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4實踐與探索1.學會用二元一次方程組(或三元一次方程組)來解決實際問題.(重點)2.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數學的實用性.(難點)一、新課導入[復習導入]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1)審,認真審題,明確已知量、未知量,理解題意和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找到兩個等量關系;(2)設,設未知數,可直接設,也可間接設;(3)列,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組;(4)解,求出所列方程組的解;(5)驗,既要檢驗所求出的方程組的解是否符合所列方程組,又要檢驗其是否符合題意;(6)答,寫出答案,包括單位名稱.二、新知探究(一)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提出問題]問題1 要用20張白卡紙做包裝盒,準備把這些白卡紙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做側面,另一部分做底面.已知每張白卡紙可以做2個側面,或者做3個底面.如果1個側面和2個底面可以做成一個包裝盒,那么如何分才能使做成的側面和底面正好配套?請你設計一種分法.通過試驗可以發現:1張白卡紙能做0個盒子;2張白卡紙能做1個盒子,1張做側面,1張做底面;3張白卡紙能做2個盒子,1張做側面,2張做底面;4張白卡紙能做3個盒子,2張做側面,2張做底面;5張白卡紙能做4個盒子,2張做側面,3張做底面;6張白卡紙能做4個盒子,2張做側面,4張做底面;7張白卡紙能做6個盒子,3張做側面,4張做底面;第8張和第1張情況類似;第9張和第2張情況類似……分析:用n表示紙的張數,若n=7k+1(k是自然數),情況和1張的情況相同;若n=7k+2(k是自然數),情況和2張的情況相同;……,若n=7k+ 6(k是自然數),情況和6張的情況相同;若n=7k (k是自然數),盒子的數量是6k.由上述歸納可知:20張卡紙,20=7×2+6,余數是6,因此和6張相似,可以做4個盒子,14張紙可以做6×2=12個盒子,因此20張白卡紙可以做16個盒子.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的簡便方法呢?根據題意,列方程組試試:解:設用x張白卡紙做側面,用y張白卡紙做底面,由題意,得解得所以可做16個包裝盒.想一想:如果一張白卡紙可以適當的裁出一個側面和一個底面,那么,又該怎樣分這些白卡紙,才既能使做出的側面和底面配套,又能充分利用白卡紙?用8張做側面,11張做底面,剩余的1張裁出1個側面 ,1個底面,則共可做側面17個,底面34個,正好配成17個包裝盒,較充分利用材料.(二)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幾何問題[提出問題]問題2 小明在拼圖時,發現8個大小一樣的長方形,恰好可以拼成如圖所示的一個大長方形.小紅看見了,說:“我來試一試.”結果小紅七拼八湊,拼成如圖所示的正方形.咳,怎么中間還留下了一個洞,恰好是邊長為2mm的小正方形!你能求出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嗎?解:設每個小長方形的長為xmm,寬為ymm,則有解得答:每個小長方形的長為10mm,寬為6mm.[典型例題]例1 小芳和小亮各自買了同樣數量的信紙和同樣數量的信封,他們各自用自己買的信紙寫了一些信. 小芳每封信都是一張信紙,小亮每封信都用了三張信紙.結果小芳用掉了所有的信封但余下20張信紙,而小亮用掉了所有的信紙但余下50個信封,那他們每人買的信紙為多少張?信封為多少個?解:設他們每人買了x張信紙,y個信封,根據題意,得解得答:他們每人買了105張信紙,85個信封.三、課堂小結1.在很多實際問題中,都存在著一些等量關系,因此我們往往可以借助列方程組的方法來處理這些問題.2.這種處理問題的過程可以進一步概括為:3.要注意的是,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往往是多種多樣的,應根據具體問題靈活選用.四、課堂訓練1.某城市30名工人一共種植了1360平方米草坪,已知一名男工人可種植50平方米草坪,一名女工人可種植30平方米草坪,則男、女工人各有多少人?解:設男工人有x人,女工人有y人,根據題意,得解得答:男工人有23人,女工人有7人.2.如圖,用 8 塊相同的小長方形地磚拼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圖案,已知大長方形的周長為200 cm,那么每個小長方形地磚的面積是多少?解:設小長方形的長為x cm,寬為ycm,根據題意,得解得所以每個小長方形的面積等于30×10=300 (cm2).答:每個小長方形的面積為300 cm2.五、布置作業通過問題的解決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樂于接觸生活環境中的數學信息,愿意參與數學話題的研討,從中懂得數學的價值,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的意識.并且通過對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合理優化的經濟意識,增強學生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