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3三角形的三邊關系知識技能目標1.掌握和理解三角形的三邊關系;2.認識三角形的穩定性,并能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過程性目標1.聯系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外角以及外角與內角之間的數量關系,探索三角形的三邊之間的不等量關系;2.結合實踐與應用,充分感受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體會三角形的穩定性.重點、難點1.重點;三角形任何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應用.2難點:已知三角形的兩邊求第三邊的范圍.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是多少 三角形的外角有什么性質 2.在連結兩點的所有線中最短的是哪一種 二、探索歸納我們已探索了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外角以及外角與內角之間的數量關系,今天我們要探索三角形的三邊之間的不等量關系.問題:請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四根牙簽(2cm,3cm,5cm,6cm各一根)請你用其中的三根,首尾相接,擺成三角形,是不是任意三根都能擺出三角形?若不是,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你從中發現了什么?結論:從4根中取出3根有一下幾種情況:(1) 2cm,5cm,6cm (2) 3cm,5cm,6cm(3) 2cm,3cm,5cm (4) 2cm,3cm,6cm通過實踐可知(1),(2)可以擺出三角形,(3),(4)不能擺成三角形我們可以發現這三根牙簽中,如果較小的兩根的和不大于最長的第三根,就不能組成三角形.這就是說:三角形的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下面我們再通過用圓規、直尺畫三角形來驗證.三、實踐應用例1 畫一個三角形,使它的三條邊分別為7cm,5cm,4cm.畫法步驟如下:(1)先畫線段AB=7cm;(2)以點A為圓心,5cm長為半徑畫圓弧;(3)再以B為圓心,4cm長為半徑畫圓弧,兩弧相交于點C;(4)連結AC,BC.△ABC就是所要畫的三角形.試一試::以下列長度的各組線段為邊,能否畫一個三角形?(1)7cm,4cm,2cm; (2)9cm,5cm,4m.在畫圖過程中,學生發現兩條弧不會相交,這就是說不能作出三角形.原因是給出的條件不能滿足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例2 有兩根長度分別為5cm和8cm的木棒,現在再取一根木棒與它們擺成一三角形,你說第三根要多長呢?用長度為3cm的木棒行嗎?為什么?長度為14cm的木棒呢?解 取長度3cm的木棒時,由于3+5=8,與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相矛盾,所以不能擺成三角形;取長度為14cm的木棒時,由于5+8<14,同樣與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相矛盾,所以也不能擺成三角形.從上可知第三木棒的長度應該是大于3cm且小于13cm.結論 1. 三角形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2.已知三角形的兩邊長度,第三邊長度范圍是大于這兩邊的差小于這兩邊的和.議一議 下列長度的各組線段能否組成一個三角形?(1)15cm、10cm、7cm; (2)4cm、5cm、10cm;(3)3cm、8cm、5cm; (4)4cm、5cm、6cm.例3 (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是4cm,另一邊長是9cm,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多少?(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是5cm,另一邊長是8cm,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解 (1)若4cm為底邊9cm為腰時,有4+9>9和9+9>4能構成三角形周長為22cm;若4cm為腰9cm為底時,有4+4<9不能構成三角形假設不成立;(2)若5cm為底8cm為腰時,有5+8>8和8+8>5能構成三角形,周長為21 cm;若5cm為腰8cm為底時,有5+5>8和8+5>8也能構成三角形,周長為18cm.故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二條邊求第三邊的長時,首先要判斷這三邊能否構成三角形,再求第三邊的長.用三根木條釘一個三角形,你會發現再也無法改變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也就是說,如果三角形的三條邊固定,那么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完全確定了,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做三角形穩定性.有四根木條釘一個四邊形,你會發現可以任意改變這個四邊形的形狀和大小,這說明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產實踐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橋梁拉桿、電視塔底座都是三角形結構.四、交流反思本節課我們研究、探索了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三角形任何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注意“任何”兩字.如三角形的三邊分別為a、b、c則a+b>c,a+c>b,b+c>a都成立才可以,三角形任何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也同樣如此.五、檢測反饋1.畫一個三角形,使它的三條邊長分別為3cm、4cm、6cm;2.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1)如果它的兩條邊的長分別為8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長是多少?(2)如果它的周長為18cm,一條邊長為4cm,那么腰長是多少?3.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8cm,(1)若腰長比底邊長短3cm,求底邊長;(2)若腰長是底邊長的,求腰長;(3)若其中一邊長是4cm,求其它兩邊長;(4)若其中兩邊之和為13cm,求三邊長.六、作業課本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