想所依據的實驗現象主要是(  )
A.F1果蠅全為紅眼 B.F2果蠅中紅眼∶白眼=3∶1
C.F2中紅眼果蠅有雄性和雌性 D.F2中白眼果蠅均為雄性
解析:摩爾根讓紅眼雌果蠅和白眼雄果蠅雜交,F1無論雌雄都是紅眼,讓F1雌雄果蠅相互交配,雖然F2中紅眼果蠅和白眼果蠅的比為3∶1,但白眼果蠅均為雄性。據此摩爾根提出的設想是“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D項符合題意。

7.果蠅的紅眼(R)對白眼(r)為顯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F用一對果蠅雜交,一方為紅眼,另一方為白眼,雜交后F1中雄果蠅與親代雌果蠅眼色相同,雌果蠅與親代雄果蠅眼色相同,那么親代果蠅的基因型為(  )
A.XRXR×XrY B.XrXr×XRY
C.XRXr×XrY D.XRXr×XRY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F1中雄果蠅與親代雌果蠅眼色相同,因此,親代雌果蠅一定為純合體,由此排除C、D項。A項中子代雌果蠅與親代雄果蠅的眼色不同。因此,只有當雌性親本為隱性個體、雄性親本為顯性個體時,才符合題中條件,即XrXr×XRY。

8.薩頓依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提出“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親代傳遞給下一代的”這一假說,下列不屬于他所依據的“平行”關系的是(  )
A.基因和染色體在體細胞中都是成對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對中的一個
B.受精過程中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基因也是如此
C.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染色體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也有相對穩定的形態結構
D.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Ⅰ后期也是自由組合的
解析:受精過程中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染色體上的基因也是如此,而細胞質中的基因幾乎都來自母方,B符合題意。

9.果蠅的灰身與黑身是一對相對性狀,紅眼與白眼為另一對相對性狀?,F有兩只親代果蠅雜交,子代表型及比例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分析,控制灰身與黑身的基因(A、a)位于什么染色體上、哪種性狀為顯性性狀,控制紅眼與白眼的基因(B、b)位于什么染色體上、哪種性狀為隱性性狀(  )
A.常、灰身,X、白眼
B.X、灰身,常、白眼
C.常、黑身,X、紅眼
D.X、黑身,常、紅眼
解析:由題圖中數據可知,子代中灰身∶黑身=3∶1,且雌雄個體中此比例相同,故灰身為顯性性狀,控制灰身與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白眼=3∶1,但白眼性狀僅出現于雄性個體中,故白眼為隱性性狀,控制紅眼與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考點四
PART
04
第四部分
考點4 伴性遺傳

一、性染色體的類型及傳遞特點
1.類型
(1)ZW型:雌性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雄性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
(2)XY型:雌性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雄性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
ZW
ZZ
XX
XY
2.傳遞特點(以XY為例)
(1)X1Y中X1只能由父親傳給______,Y則由父親傳給______。
(2)X2X3中X2、X3的任何一條都可來自母親,也可來自父親,向下一代傳遞時,任何一條既可傳給______,又可傳給______。
(3)一對夫婦(X1Y和X2X3)生兩個女兒,則女兒中來自父親的都為_____,應是相同的,但來自母親的既可能為X2,也可能為X3,不一定相同。
女兒
兒子
女兒
兒子
X1
二、伴性遺傳的概念
決定遺傳性狀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在遺傳上總是和______相關聯,這種現象叫作伴性遺傳。
性染色體
性別
三、伴性遺傳的特點
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紅綠色盲
(1)若女性為患者,則其父親和兒子______是患者;若男性正常,則其____________也一定正常。
(2)如果一個女性攜帶者的父親和兒子患病,說明這種遺傳病的遺傳特點是__________。
(3)這種遺傳病的遺傳特點是男性患者______女性患者。
一定
母親和女兒
隔代遺傳
多于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抗維生素D佝僂病

(1)若男性為患者,則其母親和女兒______是患者;若女性正常,則其____________也一定正常。
(2)這種遺傳病的遺傳特點是女性患者______男性患者,圖中還顯示的遺傳特點是______________。
一定
父親和兒子
多于
世代連續遺傳
3.伴Y染色體遺傳——外耳道多毛癥

