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10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 (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10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 (練習)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10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 練習
一、單選題
1.(2025·全國·模擬預測)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圍繞提高文化原創能力,改進文藝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時代經典,構筑中華文化的新高峰。要支持作家、藝術家和專家學者扎根生活、潛心創作,推動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由此可見( )
①符合時代前進潮流的文化作品才具有恒久魅力
②建成文化強國必須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③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④文化建設要落腳于培養一支高水平的文化人才隊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詳解】①:從材料中“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時代經典”可以看出,文化創作要反映時代精神,符合時代前進潮流,才具有恒久魅力,①符合題意。
②:材料強調要提升文化原創能力,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涉及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②不符合題意。
③:“支持作家,藝術家和專家學者扎根生活,潛心創作”,表明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文化創作要立足實踐,扎根人民生活,③符合題意。
④:文化建設要以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為落腳點,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2.(2025·全國·模擬預測)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動漫博覽會以“全球動漫潮未來”為主題,引入6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家企業機構、1500余個IP,舉辦13場產業對接活動,并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動畫電影周、動漫國潮嘉年華等活動,集中展示新形勢下國內外影視動漫行業新內容、新技術、新業態。本屆博覽會的舉辦( )
①力求將動漫行業打造成發展文化產業的主體力量
②能推動新形勢下國內外影視動漫產業的交流與合作
③旨在探尋新時代我國動漫產業守正創新的根本途徑
④通過發揮優秀作品示范作用助力提升我國動漫整體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動漫行業是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力量,不是主體力量,夸大了動漫行業的地位,①說法錯誤。
②:“引入6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家企業機構,1500余個IP,舉辦13場產業對接活動”,這有利于推動國內外動漫產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世界動漫產業的發展,②符合題意。
③:動漫產業守正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實踐,我們已經探尋到了,③說法錯誤。
④:“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動畫電影周、動漫國潮嘉年華等活動,集中展示新形勢下國內外影視動漫行業新內容、新技術、新業態”,有利于發揮優秀作品的示范作用,進而為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提供助力,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3.(2025·全國·模擬預測)第十七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啟動儀式在天津師范大學舉行。本次比賽突出“都市行走”特色,以整座城市為中文應用和沉浸式實踐的舞臺,通過“實景游學+趣味游戲+互動體驗+中文比賽”的形式,讓選手們感受城市歷史文化、感悟當代中國。該活動( )
①創新了文化傳播方式,促進中華文化傳播
②搭建了文化溝通平臺,彰顯中華文化魅力
③挖掘了文化資源價值,豐富中華文化內涵
④促進了文化互學互鑒,推動世界文化繁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詳解】①②:比賽通過“實景游學+趣味游戲+互動體驗+中文比賽”的形式,讓選手們感受城市歷史文化,感悟當代中國,這創新了文化傳播的方式,有利于向世界人民展示豐富多樣的中華文化,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①②正確。
③:該活動并未豐富中華文化內涵,③不符合題意。
④:材料未涉及文化互學互鑒,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4.(2025·河南·模擬預測)2024年6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禁毒委在第37個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以“防范青少年藥物濫用”為主題,在柳州舉行了2024年廣西“6·26”國際禁毒日集中宣傳活動暨廣西“清朗校園”專項行動啟動儀式。舉辦該專項活動( )
①旨在發揮文化的作用,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健康精神指引
②有助于從源頭上遏制毒品泛濫以助力禁毒工作取得成效
③是防止腐朽和頹廢文化滲透、改造落后文化的有效措施
④能幫助青少年群體提高識毒、防毒和拒毒的意識和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詳解】①④:專項行動以“防范青少年藥物濫用”為主題,旨在發揮文化的作用,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健康精神指引,幫助青少年群體提高識毒、防毒和拒毒的意識和能力,①④正確。
②:毒品泛濫的源頭是毒品的生產,從源頭遏制的說法夸大了材料中活動的作用,②排除。
③:毒品文化是腐朽文化。該活動與改造落后文化沒有直接關系,③排除。
故本題選B。
5.(2025·河南鄭州·模擬預測)“嫦娥”探測月球,“羲和”探測太陽,“祝融”探測火星,“神舟”載人航天……這些航天器的命名,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古典神話與現代科技碰撞,中國航天讓神話故事走進現實。每個名字都是從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來,盡顯獨特的“中國式浪漫”。中國人給航天器起名的“中國式浪漫”( )
①文化寓意鮮明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優越性
②表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③彰顯了中國精神和中國航天人堅定的文化自信
④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華文化的優越性”說法錯誤,①錯誤。
②③:“嫦娥”“羲和”和“祝融”“神舟”……這些航天器的命名,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每個名字都是從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來,盡顯獨特的“中國式浪漫”。這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彰顯了中國精神和中國航天人堅定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確。
④:文化是實踐的產物,“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說法錯誤,④錯誤。
故本題選C。
6.(2025·全國·模擬預測)考古遺址是探尋歷史源流的“第一現場”。良渚博物院、殷墟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年來,中國許多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成為熱門“打卡地”,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現場沉浸式地與考古遺跡面對面,感受璀璨奪目的中華文化。這一現象( )
①表明中華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
②增進了不同文化間的理解,推動了不同文化融合發展
③能夠促進文化傳播,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④可增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進入新階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詳解】①:中國許多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成為吸引外國友人的熱門“打卡地”,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華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①正確。
③:這一現象也能夠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彰顯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③正確。
②:材料沒有涉及不同文化融合發展,②不選。
④:這一現象可增進文明交流互鑒,但“推動人類文明進入新階段”夸大了這一現象的作用,④不選。
故本題選A。
7.(2025·四川南充·二模)2025年農歷正月十四,四川南充、遂寧等地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非遺民俗節日——“蠐蟆節”。當晚,人們唱著“送蠐蟆”的歌謠,將似繁星般的“蠐蟆燈”送至河邊、路邊集中燒毀,以祈求來年健康平安,五谷豐登,據此可知( )
①蠐蟆節活動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②蠐蟆節作為載體,承載著特定文化記憶和情感寄托
③蠐蟆節彰顯出了地方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優越性
④民俗文化能夠超越時空,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詳解】②④:四川南充、遂寧等地人民通過“蠐蟆節”祈求來年健康平安,五谷豐登,表明蠐蟆節作為載體,承載著特定文化記憶和情感寄托,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②④正確。
