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3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必須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由此可見( )A.對外開放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B.開放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因素C.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國的中心工作D.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特色2.(3分)近年來,657種藥品納入第一批藥品說明書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名單,“大字版”“有聲版”說明書逐步落地;2000多家網站和手機APP完成升級改造,護航銀發族樂享“數智生活”。讓老年人樂享“數智生活”旨在( )A.發展銀發經濟,實現共同富裕B.關愛老年群體,共享發展成果C.完善養老服務,維護基本權利D.保障基本生活,解決養老問題3.(3分)2024年9月,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數字出版博覽會上,精美的宣紙屏、AI剪紙許愿機等產品一一亮相,數字出版正掀起“文化產業圈”的新旋風。對此最恰當的概括是( )A.創新賦能文化發展 B.數字經濟改變生活C.企業推動科技進步 D.國家推進產研融合4.(3分)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的北斗三號研制團隊,其成員近九成不到35歲。他們經過多年持續努力,實現了五大類19個品種所有核心部件100%國產化,走出“自力更生開創之路、自主創新奮斗之路、全面國產化的超越之路”。這啟示我們青少年要( )A.堅持集體利益至上B.自覺抵制外來技術產品C.努力爭做創新人才D.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5.(3分)近年來,國家積極探索“舌尖”背后的科技密碼:超級雜交稻、緊湊型玉米、節水抗旱小麥等新型優良品種的培育,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舌尖”背后的科技密碼說明( )①糧食安全是科技安全的必由之路②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③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④科技進步是產業升級的重要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3分)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教育是國家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強國建設重要動力③教育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物質基礎④我國要把優先發展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3分)某市醫療保障局就《醫療保障行政處罰程序實施辦法(修訂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這體現了( )A.民主選舉,激發公民參與熱情B.民主監督,提高政府工作效率C.民主管理,擴大公民權利范圍D.民主決策,更好保障公民權益8.(3分)某地“村民說事”制度日益完善,基層治理成效顯著。以下是“村民說事”的流程圖,由該圖可知,“村民說事”制度( )A.發揮了基層協商民主的優勢B.是實行民主管理的最佳方式C.提升了基層行政管理的水平D.是人民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9.(3分)為了更好地理解“人民當家作主”這一主題,小李找搜集并學習了以下素材,其正確的理解是( )素材 知識理解①全國政協提出提案。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②有關部門向社會征求意見。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③自治區享受民族傳統節假日。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的權利。④居民代表討論矛盾解決方案。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有利于居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3分)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依法能動履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典型案例,涉及愛國主義教育、見義勇為、文明養犬等主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上主題融入法治建設旨在( )①提升公民的科學文化素養②強化法律對道德的保障作用③以司法公正促進社會公正④強化道德對法治的規范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3分)某省創新“互動治理型”執法模式,拓展創新政企溝通平臺、迭代互動反饋機制,從單純的執法處罰到回訪、指導、幫扶,持續提升行政執法質效,助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該執法模式的優點在于( )①推動政府企業良性互動②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③持續提高企業經營效益④賦予企業自主管理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3分)某中學舉行“佛山徒步一日游”活動,組織學生探訪鴻勝紀念館、陳鐵軍故居等歷史遺跡,緬懷革命先烈英雄事跡,感受革命精神強大魅力。此活動有助于中學生( )①領悟時代精神,爭當科技先鋒②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③厚植愛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④發展文化產業,堅定文化認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3分)小華利用周末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進行收集與學習,小華下列感悟不恰當的是( )選項 講話要點 感悟① 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維護各民族大團結。② 積極主動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以民生建設為中心任務。③ 歡迎搭乘中國發展快車,為實現和平發展努力。 走和平發展道路。④ 不斷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筑牢文化根基。A.① B.② C.③ D.④14.(3分)以經典名著《西游記》為背景的中國首款3A單主機游戲《黑神話:悟空》在海外火爆破圈。《黑神話:悟空》火爆破圈說明( )A.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B.文化創新促進文化傳播C.中華文化引領世界潮流D.中外文化在交流中交融15.(3分)下列古詩詞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價值要求的是( )①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②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④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3分)第136屆廣交會在100%綠色布展基礎上,探索創建零碳會展,首次實現碳中和目標,首創國內綠色展會先河。廣交會零碳會展探索的積極影響是( )A.全面凝聚綠色低碳價值共識B.提出全面建設環境友好社會C.帶動我國會展行業綠色轉型D.引領全球經濟社會綠色發展17.(3分)為進一步做好家電以舊換新工作,我國對個人消費者購買二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冰箱、洗衣機等8類家電產品給予以舊換新補貼,補貼標準為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15%。此舉旨在( )①促進快速發展,增加居民收入②倡導節能環保,帶動綠色消費③完善經濟體制,提升發展質量④貫徹綠色理念,提升生活品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3分)為了適應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充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通過此決定是因為我國( )A.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B.人口老齡化加劇已經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C.計劃生育不再適應我國人口均衡發展要求D.新的退休政策更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19.(3分)“一樣的血一樣的種,未來還有夢,我們一起開拓!手牽著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臺北演唱會的現場觀眾與歌星高聲合唱《中國人》的場景震撼無數國人的心。同學們對此情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合理的是( )①小李:高聲合唱彰顯了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②小周:歌詞傳遞著兩岸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③小陳:場景體現維護各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最高利益④小王:場景反映了祖國統一是全體臺灣群眾共同心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3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的講話中引用了南岳衡山對聯“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這啟示我們要( )①尊重規律,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間正道②艱苦奮斗,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而自強不息③堅守理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拼搏④滿懷激情,肩負起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使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1小題10分,第22小題14分,第23小題16分,共40分。21.(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由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于2024年9月13日通過,自9月21日起施行。該法旨在強化國防教育法律責任,普及國防知識。該法在第二章“學校國防教育”中規定:小學和初中應當將國防教育的內容納入有關課程,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少年軍校活動學校國防教育應當與兵役宣傳教育相結合,增強學生依法服兵役的意識,營造服兵役光榮的良好氛圍。(1)請結合材料,對小紅的說法進行簡要評析。(2)請結合材料,談談青少年應如何增強國防素養?22.