(1)患者全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
(2)沒有顯隱性之分。
(3)父傳子,子傳孫,具有____________。
世代連續性
四、伴性遺傳的應用
1.推測后代發病率,指導優生優育
婚配實例 生育建議及原因分析
正常男性×色盲女性 生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維生素D佝僂
病男性×正常女性 生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孩
該夫婦所生男孩均患色盲,女孩正常
男孩
該夫婦所生女孩全患病,而男孩正常
2.根據性狀推斷性別,指導生產實踐
已知控制雞的羽毛有橫斑條紋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體上,且蘆花(B)對非蘆花(b)為顯性,下列為選育“雌雞”的遺傳雜交實驗以及遺傳圖解。
(1)選擇親本:選擇非蘆花雄雞和蘆花雌雞雜交。
(2)遺傳圖解

(3)選擇子代:從F1中選擇表型為“非蘆花”的個體保留。

  下列有關性染色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多數雌雄異體動物有性染色體 B.性染色體只存于性腺細胞中
C.哺乳動物體細胞中有性染色體 D.雞的性染色體類型是ZW型
解析:多數雌雄異體動物有性染色體,A正確;性染色體存在于所有的體細胞中,B錯誤;哺乳動物體細胞中有性染色體,C正確;雞的性染色體類型是ZW型,D正確。

  如果某種遺傳病的女性患者遠遠多于男性患者,這種病最可能是(  )
A.伴X染色體遺傳 B.細胞質遺傳
C.伴Y染色體遺傳 D.常染色體遺傳
解析: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特點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細胞質遺傳病的最大特點是母親有病,子女全患??;伴Y染色體遺傳病的特點是患者全是男性,女性全正常;常染色體遺傳病的特點是男、女患病概率相同。

1.抗維生素D佝僂病男性患者的基因型為(  )
A.XDY B.XdY
C.XDXd D.XdXd
解析:人類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基因型為XDY的個體為男性患者,A符合題意;基因型為XdY的個體為正常男性,B不符合題意;基因型為XDXd的個體為女性患者,C不符合題意;基因型為XdXd的個體為正常女性,D不符合題意。

2.下列有關性別決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含X染色體的配子數∶含Y染色體的配子數=1∶1
B.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Y染色體都比X染色體短小
C.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數量相等
D.位于X或Y染色體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狀與性別的形成都有一定的關系
解析:含X染色體的配子數(含X染色體的精子+卵細胞)多于含Y染色體的配子數(只有精子含Y染色體),A錯誤;果蠅是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其Y染色體比X染色體大,B錯誤;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不一定與性別形成有關系,如果蠅X染色體上的白眼基因,D錯誤。
3.下列關于人類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性別受性染色體控制而與基因無關
B.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伴隨性染色體遺傳
C.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遺傳中不遵循孟德爾定律,但表現伴性遺傳的特點
D.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中都含有兩條X染色體

解析:性別受性染色體上基因的控制,A錯誤;基因在染色體上,伴隨染色體遺傳,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伴隨性染色體遺傳,B正確;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遺傳中遵循孟德爾定律,C錯誤;初級卵母細胞中含有兩條X染色體,次級卵母細胞中含有一條(處于減數分裂Ⅱ前期、中期時)或兩條(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和末期時)X染色體,D錯誤。
4.下列關于人類紅綠色盲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父親患紅綠色盲,則女兒一定是紅綠色盲
B.母親患紅綠色盲,則兒子一定是紅綠色盲
C.祖父患紅綠色盲,則孫子一定是紅綠色盲
D.外祖父患紅綠色盲,則外孫女一定是紅綠色盲
解析:紅綠色盲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父親患紅綠色盲,女兒不一定患紅綠色盲;祖父患紅綠色盲,其紅綠色盲基因可傳給外孫而不會傳給孫子;外祖父患紅綠色盲,其外孫女可能得到紅綠色盲基因,但不一定是患者。

5.鳥類的性別是由Z和W兩條性染色體不同的組合形式決定的,家雞的羽毛蘆花(B)對非蘆花(b)為顯性,這對基因只位于Z染色體上。請設計一個雜交組合,單就毛色便能辨別出雛雞的雌雄(  )
A.蘆花雌雞×非蘆花雄雞 B.蘆花雌雞×蘆雞雄雞
C.非蘆花雌雞×蘆花雄雞 D.非蘆花雌雞×非蘆花雄雞
解析:鳥類中,雄性性染色體組成是ZZ,雌性性染色體組成是ZW。要使后代不同性別的個體表現為兩種不同的性狀,則親代中的雄雞必為純合子,即基因型為ZBZB(蘆花)或ZbZb(非蘆花),若為ZBZB,則后代所有個體均表現為顯性性狀,不符合題意,故只能為ZbZb,則雌雞的基因型只能為ZBW(蘆花)。