①:蠐蟆節活動體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不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①排除。
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蠐蟆節彰顯出了地方民俗文化的優越性的說法錯誤,③排除。
故本題選D。
8.(2025·江西·一模)2024年10月19日,“看浦東、繪絲路”論壇在上海隆重舉行。活動吸引了政府部門、教育機構、文化藝術團體等各國各界代表近200人,共同探討“一帶一路”文化教育交流的前景與合作機遇的參與。當天,還開展了文化體驗交流活動,包括中醫文化體驗等互動環節。開展這一系列活動的意義在于( )
①增強各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②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減少文化差異
③開辟合作空間,促進絲路國家增信釋疑
④讓代表們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詳解】①:文化認同的對象是本民族文化,①排除。
②:堅持文化多樣性,應該尊重文化差異,而不是減少文化差異,②排除。
③:各國各界代表共同探討“一帶一路”文化教育交流的前景與合作機遇的參與,有利于開辟更多合作空間,促進絲路國家增信釋疑,加強理解,③正確。
④:開展中醫文化體驗活動,可以讓海外嘉賓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正確。
故本題選D。
9.(2025·廣東惠州·三模)“天下第一大火鍋”、無人機表演、汽車芭蕾秀,傳統的冰雕技藝…在2025年跨年晚會上,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熱出圈,各大社交平臺上出現了眾多哈爾濱“寵愛”南方游客的熱門內容,帶動冰雪旅游市場呈現井噴需求新景象,“爾濱”也成為眾多國內外游客的選擇。哈爾濱冰雪旅游的成功秘訣在于( )
①依托現代傳媒手段,致力于經濟效益最大化
②彰顯區域文化特色,展現城市歷史文化底蘊
③融通中外文化資源,推動傳統文化創新發展
④順應居民消費升級,促進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詳解】①:哈爾濱冰雪旅游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僅僅是致力于經濟效益最大化,其還注重文化等方面的呈現,①錯誤。
②:“天下第一大火鍋”、傳統的冰雕技藝等彰顯了哈爾濱的區域文化特色,展現了城市歷史文化底蘊,這是其冰雪旅游成功的原因之一,②正確。
③:材料中未體現融通中外文化資源,主要強調的是本地特色文化,③不符合題意。
④:帶動冰雪旅游市場呈現井噴需求新景象,說明順應了居民消費升級,促進了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④正確。
故本題選D。
10.(2025·廣東佛山·二模)近年來,服飾國潮涌動,誕生于遼宋時期的馬面裙成為當下新時尚。馬面裙的制作強調“物盡其用”,盡量使用整幅面料折疊、拼縫,幾乎不裁剪,正是中華民族以衣載道、節儉美德的體現;馬面裙設計融入螺鈿、皮影、中藥等元素,讓裙面也成為傳播非遺文化的載體。由此可見( )
①服飾創新讓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綻放新光彩
②承載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的馬面裙備受青睞
③文化交流對文化發展創新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④馬面裙可以滿足現代青年人的基本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詳解】①:馬面裙的制作強調“物盡其用”,設計融入螺鈿、皮影、中藥等元素,讓裙面也成為傳播非遺文化的載體。體現了服飾創新讓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綻放新光彩,①符合題意。
②:馬面裙作為傳統服飾,是文化傳承的載體。近年來,服飾國潮涌動,誕生于遼宋時期的馬面裙成為當下新時尚。馬面裙的制作強調“物盡其用”,盡量使用整幅面料折疊、拼縫,幾乎不裁剪,正是中華民族以衣載道、節儉美德的體現,說明承載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的馬面裙備受青睞,②符合題意。
③:材料沒有涉及文化交流的作用,③不符合題意。
④: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滿足人們基本文化需求,馬面裙的發展屬于發展文化產業,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1.(2025·江西南昌·一模)我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20年來,古老非遺更好的融入了現代生活。探索打造“非遺+節慶”“非遺+演藝”“非遺+研學”等文旅創新項目,《非遺里的中國》《非遺公開課》等節目深受群眾喜愛……上述做法體現了在非遺保護中要( )
①通過融通古今中外不同文化資源,實現綜合創新
②立足時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③依靠人民,將人民群眾的實踐作為文化創作的源泉
④展現中國形象,增強中華文明國際傳播力影響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材料強調我國古老非遺文化,未涉及外來文化,“融通古今中外不同文化資源”表述不準確,①排除。
②③:古老非遺更好的融入了現代生活,探索打造“非遺+節慶”“非遺+演藝”“非遺+研學”等文旅創新項目,《非遺里的中國》《非遺公開課》等節目深受群眾喜愛。表明在非遺保護中要既要立足時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又要依靠人民,將人民群眾的實踐作為文化創作的源泉,②③正確。
④:材料未體現中華文明國際傳播力影響力,④排除。
故本題選C。
12.(2025·黑龍江遼寧·二模)在2025年的電影市場,《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單。截至2月8日,票房(含預售)突破70億元,成為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第一名。影片不僅火爆國內市場,北美澳新也一票難求。這一成績不僅打破了中國影史票房紀錄,更是讓國產動畫電影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該片憑借其精彩的劇情、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內涵,在觀眾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同時,影片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動畫技術相結合,既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滿足了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該片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 )
①堅持以市場為創作導向,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③選取的神話故事中蘊含著正義、勇敢、善良等價值觀,引起觀眾的共鳴
④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創造中的主體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①說法錯誤。
②③:該片憑借其精彩的劇情、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內涵,在觀眾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同時,影片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動畫技術相結合,既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滿足了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這說明該片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選取的神話故事中蘊含著正義、勇敢、善良等價值觀,引起觀眾的共鳴,②③正確。
④:材料強調《哪吒2》成功的原因,與人民群眾在文化創造中的主體作用無關,④排除。
故本題選C。
13.(2025·江蘇·一模)近年來,每逢春節,許多國家和地區便同時進入“春節時間”,越來越多國家的政要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向中國人民致以新春祝福……2024年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表明( )
A.外國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認同不斷加深
B.反映時代風貌的民族文化才能具有恒久魅力
C.促進文化發展需要不忘本來,堅定文化自信
D.人民群眾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
【答案】C
【詳解】A:文化多樣性要求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外國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不斷加深,但“認同”說法錯誤,A排除。
B:材料沒有強調民族文化的時代性,B排除。
C:近年來,每逢春節,許多國家和地區便同時進入“春節時間”,且“春節”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表明促進文化發展需要不忘本來,堅定文化自信,C正確。
D:材料沒有強調人民群眾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D排除。
故本題選C。
14.(2025·江西上饒·一模)電視劇《山花爛漫時》的主創團隊經過三年的調研和考察,通過采風、采訪、重走張桂梅家訪的路等挖掘真實案例,選用云南當地學生扮演角色。該劇用敘事方式展現了女性在教育戰線上的堅韌與奉獻,為觀眾呈現出一部充滿人性光輝和時代精神的現實題材佳作,獲得市場高度認可。這對影視創作的啟示是( )
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②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維護好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
③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④立足時代之基,彰顯時代特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詳解】③④:該電視劇的主創團隊通過采風、采訪、重走張桂梅家訪的路等挖掘真實案例,用敘事方式展現了張桂梅的堅韌與奉獻,為觀眾呈現出一部充滿人性光輝和時代精神的現實題材佳作,并獲得市場高度認可。這對影視創作的啟示是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立足時代之基,彰顯時代特色,③④正確。
①:電視劇謳歌了張桂梅的先進事跡,并不涉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①排除。
②:材料中影視創作屬于文化產業,不是文化事業,②排除。