(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物作為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因各種原因,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數量高達數千萬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海外流失文物的返還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我國加大了海外文物追索力度,許多流失的文物藝術品紛紛從國外返還。具體情況如下表:2019年3月 意大利返還796件流失文物藝術品。2020年10月 英國返還68件流失文物藝術品。2024年4月 美國返還38件流失文物藝術品。2024年6月 阿根廷返還14件流失文物藝術品。2024年11月 意大利返還56流失文物藝術品。注:截止2024年,我國仍有約為167萬件(館藏)及以上文物流失海外。(1)你從上述材料得到什么結論?材料二:從意大利回歸祖國懷抱的56件文物藝術品,主要為我國甘肅、青海、陜西等地區的出土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中,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提供直接物質資料,漢代、唐代陶俑和元代陶獸提供了當時社會安定富足與開放包容的實物見證。(2)結合材料,分析我國高度重視海外流失文物的返還問題的原因。23.(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用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產業創新發展升級。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材料二:應用場景是推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載體。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持續創新和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一是加快推進工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進智能算力和先進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等重點生產領域的深化應用;二是推進人工智能在醫療、教育、養老等重點生活領域的深度應用;三是優化升級政府服務和決策的智能系統,推進人工智能在交通管理、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等城市治理領域的深度應用。(2)結合材料,簡要分析我國持續創新和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意義。材料三:隨著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拓展,也引發了一些新的挑戰。例如一些傳統職業的消失或轉型讓缺乏技能的人難于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數據被不當使用或泄露會對用戶的隱私造成侵害等等。(3)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說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D B A C D B D A C C A題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B A C D D A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1小題10分,第22小題14分,第23小題16分,共40分。21.(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由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于2024年9月13日通過,自9月21日起施行。該法旨在強化國防教育法律責任,普及國防知識。該法在第二章“學校國防教育”中規定:小學和初中應當將國防教育的內容納入有關課程,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少年軍校活動學校國防教育應當與兵役宣傳教育相結合,增強學生依法服兵役的意識,營造服兵役光榮的良好氛圍。(1)請結合材料,對小紅的說法進行簡要評析。(2)請結合材料,談談青少年應如何增強國防素養?答案為:(1)小紅的觀點是錯誤的。①國防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道德教育,它涉及到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等重要方面,需要法律的規范和保障。②法律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通過修改完善相關法律,可以強化國防教育法律責任,加大對違反國防教育法行為的懲處力度,更好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普及國防知識,提高全民族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③道德教育和法律規范是相輔相成的,兩者都對國防教育起著重要作用,但不能以道德教育替代法律規范。(2)①我們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國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②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智慧和力量。主要方法:既可以為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協助,也可以為維護國家安全積極建言獻策;既可以檢舉、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也可以監督和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開展。③我們要認真學習有關國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意識。④每個公民都應嚴格遵守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規定,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不斷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識別危害國家安全的各種偽裝,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22.(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物作為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因各種原因,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數量高達數千萬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海外流失文物的返還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我國加大了海外文物追索力度,許多流失的文物藝術品紛紛從國外返還。具體情況如下表:2019年3月 意大利返還796件流失文物藝術品。2020年10月 英國返還68件流失文物藝術品。2024年4月 美國返還38件流失文物藝術品。2024年6月 阿根廷返還14件流失文物藝術品。2024年11月 意大利返還56流失文物藝術品。注:截止2024年,我國仍有約為167萬件(館藏)及以上文物流失海外。(1)你從上述材料得到什么結論?材料二:從意大利回歸祖國懷抱的56件文物藝術品,主要為我國甘肅、青海、陜西等地區的出土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中,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提供直接物質資料,漢代、唐代陶俑和元代陶獸提供了當時社會安定富足與開放包容的實物見證。(2)結合材料,分析我國高度重視海外流失文物的返還問題的原因。答案為:(1)我國高度重視中華文化的保護,我國勢力不斷增強,中華文化不斷得到保護。(2)①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對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②有利于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③有利于向世界傳播優秀的中華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從而不斷加深對當今中國的認知和理解,推動文化共同發展。23.(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用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產業創新發展升級。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材料二:應用場景是推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載體。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持續創新和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一是加快推進工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進智能算力和先進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等重點生產領域的深化應用;二是推進人工智能在醫療、教育、養老等重點生活領域的深度應用;三是優化升級政府服務和決策的智能系統,推進人工智能在交通管理、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等城市治理領域的深度應用。(2)結合材料,簡要分析我國持續創新和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意義。材料三:隨著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拓展,也引發了一些新的挑戰。例如一些傳統職業的消失或轉型讓缺乏技能的人難于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數據被不當使用或泄露會對用戶的隱私造成侵害等等。(3)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說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答案為:(1)近5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逐年擴大,速度快;應用領域廣泛分布,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巨大成效。不同領域的應用還不均衡。(2)持續創新和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有利于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有利于提升人們生活水平,滿足美好生活需求;有利于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3)黨要堅持對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領導,保證其正確方向;立法機關要依法立法,完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相關法律體系;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依法打擊人工智能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政府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強職工培訓,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應對因人工智能發展的失業問題;公民要樹立法治意識,養成守法用法的行為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提高自身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