6.下列為四種遺傳病的系譜圖,能夠排除伴性遺傳的是(  )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7.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此病屬于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B.均患此病的一對夫婦生下的孩子也均患此病
C.女性患者能產生不含該致病基因的卵細胞
D.在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男性患者的女兒也必定是患者

解析: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A正確;均患此病的一對夫婦(如XDY和XDXd)可能生下正常的兒子(XdY),B錯誤;女性患者(如XDXd)能產生不含該致病基因的卵細胞,C正確;在不發生變異的情況下,男性患者一定會將X染色體上的致病基因傳遞給女兒,所以男性患者的女兒一定為患者,D正確。
8.在鴿子(ZW型性別決定方式)中有一控制毛色的伴Z染色體的復等位基因系列,B1(灰紅色)對B(藍色)為顯性,B對b(巧克力色)為顯性。現有一只灰紅色鴿子和一只藍色鴿子,它們的后代中出現了一只巧克力色的個體,據此可以判斷出(  )
A.該灰紅色鴿子的基因型一定是ZB1Zb
B.該藍色鴿子的基因型一定是ZBW
C.該巧克力色的個體一定是雄性
D.該巧克力色的個體的基因型為ZbW

9.下列家系圖中,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伴Y染色體遺傳、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依次是(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解析:雙親正常,生了一個患病女兒,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即①;如果父親患病,女兒必患病或兒子患病,母親必患病,則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即②;在伴性遺傳中,如果母親患病,兒子都患病或女兒患病,父親必患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即③;伴Y染色體遺傳的特點是患病男性的后代中男性均患病,女性均正常,即④。

10.下圖是A、B兩個家庭的色盲遺傳系譜圖,A家庭的母親是紅綠色盲患者,這兩個家庭由于某種原因調換了一個孩子,請確定調換的兩個孩子是(  )
A.1和3
B.2和6
C.2和5
D.2和4
解析:由于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分析A家庭可知,該家庭的父親正常,其女兒也應該是正常的,題圖中2號患有紅綠色盲,因此該女孩不是A家庭中的孩子;B家庭中的女兒可能患病也可能不患病,由題干信息可知,這兩個家庭由于某種原因調換了一個孩子,那么在四個選項中,肯定是A家庭的2號和B家庭的5號發生了調換。

11.雞是ZW型性別決定生物,一只性反轉公雞(原為母雞)與正常母雞交配,繁殖數十只小雞(WW型胚胎致死)。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性反轉雞的性別改變只是源于環境的影響
B.Z染色體上含有個體發育必需的關鍵基因
C.性反轉公雞的性別遺傳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D.子代中母雞與公雞的比例約為2∶1
解析:性反轉生物的染色體組成與遺傳物質并沒有改變,性別改變只是源于環境的影響,A正確。WW型胚胎致死,意味著只有含Z染色體的個體才能成活,說明Z染色體上含有個體發育必需的關鍵基因,B正確。性反轉公雞的性染色體組成為ZW,在減數分裂過程中,Z染色體與W染色體相互分離,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配子,因此,其性別的遺傳也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C錯誤。性反轉公雞與正常母雞交配,即ZW×ZW,子代性染色體組成及比例為ZZ∶ZW∶WW=1∶2∶1,又因為WW型胚胎致死,所以子代中母雞與公雞的比例約為2∶1,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涞水县| 阳山县| 望都县| 昆明市| 楚雄市| 富源县| 双峰县| 吐鲁番市| 光泽县| 拉孜县| 万宁市| 丰宁| 娄底市| 金平| 淄博市| 尚义县| 江西省| 绥江县| 秦皇岛市| 花莲市| 罗城| 乌拉特前旗| 桃园市| 盱眙县| 洞头县| 图木舒克市| 沙湾县| 松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阜南县| 新巴尔虎右旗| 泰来县| 隆尧县| 新化县| 会泽县| 望谟县| 曲水县| 罗甸县| 天峨县| 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