故本題選D。
15.(2025·新疆·一模)2024年11月,“水下考古在中國”專題陳列展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煥新亮相。展覽分“尋夢”“筑基”“蝶變”三個階段詳細梳理了中國水下考古起步、發展和跨越的歷史脈絡,展覽既具有水下考古學科的專業性,也不乏面向廣大公眾的普及性。這一文化活動的意義有( )
①展現歷史發展全貌,普及考古專業知識
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物保護意識
③融通中外文化資源,實現文化綜合創新
④滿足群眾文化需要,提高公眾文化素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雖然材料中點出了“展覽既具有水下考古學科的專業性”,但是這一活動并不能展現歷史發展全貌,①錯誤。
②:通過展覽這些水下考古成果,能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并且,當公眾深入了解水下考古工作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后,會更加意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進而增強文物保護意識,②正確。
③:題干未涉及融通中外文化資源以及實現文化綜合創新的相關內容,③不符合題意。
④:展覽不乏面向廣大公眾的普及性,這表明它以公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呈現內容,能夠滿足群眾對文化知識的需求,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公眾在參觀展覽過程中,自身的文化素養也能得到提高,④正確。
故本題選C。
16.(2025·江西·一模)2024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隆重舉行2024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并肩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各國烈士。此舉旨在( )
①緬懷先烈英雄事跡,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新時代的故事
③賡續紅色精神血脈,培育厚植家國情懷
④創造新的革命文化,書寫民族復興篇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詳解】①③: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并肩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各國烈士,其目的在于緬懷先烈英雄事跡,賡續紅色精神血脈,培育厚植家國情懷,弘揚中華民族精神,①③符合題意。
②:材料與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無關,也不是為了講好新時代的故事,②不符合題意。
④: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并不能創造新的革命文化,④排除。
故本題選A。
二、主觀題
17.(2025·陜西漢中·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來,“博物館熱”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不過,一座博物館,就其本身而言,容量是有上限的,因此,各地積極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走出”博物館。
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衍生出多種多樣的文化體驗項目,讓更多游客通過沉浸體驗感受到中軸線歷史文化的魅力。陜西歷史博物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視頻切片技術和H5技術,將考古現場做成虛擬展廳,觀眾可以通過官網的“線上展覽”身臨其境地觀賞壁畫,體驗繁復而精密的修復工作。漢中市博物館以《石門十三品》的書法為元素制作了紫砂用具,以宋代望江樓為原型制作了文創雪糕,這些文創產品都受到了市民們的喜愛……成為觀眾和博物館之間最生動的橋梁。
材料二 當熱度、流量和資本不斷涌入博物館,道德和倫理問題將重回大眾視野,進而引起有識之士的擔憂。萌化的文創產品、可愛的表情包以及“耍寶賣萌”之類的短視頻展現了嚴肅與娛樂的“沖擊美”。因此,博物館要把握好邊界努力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防止無原則的泛娛樂化,否則就可能弄巧成拙。
(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闡釋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的意義。
(2)結合材料二,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分析在博物館的文化創意活動中如何平衡嚴肅性與娛樂性之間的關系。
【答案】(1)①文物作為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有利于推動文物的活化利用,展現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
②通過數字化技術、文創產品等方式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有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煥發文物活力,發展文化事業與產業,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豐富精神世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
(2)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兩者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博物館的文化創意活動的嚴肅性與娛樂性相互排斥,過度娛樂化會消解歷史的厚重感和嚴肅性。嚴肅性與娛樂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共存于文化創意過程中,博物館可以通過具有娛樂性的文化創意活動吸引觀眾,進一步思考歷史的厚重與嚴肅。如能平衡嚴肅性與娛樂性的關系,將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功能。
【分析】背景素材:博物館的文物傳承
考點考查: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政治認同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需要調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有關知識,從文化載體、堅定文化自信、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各地積極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走出”博物館→可運用文化載體的知識,分析通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人們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
關鍵詞②:陜西歷史博物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視頻切片技術和H5技術,將考古現場做成虛擬展廳→可聯系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知識,分析通過數字化技術、文創產品等方式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煥發文物活力。
關鍵詞③:以宋代望江樓為原型制作了文創雪糕,這些文創產品都受到了市民們的喜愛→可從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角度,闡述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需要調用矛盾基本屬性的有關知識,從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關系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可聯系教材知識說明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兩者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關鍵詞②:博物館要把握好邊界努力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防止無原則的泛娛樂化,否則就可能弄巧成拙→可從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角度,闡述嚴肅性與娛樂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共存于文化創意過程中,如能平衡嚴肅性與娛樂性的關系,將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功能。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18.(2025·江西新余·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2月14日至15日,舞劇《天工開物》在分宜縣精彩亮相,演出之后更獲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和一致好評。該劇以明代科學家宋應星著書《天工開物》為內容題材,該劇立足于舞蹈藝術規律,融合電影語言、影像、科技等元素,謳歌了工匠們的偉大勞動創造及璀璨的中華科技文明,展現了一幅絢美宏大的明朝科技歷史畫卷。舞劇《天工開物》是宋應星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個勞動人民的故事。舞劇《天工開物》秉持著為人民而來,為人民而舞的宗旨,既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展現,也是中華人民情懷的縮寫。舞劇《天工開物》成功匯演,不僅是對大力發展科技事業、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積極響應,更是人們通過持續的天工開物來更好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讓科技造福人類的生動體現。
(1)結合材料,運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知識分析舞劇《天工開物》獲得一致好評的原因。
(2)舞劇《天工開物》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請從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角度就如何推動其走向更寬闊的世界舞臺提出相應的合理化建議。
【答案】(1)
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舞劇創造團隊深入研究明代科學家宋應星著書《天工開物》,充分認識到其蘊含的豐富內涵和價值,為他們的創造明確了主題和方向。
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舞劇《天工開物》成功匯演,激勵人們通過持續的天工開物來更好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讓科技造福人類。
③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舞劇團隊立足于舞蹈藝術規律進行創作,同時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各種有利條件,使得舞劇更好的呈現給觀眾。
(2)
①推動文化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例如可以組織舞劇《天工開物》的專業團隊到國外進行文化交流演出,讓國外觀眾真切的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②文化融合與創新,在保持舞劇原有中國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可以適當融合一些國際流行元素或舞臺表現手法,讓國外觀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分析】背景素材:舞劇《天工開物》
考點考查: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原因類主觀題,設問要求分析舞劇《天工開物》為什么能獲得一致好評,需要調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有關知識,知識限定具體明確,可以知識為線索,檢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該劇以《天工開物》為內容題材,展現了一幅絢美宏大的明朝科技歷史畫卷→可運用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的知識分析說明舞劇創造團隊深入研究《天工開物》,充分認識到其蘊含的豐富內涵和價值。
關鍵詞②:舞劇《天工開物》成功匯演,是人們通過持續的天工開物來更好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的生動體現→可運用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知識分析說明舞劇《天工開物》成功匯演,有利于激勵人們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③:該劇立足于舞蹈藝術規律,融合電影語言、影像、科技等元素→可運用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的知識分析說明舞劇團隊立足藝術規律進行創作,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使舞劇更好呈現。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措施類主觀題,設問要求回答如何推動舞劇《天工開物》走向更寬闊的世界舞臺,需要調用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關知識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推動舞劇《天工開物》走向更寬闊的世界舞臺→可運用推動文化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知識分析說明可以到國外進行文化交流演出,讓國外觀眾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關鍵詞②:該劇融合電影語言、影像、科技等元素,展現了一幅絢美宏大的明朝科技歷史畫卷→可運用融通不同文化資源,實現綜合創新的知識分析說明可以在保持舞劇原有中國文化精髓的基礎上,融合國際流行元素。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
14.(24-25高三下·江蘇蘇州·階段練習)聽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愛“圣地巡禮”?“圣地巡禮”一詞源自ACGN文化圈(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游戲、Novel小說),最初指動漫愛好者通過旅游的形式,前往作品取景地打卡旅行。如今“圣地巡禮”的概念已延伸至影視、綜藝、文學、體育等泛內容領域。年輕人樂于去現實中重溫劇情,拍攝“神還原”照片,在表達對作品喜愛的同時,更能標榜自我、展現個性。
其實在我國,早在幾十年前的黑白電影年代,就已經出現了本土化的“圣地巡禮”了。1959年拍攝的《五朵金花》讓觀眾們對大理產生了無限好感;《劉三姐》和《阿詩瑪》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桂林和云南石林,堪稱祖師爺級別的“圣地巡禮”。在現階段,我國動畫與旅游實景相結合的案例相較于日本而言并不多,能夠出圈吸引大家進行“圣地巡禮”的動畫就更少了,目前只有《全職高手》《我是江小白》《大魚海棠》等動畫作過此類嘗試,涵蓋了都市、玄幻、神話等諸多元素。
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雖然有很多作品都采用過實地取景的做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取景點都能成為觀眾心中的“圣地”。歸根結底,要重點關注故事內容,讓觀眾們產生旅行的欲望。
結合材料,綜合運用“把握世界的規律”與“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知識,分析在我國如何才能打造更多的“圣地巡禮”?
【答案】①辯證的否定要求樹立創新意識。打造本土化的“圣地巡禮”要善于對中華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同時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博采眾長、為我所用,增強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打造“圣地巡禮”必須結合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國情,積極探索富有民族特色、地域風情,堅持中華文化主體性,能夠從而激發人們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
③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推動事物發展要著重抓主要矛盾。打造“圣地巡禮”要在創新傳播方式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動畫作品的故事內容,讓觀眾們產生旅行的欲望。
16.(2025·河北石家莊·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2024年12月4日, “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節寄托了中國人的人倫情感、家國情懷,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價值理念的春節文化將更好走向世界。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數千年的繁衍生息中,中國人學習與自然溝通相處的方法,并用節日的形式傳承至今。“福”是春節的符號。祝福、祈福、接福、納福……一個“福”字,承載著中國人樸素的生活理想。
春節是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面對共同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春節文化中蘊含的以和為貴、和合共生,引發共鳴共情。近年來,每逢春節,許多國家和地區便同時進入“春節時間”。
春節承載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文化人,更能凝聚人心;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品茶,聽古琴,賞中華戲曲,嘗傳統美食……藏在非遺里的中國故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以從容姿態走向世界。以申遺為契機,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
運用“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談談春節申遺成功的重要意義。
【答案】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反作用社會存在,正確的社會意識促進社會存在大發展。春節承載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申遺為契機,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
②文化傳承方面:春節申遺成功有助于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春節所承載的團圓、祈福等文化內涵得以長久延續,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使中華兒女對自身文化根源有更深刻的認知和歸屬感。
③文化交流方面:作為全人類文化遺產,春節能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與理解,讓世界各國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增進國際間的文化互動,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傳播中國文化理念,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分析】背景素材:春節申遺成功
考點考查: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意義類主觀題,要求談談春節申遺成功的重要意義。需要運用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從春節申遺成功積極影響角度來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春節承載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文化人,更能凝聚人心;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可運用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的知識,分析說明春節申遺成功有利于承載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申遺為契機,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
有效信息②: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數千年的繁衍生息中,中國人學習與自然溝通相處的方法,并用節日的形式傳承至今。“福”是春節的符號。祝福、祈福、接福、納福……一個“福”字,承載著中國人樸素的生活理想→可從文化傳承方面,分析說明春節申遺成功有助于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
有效信息③:春節承載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申遺為契機,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可從文化交流方面,分析說明春節能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與理解,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10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 練習
一、單選題
1.(2025·全國·模擬預測)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圍繞提高文化原創能力,改進文藝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時代經典,構筑中華文化的新高峰。要支持作家、藝術家和專家學者扎根生活、潛心創作,推動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由此可見( )
①符合時代前進潮流的文化作品才具有恒久魅力
②建成文化強國必須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③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④文化建設要落腳于培養一支高水平的文化人才隊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詳解】①:從材料中“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時代經典”可以看出,文化創作要反映時代精神,符合時代前進潮流,才具有恒久魅力,①符合題意。
②:材料強調要提升文化原創能力,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涉及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②不符合題意。
③:“支持作家,藝術家和專家學者扎根生活,潛心創作”,表明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文化創作要立足實踐,扎根人民生活,③符合題意。
④:文化建設要以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為落腳點,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2.(2025·全國·模擬預測)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動漫博覽會以“全球動漫潮未來”為主題,引入6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家企業機構、1500余個IP,舉辦13場產業對接活動,并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動畫電影周、動漫國潮嘉年華等活動,集中展示新形勢下國內外影視動漫行業新內容、新技術、新業態。本屆博覽會的舉辦( )
①力求將動漫行業打造成發展文化產業的主體力量
②能推動新形勢下國內外影視動漫產業的交流與合作
③旨在探尋新時代我國動漫產業守正創新的根本途徑
④通過發揮優秀作品示范作用助力提升我國動漫整體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動漫行業是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力量,不是主體力量,夸大了動漫行業的地位,①說法錯誤。
②:“引入6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家企業機構,1500余個IP,舉辦13場產業對接活動”,這有利于推動國內外動漫產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世界動漫產業的發展,②符合題意。
③:動漫產業守正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實踐,我們已經探尋到了,③說法錯誤。
④:“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動畫電影周、動漫國潮嘉年華等活動,集中展示新形勢下國內外影視動漫行業新內容、新技術、新業態”,有利于發揮優秀作品的示范作用,進而為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提供助力,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3.(2025·全國·模擬預測)第十七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啟動儀式在天津師范大學舉行。本次比賽突出“都市行走”特色,以整座城市為中文應用和沉浸式實踐的舞臺,通過“實景游學+趣味游戲+互動體驗+中文比賽”的形式,讓選手們感受城市歷史文化、感悟當代中國。該活動( )
①創新了文化傳播方式,促進中華文化傳播
②搭建了文化溝通平臺,彰顯中華文化魅力
③挖掘了文化資源價值,豐富中華文化內涵
④促進了文化互學互鑒,推動世界文化繁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詳解】①②:比賽通過“實景游學+趣味游戲+互動體驗+中文比賽”的形式,讓選手們感受城市歷史文化,感悟當代中國,這創新了文化傳播的方式,有利于向世界人民展示豐富多樣的中華文化,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①②正確。
③:該活動并未豐富中華文化內涵,③不符合題意。
④:材料未涉及文化互學互鑒,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4.(2025·河南·模擬預測)2024年6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禁毒委在第37個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以“防范青少年藥物濫用”為主題,在柳州舉行了2024年廣西“6·26”國際禁毒日集中宣傳活動暨廣西“清朗校園”專項行動啟動儀式。舉辦該專項活動( )
①旨在發揮文化的作用,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健康精神指引
②有助于從源頭上遏制毒品泛濫以助力禁毒工作取得成效
③是防止腐朽和頹廢文化滲透、改造落后文化的有效措施
④能幫助青少年群體提高識毒、防毒和拒毒的意識和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詳解】①④:專項行動以“防范青少年藥物濫用”為主題,旨在發揮文化的作用,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健康精神指引,幫助青少年群體提高識毒、防毒和拒毒的意識和能力,①④正確。
②:毒品泛濫的源頭是毒品的生產,從源頭遏制的說法夸大了材料中活動的作用,②排除。
③:毒品文化是腐朽文化。該活動與改造落后文化沒有直接關系,③排除。
故本題選B。
5.(2025·河南鄭州·模擬預測)“嫦娥”探測月球,“羲和”探測太陽,“祝融”探測火星,“神舟”載人航天……這些航天器的命名,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古典神話與現代科技碰撞,中國航天讓神話故事走進現實。每個名字都是從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來,盡顯獨特的“中國式浪漫”。中國人給航天器起名的“中國式浪漫”( )
①文化寓意鮮明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優越性
②表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③彰顯了中國精神和中國航天人堅定的文化自信
④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華文化的優越性”說法錯誤,①錯誤。
②③:“嫦娥”“羲和”和“祝融”“神舟”……這些航天器的命名,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每個名字都是從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來,盡顯獨特的“中國式浪漫”。這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彰顯了中國精神和中國航天人堅定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確。
④:文化是實踐的產物,“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說法錯誤,④錯誤。
故本題選C。
6.(2025·全國·模擬預測)考古遺址是探尋歷史源流的“第一現場”。良渚博物院、殷墟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年來,中國許多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成為熱門“打卡地”,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現場沉浸式地與考古遺跡面對面,感受璀璨奪目的中華文化。這一現象( )
①表明中華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
②增進了不同文化間的理解,推動了不同文化融合發展
③能夠促進文化傳播,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④可增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進入新階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詳解】①:中國許多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成為吸引外國友人的熱門“打卡地”,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華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①正確。
③:這一現象也能夠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彰顯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③正確。
②:材料沒有涉及不同文化融合發展,②不選。
④:這一現象可增進文明交流互鑒,但“推動人類文明進入新階段”夸大了這一現象的作用,④不選。
故本題選A。
7.(2025·四川南充·二模)2025年農歷正月十四,四川南充、遂寧等地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非遺民俗節日——“蠐蟆節”。當晚,人們唱著“送蠐蟆”的歌謠,將似繁星般的“蠐蟆燈”送至河邊、路邊集中燒毀,以祈求來年健康平安,五谷豐登,據此可知( )
①蠐蟆節活動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②蠐蟆節作為載體,承載著特定文化記憶和情感寄托
③蠐蟆節彰顯出了地方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優越性
④民俗文化能夠超越時空,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詳解】②④:四川南充、遂寧等地人民通過“蠐蟆節”祈求來年健康平安,五谷豐登,表明蠐蟆節作為載體,承載著特定文化記憶和情感寄托,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②④正確。
①:蠐蟆節活動體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不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①排除。
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蠐蟆節彰顯出了地方民俗文化的優越性的說法錯誤,③排除。
故本題選D。
8.(2025·江西·一模)2024年10月19日,“看浦東、繪絲路”論壇在上海隆重舉行。活動吸引了政府部門、教育機構、文化藝術團體等各國各界代表近200人,共同探討“一帶一路”文化教育交流的前景與合作機遇的參與。當天,還開展了文化體驗交流活動,包括中醫文化體驗等互動環節。開展這一系列活動的意義在于( )
①增強各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②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減少文化差異
③開辟合作空間,促進絲路國家增信釋疑
④讓代表們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詳解】①:文化認同的對象是本民族文化,①排除。
②:堅持文化多樣性,應該尊重文化差異,而不是減少文化差異,②排除。
③:各國各界代表共同探討“一帶一路”文化教育交流的前景與合作機遇的參與,有利于開辟更多合作空間,促進絲路國家增信釋疑,加強理解,③正確。
④:開展中醫文化體驗活動,可以讓海外嘉賓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正確。
故本題選D。
9.(2025·廣東惠州·三模)“天下第一大火鍋”、無人機表演、汽車芭蕾秀,傳統的冰雕技藝…在2025年跨年晚會上,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熱出圈,各大社交平臺上出現了眾多哈爾濱“寵愛”南方游客的熱門內容,帶動冰雪旅游市場呈現井噴需求新景象,“爾濱”也成為眾多國內外游客的選擇。哈爾濱冰雪旅游的成功秘訣在于( )
①依托現代傳媒手段,致力于經濟效益最大化
②彰顯區域文化特色,展現城市歷史文化底蘊
③融通中外文化資源,推動傳統文化創新發展
④順應居民消費升級,促進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詳解】①:哈爾濱冰雪旅游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僅僅是致力于經濟效益最大化,其還注重文化等方面的呈現,①錯誤。
②:“天下第一大火鍋”、傳統的冰雕技藝等彰顯了哈爾濱的區域文化特色,展現了城市歷史文化底蘊,這是其冰雪旅游成功的原因之一,②正確。
③:材料中未體現融通中外文化資源,主要強調的是本地特色文化,③不符合題意。
④:帶動冰雪旅游市場呈現井噴需求新景象,說明順應了居民消費升級,促進了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④正確。
故本題選D。
10.(2025·廣東佛山·二模)近年來,服飾國潮涌動,誕生于遼宋時期的馬面裙成為當下新時尚。馬面裙的制作強調“物盡其用”,盡量使用整幅面料折疊、拼縫,幾乎不裁剪,正是中華民族以衣載道、節儉美德的體現;馬面裙設計融入螺鈿、皮影、中藥等元素,讓裙面也成為傳播非遺文化的載體。由此可見( )
①服飾創新讓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綻放新光彩
②承載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的馬面裙備受青睞
③文化交流對文化發展創新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④馬面裙可以滿足現代青年人的基本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詳解】①:馬面裙的制作強調“物盡其用”,設計融入螺鈿、皮影、中藥等元素,讓裙面也成為傳播非遺文化的載體。體現了服飾創新讓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綻放新光彩,①符合題意。
②:馬面裙作為傳統服飾,是文化傳承的載體。近年來,服飾國潮涌動,誕生于遼宋時期的馬面裙成為當下新時尚。馬面裙的制作強調“物盡其用”,盡量使用整幅面料折疊、拼縫,幾乎不裁剪,正是中華民族以衣載道、節儉美德的體現,說明承載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的馬面裙備受青睞,②符合題意。
③:材料沒有涉及文化交流的作用,③不符合題意。
④: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滿足人們基本文化需求,馬面裙的發展屬于發展文化產業,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1.(2025·江西南昌·一模)我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20年來,古老非遺更好的融入了現代生活。探索打造“非遺+節慶”“非遺+演藝”“非遺+研學”等文旅創新項目,《非遺里的中國》《非遺公開課》等節目深受群眾喜愛……上述做法體現了在非遺保護中要( )
①通過融通古今中外不同文化資源,實現綜合創新
②立足時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③依靠人民,將人民群眾的實踐作為文化創作的源泉
④展現中國形象,增強中華文明國際傳播力影響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材料強調我國古老非遺文化,未涉及外來文化,“融通古今中外不同文化資源”表述不準確,①排除。
②③:古老非遺更好的融入了現代生活,探索打造“非遺+節慶”“非遺+演藝”“非遺+研學”等文旅創新項目,《非遺里的中國》《非遺公開課》等節目深受群眾喜愛。表明在非遺保護中要既要立足時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又要依靠人民,將人民群眾的實踐作為文化創作的源泉,②③正確。
④:材料未體現中華文明國際傳播力影響力,④排除。
故本題選C。
12.(2025·黑龍江遼寧·二模)在2025年的電影市場,《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單。截至2月8日,票房(含預售)突破70億元,成為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第一名。影片不僅火爆國內市場,北美澳新也一票難求。這一成績不僅打破了中國影史票房紀錄,更是讓國產動畫電影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該片憑借其精彩的劇情、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內涵,在觀眾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同時,影片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動畫技術相結合,既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滿足了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該片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 )
①堅持以市場為創作導向,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③選取的神話故事中蘊含著正義、勇敢、善良等價值觀,引起觀眾的共鳴
④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創造中的主體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①說法錯誤。
②③:該片憑借其精彩的劇情、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內涵,在觀眾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同時,影片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動畫技術相結合,既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滿足了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這說明該片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選取的神話故事中蘊含著正義、勇敢、善良等價值觀,引起觀眾的共鳴,②③正確。
④:材料強調《哪吒2》成功的原因,與人民群眾在文化創造中的主體作用無關,④排除。
故本題選C。
13.(2025·江蘇·一模)近年來,每逢春節,許多國家和地區便同時進入“春節時間”,越來越多國家的政要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向中國人民致以新春祝福……2024年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表明( )
A.外國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認同不斷加深
B.反映時代風貌的民族文化才能具有恒久魅力
C.促進文化發展需要不忘本來,堅定文化自信
D.人民群眾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
【答案】C
【詳解】A:文化多樣性要求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外國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不斷加深,但“認同”說法錯誤,A排除。
B:材料沒有強調民族文化的時代性,B排除。
C:近年來,每逢春節,許多國家和地區便同時進入“春節時間”,且“春節”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表明促進文化發展需要不忘本來,堅定文化自信,C正確。
D:材料沒有強調人民群眾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D排除。
故本題選C。
14.(2025·江西上饒·一模)電視劇《山花爛漫時》的主創團隊經過三年的調研和考察,通過采風、采訪、重走張桂梅家訪的路等挖掘真實案例,選用云南當地學生扮演角色。該劇用敘事方式展現了女性在教育戰線上的堅韌與奉獻,為觀眾呈現出一部充滿人性光輝和時代精神的現實題材佳作,獲得市場高度認可。這對影視創作的啟示是( )
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②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維護好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
③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④立足時代之基,彰顯時代特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詳解】③④:該電視劇的主創團隊通過采風、采訪、重走張桂梅家訪的路等挖掘真實案例,用敘事方式展現了張桂梅的堅韌與奉獻,為觀眾呈現出一部充滿人性光輝和時代精神的現實題材佳作,并獲得市場高度認可。這對影視創作的啟示是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立足時代之基,彰顯時代特色,③④正確。
①:電視劇謳歌了張桂梅的先進事跡,并不涉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①排除。
②:材料中影視創作屬于文化產業,不是文化事業,②排除。
故本題選D。
15.(2025·新疆·一模)2024年11月,“水下考古在中國”專題陳列展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煥新亮相。展覽分“尋夢”“筑基”“蝶變”三個階段詳細梳理了中國水下考古起步、發展和跨越的歷史脈絡,展覽既具有水下考古學科的專業性,也不乏面向廣大公眾的普及性。這一文化活動的意義有( )
①展現歷史發展全貌,普及考古專業知識
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物保護意識
③融通中外文化資源,實現文化綜合創新
④滿足群眾文化需要,提高公眾文化素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①:雖然材料中點出了“展覽既具有水下考古學科的專業性”,但是這一活動并不能展現歷史發展全貌,①錯誤。
②:通過展覽這些水下考古成果,能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并且,當公眾深入了解水下考古工作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后,會更加意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進而增強文物保護意識,②正確。
③:題干未涉及融通中外文化資源以及實現文化綜合創新的相關內容,③不符合題意。
④:展覽不乏面向廣大公眾的普及性,這表明它以公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呈現內容,能夠滿足群眾對文化知識的需求,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公眾在參觀展覽過程中,自身的文化素養也能得到提高,④正確。
故本題選C。
16.(2025·江西·一模)2024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隆重舉行2024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并肩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各國烈士。此舉旨在( )
①緬懷先烈英雄事跡,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新時代的故事
③賡續紅色精神血脈,培育厚植家國情懷
④創造新的革命文化,書寫民族復興篇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詳解】①③: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并肩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各國烈士,其目的在于緬懷先烈英雄事跡,賡續紅色精神血脈,培育厚植家國情懷,弘揚中華民族精神,①③符合題意。
②:材料與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無關,也不是為了講好新時代的故事,②不符合題意。
④: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并不能創造新的革命文化,④排除。
故本題選A。
二、主觀題
17.(2025·陜西漢中·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來,“博物館熱”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不過,一座博物館,就其本身而言,容量是有上限的,因此,各地積極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走出”博物館。
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衍生出多種多樣的文化體驗項目,讓更多游客通過沉浸體驗感受到中軸線歷史文化的魅力。陜西歷史博物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視頻切片技術和H5技術,將考古現場做成虛擬展廳,觀眾可以通過官網的“線上展覽”身臨其境地觀賞壁畫,體驗繁復而精密的修復工作。漢中市博物館以《石門十三品》的書法為元素制作了紫砂用具,以宋代望江樓為原型制作了文創雪糕,這些文創產品都受到了市民們的喜愛……成為觀眾和博物館之間最生動的橋梁。
材料二 當熱度、流量和資本不斷涌入博物館,道德和倫理問題將重回大眾視野,進而引起有識之士的擔憂。萌化的文創產品、可愛的表情包以及“耍寶賣萌”之類的短視頻展現了嚴肅與娛樂的“沖擊美”。因此,博物館要把握好邊界努力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防止無原則的泛娛樂化,否則就可能弄巧成拙。
(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闡釋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的意義。
(2)結合材料二,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分析在博物館的文化創意活動中如何平衡嚴肅性與娛樂性之間的關系。
【答案】(1)①文物作為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有利于推動文物的活化利用,展現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
②通過數字化技術、文創產品等方式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有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煥發文物活力,發展文化事業與產業,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豐富精神世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
(2)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兩者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博物館的文化創意活動的嚴肅性與娛樂性相互排斥,過度娛樂化會消解歷史的厚重感和嚴肅性。嚴肅性與娛樂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共存于文化創意過程中,博物館可以通過具有娛樂性的文化創意活動吸引觀眾,進一步思考歷史的厚重與嚴肅。如能平衡嚴肅性與娛樂性的關系,將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功能。
【分析】背景素材:博物館的文物傳承
考點考查: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政治認同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需要調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有關知識,從文化載體、堅定文化自信、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各地積極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走出”博物館→可運用文化載體的知識,分析通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人們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
關鍵詞②:陜西歷史博物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視頻切片技術和H5技術,將考古現場做成虛擬展廳→可聯系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知識,分析通過數字化技術、文創產品等方式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半徑”,煥發文物活力。
關鍵詞③:以宋代望江樓為原型制作了文創雪糕,這些文創產品都受到了市民們的喜愛→可從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角度,闡述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需要調用矛盾基本屬性的有關知識,從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關系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可聯系教材知識說明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兩者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關鍵詞②:博物館要把握好邊界努力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防止無原則的泛娛樂化,否則就可能弄巧成拙→可從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角度,闡述嚴肅性與娛樂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共存于文化創意過程中,如能平衡嚴肅性與娛樂性的關系,將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功能。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18.(2025·江西新余·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2月14日至15日,舞劇《天工開物》在分宜縣精彩亮相,演出之后更獲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和一致好評。該劇以明代科學家宋應星著書《天工開物》為內容題材,該劇立足于舞蹈藝術規律,融合電影語言、影像、科技等元素,謳歌了工匠們的偉大勞動創造及璀璨的中華科技文明,展現了一幅絢美宏大的明朝科技歷史畫卷。舞劇《天工開物》是宋應星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個勞動人民的故事。舞劇《天工開物》秉持著為人民而來,為人民而舞的宗旨,既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展現,也是中華人民情懷的縮寫。舞劇《天工開物》成功匯演,不僅是對大力發展科技事業、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積極響應,更是人們通過持續的天工開物來更好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讓科技造福人類的生動體現。
(1)結合材料,運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知識分析舞劇《天工開物》獲得一致好評的原因。
(2)舞劇《天工開物》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請從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角度就如何推動其走向更寬闊的世界舞臺提出相應的合理化建議。
【答案】(1)
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舞劇創造團隊深入研究明代科學家宋應星著書《天工開物》,充分認識到其蘊含的豐富內涵和價值,為他們的創造明確了主題和方向。
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舞劇《天工開物》成功匯演,激勵人們通過持續的天工開物來更好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讓科技造福人類。
③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舞劇團隊立足于舞蹈藝術規律進行創作,同時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各種有利條件,使得舞劇更好的呈現給觀眾。
(2)
①推動文化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例如可以組織舞劇《天工開物》的專業團隊到國外進行文化交流演出,讓國外觀眾真切的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②文化融合與創新,在保持舞劇原有中國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可以適當融合一些國際流行元素或舞臺表現手法,讓國外觀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分析】背景素材:舞劇《天工開物》
考點考查: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原因類主觀題,設問要求分析舞劇《天工開物》為什么能獲得一致好評,需要調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有關知識,知識限定具體明確,可以知識為線索,檢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該劇以《天工開物》為內容題材,展現了一幅絢美宏大的明朝科技歷史畫卷→可運用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的知識分析說明舞劇創造團隊深入研究《天工開物》,充分認識到其蘊含的豐富內涵和價值。
關鍵詞②:舞劇《天工開物》成功匯演,是人們通過持續的天工開物來更好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的生動體現→可運用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知識分析說明舞劇《天工開物》成功匯演,有利于激勵人們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③:該劇立足于舞蹈藝術規律,融合電影語言、影像、科技等元素→可運用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的知識分析說明舞劇團隊立足藝術規律進行創作,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使舞劇更好呈現。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措施類主觀題,設問要求回答如何推動舞劇《天工開物》走向更寬闊的世界舞臺,需要調用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關知識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推動舞劇《天工開物》走向更寬闊的世界舞臺→可運用推動文化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知識分析說明可以到國外進行文化交流演出,讓國外觀眾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關鍵詞②:該劇融合電影語言、影像、科技等元素,展現了一幅絢美宏大的明朝科技歷史畫卷→可運用融通不同文化資源,實現綜合創新的知識分析說明可以在保持舞劇原有中國文化精髓的基礎上,融合國際流行元素。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
14.(24-25高三下·江蘇蘇州·階段練習)聽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愛“圣地巡禮”?“圣地巡禮”一詞源自ACGN文化圈(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游戲、Novel小說),最初指動漫愛好者通過旅游的形式,前往作品取景地打卡旅行。如今“圣地巡禮”的概念已延伸至影視、綜藝、文學、體育等泛內容領域。年輕人樂于去現實中重溫劇情,拍攝“神還原”照片,在表達對作品喜愛的同時,更能標榜自我、展現個性。
其實在我國,早在幾十年前的黑白電影年代,就已經出現了本土化的“圣地巡禮”了。1959年拍攝的《五朵金花》讓觀眾們對大理產生了無限好感;《劉三姐》和《阿詩瑪》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桂林和云南石林,堪稱祖師爺級別的“圣地巡禮”。在現階段,我國動畫與旅游實景相結合的案例相較于日本而言并不多,能夠出圈吸引大家進行“圣地巡禮”的動畫就更少了,目前只有《全職高手》《我是江小白》《大魚海棠》等動畫作過此類嘗試,涵蓋了都市、玄幻、神話等諸多元素。
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雖然有很多作品都采用過實地取景的做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取景點都能成為觀眾心中的“圣地”。歸根結底,要重點關注故事內容,讓觀眾們產生旅行的欲望。
結合材料,綜合運用“把握世界的規律”與“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知識,分析在我國如何才能打造更多的“圣地巡禮”?
【答案】①辯證的否定要求樹立創新意識。打造本土化的“圣地巡禮”要善于對中華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同時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博采眾長、為我所用,增強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打造“圣地巡禮”必須結合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國情,積極探索富有民族特色、地域風情,堅持中華文化主體性,能夠從而激發人們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
③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推動事物發展要著重抓主要矛盾。打造“圣地巡禮”要在創新傳播方式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動畫作品的故事內容,讓觀眾們產生旅行的欲望。
16.(2025·河北石家莊·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2024年12月4日, “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節寄托了中國人的人倫情感、家國情懷,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價值理念的春節文化將更好走向世界。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數千年的繁衍生息中,中國人學習與自然溝通相處的方法,并用節日的形式傳承至今。“福”是春節的符號。祝福、祈福、接福、納福……一個“福”字,承載著中國人樸素的生活理想。
春節是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面對共同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春節文化中蘊含的以和為貴、和合共生,引發共鳴共情。近年來,每逢春節,許多國家和地區便同時進入“春節時間”。
春節承載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文化人,更能凝聚人心;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品茶,聽古琴,賞中華戲曲,嘗傳統美食……藏在非遺里的中國故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以從容姿態走向世界。以申遺為契機,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
運用“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談談春節申遺成功的重要意義。
【答案】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反作用社會存在,正確的社會意識促進社會存在大發展。春節承載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申遺為契機,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
②文化傳承方面:春節申遺成功有助于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春節所承載的團圓、祈福等文化內涵得以長久延續,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使中華兒女對自身文化根源有更深刻的認知和歸屬感。
③文化交流方面:作為全人類文化遺產,春節能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與理解,讓世界各國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增進國際間的文化互動,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傳播中國文化理念,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分析】背景素材:春節申遺成功
考點考查: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意義類主觀題,要求談談春節申遺成功的重要意義。需要運用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從春節申遺成功積極影響角度來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春節承載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文化人,更能凝聚人心;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可運用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的知識,分析說明春節申遺成功有利于承載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申遺為契機,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
有效信息②: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數千年的繁衍生息中,中國人學習與自然溝通相處的方法,并用節日的形式傳承至今。“福”是春節的符號。祝福、祈福、接福、納福……一個“福”字,承載著中國人樸素的生活理想→可從文化傳承方面,分析說明春節申遺成功有助于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
有效信息③:春節承載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申遺為契機,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可從文化交流方面,分析說明春節能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與理解,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长葛市| 宿迁市| 罗田县| 东丰县| 夹江县| 台东市| 洞头县| 伊宁县| 余姚市| 盘锦市| 西城区| 会同县| 哈尔滨市| 青海省| 吉安县| 榕江县| 二连浩特市| 海淀区| 扶余县| 阿瓦提县| 长乐市| 沂水县| 安化县| 会宁县| 东乡县| 郁南县| 合山市| 庐江县| 肇源县| 海安县| 木兰县| 元阳县| 汝阳县| 铁岭县| 温宿县| 丹阳市| 武穴市| 东方市| 彭州市|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